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可靠性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刘赟

供电可靠性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刘赟

国网池州供电公司安徽池州247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用电量的增加,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在电业行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供电公司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供电公司发展需求,而供电可靠性管理可以改善传统管理模式的不合理之处,有利于促进供电公司长远的发展,因而供电可靠性管理被广泛的使用到供电公司日常管理过程中。本文主要探讨了供电可靠性管理的创新模式,进而为供电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管理

引言

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人们对电力资源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在电力资源需求量逐渐变大的同时,人们对电力资源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科技日益更新的前提下,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器数量也越来越多,在人们使用电力商品的过程中,一旦发生停电或者断电的现象,则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质量。为了适应社会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供电可靠性已经是供电公司考核标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该供电可靠性主要是指供电持续性。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针对供电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同时严谨的对待供电可靠性考核工作,为供电可靠性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现阶段,无论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在社会生产中,供电可靠性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加强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为供电可靠性提供保障。

1供电可靠性的新形势

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供电公司越来越重视为民服务的重要性,对用电客户的投诉越来越重视,同时供电公司针对为民服务的时间和流程,制定了有关的规章制度,以实现提升服务质量。将可靠性管理落实到位,在有效结合可靠性的考核标准的基础上,保证科学的分配工作。同时由于供电不可靠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公司要主动承担相关的赔偿责任,加强对电力商品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公司的法制化水平,促进电力商品买卖向着透明化和法制化以及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一直以来,电力行业的竞争力不强,电力行业发展缓慢,而电力行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电力行业的垄断性质,因此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始实施电改,虽然电改进程不快,但是站在厂网分离的角度考虑,相信电改一定会落实到位。一旦配售电处于分开的状态,则供电可靠性高的企业市场竞争力更强,加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因而对供电可靠性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供电公司要不断的提高供电可靠性。在这样的前提下,地方供电公司需要充分重视供电可靠性的提升工作,将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落实到位,保障人们的用电质量,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提质增效。

2供电可靠性管理模式探究

2.1可靠性目标管理

根据网、省公司的考核目标,组织发展策划部、调控中心、运维检修部、建设部、安全监察部质量、营销部、县供电公司等,以年度可靠率目标值、历史平均停电时间为依据,实现可靠性管理指标分解、年度生产计划编制、年度月度供电可靠率目标的监控与调整、年度月度停电计划管控。可靠性管理平台帮助供电企业加强生产管理,改变传统的停电后的数据统计与分析,抓好计划停电管理这一关键环节,做好检修计划与各级调度停电计划综合平衡,加强各生产单位的停电检修工作与可靠性关联程度,保证可靠性指标处于受控状态。

2.2供电可靠性评价依据

从总体上来说,系统故障停电率、系统停电等效小时数、停电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和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这些都是评价供电可靠性的主要依据。这些评价依据比较客观和真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供电公司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程度比较低时,供电可靠性的主要评价依据是10kV电压等级停电时间。电力属于商品,在供电公司的用电客户中,公司集团占了一定的比例,但是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居民,所以要积极使用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作为供电可靠性的依据。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的评价依据可以体现供电公司为民服务的发展理念,促进供电公司长远发展。

2.3提升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得到提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保证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一般情况下,实地勘察和之后的合理设计规划是电力工程实施的基础工作,因此要在基础上为供电可靠性提供保障,所以要将工程的审查制度落实到位,保证工程规划设计的合理性,避免工程在之后建设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②严格对待设备采购工作,设备质量是否合格在一定程度上对供电的可靠性产生着直接的作用,一旦设备质量不合格,则供电的可靠性得不到保障。所以要在设备采购的过程中,将审查监管工作落实到位,保证所采购设备的质量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同时做好采购产品信息录入工作,为系统数据的完整性提供保障。③做好设备安装工作。设备安装工作是否到位,对供电的可靠性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实际的情况中,由于设备安装工作不到位,导致供电过程中经常发生停电整改的情况。因此,要将设备安装工作落实到位,保证供电的可靠性。④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在设备使用的过程中,要重视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及时的发现和解决设备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出现设备停运的情况,进一步保障供电的可靠性。

3高级应用功能

3.1面向计划停电的可靠性分析

当前,对供电可靠性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是计划停电。要加强供电可靠性,做好管理工作,停电计划管理是关键,因此要有一套完善有效的管理系统,实现可靠性目标的规范化,对停电计划的可靠性指标做及时了解,并从中适当定干预,以实现计划停电和可靠性目标的优化管理。

3.2对设备检修与缺陷管理的分析

从对设备管理的角度看,传统的设备检修与管理模式对配电设备的维护己经逐渐不能满足电力供应可靠性的需求,同时加大了电力设施设备检修的人员安排与经济投入。建立电力系统可靠性管理系统,加强对设备的故障等信息的统计,为电力配电设备建立一定的数据库,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动态监控与警报,能够有效地减少对设备维护的人力配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够保证在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够得到通知进行维护工作,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故。

3.3面向配电网规划的可靠性分析

(1)配电网可靠性现状的评估:评估现有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找出配电网中网架、设备和用户分布的不合理之处,为加强运行、配电网的改造与建设提供依据。

(2)配电网的可靠性预测:根据设备的历史基础数据,结合实际配电网的结构及实时的运行数据,预测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3)规划电网的可靠性评估:对改造及建设的配电网,结合所要建设的地区的用户分布情况,按地区常用的设备进行设计,预评估规划配电网的可靠性指标,评价配电网规划的适合程度。

(4)技术经济指标计算:计算规划建设的投资与改善供电可靠性的指标,以最优的配电网规划建设。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而言,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电力企业要重视供电可靠性提升的工作,以此促进电能质量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满足社会发展对电能质量的要求,在为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用电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电力企业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房敏.农网供电可靠性管理探讨[J].科技展望,2016(28).

[2]郑玉惠.提高农网供电可靠性管理水平的措施和建议[J].农村电工,2012(02).

[3]陈淑萍,窦红宇.县级供电企业的供电可靠性管理[J].农电管理,2012(S1).

标签:;  ;  ;  

供电可靠性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刘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