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婴幼儿湿疹的护理方法

浅谈婴幼儿湿疹的护理方法

河南省新乡市社会福利中心453000

【摘要】幼儿湿疹是婴幼儿期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如治疗不及时,会呈弥漫性继发性损害,严重影响美观且伴有瘙痒等不适感,本文旨在通过总结幼儿湿疹的发病诱因及综合护理措施,为预防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帮助和理论依据,进而有效减轻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幼儿:湿疹;临床治疗:护理体会

湿疹是一种具有多形性皮损和易有滲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反应,可由多种因素引起。病因比较复杂,常见的内在因素如病灶感染、内分泌失调、代谢障碍、急性风湿病、血液循环紊乱、遗传等。外在因素如物理因素、食物、吸入物和各种化学物质、机械性摩擦等。此外,个体体质也很重要。个体对各种因素的易感性或耐受性受生理或病理生理的影响而增强或减弱。在同环境和条件下,有些人易发湿疹而另-些人则不发病;而同一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使患者病情加重,而在其他情况下则不引起疾病。

幼儿湿疹俗称“奶癣"或“胎毒”,是婴幼儿时期由多种内外因素引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小儿是湿疹的高发人群,好发于头面部、颈部、背部和四肢等皮肤褶皱处,患儿初起时表现为皮肤干燥发红,出现丘疹,继之疱疹、结痂、发糙、脱屑,湿热环境下症状更为明显。病发时瘙痒难耐,患儿常烦躁不安,哭闹不止,不断搓擦搔抓,如处理不及时极易引起继发感染,造成脓疤或脓痂,严重影响患儿的休息、睡眠和食欲,甚至会延缓幼儿生长发育。因此加强湿疹的预防和及早诊治,并配以正确的护理措施,对减少新生儿湿疹的发生和复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临床表现的缓急,湿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

(1)急性湿疹:自觉癌痒,其严重程度与患者耐受性皮损形态部位有关。多对称分布于头面、耳后、手足阴囊、外阴和肛门等处,严重者遍及全身。皮肤改变呈多形性,常在红斑基础上出现密集分布的针头至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皮损常融合成片,界限不清;病变中心往往较重,并可逐渐向周边蔓延;搔抓后出现点状渗出及糜烂面:合并感染时炎症反应更为明显,可形成脓疱、脓液、脓痂,甚至发热等全身表现。(2)亚急性湿疹:急性期未适当处理,或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可形成亚急性湿疹。如果再次暴露于致敏原或处理不当时又可导致急性发作或加重。久治不愈患儿可发展为慢性。

(3)慢性湿疹:患儿既可以一开始就呈慢性湿疹,也可以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迁延而来。瘙痒常呈阵发性。常发生于手足小腿腋窝、肘窝、外阴、肛门等处。惠处皮肤表现为浸润、肥厚、表面粗糙,可有抓痕血痂,呈棕红色或略带灰色,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病情时重时轻,急性发作时可有明显渗出,且易反复。

1.心理护理

湿疹发病时奇痒,而且小儿搔抓还可引起皮肤维发感染,加重皮肤破损情况,患儿哭闹难安,易急躁忧虑。可嘱咐护理人员轻拍患儿背部或轻摇患儿,哼歌谣,哄其入眠,转移患儿注意力,抚慰患儿,保持其心情愉悦。

2.日常护理

除药物治疗外,日常护理也十分重要。①日常生活中要给患儿创造适宜的居住环境,用环保材料进行装修,适宜的温湿度,保持居室空气流通。②不养宠物、不铺地毯以避免接触一切过敏物质。③保证患儿规律的生活,为患儿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使其保持充足的睡眠。④居室要保持清洁,枕巾、被单、衣物要经常换洗,贴身衣物要选用棉制品,避免出汗。(⑤患儿不宜经常洗澡,温水洗浴,如患处有分泌物渗出,则以淋浴清洗。

3.皮肤护理

尤其应注意破损处皮肤的护理,①保持皮肤完整性,避免感染。将病儿指甲剪短,防止抓伤皮肤引起感染;必要时可用约束带将病儿双手约束在床旁,较小患儿睡觉时可用软布包裹双手,注意松紧适宜。②患儿贴身衣物要选择棉织品,保持衣物的柔软宽松,上衣应尽量穿无领衫,勤换洗,洗涤时尽量选择幼儿专用洗涤剂,并彻底漂洗干净,以避免洗涤剂残留在衣物上刺激皮肤。③洗澡隔日一次即可,洗澡水温度适宜,沐浴液应不含碱性,洗完后拭干宝宝身上的水分,尤其要注意皱褶间的干爽。④外涂药膏应按时涂抹,痂皮千万不要用手剥脱,可用棉签涂抹橄榄油,浸透后擦洗,非患处皮肤清洗后涂抹非油性护肤品,防止皮肤干裂”。⑤幼儿身上的唾液、奶液、尿液、汗液等都要及时清理,避免其污染皮肤。保持皮肤清洁

4.饮食护理

①对牛奶过敏的小婴儿煮奶时可延长时间,促使牛奶蛋白变性,或者在牛奶中加米汤、代乳粉等,必要时可用羊奶、豆浆或其他代乳品喂养,患儿一次进食不宜过饱。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时,可减少牛奶量。②患儿可在7-8个月开始添加辅食,辅食禁选加工食品,辅食应清淡以防止体内积液太多,少量添加。③牛奶喂养为主的幼儿尽量选择低致敏牛奶,或适当延长煮奶的时间以促进蛋白质变性。

5.药物护理

用药方面要谨慎,要谨遵医嘱,不可擅自给患儿使用激素类软膏或滥用皮质激素,以免患儿对其产生药物依赖性,引起病情“反跳”,造成色素沉着,这样也会降低其他抗过敏药物的疗效。用药时注意清洁患处皮肤,去除痂皮或渗出液,可在病症的不同时期遵医嘱使用不同药剂,如硼酸溶液、炉甘石洗剂等,病情严重影响饮食和睡眠的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组织胺药物。注意,药物的使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按时按量使用。

总结

小儿湿疹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皮肤病,致病因素复杂,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与遗传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临床上总是表现为复发性的皮肤损害和剧烈的瘙痒等特点,通常在(3-6)月时开始发病,2岁左右是小儿湿疹发作的高峰期,治疗上有一定的难度。该病好发于头面部,臀部及四肢屈侧,多见于两颊及前额,可影响婴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幼儿患病期间,除了给予对症治疗外,护理人员应尽量避免可能使患儿病情加重或复发的不利因素,并给患儿精心的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等,及时的治疗和正确的护理在本病的康复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饶世萍,刘一鸣.中西药联用与饮食调节综合防治婴幼儿湿疹的疗效观察.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8):2610-2611.

[2]张志红,钱秋芳婴幼儿湿疹过敏原检测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2,41(4):215-217.

[3]肖雪梅,杨昌志,钱笑菲等,婴幼儿湿疹社区护理的研究现状[J].现代护理,2008,14(5):596-597.

标签:;  ;  ;  

浅谈婴幼儿湿疹的护理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