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腐蚀论文_韦博鑫,覃清钰,付琦,白云龙,于长坤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流腐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流,交流电,阻抗,步长,管线,干扰,形貌。

交流腐蚀论文文献综述

韦博鑫,覃清钰,付琦,白云龙,于长坤[1](2019)在《红壤环境中X80管线钢交流电腐蚀短期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力,石油和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埋地长输油气管线、高压输电线路和电气化铁路总里程数迅速增大。由于空间限制,这些埋地管道必然会与高压输电线路和电气化铁路交叉和并行铺设,进而形成所谓的"公共走廊"。在这种情况下,由这些电气化设备引起的杂散电流就会从管道某一处流入,并在管道中移动一段距离,最终从管道防腐层薄弱处流出并回到土壤中,而在电流离开的部位就会发生杂散电流腐蚀(Stray current corrosion)。(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许进,卿永长,孙成[2](2019)在《交流杂散电流对X80管线钢微生物腐蚀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交通和能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大。我国电气化铁路总里程超过8.7万公里,高速铁路总里程超过2.9万公里,总里程跃升世界第一,500千伏及以上超高压输电线路总长度也超过了6万公里。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这些电力设施与地下管线不可避免的发生长距离并行或交叉,进而对邻近的埋地管线产生强烈的交流干扰,从而加速其腐蚀。这些地下管线一旦发生腐蚀破裂,就会引起火灾和爆炸,造成环境污染,威胁人身安全,(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张守鑫,李自力,杨超,巫明娟,史红霞[3](2019)在《基于实时图像的X90钢交流腐蚀形貌发展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X90钢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交流腐蚀形貌发展规律,采用实时原位显微腐蚀图像采集技术记录了36 000 s时长的交流腐蚀时间序列图像,对交流电作用下腐蚀产物生成、点蚀发展及析氢过程进行定性分析,并利用灰度共生矩阵从腐蚀图像中提取对比度、相关性、能量和同质性等纹理特征,定量表征了X90钢交流腐蚀形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NaCl溶液中,通交流电后X90钢试片表面迅速生成腐蚀产物,点蚀处腐蚀形貌变化明显,通电瞬间试片表面有氢气泡析出,纹理特征先快速变化后趋于稳定。交流电能够加剧X90钢腐蚀,促进试片表面腐蚀产物的生成和点蚀腐蚀形貌的发展,并对析氢过程产生影响。通过实时图像可以对X90钢交流腐蚀形貌发展规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曹威[4](2019)在《长输管道交流腐蚀防护技术现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长输管道的快速发展,管道与输电线路、铁路等并行和交叉敷设的问题日益突出。交流干扰腐蚀对管体、防腐层、阴极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造成威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普及应用,对管道设计和运行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减少高压输电线路对管道的危害,文章分析了输电线路对管道影响的机理和检测要求,总结了国内外交流腐蚀防护的技术现状和应用经验,提出了根据交流干扰电压预测管道腐蚀速率的方法。针对规范管道企业交流干扰防护工作,提出了完善提高管道交流干扰腐蚀检测和评价标准的建议。(本文来源于《石油和化工设备》期刊2019年09期)

李平,崔宇[5](2019)在《高速铁路对埋地输油管道交流腐蚀干扰模型分析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电磁场耦合理论,分析了交流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对埋地输油管线电磁干扰的耦合机理,推导出相关交流腐蚀干扰电压的数学计算模型。结合高速铁路牵引系统的运行参数,计算并预测了不同高速铁路运行状态下其供电系统对埋地输油管道交流腐蚀干扰的影响水平,并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对该输油管段的排流方案进行优化计算,并提出了受高速铁路杂散电流干扰影响的输油管段的综合治理方案和建议。(本文来源于《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马俊,朱敏,袁永锋,郭绍义,尹思敏[6](2019)在《交流干扰下不同组织X100钢在格尔木土壤模拟溶液中的腐蚀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用不同组织X100钢模拟焊接接头,探究在格尔木土壤模拟环境下,交流干扰对X100管线钢焊接接头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恒电位极化曲线、浸泡实验及表面分析技术,对X100管线钢焊接接头的腐蚀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随着交流电流密度的增加,不同组织X100钢腐蚀电流密度呈增加的趋势,阴极由耗氧反应控制转变为由析氢反应主导。在交流干扰下,腐蚀速率V退火>V热轧>V正火,恒电位极化测试中,退火组织受到交流干扰的影响更为明显。不同组织X100钢腐蚀形态以局部腐蚀为主,且有不同程度的点蚀发生。退火组织的腐蚀坑数量多,尺寸大而深,点蚀多分布在珠光体与铁素体的晶界处,少数分布在珠光体内部;正火组织点蚀数量最少,尺寸最小;热轧组织中粒状贝氏体较多且呈弥散分布,有较多的小点蚀分布在粒状贝氏体聚集的区域。结论不同组织X100管线钢因微观结构不同而导致其耐蚀性有所差异。交流干扰下,由于珠光体与铁素体组织形成的微电偶腐蚀较为严重,从而导致退火组织的耐腐蚀性最差;正火组织中M/A岛呈针状分布,粒状贝氏体相对较少,耐腐蚀性最好;热轧组织的耐蚀性居于退火组织与正火组织两者之间。(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李文洋,甘芳吉,周永杰,何晓明[7](2019)在《基于多向交流电位降技术的管道裂纹腐蚀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管道长期输送含有大量腐蚀成分的原油和天然气,会严重腐蚀管道内壁,产生裂纹缺陷,降低油气管道的工作性能。交流电位降技术可用于检测油气管道的内腐蚀缺陷。该方法的核心是根据交流电流在金属构件内的分布满足趋肤效应,不同的裂纹缺陷对渗透电流场分布存在不同影响,进而改变测量电压值,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电压值的变化来检测腐蚀情况。但是目前交流电位降技术只能检测固定方向的裂纹缺陷,对位置随机的裂纹求解准确度低,尤其是电极连线方向与裂纹方向夹角小于45°的缺陷不能求解。为了提高随机裂纹的检测精度,提出了多向交流电位降法,即向被测管道施加不同方向的激励电流,使裂纹方向与电流极连线方向的夹角(余角)范围从0°~90.0°变为67.5°~90.0°。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裂纹方向与电流极连线方向的夹角越接近90°,测得的电压与原始电压的比值越大,此时的电压比值随裂纹深度变化越接近指数分布。所提出的多向交流电位降法能有效地扩大裂纹检测范围,提高随机裂纹的检测精度,为更好地监测输气管道状况,维护管道运输安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张晓东,许志雄,张聪,高新华,迟迎[8](2019)在《基于交流阻抗技术的海水管路腐蚀监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加装绝缘垫片是预防海水异种金属管路间电化学腐蚀的重要措施,绝缘垫片的电绝缘性能反映了海水管路间电化学腐蚀程度。[方法]基于交流阻抗技术,设计并开发一套海水异种金属管路间电绝缘性能监测系统,主要包括电源模块、单片机模块、DDS信号发生器和通信模块、上位机软件等,并通过高精度仪器验证其测量精度。[结果]结果表明,该电绝缘性能监测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对于10 MΩ以下绝缘电阻的测量误差小于5%。[结论]电绝缘性能监测系统在干态和湿态下均可适用,且精度满足实际使用需求。(本文来源于《中国舰船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林旭梅,刘振东,马士强,王雨露,刘云飞[9](2019)在《基于变步长LMS算法的交流阻抗测钢筋腐蚀》一文中研究指出交流阻抗法在钢筋腐蚀测量中应用比较广泛,为了改善交流阻抗法在测量时由于测量阻抗较大而存在响应信号微弱、信噪比较低、误差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变步长LMS自适应滤波算法。针对传统算法收敛速度慢和稳态误差较大的缺点,改进了步长因子和误差之间的函数关系,使步长因子对时变系统有了一定的跟踪能力。在改进算法的基础上,在不同频率的信号环境中进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将改进的算法应用于钢筋腐蚀测量,有效地提高了响应信号的信噪比,同时减小了稳态误差,测量精度可以精确到10 mV左右,为钢筋腐蚀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测控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胡凯妮,郭博闻[10](2019)在《交流杂散电流作用下碳钢在土壤模拟溶液中的腐蚀》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入研究碳钢在交流作用下的腐蚀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自行设计搭建的交流电流腐蚀试验装置,通过测试碳钢接地材料在土壤模拟溶液中的腐蚀电位、电化学曲线及腐蚀失重数据,对其在交流电杂散电流作用下的腐蚀状况进行研究,以期掌握在交流杂散电流作用下土壤中碳钢的腐蚀倾向和速率。结果表明:在杂散电流作用下,碳钢在土壤模拟溶液中的腐蚀倾向增大,且碳钢的腐蚀速率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加快。(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9年05期)

交流腐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交通和能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大。我国电气化铁路总里程超过8.7万公里,高速铁路总里程超过2.9万公里,总里程跃升世界第一,500千伏及以上超高压输电线路总长度也超过了6万公里。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这些电力设施与地下管线不可避免的发生长距离并行或交叉,进而对邻近的埋地管线产生强烈的交流干扰,从而加速其腐蚀。这些地下管线一旦发生腐蚀破裂,就会引起火灾和爆炸,造成环境污染,威胁人身安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流腐蚀论文参考文献

[1].韦博鑫,覃清钰,付琦,白云龙,于长坤.红壤环境中X80管线钢交流电腐蚀短期行为研究[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2].许进,卿永长,孙成.交流杂散电流对X80管线钢微生物腐蚀影响[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3].张守鑫,李自力,杨超,巫明娟,史红霞.基于实时图像的X90钢交流腐蚀形貌发展规律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9

[4].曹威.长输管道交流腐蚀防护技术现状综述[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9

[5].李平,崔宇.高速铁路对埋地输油管道交流腐蚀干扰模型分析与应用[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9

[6].马俊,朱敏,袁永锋,郭绍义,尹思敏.交流干扰下不同组织X100钢在格尔木土壤模拟溶液中的腐蚀行为[J].表面技术.2019

[7].李文洋,甘芳吉,周永杰,何晓明.基于多向交流电位降技术的管道裂纹腐蚀检测方法[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9

[8].张晓东,许志雄,张聪,高新华,迟迎.基于交流阻抗技术的海水管路腐蚀监测系统[J].中国舰船研究.2019

[9].林旭梅,刘振东,马士强,王雨露,刘云飞.基于变步长LMS算法的交流阻抗测钢筋腐蚀[J].测控技术.2019

[10].胡凯妮,郭博闻.交流杂散电流作用下碳钢在土壤模拟溶液中的腐蚀[J].材料保护.2019

论文知识图

4交流腐蚀后试样去除腐蚀产物表面...腐蚀箔表面形貌(a为交流腐蚀箔...埋地管道交流腐蚀综合评估指标...交直流电流密度比与交流腐蚀失重...埋地石油管道交流腐蚀风险评估运...交流腐蚀原理示意图

标签:;  ;  ;  ;  ;  ;  ;  

交流腐蚀论文_韦博鑫,覃清钰,付琦,白云龙,于长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