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企业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基于元分析的文献综述论文

张慧:企业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基于元分析的文献综述论文

摘 要:利用元分析的方法,整理并分析了2001—2016年间国内外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31项研究的8248个独立样本)。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组织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关系程度为弱相关。进一步探讨了社会资本各维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发现市场资本、政府资本和企业声誉三个维度对组织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中介变量时,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的相关程度更高,因此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即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中介变量是一个潜在的调节变量。

关键词:社会资本;组织绩效;元分析;亚组分析

1研究背景

社会资本自提出后,迅速成为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社会学等多学科关注的焦点。网络嵌入理论对传统契约理论进行批判时指出,组织的经济行为嵌入社会情境中,并受国家文化制度因素的影响[1]。虽然已有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有密切关系[2]。但是在二者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这一问题上,存在着很大分歧。理论界主要存在三种观点,即严格的正相关关系[3]、严格的负相关关系[4]以及复杂的非线性关系[5]。

Meta分析是一种对实证文章进行综述的方法,尤其适用于结论存在分歧的研究问题。该分析方法可以利用统计公式对已有的实证结果进行二次统计分析,从而发现两个变量之间的真实关系[6]。先前,元分析主要被广泛用于医学领域的研究,2001年以来,元分析越来越受到管理学领域的青睐,公开发表的元分析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

综上所述,理论界对于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且缺乏对相关实证研究的系统回顾。基于此,本文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众多单个定量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再分析,探讨社会资本整体以及各维度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希望得出一个更具普遍性的结论。具体而言,本文研究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第二,社会资本的各个维度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如何?第三,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是否存在调节变量?元分析结果将有助于梳理社会资本领域的实证研究结果,理清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为未来的研究开拓思路。

2理论假设与模型提出

2.1 社会资本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社会资本自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以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研究成果形成了一种“丛林”现象。不同学者基于自身的研究目的,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界定社会资本的概念[7],因此,社会资本的概念内涵尚未达成共识[8]。但这些概念内涵可以总结为网络观、资源观和能力观三种。持网络视角的学者将社会资本看作一种体制化的网络,认为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决定了它们拥有的信息和资源[9]。资源观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嵌入社会网络中的资源,企业可以在行动中获取和调配这些资源[10]。能力观认为社会资本是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获取资源的能力[11]。

梳理已有研究发现,无论从哪种视角来定义社会资本,其与组织绩效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Peng和Luo实证研究表明,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12],因为社会资本中的强弱连带对组织绩效具有不同的影响[13-14]。徐超和池仁勇发现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低度负相关关系[4],企业需要消耗资源来维系社会资本,这就损害了组织绩效[15]。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学者支持了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3]。一方面,基于资源基础观,社会资本是组织获取资源的重要手段,有价值的资源保证了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而提升了组织绩效[16]。另一方面,基于制度基础观,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非正式网络关系与正式制度互为补充,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运营效率,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1]。本文遵循大部分学者所支持的正向相关关系,提出企业拥有的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能够对正式制度起到替代和补充作用,帮助企业缓冲政策变化或者政府干预带来的冲击,提高企业绩效[17-18]。综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实际操作中应在软件确认排列的顺序:①需要保证排水管与电缆桥架的之间的距离。若管线与电缆平行,需要保证其最短距离为0.4m;若管线与电缆不平行,需要保证其最短距离为0.3m。②对于线槽和暖通及通风的管道设计,需要保证其弱电结构之间距离为0.3m[1]。③对于给水和消防管道的设计,需要保证线槽位置处于建筑物的高位,其他管道需要控制在建筑物的中位。

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H1)。

“广灵式”铁矿产于下寒武纪沉积地层中。主要分布在望狐、羊投崖、麻峪口及尧峪等地。如广灵县望狐铁矿[17]。产于震旦系侵蚀面上,下寒武统馒头~毛庄组底部砾岩间夹的含铁砂岩中。矿体规模及铁矿质量与砾岩层的厚度成正比,即砾岩厚的地段,则含铁砂岩亦厚,相应矿体规模亦大,矿石质量亦好;反之则差。矿体往往是断续的,呈饼状、透镜状。矿石金属矿物主要为赤铁矿,次为镜铁矿、褐铁矿、锆石,非金属矿物有石英、粘土、燧石等。矿石结构为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石自然类型为赤铁矿型。

2.2 社会资本各维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与社会资本概念界定存在争议相同,学术界对社会资本的维度划分也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周小虎、边燕杰和邱海雄从横向社会资本、纵向社会资本以及社会联系三个角度来研究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19-20]。谭云清、马永生和李元旭从结构资本、关系资本和认知资本三个维度研究社会资本对组织绩效的影响[21]。

在运用元分析方法对已有实证文章进行再次统计分析时,所选取文章的维度划分必须具有一致性。因此,本文需要对社会资本的概念进行维度划分,并将之作为搜索和筛选论文的重要标准。业界对社会资本划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Nahapiet和Ghoshal提出来的结构资本、关系资本和认知资本三个维度,这一划分方法得到了广泛认可[22]。然而,朱慧和周根贵已经就这个维度划分做过元分析,结果表明三个维度对组织绩效均起着正向作用[23]。第二种是依据Peng、Luo和Chen的观点,将社会资本分为政府资本、市场资本和企业家声誉三个维度[24-25]。魏江、戴维奇和林巧在研究中也沿用了这一维度划分[26]。本文遵循他们的研究,也采用这一维度划分的方式。

在进行元分析前,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发表性偏倚问题。发表性偏倚是指由于研究者不能完全占有全部的研究资料而造成的结果偏倚。发表性偏倚常被称为“文件柜问题”,因为研究者没有将结果不显著的文献用于元分析过程,就像把它们放在文件柜里[45]。解决这一问题使用的是漏斗图法(funnel plot)。根据漏斗图原理,各效应值如果成堆地、对称地聚集在平均效应量周围,就像一个倒着的漏斗,说明不存在发表性偏倚的问题。如果有发表性偏倚问题,则图形会有缺角[46]。图1是效应值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研究都较为均匀地分布在中线两侧,说明本研究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

三组数据通过oneway-ANOVA分析得P=0.506>0.05,属于同一子集。可知三种检测方法所得结果无显著差异。

相当数量的研究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了政府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曾萍和宋铁波发现,对于非知识密集型企业而言,企业政府资本可以通过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间接地提高绩效水平[30]。田利辉和叶瑶通过上市公司大样本数据发现,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在总体上呈现正相关关系[31]。Li和Zhang研究了中国高新企业的新创公司,发现政府资本与新创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2]。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政府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H2a)。

值的关键步骤,其实质为检验各个研究是否属于同一分布。本文采用卡方检验(Q检验法)验证异质性。卡方检验主要根据效应值总体平方误差来计算服从卡方分布的Q统计量,当Q值超出了对应自由度和95%置信度的卡方值时,则表明研究间存在异质性[23]。

企业家声誉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H2c)。

市场资本是指企业与外部的供应商、客户和竞争者形成的关系网络。资源依赖理论指出,与组织外的团体或个人的商业连带可以视为获得稀有外部资源的路径[33]。

市场资本可以为企业带来资源。这些资源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市场资本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比公开信息更加隐秘的优质市场信息,比如企业的战略信息、诚信信息等[34];第二,市场资本促进了企业间的交流频率和学习深度,促成企业间技术的传播和转移;第三,市场资本帮助企业获有利的网络位置,培育企业的战略资源[35]。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公司与其供应商和客户维持长期的商业关系,可以降低双方的信息成本、谈判成本以及交易成本,进而提升了双方的利润水平。王前锋和于蕾以2005—2006年江苏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证明了企业的政府资本和市场资本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6]。杨燕和高山行以我国174家外商直接投资企业(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为研究对象,证实了市场资本对组织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市场资本在分享信息、知识转换和信息互换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37]。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市场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H2b)。

其中T2=1.73×σk,σk为邻域内方差[5]。T2的作用在于将噪声分类,若判断为高斯噪声采用均值滤波,判断为脉冲噪声则用中值滤波。阈值T1的选取是针对图像出现类似只有一个象素宽的细微纹理。T1一般取6~10之间的整数,本文中取8。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依赖于中国原始创新能力的形成。对于如何形成原始创新能力,很多人认为是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以为只要增加货币资本的投入,中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就会自然形成。其实这是一个错觉。我们需要认识到,中国原始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要素是人而不是钱,国家的原始创新能力直接与人力资本的创新能力相关。在信息化、全球化、知识化的产业结构主导的现代世界,能够从事原始创新型的人力资本质量与数量,决定一个国家的原始创新程度,从而决定国家的强弱。中国原始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越来越多的原始创新型人力资本。为此中国需要进行原始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制度建设,主要有六个方面。

2.2.3 企业家声誉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缪荣和茅宁将企业家声誉定义为企业获得的社会认同和社会地位,以及他们借此获得资源、抵御风险的机会和能力[38]。企业家声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企业家声誉通过信息机制和资本机制对组织绩效发挥作用。一方面,企业家声誉具有信息效应,可以向其他企业传递多方面信息,降低双方在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性,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市场中存在着奖赏和惩罚声誉的机制,提高了企业采取不道德行为的机会的成本,抑制了企业的不良行为。

Peter、Malcolm和Jeremy等将企业的政府资本定义为企业与当地政府、领导机关以及机关部门的联系。首先,企业与政府连带是对正式制度环境的补充,是获取稀缺资源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27]。Allen等认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联系可以保障企业在法律保护不充分的情况下取得稀缺资源,进而提高企业的绩效[28]。其次,企业的政府资本可以带来货币奖励。政府资本能为企业带来融资便利、政府救济和补贴以及税收优惠和市场影响力等方面的利益,从而增加公司的价值。最后,政府资本有利于减小企业进入管制行业的壁垒,也有利于企业获得特许权,从而增加企业盈利能力[29]。

企业家声誉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学者普遍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赵淳宇和冯瑛通过调查四川省42家企业发现,企业声誉有利于人才资源和顾客资源的获取,进而对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作用[39]。本研究遵循大部分学者的观点,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综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2.2.2 市场资本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除了财务专业知识之外,财务管理人员还应具有良好的财务分析和风险预测能力。由于融资需要,部分国有企业缺乏人事管理竞争意识,导致经营和财务账户出现不良状况。

2.3 潜在调节变量

元分析不仅仅是简单地统计双变量间的平均效应值,更重要的是探究情景因素对变量间关系的影响。如果两个变量的关系在不同的研究样本之间存在差异,那么可能存在一个调节变量[6],利用亚组分析的方法可以对调节效应进行估计。

大量研究在探讨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时都使用了中介变量。例如,魏江、戴维奇和林巧以浙江省140家企业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发现组织创新在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管理者通过跨越组织界限促进技术创新进而正向促进企业绩效[27]。郭立新和陈传明在研究中国企业社会资本与绩效的关系时,发现战略决策质量在二者中间起到了中介的作用[40]。因此,本文将是否具有中介变量作为一个潜在的调节变量,并利用亚组分析的方法对调节效应进行估计[41]。亚组分析是指根据潜在的调节因素将所有样本分成若干亚组,分别检验各亚组中的变量间关系。如果各亚组中变量间的关系存在差异,则调节效应成立。综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在教学德育课程中关于建设和谐文化的内容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视频功能播放各种不同的文化形式,比如:在讲解韩文化时,可以播放一些韩国典型电视剧镜头和流行音乐;在讲解美国文化时,可以播放好莱坞大片和爵士乐;在讲解中国传统文化时,可以播放皮影、戏剧等;在讲解网络文化时,播放一些二次元图片等,学生容易产生兴趣,从自己熟悉的事物中找到乐趣,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播放完视频,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留下需要思考的问题,比如怎样追求自己喜欢的文化,以便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热情。

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受到调节变量的影响(H3)。

3研究设计

Meta分析是一种利用定量手段进行文献综述的方法,从而得到普遍性结论。Meta分析又被称为元分析、荟萃分析和实用数据再分析,常被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研究。近年来管理学界的顶级期刊(AMJ、JAP、SMJ、管理世界和南开管理评论等)也出现了一些Meta分析的文章,说明Meta分析已经被管理学所认可,且这些研究聚焦于结论存在争议或分歧的问题。由于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在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因此适合用Meta分析法进行研究。

Case 1.p=2,q=3.先证明CP(Q)=1.若否,则可取x∈CP(Q),o(x)=2与y∈Q,o(y)=3,显见子群H=〈x〉×〈y〉诱导的子图P(H)含有K3,3,由引理4可知不可平面化,矛盾.此时P为初等交换2群,又由于Q为3阶循环群,故Q在P上作用为无不动点自同构,即G为Frobenius群.

Meta分析相较于其他文献综述的方法有自身特有的优势。第一,可以增加统计量。Meta分析整合了多项研究结果,因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甚至排除单一研究结果中存在的测量误差、抽样误差等,提高了论证的信效度。第二,评价不一致性的结果。Meta分析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结论不一致的问题,并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第三,寻求新的调节变量。Meta分析可以通过综合多个研究结论来发现一些隐藏的调节变量,并对之进行检验[42]。

3.1 文献搜集

本文运用了多种搜索方法来寻找符合研究元分析要求的实证文章。首先,使用“社会资本”“绩效”“社会连带”“managerial ties”“social capital”“social ties”“reputation”“social network”和“performance”作为关键词搜索了五大中英文数据库(EBSCO、ELSEVIER、SCIENCE DIRECT、JSTOR和中国知网)筛选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其次,参照所搜索文章的参考文献以寻找可能被遗漏的文章。此外,利用互联网检索未发表的研究,以尽量减小发表偏差。最后,筛选出以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为时间跨度的实证文章31篇。被选入进行元分析的文章必须满足五条标准:第一,必须是研究“社会资本”(或“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与组织绩效的相关关系的定量研究;第二,必须含有直接的或可转化的相关效应值,如相关系数(r)、t值、路径系数以及相关关系矩阵等;第三,剔除研究样本为高校、政府等其他非企业组织的文献;第四,对于同一研究对象的多篇文献,只选一篇文献纳入;第五,剔除效应值个数不足三个的文章。所选中的31篇文献包括学术期刊论文29篇、博士论文1篇以及硕士论文1篇。

3.2 数据处理

本文采用心理学的元分析方法来估计各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因为这种方法在修正测量手段和统计观测效应量方面具有优势[43]。对于总体效应量的估计量(P),本文计算了校正低信度的样本加权平均相关系数(rc)。为达到这个目的,本文用每个相关系数除以所涉及的两个构念的信度的平方根,然后把每个系数的样本大小作为其权重来求均值。对于没有估计信度的研究,计算具有相同构念的研究的平均值作为信度估计值做进一步计算[44]。由于研究讨论社会资本对组织绩效的整体效应,因此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关系的效应值。如果碰到探讨社会资本不同维度对组织绩效不同维度的文献,则通过逐层取平均值得到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关系的最终效应值。本文采用的是CMA2.0(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 2.0)软件,使用R族效应值。各文献效应值如表1。

老家的三余爷爷曾是名传一方的风水先生。他100岁之后的几年,虽已不便单独出行,但仍然被人家用车子请到东、请到西,忙得风生水起。有些职业,年纪犹如一张名片,年纪越大,这名片的分量越重。譬如退而不休的老中医,那一大把年纪,便是深得养生之法,熟谙岐黄之术的佐证。看风水这一行也是这样,三余爷爷以期颐之年而体健神清,其本身就是最有说服力的广告,所以,许多人慕名而来,自是不足奇怪了。

表1 文献汇总表

作者年份研究对象“社会资本”维度中介变量样本量效应值魏江2009浙江省五大行业政府、商业伙伴、公共部门管理者有1400.099王前锋2010江苏上市公司政府资本、市场资本、企业家声誉无1210.037孙俊华、陈传明2009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政府资本、市场资本、企业家声誉无3320.102郭立新2011中国五大行业制度性社会资本、市场性社会资本有3060.170边燕杰、邱海雄2000广州企业企业家社会资本无1880.404耿新2008山东企业商业性关系、制度性关系、其他关系无1220.235贺远琼、田志龙和陈昀2008中国五省企业市场社会资本、非市场社会资本无4380.098蒋春燕、赵曙明2006广东江苏新兴企业强关系、弱关系有6760.404刘远2014制造企业企业家声誉无6010.745唐兰2013民营制造业政府资本、市场资本无110-0.004李忠民、仇群2010上交所上市公司企业家声誉无11280.259霍彬、周燕华2014未报告企业家声誉有1940.167郑秀杰、杨淑娥2008CSMAR数据库企业家声誉无480.181邓新明20112002—2005年沪深证券交易所民营企业政治连带无10840.029潘洪波、余明贵20102001—2005年A股直接IPO上市公司政治关联无4210.025Zou、Chen和Ghauri2009新创高科技企业强关系,弱关系无2520.232Luo、Sun和Wang2011跨文化公司个人依恋无2820.349Liao2010台湾制造企业组织间信任有1020.475Li、Zhou和Shao2009北京广州上海外资制造业政治连带,商业连带有1870.307Wu和Leung 2005浙江省中小企业社会网络连带,信任无1770.030Prajapati、Biswas2011工艺品手摇纺织机集群规模、密度、确定性、支持性社会资本、竞争性社会资本有1480.420Zhou、Wu和Luo2007浙江省中小企业社会资本有1630.167Si和Bruton2005北京上海深圳管理者关系有1310.340Li和Zhang2007中国高科技企业政治关联有3000.220Li、Poppo和Zhou2008北京、广州和上海的制造企业管理者连带无2800.260Peng和Luo2000中国企业政府连带、商业连带无1270.283Zhang和Li2008广东企业政府连带、商业伙伴连带、供应商连带、竞争者连带有1630.079Park和Luo2001中国企业商业关系,政府关系无1280.243Li、Schulze和Li2009长江和珠江三角洲企业网络能力有440-0.30Li和Atuahene-Gima2001北京实验区政策关系有3000.11Atuahene-Gima、Li和De Luca2006八年以下的新创企业政府连带,商业伙伴连带有1810.03

4结果分析

4.1 数据处理

2.2.1 政府资本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图1 效应值分布情况

异质性检验是单个研究的效应值合成整体效应

图2 失效安全数

4.2 效应值异质性检验

为了更加精确地估计发表性偏倚的风险,本文进一步引入“失效安全数法”。“失效安全数”是指使元分析结果发生显著性改变,需要加入未发表研究的数量。失效安全数存在临界值(效应值*5+1)。一旦本研究的失效安全数大于临界值,就说明此次元分析结果是可靠的。图2展示了CMA软件计算的本文失效安全数数值。结果证明,当p值为0.05时,失效安全数N=7275,远大于其临界值321(效应值*5+1),说明本文元分析结论较为可靠。

各级政府部门、畜牧管理部门应及时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全面树立草为业,粮、草、畜协调发展的新型发展理念与发展思路。通过对辖区范围内的畜牧业结构不断调整,切实推动草食动物养殖产业规模化发展[3]。结合发展实际,积极向农牧民群众宣传草地畜牧业发展观念,发展技术,使农牧民群众能逐渐转变传统养殖理念,认识到草地生态保护与畜牧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和草地畜牧业安全环保的重要性,使先进的生产理念在农牧民群体中得以传播、推广、应用。

表2为本文效应值的异质性检验结果。根据表2可知,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整体关系的异质性检验Q值为337.937(临界值为43.773),表明研究间存在异质性,应采用随机模型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的整体相关关系为0.217,I-squared的值为91.123,表明91.1%的观察变异是由效应值之间的差异引起的,随机误差造成的观察变异只占8.9%。H1得到验证。

4.3 各维度之间的关系

表3展示的是社会资本的市场资本维度、政府资本维度和企业家声誉维度分别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为了得到相应的检验结果,本文对筛选得出的31篇论文进行了再次编码。对于没有按照市场资本、政府资本和企业声誉三维度对社会资本进行划分的部分文章,根据研究中概念的内涵将它们纳入某一维度,以便得到统一处理。从表3中结果看,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与组织绩效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H2a、H2b和H2c成立。

1.1.2 仪器。Zetasizer Nano ZS激光粒度分析仪,英国Malvern Instrument公司;TT-6药物透皮扩散仪,天津市正通科技有限公司;UV-210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仪器有限公司;128C酶标仪,奥地利CliniBio公司;CO2恒温培养箱,日本三洋公司;倒置显微镜,上海光学仪器一厂。

表2 效应值的异质性检验

模型效应值样本量异质性双尾检验95%置信区间随机模型0.2178284Q值df(Q)I-squaredZ值p值下限上限337.9373091.1235.790.000.1450.287

表3 社会资本各维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分类效应值样本量异质性双尾检验95%置信区间Q值df(Q)I-squaredZ值p值下限上限市场资本0.2415556246.4623087.8286.0740.000.1650.314政府资本0.164559937.3433096.7994.3960.000.0890.229企业声誉0.22761771086.2842997.335.5720.000.1490.302

4.4 调节变量的影响

检验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关系是否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由表4可知,在不存在中介变量的情况下,两者正相关程度会更高。因此,是否存在中介变量是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的调节变量,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受到调节变量的影响。H3得到验证。

表4 潜在调节变量检验结果

是否存在中介变量效应值样本量异质性双尾检验95%置信区间Q值df(Q)I-squaredZ值p值下限上限无0.2065141176.4951690.9344.2980.000.1130.295有0.2023143190.8761393.1892.9020.000.0660.33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全部理论假设检验结果汇总如表5所示。

表5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假设代码假设内容检验结果H1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成正相关通过H2a政府资本与组织绩效成正相关通过H2b市场资本与组织绩效成正相关通过H2c企业家声誉与组织绩效成正相关通过H3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受到调节变量的影响通过

5讨论

本文利用元分析的方法对2001—2016年间关于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关系的31篇实证研究进行整合分析,元分析结果支持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较弱程度的正相关关系,且是否引入中介变量影响着实证研究结果,即两者之间的关系受到调节变量的影响。

第一,社会资本确实促进了组织绩效,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217(p<0.01),这与很多学者的研究结论相似[10-11]。这一显著联系存在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从社会资本的作用来看,社会资本可以作为企业的一项资源、一项能力,提高获得信息和调配资源的效率进而提高绩效。另一方面,从社会资本的成本来看,维系社会资本所需要投入的时间、物质和努力成本[47]。这些成本对绩效的损害作用要小于其功能性的支持作用,这与白璇和李永强等的研究结论一致。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也指出了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的相关程度较弱。根据Wilson和Lipsey的观点,相关系数效应值≥0.25可认为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为中度相关,相关系数效应值≥0.4可认为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为高度相关[48]。本文研究结论中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为0.217,属于程度较弱的正相关关系,这可能是因为社会资本的成本因素对正向影响产生了遮蔽作用。

第二,市场资本、政府资本以及企业家声誉均对组织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相关系数分别为0.241、0.160以及0.227。组织运营不仅根植于经济领域,而且嵌入更广阔的社会规范中,因此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均会影响组织绩效。就市场资本和政府资本与组织绩效的正相关关系而言,市场资本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信息和机遇,政府资本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给企业带来稀缺资源和货币回报[21],这些因素进一步提升了组织绩效。就企业家声誉而言,已有研究对于它和组织绩效的关系众说纷纭,因为企业家声誉与组织的财务绩效的关系是不明确的,提升企业家声誉需要消耗企业的财务资源[49]。然而,Barnett的研究表明,利益相关者会奖赏好声誉并惩罚坏声誉,企业为了获得利益相关者的奖赏,会抑制不良行为避免声誉损害,这一行为进一步促进了组织长期绩效的提升[50]。可见,企业家声誉会促进组织绩效的提升。

第三,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调节变量。实证研究表明,是否存在中介变量会对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事实上,现实的管理环境相对复杂,必定存在着影响组织绩效的其他因素,当这些因素发挥中介作用时,将会分散社会资本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进而减小两者之间的直接关系。

6研究局限与结论

6.1 研究局限

本文仍存在以下三方面不足:第一,在元分析的数据处理时,采用了求平均值的方法,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效应值的准确性;第二,在文献收集时,剔除了部分没有相关系数的实证文献,损失了部分样本数;第三,文章中并没有涉及其他可能的调节效应的探讨。这些不足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6.2 结论

本文搜索了国内外关于社会资本的文献,筛选出了同时符合研究主题和元分析技术要求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各个维度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这不仅总结了实证研究的结果,同时也具有实践意义。首先,企业应当积极培育自身的社会资本,为组织内部注入新鲜血液。其次,企业应当有意识地维系与商业伙伴和政府的关系,这将有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最后,企业应注重培育企业家声誉,并积极将企业家声誉转化为企业声誉,提高企业美誉度。除此之外,本文还发现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企业在现实运行中,必定存在多种因素作用于组织绩效,这些因素可能会对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有影响作用。因此,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要积极建立社会资本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作用。

参考文献

[1] LI J J,POPPO L,ZHOU K Z.Do managerial ties in China always produce value?Competition,uncertainty,and domestic VS foreign firm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4):383-400.

[2] LUO J D.Guanxi,revisited:an exploratory study of familiar ties in a Chinese workplace[J].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11,7(2):329-351.

[3] 朱建民,史旭丹.产业集群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5,33(3):449-459.

[4] 徐超,池仁勇.企业家个人特质与创业企业绩效——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J].科技与经济,2016,29(6):76-80.

[5] 唐方成,申子雯.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间的权变关系[J].管理评论,2014,26(12):170-181.

[6] BORENSTEIN M,HEDGES L V,HIGGINS J P T,et al.Introduction to Meta-analysis[M].Manhattan:John Wiley & Sons,2011.

[7] ADLER P S,KWON S W.Social capital: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1):17-40.

[8] 孙凯.在孵企业社会资本对资源获取和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11(8):165-177.

[9] FORMS T,BOURDIEU P,POLICY K,et al.The Forms of Capital[M].Hoboken:Wiley-Blackwell,2009.

[10] LIN N.Building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J].connection,1992,22(1):28-51.

[11] 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87-99.

[12] PENG M W,LUO Y.Managerial 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a transition economy:the nature of a micro-macro Link[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3):486-501.

[13] UZZI B.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 firm networks: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1):35-67.

[14] GRANOVETTER M.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a network theory revisited[J].Sociological Theory,1983,1(6):201-233.

[15] 李永强,杨建华,白璇,等.企业家社会资本的负面效应研究:基于关系嵌入的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2(10):104-116.

[16] RAY G J B,BARNEY,et al.Capabilities,business processes,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choosing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n empirical test of the resource-based view[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4,25(1):23-37.

[17] XIN K K,PEARCE J L.Guanxi:connections as substitutes for formal institutional support[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39(6):1641-1658.

[18] PUTNAM R.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19] 周小虎.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5):17-22.

[20] 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87-99.

[21] 谭云清,马永生,李元旭.社会资本、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我国国际接包企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3(S2):784-789.

[22] NAHAPIET J,GHOSHAL S.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M].Knowledge and social capital,2000:119-157.

[23] 朱慧,周根贵.社会资本促进了组织创新吗?——一项基于Meta分析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11):1717-1725.

[24] PENG M W,LUO Y D.Managerial 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a transition economy:the nature of a micro-macro link[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43:486-501.

[25] LUO Y D,CHEN M.Does guanxi influence firm performance?[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7,(14):1-16.

[26] 魏江,戴维奇,林巧.管理者社会连带影响企业绩效的机理:以组织创新为中介变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2):148-153.

[27] PETER J BUCKLEY,MALCOLM CHAPMAN,JEREMY CLEGG,et al.Doing business in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al countries[J].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2011,41(2):26-54.

[28] ALLEN F,QIAN J,QIAN M.Law,finance,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5,77(1):57-116.

[29] 邓新明.我国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多元化战略与公司绩效[J].南开管理评论,2011,14(4):4-15.

[30] 曾萍,宋铁波.政治关系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12,9(3):364-370.

[31] 田利辉,叶瑶.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促进还是抑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视角的分析[J].经济科学,2013(6):89-100.

[32] LI H,ZHANG Y.The role of managers' political networking and functional experience in new venture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China's transition econom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8):791-804.

[33] HILLMAN A J,WITHERS M C,COLLINS B J.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a review[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9,35(6):1404-1427.

[34] 袁奋强.内部资本市场运行、资本投资与资本配置行为——基于“系族企业”的分析[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5(4):51-61.

[35] RINDFLEISCH A,MOORMAN C.The acquisi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nformation in new product alliances:a strength-of-ties perspective[J].Journal of marketing,2001,65(2):1-18.

[36] 王前锋,于蕾.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江苏省上市公司为例[J].企业经济,2010(5):9-14.

[37] 杨燕,高山行.创新驱动、自主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29(10):1568-1576.

[38] 缪荣,茅宁.公司声誉概念的三个维度——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价值网络的分析[J].经济管理,2005(11):6-11.

[39] 赵淳宇,冯瑛.企业声誉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28(2):34-37.

[40] 郭立新,陈传明.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以战略决策质量为中介[J].经济管理,2011,33(12):43-51.

[41] LIPSEY W,WILSON B.Practical Meta-analysis[M].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2001.

[42] HUNTER J E,SCHMIDT F L.Meta-analysis[M].Dordrecht:Springer,1991:157-183.

[43] 郑明华.Meta分析软件应用与实例解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4] GEYSKENS I,STEENKAMP J B E M,KUMAR N.Generalizations about trust in marketing channel relationships using meta-analysis1[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1998,15(3):223-248.

[45] ROSENTHAL R.The file drawer problem and tolerance for null result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79,86(3):638.

[46] 孔博丹,许惠芳,孔博鉴.元分析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1):19-22.

[47] YI L M,ELLIS P.Insider-outsider perspectives of guanxi[J].Business Horizons,2000,43(1):25-30.

[48] DURLAK J A,LIPSEY M W.A practitioner's guide to meta-analysis[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91,19(3):291-332.

[49] SHELBY R A,SMITH D R,SCHULTZ S.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a negative index of refraction[J].Science,2001,292(5514):77-79.

[50] BARNETT M L.Stakeholder influence capacity and the variability of financial returns to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7,32(3):794-816.

RelationshipbetweenCorporateSocialCapitalandOrganizationalPerformance:LiteratureReviewBasedonMeta-Analysis

Zhang Hui,Zhou Xiaohu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Nanjing 210094,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mpirical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from 2001 to 2016(8248 independent samples of 31 studies) by Meta-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social capital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nd the degree of relationship is weak.Furthermore,it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ree dimensions of social capital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t finds that market capital,government capital and corporate reputation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In addition,the results of subgroup analysis show that there is a higher degree of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ocial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when there is no mediate variable. Therefor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s affected by contextual factors,that is,the existence of the mediate variable is a potential moderate variable.

Keywords: social capital;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meta-analysis;subgroup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980X(2019)03-0114-08

收稿日期:2019-02-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突变环境下战略变革发起到实施的跨层模型——基于变革认知视角”(71672084)

作者简介:张慧(1992—),女,安徽宣城人,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业管理、创业情绪、社会资本;周小虎(1962—),男,江苏南京人,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创业管理、社会资本、人才管理。

标签:;  ;  ;  ;  ;  ;  ;  ;  ;  ;  ;  ;  ;  

张慧:企业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基于元分析的文献综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