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论文和设计-王兆海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包括玻璃纤维棒体、中心孔、侧孔、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所述玻璃纤维棒体的中心贯穿有中心孔,其中,所述中心孔纵向设置在玻璃纤维棒体的内部,所述玻璃纤维棒体的内部横向设置有侧孔,所述侧孔与中心孔相贯通,所述第一横槽设置在玻璃纤维棒体外侧表面,所述第一横槽靠近玻璃纤维棒体的一端设置,远离第一横槽的所述玻璃纤维棒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横槽。该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的中心孔和侧孔贯穿设置在玻璃纤维棒体的内部,增加了玻璃纤维棒体内部的表面积,便于在金属熔液中快速熔化,从而降低了该玻璃纤维棒熔化的能量消耗。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包括玻璃纤维棒体(1)、中心孔(2)、侧孔(3)、第一横槽(4)和第二横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棒体(1)的中心贯穿有中心孔(2),其中,所述中心孔(2)纵向设置在玻璃纤维棒体(1)的内部,所述玻璃纤维棒体(1)的内部横向设置有侧孔(3),所述侧孔(3)与中心孔(2)相贯通,所述第一横槽(4)设置在玻璃纤维棒体(1)外侧表面,所述第一横槽(4)靠近玻璃纤维棒体(1)的一端设置,远离第一横槽(4)的所述玻璃纤维棒体(1)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横槽(5)。

设计方案

1.一种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包括玻璃纤维棒体(1)、中心孔(2)、侧孔(3)、第一横槽(4)和第二横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棒体(1)的中心贯穿有中心孔(2),其中,

所述中心孔(2)纵向设置在玻璃纤维棒体(1)的内部,所述玻璃纤维棒体(1)的内部横向设置有侧孔(3),所述侧孔(3)与中心孔(2)相贯通,所述第一横槽(4)设置在玻璃纤维棒体(1)外侧表面,所述第一横槽(4)靠近玻璃纤维棒体(1)的一端设置,远离第一横槽(4)的所述玻璃纤维棒体(1)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横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棒体(1)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结构,所述玻璃纤维棒体(1)为六边棱柱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2)与玻璃纤维棒体(1)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中心孔(2)为圆柱形通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3)均匀设置在玻璃纤维棒体(1)的表面,所述侧孔(3)为圆柱形通孔,所述侧孔(3)的直径小于中心孔(2)的直径,所述侧孔(3)与中心孔(2)之间相互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槽(4)和第二横槽(5)分别设置在玻璃纤维棒体(1)两端的表面,所述第一横槽(4)和第二横槽(5)在玻璃纤维棒体(1)表面设置为环形沉槽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纤维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

背景技术

消失模铸造(又称实型铸造)是泡沫塑料模采用无黏结剂干砂结合抽真空技术的实型铸造,是将与铸件尺寸形状相似的泡沫模型粘结组合成模型簇,刷涂耐火涂料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在负压下浇注,使模型气化,液体金属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的新型铸造方法,国内主要的叫法有“干砂实型铸造”和“负压实型铸造”,简称EPC铸造,消失模铸造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铸造工艺之一,被誉为铸造史上的一次“革命”,国内外称之为21世纪绿色铸造。

为了提高铸件的性能,经常在金属液体中熔入玻璃纤维棒,玻璃纤维棒是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玻璃布、带、毡、纱等)作为增强材料,以合成树脂作基体材料的一种复合材料,因为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已在航天、铁道铁路、装饰建筑等多个行业中广泛应用。

目前市场上的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结构单一,多为实心圆柱体结构,在将其熔入金属液中,实心结构的玻璃纤维棒不便于熔化,增加了能量的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结构单一,多为实心圆柱体结构,在将其熔入金属液中,实心结构的玻璃纤维棒不便于熔化,增加了能量的消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包括玻璃纤维棒体、中心孔、侧孔、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所述玻璃纤维棒体的中心贯穿有中心孔,其中,

所述中心孔纵向设置在玻璃纤维棒体的内部,所述玻璃纤维棒体的内部横向设置有侧孔,所述侧孔与中心孔相贯通,所述第一横槽设置在玻璃纤维棒体外侧表面,所述第一横槽靠近玻璃纤维棒体的一端设置,远离第一横槽的所述玻璃纤维棒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横槽。

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棒体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结构,所述玻璃纤维棒体为六边棱柱结构。

优选的,所述中心孔与玻璃纤维棒体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中心孔为圆柱形通孔结构。

优选的,所述侧孔均匀设置在玻璃纤维棒体的表面,所述侧孔为圆柱形通孔,所述侧孔的直径小于中心孔的直径,所述侧孔与中心孔之间相互贯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分别设置在玻璃纤维棒体两端的表面,所述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在玻璃纤维棒体表面设置为环形沉槽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

1.玻璃纤维棒体设置为正六边形的棱柱结构,便于该玻璃纤维棒的整体捆扎,提高玻璃纤维棒之间捆扎的稳定性,便于玻璃纤维棒运输;

2.中心孔和侧孔贯穿设置在玻璃纤维棒体的内部,增加了玻璃纤维棒体内部的表面积,便于在金属熔液中快速熔化,从而降低了该玻璃纤维棒熔化的能量消耗;

3.玻璃纤维棒体两端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为沉槽结构,便于拿取和捆扎,沉槽为扎绳提供固定缺口,提高该玻璃纤维棒捆扎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的侧孔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的侧孔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玻璃纤维棒体,2、中心孔,3、侧孔,4、第一横槽,5、第二横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包括玻璃纤维棒体1、中心孔2、侧孔3、第一横槽4和第二横槽5,所述玻璃纤维棒体1的中心贯穿有中心孔2,所述玻璃纤维棒体1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结构,所述玻璃纤维棒体1为六边棱柱结构,正六边形棱柱结构的玻璃纤维棒体1,提高玻璃纤维棒体1在捆扎时之间的稳定性,同时也增大了玻璃纤维棒体1的表面积,便于玻璃纤维棒体1捆扎运输,所述中心孔2与玻璃纤维棒体1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中心孔2为圆柱形通孔结构,中心孔2将玻璃纤维棒体1的内部穿透为空心结构,增加了玻璃纤维棒体1内部的接触面积,加快玻璃纤维棒体1的熔化速度,其中,

所述中心孔2纵向设置在玻璃纤维棒体1的内部,所述玻璃纤维棒体1的内部横向设置有侧孔3,所述侧孔3均匀设置在玻璃纤维棒体1的表面,所述侧孔3为圆柱形通孔,所述侧孔3的直径小于中心孔2的直径,所述侧孔3与中心孔2之间相互贯通,相互贯通的中心孔2和侧孔3,增加了玻璃纤维棒体1与金属熔液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玻璃纤维棒体1的熔化速度,从而降低能源消耗,所述侧孔3与中心孔2相贯通,所述第一横槽4设置在玻璃纤维棒体1外侧表面,所述第一横槽4和第二横槽5分别设置在玻璃纤维棒体1两端的表面,所述第一横槽4和第二横槽5在玻璃纤维棒体1表面设置为环形沉槽结构,玻璃纤维棒体1两端的第一横槽4和第二横槽5便于将该玻璃纤维棒进行捆扎,便于成捆运输,所述第一横槽4靠近玻璃纤维棒体1的一端设置,远离第一横槽4的所述玻璃纤维棒体1的表面设置有第二横槽5。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该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在使用该装置之前,首先对该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的整体结构进行简单的了解,但需要将该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进行捆扎运输时,将玻璃纤维棒体1整齐的捆扎在一起,用捆扎绳分别缠绕在玻璃纤维棒体1表面的第一横槽4和第二横槽5内,将玻璃纤维棒体1紧密的捆扎在一起,使用时,将捆扎绳解开,将单个的玻璃纤维棒体1放入到金属熔液中,玻璃纤维棒体1浸没在金属液体中,金属液体浸入到玻璃纤维棒体1内部的中心孔2和侧孔3中,从而快速的浸入到玻璃纤维棒体1的内部,快速的进行熔化,提高金属的综合性能,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0078.7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555340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C22C 47/06

专利分类号:C22C47/06;C22C47/08;C22C49/14;B22C9/04;C22C101/06

范畴分类:25C;

申请人:潍坊市海涛塑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潍坊市海涛塑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309国道25公里处

发明人:王兆海

第一发明人:王兆海

当前权利人:潍坊市海涛塑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艳梅

代理机构:44409

代理机构编号: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消失模专用玻璃纤维棒论文和设计-王兆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