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电力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莎车供电公司新疆喀什844700

摘要:随着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和深入,各行各业在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的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这给电力工程地下水环境勘测评价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诸多不便,文章分析了前电力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实践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对地下水评价过程中的评价等级划分、项目所在区地质环境现状调查、水文地质试验及参数计算、地下水污染源确定及影响预测、污染防治措施的确定等方面构建出电力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体框架,提出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体思路,并以完成审批的电力工程为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电力工程;水环境;影响;评价

1导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逐渐加大,火力发电厂项目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国家环保部2011年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以及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电厂项目因为存在潜在污染源的原因而必须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2电力工程地下水评价

电力工程地下水评价是地下水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只有水质符合要求的地下水才是可以利用的地下水资源。因此必须掌握评价区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掌握了地址条件,才能够有效对电力工程项目所在区的地下水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只有进行正确的评价,才能预测电力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防范对地下水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危害,这样才能做到严加预防,保证地下水的绿色安全,做好防治对策,达到预防和控制电力工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达到保护地下水资源的目的,才可以为建设电力工程项目选址做出良好决策,保证电力工程地下水的环境安全,因此,必须根据新颁布的《导则》来划分项目的评价等级,做好地下水的评价工作,才能达到有效开展电力工程的评价工作,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要求。

3工程概况

秦岭电厂“上大压小”扩建工程厂区位于华阴市敷水镇罗敷工业园区内,南部为秦岭山脉东端少华山,北部为秦岭山前倾斜平原和渭河阶地,厂区与渭河相距约12km左右。根据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等指标综合判定,电厂厂址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左右两侧分别以方山河和罗夫河为界,侧以渭河为界,南部为秦岭山区,为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评价范围约108km2;评价范围内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由南向北依次分布有洪积扇、渭河冲洪积平原等不同地貌单元,由上及下依次分布有潜水、浅部承压水、中深部承压水,含水层类型多样。

另外,评价区内包气带的防污性能较差,且区内的工况企业多、地下水开采源众多,其中还包括本项目电厂正在开采使用中的第一、第二、第三水源地,故地下水潜水水质受人类活动影响非常明显。厂址附近居民和电厂水源地均开采承压水,分别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和老厂供水水源,其中厂址下游最近的保护目标为横西村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距离厂址仅520m,秦岭电厂一期和二期供水水源地边界距厂址的距离仅约4km。

本项目受到建设方委托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时,建设项目厂区内污染物存贮建筑物已基本建设完成,因此,评价时,只能按照其现有环保措施来进行,但如不满足地下水环境的要求,则必须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

4电力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4.1环境敏感程度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的划分的依据主要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和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和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一般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根据政府文件确定其保护区范围,若保护区的划分不够详细,可依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确定,一般认为该规范中对地下水保护区的界定仅限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供水人口一般小于1000人)的情况更为常见,在环境敏感程度划分时“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虽然列入“较敏感”等级,但是对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的范围却没有阐明。

4.2电力工程对地下水的评价范围

电力工程对地下水的评价范围的标准,是要根据电力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质地貌特征确定,在确定电力工程对地下水时,一般要以明显的隔水边界,如断层、分水岭、河流等做评价区域边界。同时在电力工程确定地下水评价时,要依据电力工程项目所在区的水文地质情况,为了保证电力工程对地下水的要求,首先确定地下水的调查范围在58.86km2区域和评价范围在18.84km2区域。

4.3电力工程抽水试验及参数计算

电力工程抽水试验及参数计算,主要是为了确定电力工程含水层的导水系数、渗透系数、给水度、影响半径等水文地质参数,对于这些数据,需要利用抽水试验来获得。这主要是由于在电力工程评价时,需要收集到抽水试验的一些资料,同时还要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同时还需要及时调查在抽水范围内,其电力工程中水井的实际分布情况,在电力工程抽水试验完成了3组试验后。就可利用抽水试验的数据,利用承压井袭布依公式和库萨金公式联立,通过计算法得到计算参数。

4.4自定义法

地下水环境导则的发布稿中对自定义法的定义是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自行确定评价范围。自定义法主要适用于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特殊的区域,例如当建设项目位于基岩裂隙发育程度较高的岩溶区时,调查评价范围较小无法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建议一级评价范围扩大至整个水文地质单元,二级评价范围的选择以能满足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要求为准,三级评价范围以能说明地下水背景水质现状和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为原则。

4.5电力工程影响地下水污染源强分析

对电力工程影响地下水污染源强的分析,主要是对储油罐泄漏和液氨储罐泄漏的分析,这些泄漏的污染源,需要增强工业废污水调节池的能力,如果污染严重,可能带来的影响就大,为了掌握地下水污染源强,就需要假定泄露点位、泄露的孔径、泄漏的质量,只有掌握了这些数据,才能在具体的解决措施中得到处理,才能保证电力工程地下水的环保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电力工程项目的工程特点,再考虑电力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要考虑电力工程建设场地不同区域的环境水文地质情况,分别确定电力工程项目各分区的评价工作等级和工作内容。在已设计或施工措施不满足环保要求的情况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地下水污染防渗补救措施,在此基础上,使得建设项目达到了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的程度,为类似建设项目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工程经验。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S],2016:4-5.

[2]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版)[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24-27.

[3]王三平,王浩宇,韩震,等.火电厂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6):72-75.

标签:;  ;  ;  

电力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