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梁论文_韩涛,吴嘉蒙,蔡诗剑

导读:本文包含了约束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稳态,性能,柔性,复合材料,矿渣,时域,钢筋混凝土。

约束梁论文文献综述

韩涛,吴嘉蒙,蔡诗剑[1](2019)在《集装箱船端部约束梁属性及分布形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对舱段分析中端部约束梁的属性及分布形式进行研究,寻找适用于集装箱船舱段分析的端部约束梁属性和分布形式。结果显示,就分布形式而言,施加于所有纵向连续构件的方式更加合理;就端部约束梁属性而言,横截面积的影响较小,而惯性矩越大,计算结果越接近全船,但是趋势会逐渐减缓。综合考虑多项因素,对于集装箱船舱段分析,本文建议在端面的纵向连续构件上施加端部约束梁,端部约束梁的横截面积取为端面净面积的1/80,惯性矩取为端面垂向惯性矩的1/8-1/10。(本文来源于《2019年船舶结构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8-22)

严建基[2](2018)在《钢筋混凝土约束梁高温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要面临地震所带来的破坏,而且也要面临随时可能发生的火灾威胁。火灾一旦发生,如果建筑结构无法承受高温破坏所带来的安全考验,必将造成无法估量的社会经济损失和巨大的人员伤亡。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建筑火灾案例表明,高温通常会导致建筑材料发生力学性能的下降,混凝土发生爆裂,钢筋软化,最终建筑物发生的突然性崩塌。为真实模拟火灾作用前后构件的力学性能,采用足尺试件进行了不同剪跨比下(剪跨比分别为1.2、2.0和3.4)约束梁在火灾下及火灾后的抗剪性能试验。通过约束梁恒载升温条件下的火灾试验,得到了火灾下约束梁的混凝土沿截面温度场分布、钢筋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梁挠度-时间关系曲线、梁抗剪破坏形态以及耐火极限。通过对受火后的约束梁进行残余力学性能试验,得到了约束梁的荷载-挠度曲线、残余抗剪承载力、残余刚度以及抗剪破坏形态等。对比和分析约束对钢筋混凝土梁耐火极限、残余抗剪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火灾下剪跨比愈大,内力重分布愈剧烈;剪跨比对约束梁刚度的影响程度相比于温度更显着;相同剪跨比的钢筋混凝土约束梁耐火极限大于简支梁的耐火极限;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约束后构件的残余刚度大于简支梁,剪跨越小,约束对残余刚度的影响越明显。图62幅;表26个;参47篇。(本文来源于《华北理工大学》期刊2018-11-23)

万雨婷,孙樱[3](2018)在《含间隙限位约束梁结构频响特征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含间隙限位约束梁结构的频响特征,同时与仿真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实验研究了间隙距离大小和外激励幅值大小的变化对含间隙限位约束梁结构的第一阶频响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间隙距离逐渐缩小和外激励幅值不断增大,结构频率逐渐增大,跳跃区间逐渐加大,结构出现明显的变硬特征.通过理论定性分析也可得知,间隙的存在使得系统的动力学控制方程中的刚度增加,从而使其频率发生变化.(本文来源于《动力学与控制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孟一,易伟建,黄方林[4](2018)在《钢筋混凝土铰支约束梁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钢筋混凝土(RC)框架梁抗冲击特性,取其反弯点间子结构作为试验对象,采用铰支约束边界,对两组试验梁分别进行了落锤冲击加载和静力加载,利用LS-DYNA显式有限元程序对冲击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试验工况进行了扩展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梁在冲击和静力加载下破坏特性差异显着,在冲击加载下,随冲击速度的增加,梁抗冲击特性逐渐由局部破坏所控制,多次冲击加载对梁损伤累积作用明显;在静力加载下,通过梁自身的大变形及开裂抵抗外部荷载,裂缝分布范围广而密集,且发展充分。试验结果和模拟结果均显示,在试验梁纵筋配筋率较低时,增加受拉区纵筋能显着改善RC梁的抗冲击性能,但随着配筋率的提高,梁抗冲击性能逐渐由局部破坏所控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配筋率和抗冲击临界垮塌耗能间大致呈抛物线关系,通过与试验梁静力加载失效耗能对比,可以偏保守地取静力加载失效耗能的90%作为试验梁抗冲击垮塌临界耗能,用以评估其抗冲击性能。(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孙金坤,黄双华,陈科材,周文峰,郭小康[5](2016)在《不同纵筋率的复高钛重矿渣混凝土有腹筋约束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5根纵筋率不同的复高钛重矿渣混凝土有腹筋约束梁进行抗剪性能试验研究,同时制作2根普通混凝土梁进行对比,分析该种混凝土梁的不同纵筋率对有腹筋约束梁破坏程度的影响及受剪承载力的影响。试验采用集中荷载作用于剪跨比为1.5的约束梁,观测分析梁裂缝开展及破坏情况得到:随着复高钛重矿渣混凝土有腹筋约束梁纵筋率的增加,其临界斜裂缝的倾斜角逐渐减小,梁的主要裂缝发展程度也越小,梁的抗剪能力逐渐增强;当梁的纵筋率大于某一临界值时,梁的破坏形态会由弯曲破坏转为剪切破坏。通过比较《规范》计算的抗剪承载力和抗弯承载力对应的剪力大小,能够判断复高钛重矿渣混凝土有腹筋约束梁的最终破坏形态;其抗剪承载力试验值比按《规范》计算值平均高36.1%,满足规范要求,为该种梁的工程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6年07期)

杨汝俊,鲍林,孙凯[6](2016)在《FRP加固二次受力RC约束梁抗剪性能对比试验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行业对FRP加固钢筋混凝土约束梁抗剪性能的研究相对较少,为切合加固工程应用,本试验对10根钢筋混凝土约束梁进行剪切"预裂",卸荷后分别采用CFRP、GFRP加固,进行二次受力破坏试验。观测试验梁的破坏全过程;对比破坏形态、纤维应变和受力特点,分析粘贴方式、弯矩比以及预损程度对试验梁加固效果的影响,以期为结构可靠性鉴定提供实践基础,对于结构加固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工程质量》期刊2016年06期)

徐明,杨大峰,尹万云,余华春,陈忠范[7](2016)在《钢筋增强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约束梁耐火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3个钢筋混凝土(RC)约束梁试件和3个钢筋增强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RECC)约束梁试件进行了升降温全过程耐火性能试验,研究了升降温全过程中梁端约束、受火时间等参数对梁试件高温下变形和内力的影响,比较了RECC约束梁和RC约束梁高温下的温度场分布、变形和内力。研究结果表明:RECC约束梁的截面测点温度低于RC约束梁,在相同的条件下,RECC约束梁的跨中挠度和梁端弯矩均小于RC约束梁;升温时间为60 min的RECC约束梁轴向变形峰值比RC约束梁低25%,RECC约束梁轴力比RC约束梁低18%,升温时间为120 min的RECC约束梁和RC约束梁轴向变形和轴力峰值比较接近;梁试件的反弯点位置在整个升降温过程中不断变化,在降温到某一时刻反弯点会基本消失。(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姜红艳,陈灿寿[8](2015)在《动边界约束梁在低速冲击下的动力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特定约束条件下梁受低速冲击的动力响应,建立了具有动边界梁的力学模型。运用一种新的求解振型的方法表示不同边界约束下梁的位移,并根据冲击局部区域的、准静态的接触理论,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低速冲击下动边界梁的动力方程。研究表明:这种新的表达振型的方法求得的结果与传统方法求得的振型一致;低速冲击条件下,竖向弹性约束对结构位移和撞击力都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常州工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颜科鹏,陈力奋[9](2015)在《含非线性柔性约束梁结构的多稳态响应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实验方法研究含非线性柔性约束梁结构的多稳态响应特征。实验主要研究了柔性约束的预变形和激励力幅值对梁结构多稳态响应特征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梁结构的频响特征与预变形改变的方向无关;选择梁结构频响中不稳定区间内的频率点进行定频激励实验,对得到的时域数据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6)

颜科鹏,陈力奋[10](2015)在《含非线性柔性约束梁结构的多稳态响应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实验方法研究含非线性柔性约束梁结构的多稳态响应特征.实验主要研究了柔性约束的预变形和激励力幅值对梁结构多稳态响应特征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梁结构的频响特征与预变形改变的方向无关;选择梁结构频响中不稳定区间内的频率点进行定频激励实验,对得到的时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稳定区间内,梁结构的位移响应表现出两个或多个稳态现象,各稳态间的位移幅值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在外部扰动作用下,各稳态之间会发生相互切换.研究结果为非线性系统多稳态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支撑.(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约束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要面临地震所带来的破坏,而且也要面临随时可能发生的火灾威胁。火灾一旦发生,如果建筑结构无法承受高温破坏所带来的安全考验,必将造成无法估量的社会经济损失和巨大的人员伤亡。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建筑火灾案例表明,高温通常会导致建筑材料发生力学性能的下降,混凝土发生爆裂,钢筋软化,最终建筑物发生的突然性崩塌。为真实模拟火灾作用前后构件的力学性能,采用足尺试件进行了不同剪跨比下(剪跨比分别为1.2、2.0和3.4)约束梁在火灾下及火灾后的抗剪性能试验。通过约束梁恒载升温条件下的火灾试验,得到了火灾下约束梁的混凝土沿截面温度场分布、钢筋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梁挠度-时间关系曲线、梁抗剪破坏形态以及耐火极限。通过对受火后的约束梁进行残余力学性能试验,得到了约束梁的荷载-挠度曲线、残余抗剪承载力、残余刚度以及抗剪破坏形态等。对比和分析约束对钢筋混凝土梁耐火极限、残余抗剪承载力和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火灾下剪跨比愈大,内力重分布愈剧烈;剪跨比对约束梁刚度的影响程度相比于温度更显着;相同剪跨比的钢筋混凝土约束梁耐火极限大于简支梁的耐火极限;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约束后构件的残余刚度大于简支梁,剪跨越小,约束对残余刚度的影响越明显。图62幅;表26个;参47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约束梁论文参考文献

[1].韩涛,吴嘉蒙,蔡诗剑.集装箱船端部约束梁属性及分布形式研究[C].2019年船舶结构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9

[2].严建基.钢筋混凝土约束梁高温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8

[3].万雨婷,孙樱.含间隙限位约束梁结构频响特征的实验研究[J].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18

[4].孟一,易伟建,黄方林.钢筋混凝土铰支约束梁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8

[5].孙金坤,黄双华,陈科材,周文峰,郭小康.不同纵筋率的复高钛重矿渣混凝土有腹筋约束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科学.2016

[6].杨汝俊,鲍林,孙凯.FRP加固二次受力RC约束梁抗剪性能对比试验探析[J].工程质量.2016

[7].徐明,杨大峰,尹万云,余华春,陈忠范.钢筋增强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约束梁耐火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6

[8].姜红艳,陈灿寿.动边界约束梁在低速冲击下的动力响应[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5

[9].颜科鹏,陈力奋.含非线性柔性约束梁结构的多稳态响应实验研究[C].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2015

[10].颜科鹏,陈力奋.含非线性柔性约束梁结构的多稳态响应实验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论文知识图

迭合面剪应力纵向分布示意图试件JSR-2的有限元模型梁底钢筋折断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T形梁有限元模型为熨平板上一梁单元,建立如图所示的...锚固区横桥向设置有限元模型

标签:;  ;  ;  ;  ;  ;  ;  

约束梁论文_韩涛,吴嘉蒙,蔡诗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