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科研团队——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首批人选朱日祥研究员及其实验室

创新型科研团队——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首批人选朱日祥研究员及其实验室

一、一个勇于创新的科研群体——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首批入选者朱日祥研究员和他的实验室(论文文献综述)

尹清华[1](2021)在《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研究 ——以河南大学为例》文中认为地方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中坚力量。地方高水平大学作为地方大学的排头兵,是地方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与标志,是做强省域高等教育,壮大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队伍的关键。加强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实力和办学水平,而且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社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双一流”建设不断推进,地方“双一流”建设陆续开展,讨论地方高水平大学“双一流”建设是一个迫切且实际的问题。一流学科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与基础,已成为地方高水平大学争创“双一流”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因此,加强一流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内涵式建设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本文重点探析了“双一流”战略背景下,拥有独特办学资源和发展优势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开展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访谈法,以系统论、组织生态学理论和新公共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选取地方高水平大学中入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典型——河南大学作为案例。通过分析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历史背景与政治背景,对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在遵循一流学科建设的学术导向与社会需求导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探讨地方高水平大学加强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经验,并提出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策略。本文将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特点、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析,为进一步探究如何做好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依据。其次,以河南大学为例,对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建设背景、建设方案及建设成效进行探究分析。建设背景围绕学校、学科建设的历史背景展开;建设方案主要以国家、省政府和学校出台的相关政策为主;建设成效围绕两个维度:第一,一流学科生物学的建设成效分析,主要从教学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团队建设、学科组织构建、平台基地建设、国际化交流合作、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八个方面展开;第二,一流学科建设对其他学科及学校整体的带动作用分析,主要围绕一流学科生态系统的构建展开。最后,针对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影响因素,分别从学校整体的行政层面和学科层面出发,提出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对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启示。

刘玮辰[2](2020)在《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 ——基于CEM-DID模型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当前科学家在世界范围内的跨国流动日益频繁。一直以来,美国是科学研究的中心。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吸引科学家回国已逐渐成为新兴国家深度参与全球经济发展、缩小知识差距的重要途径。实际上,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国家和正在崛起的科技大国,中国一直将海外优秀人才引进工作视为科技创新政策领域的重要议题。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引智”项目,有效地促进了海外青年优秀人才归国工作。其中,青年千人计划目前已成为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优化我国人才格局、提升整体科研实力的重要抓手。已有文献较少涉及国际间科学家的流动及其效果的实证研究。究其原因,一是海外人才跨国流动受到自选择效应的影响,很难准确识别因果关系。二是现有研究以访谈和抽样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基于客观数据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不同于多数聚焦于科学家流入美国的研究,而是以科学家回国这一反向流动视角来解析跨国流动。以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为样本,本文追踪了2011-2013年前五批932位青年科学家的职业轨迹,分析海外青年科学家职业流动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以获得海外博士学位且回国的青千科学家为实验组,通过粗糙完全匹配方法(CEM)构造了学术背景和科研能力相近但没有回国的对照组,结合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筛选了科学家的发文记录,并应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观测回国对青千科研产出因果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的科研环境有利于科学家在职业生涯早期的成长成才。科学家的论文数量、科研质量、影响力和科研颠覆性方面都有显着提升。相比于对照组,青千科学家在回国6年内每年多发约1.4篇论文,多收获约50次引用,增长了4.5倍的加权平均JIF(Journal impact factor)的发文数以及增长了112倍的加权总JIF的发文数。并且,科学家回国后,末位作者的发文数也有显着增长。相较于对照组,青千科学家回国后每年末位作者发文数会增加0.6篇。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考察了流动中知识扩散的外部性。结果显示:青千回国后,国内科学家对其论文引用显着增加;并且这一效应既存在于青千回国后发表的论文,也存在于回国前发表的论文。最后,本文探究了三种作用机制,包括资源集聚、校友联结和科研环境。结果显示:首先,回国且回到C9高校的科学家在后期的科研产出呈现显着增长;其次,母校的社会网络有利于科学家科研质量的提升;最后,经过纯粹的中美科研环境对比后,研究发现,回国的科学家在论文数量、质量和影响力方面均有显着增长。总体来讲,研究结果证实了鼓励科学家的合理有序流动,对于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和源头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在当今政策的背景下,对于跨国流动理论问题的关注,有助于中国科技政策和人才政策的制定者有效应对全球化新态势下的中国学术科研领域的人力结构变化,健全人才引进、培养和创新的机制,从而推动中国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国际接轨。本文的实证结果证实了我国当前人才引进制度的优越性。本研究建议继续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建立健全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家尤其是最具科研创造力的青年科学家群体的创新潜力,以推动我国基础创新的长期稳定发展。

段怡冰[3](2020)在《业缘对环渤海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影响》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高层次人才在国际间的流动也越来越频繁,各专业领域的学术合作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展开。中国在此背景下,“人才磁铁”效应正在发挥积极作用,海外高层次人才群体快速增长,其对区域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均产生不可忽视的推动力。业缘关系作为主要社会关系网络重要内容之一,对人类空间行为选择有重要影响,而已有研究对此关注极少。基于此,尝试构建业缘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区位选择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其影响效应进行空间分析与定量测度,希冀为进一步把握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模式与规律,科学制定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的相关政策,以及促进区域创新转型升级与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决策支持。以业缘关系为视角,以环渤海地区43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域,构建业缘关系网络和人才区位选择之间的影响机制,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ArcGIS软件对环渤海地区2011-2016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进行空间分析与定量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业缘对环渤海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影响显着。业缘关系影响下环渤海地区的海外高层次回流人才占比达59.12%,其中回流至母校就职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回流至同窗好友或导师母校就职的人才比例一致,表明业缘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影响中发挥的直接和间接作用相当。根据划分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模式,回流至生源地所在地级市就职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所占比重为73.4%,其中北京以73.19%的比重在所有回流城市中位居绝对优势地位,其他回流城市占比较小;回流至非生源地所在地级市就职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占比为26.6%,回流就职地核心城市依旧是北京,但回流城市间格局差异较小,其生源地城市主要来自环渤海临近区域省会或一线城市。业缘影响下的环渤海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城市间差异较大。回流就职城市中,北京以69.15%的占比高居榜首,而青岛仅占比2.13%,城市间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呈两极分化结构。随时间的推移,回流至环渤海地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越来越多,其中,涉及的生源地城市数量与空间范围逐渐增大;生源地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人才“职源”距离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有逐渐缩小趋势,表明基于时间维度的业缘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至环渤海地区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影响程度越来越深;在空间维度上,生源地来自环渤海地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流动趋势有逐渐集聚的倾向,逐渐向毗邻生源地城市流入,这些均充分凸显业缘关系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业缘对不同学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影响存在差异。选择工程与材料科学与化学两个典型专业为例,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工程与材料科学业缘影响下回流至环渤海地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数量在其学科中所占比重为55.39%,而化学专业所占比重为65.79%,表明业缘对化学专业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区位选择的作用强度更大。生源地与就职地之间形成的回流格局结构也有所不同,工程与材料科学整体回流格局呈现出以“哈尔滨-北京-西安”一线为界,集聚分布在此线东部和南部地区的空间结构,而化学专业则呈现出以北京和天津为核心就职地城市,向毗邻省会城市发散的回流格局。选取城市发展水平、交通通达性、人力资源丰富程度、教育经费投入、医疗卫生环境、不同业缘类型样本数量等变量做泊松回归分析,根据结果可知,在业缘对环渤海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的影响因素中,事业平台建设在变量中影响最大,作用系数约80%;其次城市等级、集聚效应、与北京市邻近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等影响也较为显着;业缘关系虽在影响因素中显着性不是很高,但也有一定作用;其他因素作用并不明显。总体来说,业缘对不同年份、不同学科的环渤海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彼此差异性显着,因而应当从充分发挥区域内龙头城市的主体作用、加强母校与海外高层次人才之间的联系、鼓励高层次人才跨学科创新合作、优化不同层次科研平台人才间的业缘关系等方面制定相应政策调整区域差异,通过强市带动弱市、突出区域优势学科的途径,以更好地引导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就职,推动地方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郭书剑[4](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刘欣[5](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张俊[6](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研究》文中提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其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是人心和力量问题。留学人员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留学人员统战工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留学人员和留学人员统战工作。2015年,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留学人员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这是党中央立足现实对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所作的新指示、新要求和新部署。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开展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充分凝聚发挥留学人员的智慧和力量,对于进一步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展开研究。留学人员作为统战工作的对象,同时也是知识分子群体的组成部分,因此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是以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理论为依据的。文章通过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具体实践,紧紧把握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发展的两条主线:即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历史进程的主线以及留学人员统战政策演变的主线。70年来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从开端起步,到曲折发展、几经停滞,逐步恢复发展,再到快速发展,留学人员统战政策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规范和逐步优化的演进过程:从“保障回国”到“鼓励回国”,从强调“回国服务”到“回国服务”与“为国服务”并举,从“要求回国”到“来去自由”,从“改善待遇”到“创造条件,完善服务”等,为吸引和汇聚留学人才服务祖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政策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将宝贵的统战理论及统战智慧运用到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当中,以“大团结、大联合”为主题,秉承“凝聚人、团结人”的宗旨,开展了一系列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新留学人员报国方式的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宝贵历史经验。对历史的深入研究,最终落脚点在于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地方性的实证调查和全国性的样本分析,点面结合,着重探讨了新时代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现状,分析当前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外部挑战,进而从增强统战意识、健全统战机制、强化文化认同、优化统战环境、改善统战方法等方面提出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对策思考,以期为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不断提高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统战效果。

罗发龙[7](2018)在《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今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需要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原始创新的能力和拥有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数量。高校在其中起着非常关键作用。中国高等教育虽然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美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大批在学术科技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华人学者。如何利用美国华人学者推动中国高校的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是本论文探讨的主题。本文基于详实的资料、准确的数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纵向与横向相结合,重点分析了四方面的内容:首先梳理了美国华人专业技术人才的历史发展、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以及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的互动情况;接着分析了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以及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影响;再次从美国、中国、个人三个层面总结了影响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原因及回国华人学者发挥作用的原因;最后在前几章的基础上梳理论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我国利用海外华人智力资源的政策建议,建构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理论框架。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美国聚集了数量众多的华人学者,高端人才的数量甚至超过大陆本土,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智力资源。(2)美国华人学者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理念革新和制度变革上充当破局者,在科学研究上担任急先锋。有些华人学者回国直接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具体实践,有些华人学者则在美国通过科研合作、短期授课、参加学术会议、作为项目评审专家等方式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3)美国华人学者的回国受到美国、中国以及个人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是否回国的核心问题在于华人学者的个人价值是否能实现。虽然中国的科教和生活环境在改进。但相比之下,美国依然是大多数华人学者实现科研理想和满足家庭需求的地方。华人的爱国主义也并非只有通过回国来体现。(4)随着中国科教环境的改善以及科技实力、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吸引了不少华人学者回国,但是回归中国的华人学者数量仍然较少,顶尖华人学者回国人数更加少,回归的华人学者也以兼职为主并保留了在海外机构的职位。(5)归国华人学者要发挥作用,文化上的逆向适应至为关键,建立符合现代学术和科研规律的行政支持和激励机制以及所在机构高层的大力支持有利于他们更好开展工作。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程度取决于美国、中国和个人三方面的因素。其中美国华人学者对个人价值的界定起决定性作用,美国和中国方面的因素只是为美国华人学者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条件。但是美国华人学者的个人价值在学术生涯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所以他们在不同时期对外在环境的需求也不一样。近年来中国科教学术环境的持续改善对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始终是一种引力。这种参与不一定要以全职回国为最终目的。因为多种影响因素的叠加决定了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方式途径的多样性。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引进美国华人学者的方式也可以多样。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由于中美之间在科技领域的竞争,美国政府加大了华人学者与中国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监控力度,甚至对有关华人学者进行指控。如果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强的话,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将受到严重的影响,中国政府和高校要对这种情况予以重视。同时,要充分发挥所引进的美国华人学者的作用,必须在微观和实践层面营造符合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规律的环境,并且正确处理好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的关系。

马明霞[8](2017)在《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博士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衡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达程度的一个基本因素是这个国家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我国博士生教育发展迅速的时期始于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世界范围内,科研机构在研究生培养上基本是不具有学位授予权的,作为我国主要科研机构之一的中国科学院,打破了这一惯例,在我国的大学系统之外,率先建立了独立招收、培养研究生并授予学位的研究生教育体系。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和学位制度在中国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新中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探索者、开拓者、推动者,中国科学院(其简称是:中科院)历经半个多世纪几代人的努力,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形成了与高水平科研创新密切结合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在提升博士生教育质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研究旨在从“培养模式”入手,重点研究“中国科学院是如何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和“中国科学院在培养博士研究生过程中有什么样的特色?”两个基本问题,从而全面深入地展示中国科学院在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方面做出的改革尝试以及取得的成就,总结梳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模式,为大众了解中国科学院博士生教育的全貌提供一手素材,对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型高端人才培养模式中几个关键问题引发思考。通过梳理分析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管理干部、博士生三类群体的问卷调研结果,可以发现:中国科学院在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方面做出了大量改革性的尝试,并取得的较好的成效,形成了具有科学院特色的博士生培养经验。(一)招生录取环节中,优质生源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但是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学术氛围、导师指导和科研条件。(二)导师指导环节中,博士研究生教育还是需要遵循“精英教育”的培养理念,合理的师生比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障导师指导效果和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三)科学研究环节中,“以科研项目带动人才培养”、“围绕科研实践进行论文创作”是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模式。(四)课程设置环节中,针对博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构应在注重系统性的同时,更加强调课程的前沿性与实用性。(五)经费保障环节中,充足的培养经费、优越的奖助体系是保证博士研究生全心投入科研学习的必要条件。(六)培养环境环节中,为博士生营造可以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平台和机会是促进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加细致的研究理工科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博士生培养特色,本研究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选择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四个研究所作为重点调研对象,重点考察了中国科学院博士生教育特色在基础学科领域、生命科学领域、资源与环境科学领域、高技术与工程领域方面的体现。为了总结培养高质量博士生的实践逻辑,本研究还将研究视野聚焦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层面上,通过抽样选取1999—2009年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地质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成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的10位曾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的博士生作为访谈对象,重点关注他们对博士阶段的回溯性评价,从考察招生录取、导师指导、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经费保障、学位论文、培养环境等与博士生的培养质量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探究高质量博士生培养的共同点和实践逻辑,为总结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路径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对10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的质性访谈,再现了高质量博士生的培养全过程,所在学科领域的成熟程度、个人教育背景与研究方向的契合度、师生相处过程中的匹配度三个因素直接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正视起点、注重过程、因材施教”的培养路径是高质量博士生过程中需要共同遵循的实践逻辑。通过比较中国科学院大学同国内外高校或科研机构在博士生培养方面的实践可以得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和机制都有与国际顶尖高校或科研机构接轨的趋势,思路和方向都是正确的,对于人才培养的设计也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如何将先进的理念完整地落实到博士生培养的过程中,怎样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现有的培养模式,我们还需要借鉴国内外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经验,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提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具体做法包括:(一)坚守“科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战略,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二)秉承“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打造“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格局,建立培育高素质人才的科教一体化新模式。(四)规划“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链条,在“三位一体”理念的指导下实现科技创新、思想库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国内外着名高校博士生培养的成功经验是值得中国科学院参考和借鉴的,但如果想从根本上实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的传承与创新,我们必须避免只将目光聚焦在研究生教育改革方面,必须要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放置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宏观社会背景,结合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规划中国科学院特有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为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一些新概念、新理论的引进和讨论上,在培养模式上要抓住几个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一)基础学科领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打造宽口径、厚基础的“教育型国立科研机构”模式。(二)生物学科领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大科学”理念下的项目引导型培养模式。(三)资源与环境学科领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优化和改造“两段式”教育模式,打造“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博士生”的动态培养模式。(四)高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分类培养、多元互补的模式。

金城[9](2017)在《福建高校“学校简介”网页的英译分析》文中认为我国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日趋频繁,互联网成为高校对外工作的重要渠道。高校网页在宣传学校形象、服务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的“学校简介”显示了学校实力和水平。来华学习交流者浏览的高校“学校简介”的英译质量,决定其外宣效果。福建高校响应“新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规划,开始重视英文网站建设,但网页英译质量有待提高。本文选取福建15所高校“学校简介”的中英文网页作为研究语料,同时选取10所排名150-200的美国高校“学校简介”网页作为平行文本来比较研究,从中探析英译策略。福建高校“学校简介”中英版的目标受众不同,其语言习惯、文化背景不同;要使目标受众理解和信服,在翻译过程中就要追求多层次上的对等,符合阅读期待。本文从语言和文化两大方面入手,剖析福建省高校网页“学校简介”的英译失误。语言方面存在词语误用、词汇累赘、中式英语及拼写失误等问题。文化方面主要是没有从目标受众出发,考虑意识形态差异。本文从文本的功能、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出发,把握中英文本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借助“平行文本”策略进行翻译探究:即参照英语平行文本的结构安排、借鉴平行文本的语言表达以及效仿平行文本的行文基调。平行文本是译文产出过程的参照物,能够帮助译者译出更加贴近译入语表达习惯及符合目标受众阅读期待的译文。最后本文总结出平行文本参照下的网页译文产出模式。本研究希望能为福建高校对外宣传减少潜在的负面影响做贡献;希望唤起福建各高校对英语网页翻译质量的重视,同时为相关文本的英译提供些许借鉴。

杨芳娟[10](2016)在《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模式及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加快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充分发挥高端科技人才在创新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伴随着科技全球化的到来,全球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的规模日益增大,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端科技人才成为世界各国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选择。为充分发挥海内外高端科技人才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我国实施开放的国际化人才政策和机制,全方位推进高端科技人才的国际化建设。进入21世纪,面对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和多样化的人才流动格局,我国将吸引海外高端科技人才升级为国家战略,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相互衔接的国际化人才引进格局。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重点关注中国高端科技人才,选取中国高被引学者和千人计划创业人才作为科学研究人才和技术创新人才的典型代表,综合使用科技人才政策分析、科研履历分析、科学计量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计量经济分析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模式及影响的研究,试图回答: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的态势如何?呈现怎样的流动特征和模式?我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对于科技发展有哪些影响?影响程度如何?如何引进和用好高端科技人才?等问题,为我国制定高端科技人才国际化战略和政策提供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模式及影响的分析框架首先,梳理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方法;其次,界定高端科技人才的概念,跨国流动的主要形式、动因、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最后,从跨国流动模式和跨国流动影响2个维度,构建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模式及影响的分析框架,为后续章节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2)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现状及模式分析首先分析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规模现状和中国高端科技人才的发展情况,其次回顾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的发展历程及政策演变,并重点关注中国政府资助高端科技人才“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情况,最后,选取中国高被引学者为中国高端科学研究人才的典型代表,基于履历分析方法回答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的总体特征,并从流动形式和阶段、流动方向和规模、流动频次和时间等视角分析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模式。(3)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与国际科学合作网络基于论文合着关系,以中国高被引学者为研究单元,构建高被引学者国际合着论文数据库,利用科学计量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国高被引学者的国际合着论文产出情况和国际科学合作网络特征,并从国别、学科、基金资助以及主导-从属关系等视角分析高被引学者的国际科学合作模式。(4)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对科研生产力的影响测度以中国高被引学者为研究样本,首先调研了科研人员跨国流动与国际科学合作和科研生产力的相关研究,提出了科研人员跨国流动对国际科学合作和科研生产力影响的研究假设,通过样本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测度跨国流动模式对国际科学合作和科研生产力的影响。(5)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测度重点关注海外高端科技人才跨国创业,选取千人计划创业人才为技术创新人才的典型代表,总结创业千人及其企业的发展特征,结合留学归国人员创业独有的优势和特征,通过探索性案例研究和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系统回答创业千人的跨国流动经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海外高端科技人才的吸引和使用情况,发现了我国在引进和用好高端科技人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信息服务平台缺乏、引才制度滞后、政策同质化严重、创新创业环境需进一步完善等突出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从战略部署、政策实施、环境营造等多个层次提出了吸引和有效发挥高端科技人才作用的政策建议。

二、一个勇于创新的科研群体——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首批入选者朱日祥研究员和他的实验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勇于创新的科研群体——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首批入选者朱日祥研究员和他的实验室(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研究 ——以河南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 “双一流”战略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1.1.3 一流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水平大学争创“双一流”的核心
        1.1.4 河南大学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的典型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建设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一流学科建设研究现状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地方高水平大学
        1.4.2 学科与重点学科
        1.4.3 学科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
    1.5 理论基础
        1.5.1 系统论
        1.5.2 新公共治理理论
        1.5.3 组织生态学理论
    1.6 研究思路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分析法
        1.7.2 案例研究法
        1.7.3 访谈法
    1.8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8.1 创新点
        1.8.2 难点
第二章 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特点
        2.1.1 系统性
        2.1.2 长期性
    2.2 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影响因素
        2.2.1 正确的理念与科学的战略规划
        2.2.2 一流的人才培养
        2.2.3 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
        2.2.4 深厚的学术科研实力
        2.2.5 突出的发展优势特色
        2.2.6 开放的国际交流与协作
第三章 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现状探究——河南大学的案例分析
    3.1 样本案例选取
    3.2 案例分析思路
    3.3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历史背景分析
        3.3.1 河南大学整体学科发展历程梳理
        3.3.2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生物学科发展历程
        3.3.3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河南大学学科发展的契机
    3.4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政策方案背景分析
        3.4.1 从总体“工作思路”确定上将学科建设划为重点
        3.4.2 在整体“办学定位”确立上重新定义一流
        3.4.3 于“综合改革”长远规划中提出学科建设三大战略
    3.5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现状及成效分析
        3.5.1 教学与人才培养
        3.5.2 科研实力
        3.5.3 学科团队建设
        3.5.4 学科组织构建
        3.5.5 平台基地建设
        3.5.6 国际化交流合作推进
        3.5.7 社会服务
        3.5.8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章 基于组织生态学理论的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带动作用分析
    4.1 构建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科生态系统
    4.2 形成相对均衡发展的学科生态布局
        4.2.1 非均衡的学科布局
        4.2.2 调整学科生态布局
    4.3 建立长期有效的学科良性竞争机制
        4.3.1 学科竞争的产生
        4.3.2 学科竞争的带动
    4.4 构建开放互融的学科协同共生体系
        4.4.1 学科协同共生的必然性
        4.4.2 学科协同共生的路径
    4.5 推动建立符合发展建设需要的现代大学制度
        4.5.1 组织制度建设
        4.5.2 考核评价
    4.6 探索与社会生态环境间互动协调的新模式
        4.6.1 国内社会生态环境
        4.6.2 国际社会生态环境
第五章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经验对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启示
    5.1 行政层面
        5.1.1 坚定不移的发展目标
        5.1.2 坚实的学科建设基础
        5.1.3 外部支持与内部建设相伴相依
    5.2 学科层面
        5.2.1 转变发展理念,凝练学科发展特色和方向
        5.2.2 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平台基地建设
        5.2.3 调整学科评价体系,适应学科不同发展阶段
        5.2.4 全力促进地方化与国际化相融合,加强交流合作
        5.2.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吸才育才聚才体系
        5.2.6 遵循逻辑转向,加强一流学科制度、文化建设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 ——基于CEM-DID模型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科学家流动
        1.1.2 政策困境
        1.1.3 青年千人计划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与内容简介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科学家跨国流动
        2.1.1 人才流失理论
        2.1.2 人才环流理论
        2.1.3 跨国流动的研究进展
    2.2 科学家流动的结果
        2.2.1 流动在个体层面的影响
        2.2.2 流动在组织机构层面的影响
        2.2.3 流动的外部性
    2.3 跨国流动对科学家科研产出的作用机制
        2.3.1 教育的累积优势
        2.3.2 地理集聚效应
        2.3.3 校友的社会网络效应
    2.4 中国语境下的“海归科学家”
        2.4.1 海归科学家的理论背景
        2.4.2 海归科学家的研究进展
    2.5 科研产出
        2.5.1 论文数量
        2.5.2 科研影响力
        2.5.3 科研质量
        2.5.4 研究颠覆性
    2.6 政策评估方法
        2.6.1 政策评估方法论之争
        2.6.2 因果推断研究方法变迁
        2.6.3 反事实理论与公共政策因果效应
    2.7 文献述评
        2.7.1 跨国流动文献述评
        2.7.2 流动的结果因素文献述评
        2.7.3 海归科学家文献述评
        2.7.4 政策评估文献述评
        2.7.5 总结
第三章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3.1 人才政策体系的制度背景
    3.2 海外高层人才引进政策
        3.2.1 杰青
        3.2.2 长江学者
        3.2.3 千人计划
        3.2.4 优青
        3.2.5 青年千人计划
    3.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3.3.1 理论基础
        3.3.2 研究方法
        3.3.3 研究过程
    3.4 回国对青年科学家产出的影响模型的构建
        3.4.1 开放式编码
        3.4.2 主轴式编码
        3.4.3 选择式编码
        3.4.4 模型阐释
        3.4.5 理论饱和度检验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4.1 姓名消歧的背景
        4.1.1 姓名消歧问题追溯
        4.1.2 姓名消歧问题的严重性
    4.2 姓名消歧的算法分类
        4.2.1 监督算法的姓名消歧
        4.2.2 非监督算法的姓名消歧
        4.2.3 监督和非监督算法的结合
        4.2.4 针对华人作者姓名消歧的研究
    4.3 基于简历和引文网络的姓名消歧
        4.3.1 流程设计
        4.3.2 模型评价
        4.3.3 构建训练集
    4.4 实验结果
        4.4.1 构造备选集
        4.4.2 参数设定过程
        4.4.3 算法讨论
    4.5 政策评估的因果效应
        4.5.1 反事实框架
        4.5.2 反事实框架下的政策评估
        4.5.3 选择性偏误
    4.6 匹配方法
        4.6.1 匹配方法的原理
        4.6.2 常见的匹配方法
        4.6.3 匹配方法的总结
    4.7 粗糙完全匹配对照组
        4.7.1 数据来源
        4.7.2 匹配过程
        4.7.3 第一轮匹配
        4.7.4 第二轮匹配
        4.7.5 匹配策略效果
第五章 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的描述性分析
    5.1 青千科学家的个人样本特征
        5.1.1 年龄
        5.1.2 受资助年龄
        5.1.3 性别
        5.1.4 学科
    5.2 青千科学家的职业生涯
        5.2.1 博士教育背景
        5.2.2 回国前国家
        5.2.3 回国前职位
    5.3 青千科学家回国后的分布
        5.3.1 回国后机构类型
        5.3.2 回国后城市分布
    5.4 小结
第六章 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对科研产出的影响
    6.1 核心变量与实验样本特征
        6.1.1 核心因变量
        6.1.2 全样本与匹配组的科研产出
    6.2 青千回国与科研产出的平均效应
        6.2.1 主回归模型
        6.2.2 实证结果与讨论
        6.2.3 稳健性检验
    6.3 科学家异质性与科研产出
        6.3.1 学科差异
        6.3.2 博士教育质量
        6.3.3 博士院校国家
第七章 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的外部性分析
    7.1 核心变量与实验样本特征
        7.1.1 核心因变量
        7.1.2 主回归模型
    7.2 青千回国对知识扩散的效应
        7.2.1 实证结果与讨论
        7.2.2 稳健性检验
    7.3 科学家异质性与知识扩散
        7.3.1 学科差异
        7.3.2 博士教育质量
        7.3.3 博士院校国家
第八章 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对科研产出影响的作用机制
    8.1 资源集聚
        8.1.1 资源的累积优势
        8.1.2 回国机构的作用机制
    8.2 校友联结
        8.2.1 社会资本优势
        8.2.2 校友联结的作用机制
    8.3 科研环境
        8.3.1 科研环境的政策问题
        8.3.2 科研环境的作用机制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创新点
    9.3 研究局限
    9.4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青年千人成长规律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3)业缘对环渤海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2 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业缘关系
        2.1.2 海外高层次人才
        2.1.3 研究区域界定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海外高层次人才相关研究
        2.2.2 业缘关系相关研究
        2.2.3 业缘对海外回流人才影响相关研究
    2.3 研究评述
3 业缘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影响理论框架构建
    3.1 业缘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作用机制
        3.1.1 师生关系驱动
        3.1.2 同窗关系驱动
    3.2 业缘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影响的模型构建
        3.2.1 业缘影响下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模式
        3.2.2 业缘影响下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职源”距离圈层结构
4 业缘影响下的环渤海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研究
    4.1 业缘影响下的环渤海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
        4.1.1 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路径
        4.1.2 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总体格局
        4.1.3 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区域差异测度
        4.1.4 基于不同“职源”尺度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分布特征
        4.1.5 基于不同“职源”距离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时空格局演变
    4.2 基于不同学科的环渤海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
        4.2.1 “职源”同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空间格局
        4.2.2 “职源”不同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空间格局
    4.3 环渤海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4.3.1 区位选择模型构建
        4.3.2 影响因素选取
        4.3.3 泊松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4.4 业缘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后“跳槽”的影响
5 存在问题及对策
    5.1 存在问题
        5.1.1 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区域差异显着
        5.1.2 “职源地”之间海外高层次人才流动不平衡
        5.1.3 业缘对不同学科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分布影响差异明显
        5.1.4 业缘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影响强度不高
    5.2 对策
        5.2.1 强市带弱市,缩小地区间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差异
        5.2.2 加强母校与海外高层次人才之间的联系
        5.2.3 鼓励高层次人才跨学科创新合作
        5.2.4 优化不同层次科研平台人才间的业缘关系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业缘关系网络对人才区位选择有多种作用机制
        6.1.2 业缘对环渤海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影响逐渐增强
        6.1.3 业缘影响下环渤海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差异性显着
        6.1.4 业缘对不同学科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影响差异明显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
        6.2.1 研究创新
        6.2.2 研究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
    三、文献述评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一、整体概况
        二、主要特征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5)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三)研究现状评论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辨析
        (一)留学人员
        (二)统一战线
        (三)留学人员统战工作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二)列宁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三)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知识分子的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
        (三)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子思想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历史考察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49-1956)
        (一)通过政治宣传发表留学人员回国号召
        (二)利用外交手段强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谈判协商
        (三)动员留学人员亲友密切海外联系
        (四)成立专门机构统筹留学人员归国事宜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57—1977)
        (一)进行集中的思想政治学习
        (二)开展有步骤的“反修防修”教育
        (三)保护部分归国留学专家
        (四)对回国留学人员进行集中分配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78-1991)
        (一)优化政治环境消除留学人员思想顾虑
        (二)设立专项基金吸引留学人员归国
        (三)成立专门服务机构强化留学人员主体地位
    四、改革开放发展时期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92-2011)
        (一)理顺关系、创新留学人员报国形式
        (二)加大支持力度夯实留学人员服务平台
        (三)鼓励、支持留学人员归国自主创业
    五、十八大以来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2012-)
        (一)完善留学人员归国的政策法规
        (二)积极打造海外留学人才对接平台
        (三)营造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第四章 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政策演进及主要成效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政策的历史演进
        (一)争取动员、资助回国、妥善安置
        (二)一视同仁、红专教育、统一待遇
        (三)保障回国、信任使用、政策吸引
        (四)鼓励回国、为国服务、政策照顾
        (五)发挥作用、重视使用、完善服务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主要成效
        (一)奠定了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亟需的人才基础
        (二)推动了中国高校学科建设及科学技术各领域的快速发展
        (三)形成了留学人员归国创新创业的热潮
第五章 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方法与经验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方法
        (一)情感联络的方法
        (二)利益照顾的方法
        (三)民主协商的方法
        (三)理论实践教育法
        (四)显性隐性教育法
        (五)典型示范的方法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二)贯彻以人为本、为留学人员服务的理念
        (三)秉承凝集人心、汇集才智、发挥作用的宗旨
        (四)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五)坚持统战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
第六章 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现状
        (一)基于广州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现状的调研
        (二)基于全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现状的分析
    二、当前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留学人员统战工作认识亟待提高
        (二)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机制尚不健全
        (三)留学人员思想理论水平有待加强
        (四)留学人员发挥作用的环境有待优化
        (五)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方法创新不足
    三、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面临的外部挑战
        (一)世界人才争夺加剧带来的人才流失及人才移民挑战
        (二)世界多元文化渗透带来的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认同挑战
        (三)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带来的挑战
第七章 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对策思考
    一、提升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意识和统战工作能力
        (一)准确把握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定位
        (二)着力提升统战干部工作能力水平
    二、建立健全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机制
        (一)建立健全留学人员组织沟通及协调机制
        (二)建立健全留学人员服务及决策咨询机制
        (三)建立健全留学人员评估选拔及参与机制
    三、强化留学人员文化认同及思想引领
        (一)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增进文化认同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加强教育引导
        (三)以转变观念为主旨提高文化适应力
    四、优化留学人员发挥作用的整体环境
        (一)完善留学人员归国发展的政策环境
        (二)打造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科研环境
        (三)营造留学人员宜居宜业的人文环境
    五、探索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新路径
        (一)树立留学人员统战数据化的思维理念
        (二)构建常态化、法制化的网络统战大格局
        (三)运用统战智慧提升留学人员统战工作艺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六、创新之处
    七、主要内容
第一章 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分析
    1.1 美国华人专业技术人才的状况
    1.2 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
    1.3 小结
第二章 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
    2.1 归国留学人员对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的推动作用
    2.2 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参与
    2.3 从美国回来的华人学者的特征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美国华人学者对高等教育和科研体制的影响
    3.1 美国华人学者影响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可能性
    3.2 美国华人学者推动学院或研究机构的改革
    3.3 推进大学的整体改革
    3.4 影响国家科教制度的出台和科研环境的改善
    3.5 小结
第四章 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科学研究的影响
    4.1 中国的科学研究在世界的影响力显着增强
    4.2 从美国回来的华人学者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就
    4.3 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的科研合作
    4.4 小结
第五章 影响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因素分析
    5.1 影响美国华人学者返迁、环流的因素分析
    5.2 影响回国美国华人学者发挥作用的因素分析
    5.3 小结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理论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6 研究内容
2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的演变历程
    2.1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教育的发展阶段
    2.2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教育的社会成就
3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现状
    3.1 研究设计
    3.2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的问卷调研
    3.3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多案例分析
    3.4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3.5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的实践逻辑
4 发达国家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经验
    4.1 发达国家博士生培养的实践
    4.2 发达国家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启示
5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
    5.1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5.2 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6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创新与不足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二 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课题调查问卷
附录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模式课题调查问卷
附录四 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课题调查问卷

(9)福建高校“学校简介”网页的英译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平行文本概述
    1.2.1 平行文本的定义
    1.2.2 平行文本的特点
    1.2.3 平行文本在翻译高校网页“学校简介”中的作用
1.3 资料收集以及研究方法
1.4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校网页“学校简介”英译研究现状
2.1 国内主要研究现状
2.2 研究不足及发展趋势 第三章 福建省高校网页“学校简介”英译失误分析
3.1 语言层面的失误
    3.1.1 词语误用
    3.1.2 词汇累赘
    3.1.3 中式英语
    3.1.4 拼写失误
3.2 文化层面的失误
    3.2.1 目标受众不同
    3.2.2 意识形态冲突 第四章 平行文本视角下高校网页“学校简介”英译策略
4.1 参照英语平行文本的结构安排
4.2 参照英语平行文本的语言表达
    4.2.1 借鉴英语平行文本用语
    4.2.2 将汉语短语整合为英语复合长句
    4.2.3 补充汉语文本的特色表达
    4.2.4 简化或删减汉语文本中累赘信息
4.3 效仿英语平行文本的行文基调
4.4 平行文本参照下的译文产出模式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模式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的定义
        1.2.2 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的动因
        1.2.3 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的影响因素
        1.2.4 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的测度指标与方法
        1.2.5 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的绩效
        1.2.6 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的方向
        1.2.7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2.1 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的理论基础
        2.1.1 科技人力资本理论
        2.1.2 人才国际流动理论
    2.2 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的相关研究方法
        2.2.1 科研履历分析
        2.2.2 科学计量分析
        2.2.3 社会网络分析
    2.3 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模式及影响的分析框架
        2.3.1 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的概念
        2.3.2 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的动因
        2.3.3 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的运行机制
        2.3.4 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模式及影响的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现状及模式分析
    3.1 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3.1.1 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体规模
        3.1.2 中国高端科技人才发展现状
    3.2 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发展历程及政策演变
        3.2.1 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战略及政策演变
        3.2.2 中国政府资助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的发展现状
    3.3 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总体特征
        3.3.1 研究思路
        3.3.2 数据说明
        3.3.3 中国高被引学者跨国流动的总体特征
    3.4 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模式分析
        3.4.1 流动形式和阶段
        3.4.2 流动方向和规模
        3.4.3 流动频次和时间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与国际科学合作网络
    4.1 跨国流动与国际合作
        4.1.1 研究综述
        4.1.2 研究问题
        4.1.3 数据说明
    4.2 中国高被引学者国际科学合作产出论文总体水平
        4.2.1 国际合着论文产出总量及发展趋势
        4.2.2 国际合着高影响因子论文产出情况
    4.3 中国高被引学者国际科学合作网络特征
        4.3.1 国际科学合作网络总体特征
        4.3.2 国际科学合作网络中国家地位分析
        4.3.3 国际科学合作网络中作者地位分析
    4.4 中国高被引学者国际科学合作模式分析
        4.4.1 国际科学合作的国别模式
        4.4.2 国际科学合作的学科模式
        4.4.3 国际科学合作的基金资助模式
        4.4.4 国际科学合作的主导-从属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对科研生产力的影响测度
    5.1 研究问题
        5.1.1 人才流动、科学合作与科研生产力的相关研究
        5.1.2 研究问题
    5.2 高被引学者跨国流动对国际科学合作的影响
        5.2.1 研究假设
        5.2.2 数据、变量及模型
        5.2.3 描述统计及相关关系
        5.2.4 模型选择
        5.2.5 回归结果
    5.3 高被引学者跨国流动对科研生产力的影响
        5.3.1 研究假设
        5.3.2 数据、变量及模型
        5.3.3 描述统计及相关关系
        5.3.4 模型选择
        5.3.5 回归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测度
    6.1 研究问题
        6.1.1 人才流动、技术转移与创新绩效的相关研究
        6.1.2 研究问题
    6.2 中国千人计划创业人才的跨国流动特征
        6.2.1 数据说明
        6.2.2 创业千人跨国流动的总体特征
        6.2.3 千人计划创业企业的总体特征
    6.3 中国创业千人跨国流动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案例分析
        6.3.1 研究方法
        6.3.2 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6.3.3 案例分析
        6.3.4 理论模型
    6.4 中国创业千人跨国流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测度
        6.4.1 研究假设
        6.4.2 数据、变量及模型
        6.4.3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关系
        6.4.4 回归结果
        6.4.5 结果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引进和用好中国高端科技人才的政策建议
    7.1 主要国家和区域组织吸引高端科技人才的战略、政策和计划
        7.1.1 不断完善移民制度,吸纳高端科技人才
        7.1.2 扩大国际学生规模,留住优秀留学人才
        7.1.3 设立科研资助计划,集聚全球科技人才
        7.1.4 注重国际科技合作,促进高端人才环流
        7.1.5 设立海外引才机构,多种渠道网罗人才
        7.1.6 完善创新创业环境,留住海外顶尖人才
    7.2 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和发挥作用现状分析
        7.2.1 海外高端科技人才引进政策与实施现状分析
        7.2.2 海外高端科技人才引进和发挥作用情况分析
    7.3 引进和用好我国高端科技人才的问题分析
    7.4 引进和用好我国高端科技人才的政策建议
    7.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一个勇于创新的科研群体——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首批入选者朱日祥研究员和他的实验室(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研究 ——以河南大学为例[D]. 尹清华. 河北大学, 2021(02)
  • [2]海外青年科学家回国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 ——基于CEM-DID模型的实证分析[D]. 刘玮辰.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9)
  • [3]业缘对环渤海地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格局影响[D]. 段怡冰. 浙江师范大学, 2020
  • [4]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5]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6]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研究[D]. 张俊.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D]. 罗发龙. 暨南大学, 2018(06)
  • [8]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 马明霞.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9]福建高校“学校简介”网页的英译分析[D]. 金城. 福州大学, 2017(05)
  • [10]中国高端科技人才跨国流动模式及影响研究[D]. 杨芳娟.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9)

标签:;  ;  ;  ;  ;  

创新型科研团队——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首批人选朱日祥研究员及其实验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