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旅游地,乡村,旅游,足迹,石家庄市,生态。
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杨军辉,李金琴[1](2019)在《生态环境约束下陕西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内大众旅游快速发展背景下,旅游地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与挑战。依据旅游地活动类型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承载力现状,划分陕西省内高A级旅游地为城市观光型、城市休闲型等9种类型。基于城市、乡村、生态敏感地区旅游地生态环境制约性因子分析结论认为,各类旅游在旅游地规划、游客文明旅游、保护机制等方面均应坚持生态环境问题导向。而分区策略方面,城市地区应大力提升旅游承载力,乡村地区应注重生态循环技术,秦巴山区应坚持降数量、提品质导向,黄土高原地区则应以生态保护为核心。(本文来源于《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婷婷[2](2018)在《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旅游产业正处在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乡村度假作为度假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近年来最重要的旅游产品形式之一。尽管乡村度假旅游在短期内能够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利于改善生活水平,但同时其迅猛发展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度假旅游产品单一、经营管理机构不健全、传统文化缺失、生态环境污染、淳朴民风丧失等问题,最终导致创造性破坏的后果,不利于乡村度假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乡村度假旅游地出现的多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如何结合可持续发展思想,从综合管理角度提出一个符合自身特征的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实现对乡村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性评估,寻求其未来发展正确方向,成为迫切需要。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基础理论,并对核心概念予以清晰界定,以全面掌握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为构建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其次结合我国乡村度假的发展背景及一般特征,明晰影响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因素,提出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支持-目的地管理”指标框架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频度统计法对国内外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成果进行统计,选取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中高频指标,初步确定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据初选指标体系,设计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邀请具备旅游专业知识的专家及学者对指标重要性进行打分,并辅以专家访谈,完成两轮指标筛选。随后对经叁次筛选得出的指标进行反复检验,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指标赋予权重,得出较为科学可靠的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最后依据已构建得出的指标体系,以陕西省袁家村为案例区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居民访谈等方式收集各项评价指标数据,并参照指标评价标准对其进行赋值,最终完成其作为乡村型度假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问题诊断,提出优化建议,以进一步提升当地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结果显示,袁家村正处于乡村度假旅游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未来应从强化污水处理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探索管理体制、强化休闲娱乐内容、创新营销渠道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本文所构建的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反映国内乡村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同时,有利于多个乡村度假旅游地的评估及比较,也为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比较全面的支撑体系。其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开展,不仅有利于寻求乡村度假旅游地各要素的相互制约规律和作用机制,同时也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乡村度假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6-30)
王慧[3](2018)在《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进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乡村旅游的大热,我国乡土特征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作为乡村旅游主要组成部分的家庭所经历的变迁最为明显。因此,以乡村家庭为研究视角,对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地家庭生产的环境呈现出正外部性——"空间叁重迭加"效应和负外部性——"乡土二元分离"效应。根据旅游生命地周期和乡村空心化规律,可从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调动村民积极性,改善家庭分工、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完善公共服务、实现村民向居民的转化,加强文明建设、提高旅游职业认知等方面入手,实现我国乡村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重庆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稂艳玲,卢红敏[4](2017)在《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探讨——以广州沙湾古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业带来的负面效应该如何解决?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从先锋游客体验的角度入手,政府、学者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民俗文化资源,尽量开发小规模社会的旅游形式,设计一些投资少、民众作为主体参与、与游客互动的旅游产品。以先锋游客带动旅游开发,凸显社区民众主体性,真正实现"富民",最终保证旅游地健康有序发展。(本文来源于《特区经济》期刊2017年01期)
贾艳芬[5](2016)在《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旅游以乡村优美的田园风光、优质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情怀成为满足都市人群放松身心、缓解情绪、陶冶自然和文化寻根的首要选择。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乡村旅游已成为拉动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全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总体形势,也使得石家庄乡村旅游的发展受益良多,游客接待量逐年增长,旅游收入逐年增加,但是由于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基础较弱,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可持续发展形势严峻,迫切需要理论指导以求得实践的突破。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统计分析法及案例分析法,应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乡村旅游相关理论对石家庄乡村旅游展开了研究,分析了石家庄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条件、现状情况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上述理论和现状梳理,从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乡村旅游市场发展、当地居民感知、旅游产品供给、乡村旅游环境、游客满意度等视角对石家庄乡村旅游发展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深入研判,进而提出适合石家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模式、阐述相关保障对策,以进一步提升石家庄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优化乡村旅游发展品质,明确乡村旅游发展方向,使乡村旅游保持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势头。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石家庄市乡村旅游目前正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要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创新发展模式,根据乡村旅游地自身特点选择“乡村旅游+景区依托”、“乡村旅游+生态养生”、“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扶贫脱贫”或“乡村旅游+智慧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通过保护乡村旅游地生态环境、科学整合资源,明确发展思路、优化发展布局,产品提档升级、走独特化、精品化路线,创新营销方式和营销渠道,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智慧化建设步伐等措施,使石家庄乡村旅游保持持续、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态势。论文有以下叁方面的创新:一是研究角度的创新,本文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角度,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在国内研究领域虽有涉猎,但较为少见;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特征构建了石家庄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的评价角度,对石家庄乡村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作出科学的判断;叁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创新,本文针对石家庄乡村旅游的发展实际和发展趋势,创新性的提出了五种“乡村旅游+”的石家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这在国内尚属罕见。(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12-02)
易瑜[6](2016)在《旅游地居民视角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感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都市市民精神需求与乡村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刺激下、政府从上而下大力引导下,乡村旅游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农村经济环境的改善,但也潜藏着很多矛盾和问题,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譬如,农村土地“飞地”化问题、农村城市化问题、非城非农化问题、乡村空心化问题、商业化问题、农民收益边缘化问题、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旅游产品低层次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就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宁乡县关山村为研究对象,基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从旅游区居民的视角,研究居民对旅游发展影响的感知及态度差异,从而让居民真正成为旅游发展的主体,成为主要受益者,实现发展乡村旅游的初衷,达到既满足当代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又能使旅游地环境资源得以保护、乡村文化得以传承,保持持续吸引力,使乡村旅游得以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发现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仍然面临许多问题: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关山村居民享受到了旅游开发、建设与经营带来的福利,但是物价上涨、贫富差距拉大、旅游类收益占家庭收入比重低也是关山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乡村旅游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确实给关山村的景观、绿化、居住环境、排污以及居民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在环境污染和空气质量方面关山村居民还能接受,但在环境保护方面仍然有待努力和改进;乡村旅游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方面,旅游对当地的社会文化传承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让农村变得开放的同时,也发掘和传承了当地的文化,但是在政群关系上,从数据分析与比较看来,并没有在意识和行动上达成一致,尤其是针对旅游收益分配和旅游开发规划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相当一部分村民并不能完全认同政府政策与发展规划,也对当前的旅游收益状况表达不满。因此在关山村居民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叁方面的感知基础上,对如何利用乡村旅游发展的契机来改变贫富差距、改善生活环境、协调政群关系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李佳,黄燕玲,罗盛锋,李泽平[7](2015)在《传统山水观光旅游地转型期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桂林旅游由山水观光型向文化休闲型转型、提升,桂林将建成世界一流的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本研究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为契机,利用SPSS和GIS等技术进行实证探讨,分析了桂林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季节性差异性,桂林市旅游景点的地理分布特征,客源市场等。在此基础上,指出大力发展智慧旅游,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支持低碳旅游,促进经济循环发展方能实现桂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刘晟天[8](2015)在《基于生态足迹的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旅游业发展迅速的前提下,如何使旅游地的发展实现可持续性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如何实现人地合一,实现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已成为各类景区规划的重要目标。对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现状的准确评价则是准确制定规划方案的基础。本文以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主景区为研究对象,对2009-2013年度该区域内的旅游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并将景区的旅游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加以比较得到景区可持续发展现状的定量信息(生态盈余/赤字状况),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两年景区生态盈余/赤字状况进行预测,对比和分析后得到以下结论:(1)云台山景区2009-2013年的年平均赤字94090.9729hm2,年平均人均赤270.87494m2/人。虽为生态赤字,但各年人均赤字值均小于我国平均生态赤字值6450m2/人,若减去可转移生态足迹,依然呈现为生态赤字,但相比减去前的赤字量,降低约7.89%。这表明景区可通过贸易方式进一步压缩人类活动对其产生的生态影响。(2)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旅游水资源生态足迹占景区总生态足迹的比例最大,次之为旅游餐饮生态足迹和旅游废弃物生态足迹。对比各年的六类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水域所占的比例最大(约53%),次之为化石能源用地(约为33%),然后是建成地(为7.7%)。(3)计算得出,景区整体若呈现生态盈余则年接待游客上限人数越为944927人,仅考虑不可转移生态足迹接待游客上限越为1002644人。通过线性回归和多项式回归预测,景区未来两年游客为5529288人和5729684人;未来两年生态赤字量为116741.828hm2和120950.144hm2。(4)改善生态赤字的核心方法是控制接待游客量和设法转移景区内部贸易活动。具体可以通过改善经营结构、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和合理分区定期评价等手段实现。(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期刊2015-05-30)
林琳[9](2015)在《叁亚旅游地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国家鼓励带薪休假制度等多项政策出台,人们的消费观念有所改变,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从原居住的城市到国内其他城市出行旅游,再到出国出境旅游,享受国家经济发展带来实质利益。旅游的方式也从单一的观光式旅游向娱乐、休闲及度假方式的转变。海南省建立博鳌国家休闲旅游度假区后,旅游地产开发建设日渐规模2010年国家出台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使整个海南岛地产建设继1997年地产泡沫后迎来新一轮的热潮。叁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在建设国际旅游岛利好政策的背景下,也以其特色及多样式发展引领整个海南地产业发展,但是在这蓬勃发展的背后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如发展动力不足,结构不合理,环境问题突显,政策制约等都直接影响叁亚旅游地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叁亚旅游地产业的总量规模,类型分布等现状分析,进一步探讨可能制约叁亚旅游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资源、环境、市场、政策等因素,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从而有效的促进叁亚旅游地产业优化配置,对合理开发叁亚旅游地产,促使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海南大学》期刊2015-03-01)
唐晓云[10](2014)在《繁荣遮盖下的旅游地社会分化——兼论民族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旅游是大众旅游时代旅游研究和产业实践的重要领域。然而,一直以来学界对民族旅游本质的争论不绝于耳,甚至有西方学者认为其本质是"另一种形式的殖民掠夺"。从我国发展实践看,民族旅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显着,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1现代性乡愁推动民族旅游高速发展大众旅游与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相辅相生,旅游可以说是现代化进程中"现代生存状况的‘好恶(本文来源于《旅游学刊》期刊2014年04期)
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伴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旅游产业正处在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乡村度假作为度假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近年来最重要的旅游产品形式之一。尽管乡村度假旅游在短期内能够极大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利于改善生活水平,但同时其迅猛发展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度假旅游产品单一、经营管理机构不健全、传统文化缺失、生态环境污染、淳朴民风丧失等问题,最终导致创造性破坏的后果,不利于乡村度假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乡村度假旅游地出现的多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如何结合可持续发展思想,从综合管理角度提出一个符合自身特征的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实现对乡村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性评估,寻求其未来发展正确方向,成为迫切需要。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基础理论,并对核心概念予以清晰界定,以全面掌握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为构建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其次结合我国乡村度假的发展背景及一般特征,明晰影响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因素,提出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支持-目的地管理”指标框架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频度统计法对国内外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成果进行统计,选取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中高频指标,初步确定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据初选指标体系,设计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邀请具备旅游专业知识的专家及学者对指标重要性进行打分,并辅以专家访谈,完成两轮指标筛选。随后对经叁次筛选得出的指标进行反复检验,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指标赋予权重,得出较为科学可靠的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最后依据已构建得出的指标体系,以陕西省袁家村为案例区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居民访谈等方式收集各项评价指标数据,并参照指标评价标准对其进行赋值,最终完成其作为乡村型度假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问题诊断,提出优化建议,以进一步提升当地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结果显示,袁家村正处于乡村度假旅游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未来应从强化污水处理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探索管理体制、强化休闲娱乐内容、创新营销渠道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本文所构建的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反映国内乡村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同时,有利于多个乡村度假旅游地的评估及比较,也为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比较全面的支撑体系。其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开展,不仅有利于寻求乡村度假旅游地各要素的相互制约规律和作用机制,同时也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乡村度假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1].杨军辉,李金琴.生态环境约束下陕西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9
[2].刘婷婷.乡村型度假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
[3].王慧.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进路[J].重庆社会科学.2018
[4].稂艳玲,卢红敏.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探讨——以广州沙湾古镇为例[J].特区经济.2017
[5].贾艳芬.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6].易瑜.旅游地居民视角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感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7].李佳,黄燕玲,罗盛锋,李泽平.传统山水观光旅游地转型期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为例[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5
[8].刘晟天.基于生态足迹的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D].河南理工大学.2015
[9].林琳.叁亚旅游地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海南大学.2015
[10].唐晓云.繁荣遮盖下的旅游地社会分化——兼论民族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J].旅游学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