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IgA肾病患者伴系膜区IgG沉积与单纯IgA沉积间临床及病理之间的关系

探讨IgA肾病患者伴系膜区IgG沉积与单纯IgA沉积间临床及病理之间的关系

(桃源县人民医院湖南常德4157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IgA肾病患者伴系膜区IgG沉积与单纯IgA沉积间临床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76例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使用电镜、光镜和免疫荧光检查,根据检验结果系膜区有无IgG沉积将76例患者分为伴系膜区IgG沉积组与单纯IgA沉积组,分别为42例和34例。对比两组IgA肾病患者临床与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伴系膜区IgG沉积组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甘油三酯、血肌酐以及血尿酸等临床指标均显著单纯IgA沉积组患者(P<0.05);而eDFR显著低于IgA沉积组患者(P<0.05).使用Lee分级对两组患者进行间质纤维化评分和肾小管萎缩评分发现,伴系膜区IgG沉积组患者在Ⅳ-Ⅴ级间的患者显著高于单纯IgA沉积组患者(P<0.05).结论IgA肾病患者伴系膜区IgG沉积的临床与病理情况相较于单纯IgA沉积患者情况更为严重,所以对于IgA肾病患者伴系膜区IgG沉积的治疗应当更为重视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关键词:IgA肾病患者;系膜区IgG沉积;单纯IgA沉积;临床;病理

IgA肾病(IgAglomerulonephritis)是以反复发作性肉眼或镜下血尿,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多,伴广泛IgA沉积为特点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也可解释为肾活检免疫荧光检查肾小球系膜区有大量颗粒状IgA沉积为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968年Berger首先描述本病,故又称Berger病。IgA肾病也是我国最为常见的医中肾小球肾炎。IgA肾病患者根据检验结果系膜区有无IgG沉积可以将患者分为伴系膜区IgG沉积与单纯IgA沉积。目前为止,对于IgA肾病的治疗尚无较为理想的而治疗方案。IgA肾病临床、病理及预后差异较大,临床可表现为单纯镜检血尿至终末期肾脏病,病理可从单纯系膜细胞增生至慢性硬化性肾病,并且大约1/3的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需要行肾脏替代治疗。所以我院将研究IgA肾病患者伴系膜区IgG沉积与单纯IgA沉积间临床及病理之间的关系,以其为IgA肾病患者伴系膜区IgG沉积与单纯IgA沉积的治疗提供参考价值,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76例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5-68岁,平均(50.1±6.3)岁,其中男43例,女33例,所有患者使用电镜、光镜和免疫荧光检查,根据检验结果系膜区有无IgG沉积将76例患者分为伴系膜区IgG沉积组与单纯IgA沉积组,分别为42例和34例,平均年龄分别为(51.2±5.9)岁和(49.8±6.1)岁,两组患者均无其他明显并发症。纳入标准为:符合临床上IgA肾病患者诊断标准的患者。排除标准为:心肝等主要脏器患有疾病;严重并发症患者;光镜下肾活检肾小球数目<8个;过敏性紫癜和紫癜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肝源性肾小球硬化症等患者,因为这些疾病也可导致肾小球系膜区较明显的IgA沉积。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使用电镜、光镜和免疫荧光检查,根据检验结果系膜区有无IgG沉积将76例患者分为伴系膜区IgG沉积组与单纯IgA沉积组。并对两组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甘油三酯、血肌酐、血尿酸、血清血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舒张压和收缩压等临床指标进行测量收集。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甘油三酯、血肌酐、血尿酸、血清血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舒张压和收缩压等临床指标。

并对两组患者使用Lee分级对两组患者进行间质纤维化评分和肾小管萎缩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发现,伴系膜区IgG沉积组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甘油三酯、血肌酐以及血尿酸等临床指标均显著单纯IgA沉积组患者(P<0.05);而eDFR显著低于IgA沉积组患者(P<0.05),具体见表1.

2.2病理资料

对两组患者使用Lee分级对两组患者进行间质纤维化评分和肾小管萎缩评分发现,伴系膜区IgG沉积组患者在Ⅳ-Ⅴ级间的患者显著高于单纯IgA沉积组患者(P<0.05)。

表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x±s)

3讨论

IgA肾病是一种病理诊断,免疫病理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伴补体C3沉积为特征,常伴IgG于系膜区沉积。然而,系膜区IgG沉积并不会改变IgA肾病的诊断,很少有关注其在IgA肾病的意义。另外,关于IgA肾病单纯IgA沉积与IgA-IgG沉积的临床及病理差异尚未完全被认识。IgA肾病IgA1铰链区O-糖链糖基化缺陷是IgA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IgA肾病患者循环中IgA1分子铰链区可结合IgG或IgA1。另外,IgA肾病循环免疫复合物包含异常IgA1分子结合系膜细胞。蛋白尿与IgA肾病预后较差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也提示伴IgG沉积的IgA肾病患者24h尿蛋白量大于不伴IgG沉积者。我们推测由免疫复合物组成的异常IgA1分子,和抗糖基化特异性IgG抗体结合决定了系膜区是否有IgG的沉积。这也可能是伴IgG沉积的患者临床及病理较重的原因。两外相关研究表明;伴IgG沉积患者完全恢复的情况较少。

综上所述;IgA肾病患者伴系膜区IgG沉积的临床与病理情况相较于单纯IgA沉积患者情况更为严重,所以对于IgA肾病患者伴系膜区IgG沉积的治疗应当更为重视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参考文献

[1]徐小蒙,祝爽爽,王晓红,等.系膜区IgG沉积对IgA肾病临床及病理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7(3):308-311.

[2]徐娜.尿C5a在IgA肾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6.

[3]郭宗运,周生国,王营营,等.微量白蛋白尿IgA肾病伴补体C3沉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9):707-711.

[4]叶林峰,陈孝倩,李凡凡,等.肾小球内IgA沉积量对IgA肾病患者系膜病变的影响研究[J].浙江医学,2017,39(8):635-637.

[5]郑爱萍,侯霜,罗明华,等.IgA肾病患者系膜区C3沉积强度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7(12):1376-1379.

[6]俞夏莲,王伟铭.IgA肾病中半乳糖缺乏的IgA1及其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6,15(6):637-640.

[7]林新春.膜性肾病合并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预后分析[D].郑州大学,2017.

[8]陈丁.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少量蛋白尿型IgA肾病的预后与治疗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

标签:;  ;  ;  

探讨IgA肾病患者伴系膜区IgG沉积与单纯IgA沉积间临床及病理之间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