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叙述论文_杨倩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调叙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西雅图,巴比特,小说,叙述者,自我,经验,声部。

复调叙述论文文献综述

杨倩[1](2018)在《论儿童视角的复调叙述——以萧红小说《呼兰河传》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萧红的《呼兰河传》用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东北小城人民的生存状况和民族风情。儿童视角的复调叙述策略使儿童声音和成年声音在对话中形成了独特的复调审美效果。(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8年07期)

丁金莲[2](2018)在《从所指到能指——《押沙龙,押沙龙!》的复调叙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威廉·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是一篇叙事艺术高明的着作,这部小说中共有四位叙事者:罗莎小姐、康普生、昆丁和施里夫。他们从不同视角来讲述萨德本的家族故事,其独立的多视角之间构成了共生和对抗的关系。第一人称单数的叙事者往往是主观的不可靠的,但当文本中存在多个叙事者时,叙述就更具备可靠性,并能够体现叙事者语言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小说中,他们各自的叙述体现了这个故事对于他们本身的意义,并与他们与旧南方的关系密切关(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8年11期)

李娜[3](2016)在《复调叙述与多重对比——读李彦《嫁得西风》》一文中研究指出加拿大华人新移民女作家李彦创作的小说《嫁得西风》,是一部集多重声调和多重对比于一体的文学文本,将东方与西方、大陆与台湾以及不同年代的女性婚恋观、价值观等进行多方位展示和书写,描写了众多女性的生命情感史。在平静的叙述中,揭示出作家对现代社会女性该怎样做女性这个命题的关注和价值取向。(本文来源于《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刘诗宇[4](2013)在《论中国经验的表达与复调叙述话语——以莫言等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经验,是中国当代文学重要的内核;中国经验的表达,是当代文学走向自立的不二良法。然而如此重要的中国经验表达,在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没有解决的问题。随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以及巴赫金的理论,一种叫做复调话语的叙事形式横空出世。西方的叙事形式,看似与中国的经验表达水土相异,然而实际上却有可能是解决问题最关键的钥匙。本文将试图分论中国经验的复杂性与复调话语的艺术特性,并将二者结合,辅以当代文学中莫言等作家的创作实绩,探讨复调话语对于处理中国经验表达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13年09期)

牟方华[5](2013)在《意识流小说的复调叙述特征——以《达洛卫夫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叙事学框架内,独立的意识主体是意识流小说和复调叙述共同关注和表现的对象;多重声音组成的"多声部"叙述声音中除了人物的声音外,往往还有叙述者声音和作者声音;同时,"对话性"不仅仅涉及人物间的对话,人物自身内心的对话,还涉及叙述者与人物,甚至作者与人物的对话。从"复调小说"到"复调叙述",叙事学的研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本文来源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林楠[6](2013)在《情绪美的复调叙述——《午夜西雅图》的艺术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复调,旋律同时进行的一种音乐体式。在横的关系上,各自独立;在纵的关系上,彼此构成和声。《午夜西雅图》借鉴复调音乐的表现手段,六辑犹如木管和弦乐吹奏的六部复调乐章,娓婉而深情地表述了人的情绪美。给散文的集成,平添一种独特而新颖的艺术美。(本文来源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期刊2013年01期)

贾磊磊,王乙涵[7](2013)在《功夫的史诗·武林的挽歌——《一代宗师》的复调叙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对《一代宗师》的期待其实并不是对叶问个人的期待,尽管在那个阴云翻卷、浊浪排空的时代,叶问刚正不阿的人格与抑恶扬善的精神可以激励今天的我们面对现实的困境。但是,我们现在走进电影院并不是因为叶问,而是因为《一代宗师》这部电影的导演:一位不爱循规蹈矩、一直戴着墨镜的王家卫。我们是想看看他在这部影片中是如何展现中国功夫的独特魅力,看(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13年03期)

颜小芳[8](2012)在《价值重建与复调叙述——评何顿《抵抗者》》一文中研究指出何顿给人的印象是都市欲望世界的叙述者或代言人。他的小说大部分以当下都市市民生活为表现对象,基本围绕"钱"和"性"两大欲望主题展开。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社会转型形成的商业价值观给普通市民思想带来巨大冲击,何顿的小说对此进行了真实记录,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欲海浮沉的个体生(本文来源于《创作与评论》期刊2012年02期)

彭春华[9](2011)在《浅论鬼子小说的复调叙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鬼子的小说是"现实精神与现代叙事的糅合"。现实精神指的是他总是把笔触瞄准弱势群体的当下苦难生活,而现代叙事即是运用现代主义的一些叙述技巧完成小说的叙述过程。鬼子小说叙述上最大的特点是复调叙述,主要表现叙述聚焦、叙述视角两种途径上。本文尝试用叙述学的有关理论解读鬼子小说的叙(本文来源于《阅读与写作》期刊2011年02期)

张燕[10](2010)在《从《巴比特》看辛克莱·刘易斯的复调叙述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辛克莱·刘易斯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但是许多批评家和读者对于刘易斯作品中的复调叙述方式表示不满。本文试以小说《巴比特》为例并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来赏析这一独特的叙述方式。(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0年09期)

复调叙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威廉·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是一篇叙事艺术高明的着作,这部小说中共有四位叙事者:罗莎小姐、康普生、昆丁和施里夫。他们从不同视角来讲述萨德本的家族故事,其独立的多视角之间构成了共生和对抗的关系。第一人称单数的叙事者往往是主观的不可靠的,但当文本中存在多个叙事者时,叙述就更具备可靠性,并能够体现叙事者语言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小说中,他们各自的叙述体现了这个故事对于他们本身的意义,并与他们与旧南方的关系密切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调叙述论文参考文献

[1].杨倩.论儿童视角的复调叙述——以萧红小说《呼兰河传》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

[2].丁金莲.从所指到能指——《押沙龙,押沙龙!》的复调叙述[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8

[3].李娜.复调叙述与多重对比——读李彦《嫁得西风》[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4].刘诗宇.论中国经验的表达与复调叙述话语——以莫言等人为例[J].理论界.2013

[5].牟方华.意识流小说的复调叙述特征——以《达洛卫夫人》为例[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

[6].林楠.情绪美的复调叙述——《午夜西雅图》的艺术特色[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3

[7].贾磊磊,王乙涵.功夫的史诗·武林的挽歌——《一代宗师》的复调叙述[J].当代电影.2013

[8].颜小芳.价值重建与复调叙述——评何顿《抵抗者》[J].创作与评论.2012

[9].彭春华.浅论鬼子小说的复调叙述[J].阅读与写作.2011

[10].张燕.从《巴比特》看辛克莱·刘易斯的复调叙述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

论文知识图

对批评实改进行分类、创听.轰显示两个视频的排列位置彼此呼应

标签:;  ;  ;  ;  ;  ;  ;  

复调叙述论文_杨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