一种无创呼吸机出气口的保护装置论文和设计-杨晓丽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创呼吸机出气口的保护装置,包括开口槽、橡胶条块、防护布、U型限位杆、转杆、空腔以及滑动条块,所述滑动条块固定在U型限位杆后下方,所述U型限位杆内左部加工有开口槽,所述U型限位杆内右部加工有空腔,所述转杆下端通过轴承与空腔内下端转动连接,所述防护布缠绕在转杆上,且防护布左端穿过U型限位杆以及开口槽,并与U型限位杆左端的橡胶条块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便于对出气口进行防护,降低了灰尘以及细菌附着的概率,且便于对呼吸罩与出气口的连接处进行限位保护,从而提高了连接稳定性,使用安全性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无创呼吸机出气口的保护装置,包括呼吸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机主体下端面左右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撑条块,所述呼吸机主体前端连通有出气口,所述支撑条块前端滑动连接有保护机构,且保护机构位于出气口以及呼吸机主体前侧;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开口槽、橡胶条块、防护布、U型限位杆、转杆、空腔以及滑动条块,所述滑动条块滑动连接在呼吸机主体下端右部的支撑条块上,且滑动条块固定在U型限位杆后下方,所述U型限位杆内左部加工有开口槽,所述U型限位杆内右部加工有空腔,所述转杆下端通过轴承与空腔内下端转动连接,所述防护布缠绕在转杆上,且防护布左端穿过U型限位杆以及开口槽,并与U型限位杆左端的橡胶条块相连接,所述U型限位杆位于呼吸机主体前侧,所述防护布位于出气口前端。

设计方案

1.一种无创呼吸机出气口的保护装置,包括呼吸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机主体下端面左右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撑条块,所述呼吸机主体前端连通有出气口,所述支撑条块前端滑动连接有保护机构,且保护机构位于出气口以及呼吸机主体前侧;

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开口槽、橡胶条块、防护布、U型限位杆、转杆、空腔以及滑动条块,所述滑动条块滑动连接在呼吸机主体下端右部的支撑条块上,且滑动条块固定在U型限位杆后下方,所述U型限位杆内左部加工有开口槽,所述U型限位杆内右部加工有空腔,所述转杆下端通过轴承与空腔内下端转动连接,所述防护布缠绕在转杆上,且防护布左端穿过U型限位杆以及开口槽,并与U型限位杆左端的橡胶条块相连接,所述U型限位杆位于呼吸机主体前侧,所述防护布位于出气口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创呼吸机出气口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机主体下端面右部的支撑条块内部加工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创呼吸机出气口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限位杆后下方镶嵌固定有微型吸盘,且微型吸盘位于滑动条块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创呼吸机出气口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限位杆内右壁前后对称粘贴固定有两个橡胶垫,且橡胶垫右端加工有防滑纹。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创呼吸机出气口的保护装置,属于无创呼吸机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创呼吸机的出气口在进行使用时,需要与呼吸罩进行连接使用,然而在使用结束后,需要将弧形罩取下,此时,由于没有对出气口进行保护,导致出气口易附着灰尘及细菌,使用安全性低,因此,需要一种无创呼吸机出气口的保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创呼吸机出气口的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实现了保护的功能,降低了灰尘以及细菌污染的概率,使用安全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创呼吸机出气口的保护装置,包括呼吸机主体,所述呼吸机主体下端面左右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撑条块,所述呼吸机主体前端连通有出气口,所述支撑条块前端滑动连接有保护机构,且保护机构位于出气口以及呼吸机主体前侧,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开口槽、橡胶条块、防护布、U型限位杆、转杆、空腔以及滑动条块,所述滑动条块滑动连接在呼吸机主体下端右部的支撑条块上,且滑动条块固定在U型限位杆后下方,所述U型限位杆内左部加工有开口槽,所述U型限位杆内右部加工有空腔,所述转杆下端通过轴承与空腔内下端转动连接,所述防护布缠绕在转杆上,且防护布左端穿过U型限位杆以及开口槽,并与U型限位杆左端的橡胶条块相连接,所述U型限位杆位于呼吸机主体前侧,所述防护布位于出气口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呼吸机主体下端面右部的支撑条块内部加工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条块。

进一步地,所述U型限位杆后下方镶嵌固定有微型吸盘,且微型吸盘位于滑动条块下侧。

进一步地,所述U型限位杆内右壁前后对称粘贴固定有两个橡胶垫,且橡胶垫右端加工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创呼吸机出气口的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开口槽、橡胶条块、防护布、U型限位杆、转杆、空腔以及滑动条块,该设计便于对出气口进行防护,降低了灰尘以及细菌附着的概率,且便于对呼吸罩与出气口的连接处进行限位保护,从而提高了连接稳定性,使用安全性高,解决了现有的无创呼吸机没有对出气口进行保护,导致出气口易附着灰尘及细菌,使用安全性低的问题。

因添加滑槽,该设计便于滑动条块的移动,因添加微型吸盘,该设计便于对U型限位杆进行吸附固定,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实现了保护的功能,降低了灰尘以及细菌污染的概率,使用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创呼吸机出气口的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创呼吸机出气口的保护装置中保护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创呼吸机出气口的保护装置中U型限位杆、滑动条块以及支撑条块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呼吸机主体、2-支撑条块、3-出气口、4-保护机构、5-微型吸盘、41-开口槽、42-橡胶条块、43-防护布、44-U型限位杆、45-转杆、46-空腔、47-滑动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创呼吸机出气口3的保护装置,包括呼吸机主体1,呼吸机主体1下端面左右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撑条块2,呼吸机主体1前端连通有出气口3,支撑条块2前端滑动连接有保护机构4,且保护机构4位于出气口3以及呼吸机主体1前侧。

保护机构4包括开口槽41、橡胶条块42、防护布43、U型限位杆44、转杆45、空腔46以及滑动条块47,滑动条块47滑动连接在呼吸机主体1下端右部的支撑条块2上,且滑动条块47固定在U型限位杆44后下方,U型限位杆44内左部加工有开口槽41,U型限位杆44内右部加工有空腔46,转杆45下端通过轴承与空腔46内下端转动连接,防护布43缠绕在转杆45上,且防护布43左端穿过U型限位杆44以及开口槽41,并与U型限位杆44左端的橡胶条块42相连接,U型限位杆44位于呼吸机主体1前侧,防护布43位于出气口3前端,使用人员沿着滑槽向后移动滑动条块47,从而带动U型限位杆44向后移动,U型限位杆44向后移动带动转杆45向后移动,从而实现防护布43对出气口3进行保护,降低了灰尘以及细菌对出气口3的附着,从而提高了出气口3的使用安全性,在出气口3与呼吸罩进行连接时,向上移动橡胶条块42,从而带动防护布43沿着开口槽41向上移动,实现防护布43与开口槽41相分离,然后使用人员对转杆45进行转动,转杆45转动从而对防护布43进行缠绕,进而实现防护布43收卷到空腔46内,然后橡胶条块42紧贴在U型限位杆44内右壁,然后将U型限位杆44套装在呼吸罩的连接管上,并再次向后移动滑动条块47,从而带动U型限位杆44向后移动,从而对弧形罩的连接管进行限位,避免脱落,且橡胶垫以及橡胶条块42的设计则提高了对连接管的夹紧稳定性,然后U型限位杆44向后移动带动微型吸盘5向后移动,从而实现微型吸盘5吸附固定在支撑条块2前端面,进而对U型限位杆44进行固定。

呼吸机主体1下端面右部的支撑条块2内部加工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条块47,滑动条块47便于沿着滑槽进行稳定移动。

U型限位杆44后下方镶嵌固定有微型吸盘5,且微型吸盘5位于滑动条块47下侧,微型吸盘5便于吸附固定在支撑条块2前端面,从而对U型限位杆44进行限位固定。

U型限位杆44内右壁前后对称粘贴固定有两个橡胶垫,且橡胶垫右端加工有防滑纹,橡胶垫以及防滑纹的设计则实现了对呼吸罩上的连接管进行稳定夹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一种无创呼吸机出气口的保护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5217.6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734697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A61M16/00

专利分类号:A61M16/00

范畴分类:16A;

申请人:杨晓丽

第一申请人:杨晓丽

申请人地址:266300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

发明人:杨晓丽

第一发明人:杨晓丽

当前权利人:杨晓丽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无创呼吸机出气口的保护装置论文和设计-杨晓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