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稻谷胶稠度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两种稻谷胶稠度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论文摘要

为探索快速准确检测稻谷胶稠度的方法,本研究通过近红外漫反射红外光谱技术(NIRDRS)和傅里叶变换中红外漫反射红外光谱技术(FTIRDRS)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分别建立107个稻谷样品的胶稠度快速测定红外模型,而后利用区间偏最小二乘法(i PLS)及反向区间偏最小二乘法(BiPLS)对模型进行优化,得到较优的胶稠度测定分析通用模型。结果表明,DRIFTS原始光谱经7点平滑预处理和BiPLS优化,得到最佳模型的交互验证系数(R2)、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预测均方差(RMSEP)及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0. 965 81、4. 79、4. 73及2. 66。最佳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模型是经多元散射校正(MSC)预处理、BiPLS优化后建立的,其R2、RMSECV、RMSEP及RPD分别为0. 964 58、4. 35、3. 68及3. 42。10组外部验证性试验中NIRDRS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 93%,FTIRDRS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 60%,表明两种方法均对稻谷胶稠度含量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和良好的预测效果,均有替代传统国标法测定稻谷胶稠度的潜力。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3.1 稻谷胶稠度的测定
  •     1.3.2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集
  •     1.3.3 傅里叶变换中红外漫反射光谱的采集
  •     1.3.4 模型建立
  •     1.3.5 模型优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谷粘稠度的测定结果
  •   2.2 近红外漫反射及中红外漫反射光谱采集结果
  •   2.3 光谱预处理结果
  •   2.4 中红外漫反射模型优化结果
  •     2.4.1 中红外光谱结合i PLS法分析稻谷胶稠度模型效果
  •     2.4.2 中红外光谱结合BiPLS分析稻谷胶稠度模型效果
  •   2.5 近红外漫反射模型优化结果
  •     2.5.1 近红外光谱结合i PLS分析稻谷胶稠度模型效果
  •     2.5.2 近红外光谱结合BiPLS分析稻谷胶稠度模型效果
  •   2.6 验证试验
  • 3 讨论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徐明雅,赵紫薇,杜京霖,周旭,潘丹杰,张玥,孟祥河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胶稠度,偏最小二乘法,稻谷

    来源: 核农学报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杭州市粮油中心检验监测站,浙江工业大学海洋学院,浙江省粮油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2718887),杭州市社会发展科研专项(20160423B09)

    分类号: TS210.7

    页码: 936-943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640K

    下载量: 181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米胶稠度测定的影响因素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23)
    • [2].采用改进式的试管盘应用于大米胶稠度的测定[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8(05)
    • [3].优质稻谷胶稠度测定要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J]. 食品安全导刊 2015(15)
    • [4].稻米食味品质测定技术胶稠度测定的重要性及其测定的影响因素[J]. 粮食加工 2014(02)
    • [5].广东省国标优质常规稻育种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2008(05)
    • [6].原料特性对米粉品质影响研究进展[J]. 福建轻纺 2016(09)
    • [7].优质籼稻的收割与储藏[J]. 湖南农业 2011(10)
    • [8].大米胶稠度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建议[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4(02)
    • [9].黑龙江省水稻品质性状比较分析[J]. 科技通报 2012(11)
    • [10].湖南优质稻品种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稻米 2015(01)
    • [11].配合物沉淀法分离大米中直链淀粉的工艺参数优化及产物特性分析[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12].大米胶稠度测定标准解读及该实验中应注意的细节[J]. 黑龙江粮食 2016(02)
    • [13].辐照对稻米主要品质的影响[J].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08(02)
    • [14].播期对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质性状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16(05)
    • [15].栽培因素对寒地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10)
    • [16].滇Ⅰ型杂交稻保持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研究[J]. 种子 2008(01)
    • [17].五优稻4号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 种子世界 2011(05)
    • [18].大米主要品质指标与米饭质构的相关性分析[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 [19].稻米加工精度对胶稠度测定的影响[J]. 粮油食品科技 2013(01)
    • [20].有机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 2012(01)
    • [21].近年来湖北省审定水稻品种品质检测分析与思考[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18)
    • [22].关于大米胶稠度测定影响因素的探讨[J]. 粮食储藏 2016(04)
    • [23].早籼杂交稻稻米胶稠度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 [24].淀粉性质与鱼糜品质的关系研究[J]. 食品科技 2015(02)
    • [25].籼型杂交稻亲本米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对比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2(13)
    • [26].压榨型干米粉专用米关键指标的研究[J]. 食品科技 2020(02)
    • [27].紫两优737品种特征特性[J]. 福建农业科技 2020(05)
    • [28].不同生态条件对盐碱地水稻品种米质的影响[J]. 北方水稻 2019(01)
    • [29].吉林西部稻区分期收获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 东北农业科学 2019(03)
    • [30].50份谷子营养与食味品质的聚类和相关性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17(03)

    标签:;  ;  ;  ;  

    两种稻谷胶稠度测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