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管道站场泄漏监测装置论文和设计-聂中文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管道站场泄漏监测装置,包括:立杆,其通过立杆地锚固定在地面上;避雷针,其固定在所述立杆顶部;安装支柱,其贯穿固定在所述立杆上部;避水箱,其固定在所述立杆中部,所述避水箱内部安装有供电电源;超高清摄像头,其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柱端部,且所述超高清摄像头通过连接线缆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高了泄漏监测的概率,降低了误报率,提高了有效探测距离,使得监测可靠性更强。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油气管道站场泄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杆(1),其通过立杆地锚(6)固定在地面上;避雷针(4),其固定在所述立杆(1)顶部;安装支柱(2),其贯穿固定在所述立杆(1)上部;避水箱(5),其固定在所述立杆(1)中部,所述避水箱(5)内部安装有供电电源;超高清摄像头(3),其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柱(2)端部,且所述超高清摄像头(3)通过连接线缆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油气管道站场泄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杆(1),其通过立杆地锚(6)固定在地面上;

避雷针(4),其固定在所述立杆(1)顶部;

安装支柱(2),其贯穿固定在所述立杆(1)上部;

避水箱(5),其固定在所述立杆(1)中部,所述避水箱(5)内部安装有供电电源;

超高清摄像头(3),其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柱(2)端部,且所述超高清摄像头(3)通过连接线缆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管道站场泄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地锚(6)包括钢筋支架(7)和支座(8),所述钢筋支架(7)顶部穿过所述支座(8)并形成外螺纹(10),所述钢筋支架(7)底部向内弯折并延伸,所述支座(8)中间开设有所述立杆(1)嵌入的圆孔(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管道站场泄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包括顶杆(11)和底杆(12),所述顶杆(11)底部和所述底杆(12)顶部通过转动件(13)连接,所述底杆(12)底部设有底座(14),所述底座(14)上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10)匹配的螺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管道站场泄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缆依次穿过所述安装支柱(2)、所述立杆(1)和所述避水箱(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管道站场泄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采用镀锌钢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管道站场泄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柱(2)采用镀锌钢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管道站场泄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柱(2)、所述避雷针(4)和所述避水箱(5)外部均设置防腐防水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管道站场泄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所述安装支柱(2)、所述超高清摄像头(3)和所述立杆地锚(6)通过接地装置等电位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管道站场泄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针(4)通过接地装置接地。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管道站场泄漏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输气管道露天天然气站场泄漏监测,以往工程均采用设置点式可燃气体探测器,通过监测可燃气体的浓度来间接判断是否有天然气泄漏。如果通过设置点式可燃气体探测器,通过监测可燃气体的浓度来间接判断是否有天然气泄漏上,由于天然气泄漏后,天然气的扩散分布受风力的影响:在无风情况下,天然气呈现柳叶状分布,主要向上扩散,而点式可燃气体探测器一般间接均大于10m,若泄漏点在点式可燃气体探测器的正下方,则能监测到,若泄漏点不在点式可燃气体探测器的正下方,则不能监测到;在有风情况下,天然气呈现柳叶状分布,主要斜向上扩散(与风速有关),当风速不大且点式可燃气体探测器在泄漏点在的下风向,则能监测到;若风速较大大或点式可燃气体探测器不在泄漏点在的下风向,则不能监测到。因此,采用点式可燃气体探测器能够监测到可燃气体或油品的挥发气体的概率很低。另外也有采用火焰探测器进行监测,这种方式只有当现场发生火灾后,才能进行监测,此时,已经是泄露发生很长时间,且现场已经聚集了一定量的油品并产生火苗,已经很难阻止火灾的蔓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气管道站场泄漏监测装置,提高了泄漏监测的概率,降低了误报率,提高了有效探测距离,使得监测可靠性更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气管道站场泄漏监测装置,包括:

立杆,其通过立杆地锚固定在地面上;

避雷针,其固定在所述立杆顶部;

安装支柱,其贯穿固定在所述立杆上部;

避水箱,其固定在所述立杆中部,所述避水箱内部安装有供电电源;

超高清摄像头,其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柱端部,且所述超高清摄像头通过连接线缆与所述供电电源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杆地锚包括钢筋支架和支座,所述钢筋支架顶部穿过所述支座并形成外螺纹,所述钢筋支架底部向内弯折并延伸,所述支座中间开设有所述立杆嵌入的圆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杆包括顶杆和底杆,所述顶杆底部和所述底杆顶部通过转动件连接,所述底杆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线缆依次穿过所述安装支柱、所述立杆和所述避水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杆采用镀锌钢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支柱采用镀锌钢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支柱、所述避雷针和所述避水箱外部均设置防腐防水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杆、所述安装支柱、所述超高清摄像头和所述立杆地锚通过接地装置等电位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避雷针通过接地装置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超高清智能视频识别的方式,提高泄漏监测的概率,降低误报率,探测距离较大,可靠性更强。采取防水防腐措施,使其适用于油气管道站场的安装,能够根据各工程的现场环境进行现场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气管道站场泄漏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实用新型的立杆地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立杆;2、安装支柱;3、超高清摄像头;4、避雷针;5、避水箱;6、立杆地锚;7、钢筋支架;8、支座;9、圆孔;10、外螺纹;11、顶杆;12、;底杆;13、转动件;1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油气管道站场泄漏监测装置,包括:立杆1、安装支柱2、超高清摄像头3、避雷针4、避水箱5和立杆地锚6。立杆1通过立杆地锚6固定在地面上,立杆1顶部固定有避雷针4。安装支柱2贯穿固定在立杆1上部。避水箱5固定在立杆1中部,避水箱5内部安装有供电电源。超高清摄像头3固定在安装支柱2端部,且超高清摄像头3通过连接线缆与供电电源连接。避雷针4的设计,防止供电电源在雷雨天气放电而损坏超高清摄像头3。避水箱5的设计,防止监控的供电电源在雨雪天气由于短路造成超高清摄像头3不能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立杆地锚6包括钢筋支架7和支座8,钢筋支架7顶部穿过支座8并形成外螺纹10,钢筋支架7底部向内弯折并延伸,支座8中间开设有用于立杆1嵌入的圆孔9。立杆地锚6采用钢筋支架7和支座8的结合装配方式,使其牢固性更强。

进一步的,立杆1包括顶杆11和底杆12,顶杆11底部和底杆12顶部通过转动件13连接,底杆12底部设有底座14,底座14上开设有与外螺纹10匹配的螺孔。底杆12穿过圆孔9后通过外螺纹10螺接在底座14上,实现立杆1和立杆地锚6的紧固连接。

进一步的,超高清摄像头3和供电电源在连接时,超高清摄像头3的连接线缆依次穿过安装支柱2、立杆1和避水箱5后与供电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立杆1采用镀锌钢管,足够粗壮结实,减少设备晃动,立杆1的高度需根据站场环境进行设计,保在台风等情况下,设备安装好后不倾倒。

进一步的,安装支柱2采用镀锌钢管。

进一步的,安装支柱2、避雷针4和避水箱5外部均设置防腐防水层,使其适用于油气管道站场的安装,能够根据各工程的现场环境进行现场调整。

进一步的,立杆1、安装支柱2、超高清摄像头3和立杆地锚6通过接地装置等电位接地。

进一步的,避雷针4通过接地装置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超高清摄像头3采用全站场覆盖全景深的高清阵列相机,能识别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较大的探测距离,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不受风雨雷电等极端天气的影响。有效探测距离在50m~150m左右(根据配置不同,探测距离不同),能够有效减少检测器布放的数量,节约了产品采购成本和安装维护成本。

具体使用时,可以根据情况间隔50-150m左右布置一套本实用新型的油气管道站场泄漏监测装置,在站场中,选在遮挡较少的区域,保证在站场的任何一个点泄漏时,都有足够的视频图像能进行泄漏点分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油气管道站场泄漏监测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2274.X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445073U

授权时间:20190927

主分类号:F17D 5/06

专利分类号:F17D5/06

范畴分类:27G;33A;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

发明人:聂中文;黄晶;于永志;王永吉

第一发明人:聂中文

当前权利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程远;胡玉章

代理机构:11496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油气管道站场泄漏监测装置论文和设计-聂中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