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电互感器论文和设计-王忠义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漏电互感器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电互感器。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和装设在外壳内的线圈,所述外壳设置为环形,所述线圈与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屏蔽圈,所述屏蔽圈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屏蔽片;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接有顶盖,所述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两个,两个壳体扣合为一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和底座,所述壳体通过连接板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板与底座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壳体远离另一壳体的一侧环绕设置有加强筋,任一壳体上开设有分线槽,所述分线槽内设置有连接端子。本实用新型整体强度高,且安装过程方便便捷。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漏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装设在外壳内的线圈(1),所述外壳设置为环形,所述线圈(1)与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屏蔽圈(2),所述屏蔽圈(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屏蔽片(3);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接有顶盖(4),所述外壳包括壳体(5),所述壳体(5)设置有两个,两个壳体(5)扣合为一体,所述壳体(5)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6)和底座(7),所述壳体(5)通过连接板(6)与底座(7)固定连接,所述底座(7)上穿设有第一安装孔(8),所述连接板(6)与底座(7)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板(9),所述壳体(5)远离另一壳体(5)的一侧环绕设置有加强筋(10),任一壳体(5)上开设有分线槽,所述分线槽内设置有连接端子(11)。

设计方案

1.一种漏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装设在外壳内的线圈(1),所述外壳设置为环形,所述线圈(1)与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屏蔽圈(2),所述屏蔽圈(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屏蔽片(3);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接有顶盖(4),所述外壳包括壳体(5),所述壳体(5)设置有两个,两个壳体(5)扣合为一体,所述壳体(5)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6)和底座(7),所述壳体(5)通过连接板(6)与底座(7)固定连接,所述底座(7)上穿设有第一安装孔(8),所述连接板(6)与底座(7)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板(9),所述壳体(5)远离另一壳体(5)的一侧环绕设置有加强筋(10),任一壳体(5)上开设有分线槽,所述分线槽内设置有连接端子(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0)包括内加强筋(101)和外加强筋(102),所述内加强筋(101)环绕设置在壳体(5)靠近中轴的一侧,所述外加强筋(102)环绕设置在壳体(5)远离中轴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的两侧设置有连接耳(12),所述连接耳(12)位于壳体(5)靠近另一壳体(5)的一侧,所述连接耳(12)上穿设有固定孔(14),所述固定孔(14)用于穿设安装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9)上穿设有第二安装孔(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凸起(16),所述插槽的内壁配合凸起(16)开设有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层(13)。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漏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1)包括铁芯(17)和绕组(18),所述铁芯(17)设置为环形,所述绕组(18)环绕套设在铁芯(17)上,所述铁芯(17)与绕组(18)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19),所述绕组(18)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绝缘层(20)。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漏电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圈(2)包括屏蔽外圈(201)和屏蔽内圈(202),所述屏蔽外圈(201)设置在线圈(1)的外壁,所述屏蔽内圈(202)设置在线圈(1)的内壁。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漏电互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漏电互感器。

背景技术

漏电互感器是漏电保护器的检测元件,也是漏电保护器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检测通过互感器铁心的主电路的剩余电流(触电、漏电等接地故障电流),并将一次回路的剩余电流变换成二次回路的输出电压。现有技术中,由于机械结构上的偏差,漏电互感器的整体强度较低,造成其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不够好,影响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漏电互感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漏电互感器,包括外壳和装设在外壳内的线圈,所述外壳设置为环形,所述线圈与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屏蔽圈,所述屏蔽圈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屏蔽片;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接有顶盖,所述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两个,两个壳体扣合为一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和底座,所述壳体通过连接板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穿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板与底座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壳体远离另一壳体的一侧环绕设置有加强筋,任一壳体上开设有分线槽,所述分线槽内设置有连接端子。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包括内加强筋和外加强筋,所述内加强筋环绕设置在壳体靠近中轴的一侧,所述外加强筋环绕设置在壳体远离中轴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两侧设置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位于壳体靠近另一壳体的一侧,所述连接耳上穿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穿设安装栓。

优选的,所述加强板上穿设有第二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顶盖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凸起,所述插槽的内壁配合凸起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线圈包括铁芯和绕组,所述铁芯设置为环形,所述绕组环绕套设在铁芯上,所述铁芯与绕组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绕组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为硅脂,所述第二绝缘层为黄蜡绸。

优选的,所述屏蔽圈包括屏蔽外圈和屏蔽内圈,所述屏蔽外圈设置在线圈的外壁,所述屏蔽内圈设置在线圈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整体强度高,且安装过程方便便捷。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首先,两个壳体扣合连接为一体,构成外壳,线圈装设在外壳内,安装过程方便便捷;其次,壳体的底部通过连接板与底座固定连接,连接板与底座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板,壳体上环绕设置有加强筋,加强板和加强筋可有效增加外壳的强度,避免外壳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损坏,避免漏电互感器工作性能不稳定,增强其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中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结构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的B-B部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屏蔽圈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线圈的剖视图。

图中:1-线圈;2-屏蔽圈;201-屏蔽外圈;202-屏蔽内圈;3-屏蔽片;4-顶盖;5-壳体;6-连接板;7-底座;8-第一安装孔;9-加强板;10-加强筋;101-内加强筋;102-外加强筋;11-连接端子;12-连接耳;13-防滑层;14-固定孔;15-第二安装孔;16-凸起;17-铁芯;18-绕组;19-第一绝缘层;20-第二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前”、“后”、“左”、“右”、“底”、“侧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漏电互感器,如图1和2所示,包括外壳和装设在外壳内的线圈1,所述外壳设置为环形,所述线圈1与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屏蔽圈2,所述屏蔽圈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屏蔽片3,应当理解的是,外壳起到将线圈1与外部隔离的效果,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外壳可以但不仅限于采用PBT\/阻燃AS塑胶,以降低其制造成本;如图4所示,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接有顶盖4,所述外壳包括壳体5,所述壳体5设置有两个,两个壳体5扣合为一体,所述壳体5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6和底座7,所述壳体5通过连接板6与底座7固定连接,所述底座7上穿设有第一安装孔8,所述连接板6与底座7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板9,所述壳体5远离另一壳体5的一侧环绕设置有加强筋10,任一壳体5上开设有分线槽,所述分线槽内设置有连接端子11。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线圈1包括铁芯17和绕组18,所述铁芯17设置为环形,所述绕组18环绕套设在铁芯17上,所述铁芯17与绕组18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19,所述绕组18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绝缘层20。优选设置的,所述第一绝缘层19为硅脂,所述第二绝缘层20为黄蜡绸。需要说明的是,硅脂是由精炼合成油作为基础油稠无机稠化剂,并加有结构稳定剂、防腐蚀添加剂精制而成,具有良好的防水密封性、防水、抗溶剂性和抗爬电性能,不腐蚀金属,与橡胶多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用于卫浴器材、密封圈、电子电气行业的防水密封及润滑。其具有良好的导热、耐温、绝缘性能,是耐热器件理想的介质材料,而且性能稳定,在使用中不会产生腐蚀气体,不会对所接触的金属产生影响。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屏蔽圈2包括屏蔽外圈201和屏蔽内圈202,所述屏蔽外圈201设置在线圈1的外壁,所述屏蔽内圈202设置在线圈1的内壁。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屏蔽圈2起到将线圈1与外壳隔离的作用,进一步增强线圈1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优选设置的,如图6所示,壳体5靠近另一壳体5的内壁设置为倾斜状,即设置为楔形,如此设置便于将线圈1安装进壳体5内,使得线圈1与壳体5之间的安装更为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在安装过程中,首先,检测铁芯17有无晃动,若铁芯17晃动,则增加第一绝缘层19,将绕制完成的绕组18外包扎第二绝缘层;然后,在线圈1的外围套设屏蔽外圈201,在线圈1的内围穿设屏蔽内圈202,再在线圈1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屏蔽片3,随后将屏蔽外圈201、屏蔽内圈202和上下两个屏蔽片3固定牢固,屏蔽片3、屏蔽外圈201和屏蔽内圈202之间不可有空隙,由此实现线圈1的屏蔽;接着,将套设屏蔽外圈201、屏蔽内圈202和屏蔽片3后线圈1整体放入开设有分线槽的壳体5内,再引出线至连接端子11内,最后将另一壳体5扣设在上一壳体5内,使两壳体5紧密固定,由此完成本实施例的安装。本实施例在安装过程中,具有制作成本低、结构简单、装配简易、可推广性强的优点,其能有效阻止互感器漏电,提高了互感器的安全性能。

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首先,两个壳体5扣合连接为一体,构成外壳,线圈1装设在外壳内,安装过程方便便捷;其次,壳体5的底部通过连接板6与底座7固定连接,连接板6与底座7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板9,壳体5上环绕设置有加强筋10,加强板9和加强筋10可有效增加外壳的强度,避免外壳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损坏,避免漏电互感器工作性能不稳定,增强其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漏电互感器,如图1和2所示,包括外壳和装设在外壳内的线圈1,所述外壳设置为环形,所述线圈1与外壳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屏蔽圈2,所述屏蔽圈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屏蔽片3,应当理解的是,外壳起到将线圈1与外部隔离的效果,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如图4所示,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接有顶盖4,所述外壳包括壳体5,所述壳体5设置有两个,两个壳体5扣合为一体,所述壳体5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6和底座7,所述壳体5通过连接板6与底座7固定连接,所述底座7上穿设有第一安装孔8,所述连接板6与底座7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板9,所述壳体5远离另一壳体5的一侧环绕设置有加强筋10,任一壳体5上开设有分线槽,所述分线槽内设置有连接端子11。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线圈1包括铁芯17和绕组18,所述铁芯17设置为环形,所述绕组18环绕套设在铁芯17上,所述铁芯17与绕组18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19,所述绕组18的外部设置有第二绝缘层20。优选设置的,所述第一绝缘层19为硅脂,所述第二绝缘层20为黄蜡绸。需要说明的是,硅脂是由精炼合成油作为基础油稠无机稠化剂,并加有结构稳定剂、防腐蚀添加剂精制而成,具有良好的防水密封性、防水、抗溶剂性和抗爬电性能,不腐蚀金属,与橡胶多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用于卫浴器材、密封圈、电子电气行业的防水密封及润滑。其具有良好的导热、耐温、绝缘性能,是耐热器件理想的介质材料,而且性能稳定,在使用中不会产生腐蚀气体,不会对所接触的金属产生影响。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屏蔽圈2包括屏蔽外圈201和屏蔽内圈202,所述屏蔽外圈201设置在线圈1的外壁,所述屏蔽内圈202设置在线圈1的内壁。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屏蔽圈2起到将线圈1与外壳隔离的作用,进一步增强线圈1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优选设置的,如图6所示,壳体5靠近另一壳体5的内壁设置为倾斜状,即设置为楔形,如此设置便于将线圈1安装进壳体5内,使得线圈1与壳体5之间的安装更为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10包括内加强筋101和外加强筋102,所述内加强筋101环绕设置在壳体5靠近中轴的一侧,所述外加强筋102环绕设置在壳体5远离中轴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内加强筋101和外加强筋102的设置,可使得壳体5的稳固性更强,利于本实施例的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5的两侧设置有连接耳12,所述连接耳12位于壳体5靠近另一壳体5的一侧,所述连接耳12上穿设有固定孔14,所述固定孔14用于穿设安装栓。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过程中,两个壳体5通过内设的螺栓固定连接,两个壳体5的连接耳12相接,并穿设安装栓,可使得两个壳体5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9上穿设有第二安装孔15。需要说明的是,如此设置,可使得本实施例即可通过底座7与外板链接,也可通过加强板9与外板连接,安装方式更为多样,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顶盖4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凸起16,所述插槽的内壁配合凸起16开设有凹槽。需要说明的是,凸起16和凹槽的设置,便于顶盖4的安装,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需要说明的是,插槽用于灌装环氧树脂,顶盖4用于在环氧树脂凝固后实现对外壳的密封。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底座7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层13。需要说明的是,防滑层13的设置,可使得底座7在与外板连接的过程中,固定效果更好,便于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漏电互感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743809.1

申请日:2019-05-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561184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H01F 38/30

专利分类号:H01F38/30;H01F27/36;H01F27/32

范畴分类:38B;

申请人:上海格兆电器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格兆电器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0000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奉新公路455号

发明人:王忠义

第一发明人:王忠义

当前权利人:上海格兆电器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夏

代理机构:51224

代理机构编号: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漏电互感器论文和设计-王忠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