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结构论文和设计-周保民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结构,包括布线下座和布线上座,布线下座顶部前侧第一进线板,第一进线板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一进线槽,布线下座顶部设有第一出线板、第一出线槽、第二出线板、第二出线槽和第三出线板,第三出线板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三出线槽,布线下座顶部内侧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布线上座底部设有第二进线板、第二进线槽、第四出线板、第四出线槽、第五出线板、第五出线槽、第六出线板和第六出线槽,布线上座顶部设有紧固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实现布线过程中对导线进行快速变向处理,方便快捷,可实现布线下座和布线上座的快速连接,便于对导线的快速接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结构,包括布线下座(1)和布线上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下座(1)顶部前侧第一进线板(3),所述第一进线板(3)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一进线槽(4),所述布线下座(1)顶部后侧设有第一出线板(5),所述第一出线板(5)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一出线槽(6),所述布线下座(1)顶部左侧设有第二出线板(7),所述第二出线板(7)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二出线槽(8),所述布线下座(1)顶部右侧设有第三出线板(9),所述第三出线板(9)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三出线槽(10),所述布线下座(1)顶部内侧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和第三连接杆(13),所述第一连接杆(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2)均设于两两所述第一进线槽(4)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杆(12)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出线槽(8)之间,所述布线上座(2)底部前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进线板(3)相匹配的第二进线板(14),所述第二进线板(14)底部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进线槽(4)相匹配的第二进线槽(15),所述布线上座(2)底部后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出线板(5)相匹配的第四出线板(16),所述第四出线板(16)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出线槽(6)相匹配的第四出线槽(17),所述布线上座(2)底部左侧设有与所第二出线板(7)相匹配的第五出线板(18),所述第五出线板(18)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出线槽(8)相匹配的第五出线槽(19),所述布线上座(2)底部右侧设有与所述第三出线板(9)相匹配的第六出线板(20),所述第六出线板(20)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三出线槽(10)相匹配的第六出线槽(21),所述第一连接杆(11)、所述第二连接杆(12)和所述第三连接杆(13)顶部均分别贯穿所述布线上座(2)并延伸至所述布线上座(2)上方,所述第一连接杆(11)、所述第二连接杆(12)和所述第三连接杆(13)于所述布线上座(2)上方均分别匹配设有紧固件(22)。

设计方案

1.一种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结构,包括布线下座(1)和布线上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下座(1)顶部前侧第一进线板(3),所述第一进线板(3)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一进线槽(4),所述布线下座(1)顶部后侧设有第一出线板(5),所述第一出线板(5)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一出线槽(6),所述布线下座(1)顶部左侧设有第二出线板(7),所述第二出线板(7)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二出线槽(8),所述布线下座(1)顶部右侧设有第三出线板(9),所述第三出线板(9)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三出线槽(10),所述布线下座(1)顶部内侧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和第三连接杆(13),所述第一连接杆(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2)均设于两两所述第一进线槽(4)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杆(12)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出线槽(8)之间,所述布线上座(2)底部前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进线板(3)相匹配的第二进线板(14),所述第二进线板(14)底部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进线槽(4)相匹配的第二进线槽(15),所述布线上座(2)底部后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出线板(5)相匹配的第四出线板(16),所述第四出线板(16)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出线槽(6)相匹配的第四出线槽(17),所述布线上座(2)底部左侧设有与所第二出线板(7)相匹配的第五出线板(18),所述第五出线板(18)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出线槽(8)相匹配的第五出线槽(19),所述布线上座(2)底部右侧设有与所述第三出线板(9)相匹配的第六出线板(20),所述第六出线板(20)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三出线槽(10)相匹配的第六出线槽(21),所述第一连接杆(11)、所述第二连接杆(12)和所述第三连接杆(13)顶部均分别贯穿所述布线上座(2)并延伸至所述布线上座(2)上方,所述第一连接杆(11)、所述第二连接杆(12)和所述第三连接杆(13)于所述布线上座(2)上方均分别匹配设有紧固件(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上座(2)和布线下座(1)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1)、所述第二连接杆(12)和所述第三连接杆(13)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11)设于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杆(1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上座(2)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1)相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布线上座(2)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杆(12)相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布线上座(2)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杆(13)相匹配的第三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22)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杆(11)、所述第二连接杆(12)和所述第三连接杆(13)外壁表面均设有与所述紧固件(22)内壁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线板(5)和所述第一进线板(3)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出线板(7)和所述第三出线板(9)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出线板(7)和所述第一出线板(5)相互垂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弱电工程布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结构。

背景技术

弱电一般是指直流电路或音频、视频线路、网络线路、电话线路,交流电压一般在36V以内。家用电器中的电话、电脑、电视机的信号输入(有线电视线路)、音响设备(输出端线路)等家用电器均为弱电电气设备。强电和弱电从概念上讲,一般是容易区别的,主要区别是用途的不同。强电是用作一种动力能源。弱电是作为一种信号电。电压并不是区分强电和弱电的方法。

弱电工程是电力应用的一个分类。电力应用按照电力输送功率的强弱可以分为强电与弱电两类。建筑及建筑群用电一般指交流 220V50Hz及以下的弱电。主要向人们提供电力能源,将电能转换为其他能源,例如空调用电,照明用电,动力用电等等。弱电系统的技术含量高、建设周期长且过程复杂,在国内隶属于建设、公安、邮电、广电、消防、电业等行业管理范畴。弱电行业技术规范标准不统一,在弱电系统建设中许多环节过程存在弊病,资质管理与市场准入方面也不尽如人意,不合格集成商、工程承包商和供应商充斥市场,与弱电工程相关问题较多。弱电工程安装过程中,布线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弱电工程施工布线时,经常需要对多种导线进行接线或转向操作,现有的布线用的接线盒较为简单,只是提供隔离保护作用,无法对导线的接线或接线的操作进行辅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结构,包括布线下座和布线上座,所述布线下座顶部前侧第一进线板,所述第一进线板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一进线槽,所述布线下座顶部后侧设有第一出线板,所述第一出线板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一出线槽,所述布线下座顶部左侧设有第二出线板,所述第二出线板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二出线槽,所述布线下座顶部右侧设有第三出线板,所述第三出线板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三出线槽,所述布线下座顶部内侧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均设于两两所述第一进线槽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杆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出线槽之间,所述布线上座底部前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进线板相匹配的第二进线板,所述第二进线板底部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进线槽相匹配的第二进线槽,所述布线上座底部后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出线板相匹配的第四出线板,所述第四出线板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出线槽相匹配的第四出线槽,所述布线上座底部左侧设有与所第二出线板相匹配的第五出线板,所述第五出线板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出线槽相匹配的第五出线槽,所述布线上座底部右侧设有与所述第三出线板相匹配的第六出线板,所述第六出线板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三出线槽相匹配的第六出线槽,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三连接杆顶部均分别贯穿所述布线上座并延伸至所述布线上座上方,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三连接杆于所述布线上座上方均分别匹配设有紧固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布线上座和所述布线下座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三连接杆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设于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杆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布线上座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布线上座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相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布线上座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相匹配的第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紧固件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三连接杆外壁表面均设有与所述紧固件内壁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出线板和所述第一进线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出线板和所述第三出线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出线板和所述第一出线板相互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结构,通过设置布线下座、布线上座、第一进线板、第一进线槽、第一出线板和第一出线槽,便于对导线的快速接线,方便快捷;通过设置第二出线板、第三出线板、第二出线槽、第三出线槽、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紧固件,可实现布线过程中对导线进行快速变向处理,方便快捷,可实现布线下座和布线上座的快速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实现布线过程中对导线进行快速变向处理,方便快捷,可实现布线下座和布线上座的快速连接,便于对导线的快速接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结构布线下座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结构布线上座的底部示意图。

图中:1、布线下座;2、布线上座;3、第一进线板;4、第一进线槽;5、第一出线板;6、第一出线槽;7、第二出线板;8、第二出线槽;9、第三出线板;10、第三出线槽;11、第一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3、第三连接杆;14、第二进线板;15、第二进线槽;16、第四出线板;17、第四出线槽;18、第五出线板;19、第五出线槽; 20、第六出线板;21、第六出线槽;22、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结构,包括布线下座1 和布线上座2,所述布线下座1顶部前侧第一进线板3,所述第一进线板3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一进线槽4,所述布线下座1顶部后侧设有第一出线板5,所述第一出线板5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一出线槽6,所述布线下座1顶部左侧设有第二出线板7,所述第二出线板7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二出线槽8,所述布线下座1顶部右侧设有第三出线板9,所述第三出线板9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三出线槽10,所述布线下座1 顶部内侧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和第三连接杆13,所述第一连接杆1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2均设于两两所述第一进线槽 4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杆12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出线槽8之间,所述布线上座2底部前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进线板3相匹配的第二进线板14,所述第二进线板14底部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进线槽4相匹配的第二进线槽15,所述布线上座2底部后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出线板5相匹配的第四出线板16,所述第四出线板16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出线槽6相匹配的第四出线槽17,所述布线上座2底部左侧设有与所第二出线板7相匹配的第五出线板18,所述第五出线板18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出线槽8相匹配的第五出线槽19,所述布线上座2 底部右侧设有与所述第三出线板9相匹配的第六出线板20,所述第六出线板20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三出线槽10相匹配的第六出线槽21,所述第一连接杆11、所述第二连接杆12和所述第三连接杆13顶部均分别贯穿所述布线上座2并延伸至所述布线上座2上方,所述第一连接杆11、所述第二连接杆12和所述第三连接杆13于所述布线上座2上方均分别匹配设有紧固件22。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布线上座2和所述布线下座1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11、所述第二连接杆12 和所述第三连接杆13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11设于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杆13之间。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布线上座2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1相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布线上座2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杆12相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布线上座2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杆13相匹配的第三通孔。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紧固件22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杆11、所述第二连接杆12和所述第三连接杆13外壁表面均设有与所述紧固件22内壁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出线板5和所述第一进线板3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出线板7和所述第三出线板9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出线板7和所述第一出线板5相互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结构,其使用原理:使用时,将紧固件22取下,将布线下座1和布线上座2 分离,然后导线进行分组分类在布线下座1上进行布线,当需要对导线进行变向时,将导线从第一进线板3的第一进线槽4进入布线下座 1,然后绕过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2从第二出线槽8或第三出线槽10伸出(或者将导线绕过第三连接杆13从第二出线槽8或第三出线槽10伸出),可实现分别变向布线;当需要进行接线时,将导线从第一进线板3的第一进线槽4进入布线下座1,然后将另一导线从第一出线板5的第一出线槽6进入到布线下座1,然后将两个导线进行接线;接线或变向处理之后,将布线上座2套在布线下座1上,然后将紧固件22拧紧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一种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1020.8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7(西安)

授权编号:CN209642211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H02G 3/04

专利分类号:H02G3/04

范畴分类:37D;

申请人:西安高华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申请人:西安高华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地址: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一路汇鑫IBC1号1幢1单元11005室

发明人:周保民;张萌;秦茹;封涛;何平

第一发明人:周保民

当前权利人:西安高华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弱电工程施工用布线结构论文和设计-周保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