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动力特性论文_赵宝海,贾献林,周恩惟

导读:本文包含了结构动力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特性,动力,结构,悬索桥,楼盖,有限元,伸缩缝。

结构动力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赵宝海,贾献林,周恩惟[1](2019)在《海上风机整体结构动力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简化处理桩-土相互作用的方法,并基于此针对现有的5 MW海装风机结构,建立用于研究的WT 5MW海上风机结构,模拟风机上部结构包括机舱、叶片、轮毂等组件,确定风机基础结构的设计工况和相关水文参数,采用FAST软件开展风机荷载计算,并利用SACS建立WT 5 MW整体结构有限元模型,开展多年平均水位下的WT 5 MW风机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WT 5 MW风机结构的基频为0.321Hz,处于允许频率范围内,与NREL 5MW基频基本一致,可印证桩-土相互作用简化处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平台》期刊2019年05期)

孙魁,程绍革,朱毅秀[2](2019)在《既有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动力特性及加速度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抗震设防水平不高、抗震构造措施设置不足且已经服役多年的低延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为研究对象,为捕捉在低强度振动中砌体填充墙与主体框架开裂行为以及框架自身发生开裂导致动力特性变化,采用强度小、持时短的白噪声进行扫频。采用自然激励技术和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对试验加速度信号进行分析,识别出试验模型完备模态;采用小波变换提取各阶模态的楼层加速响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特征系统实现算法适用于低强度振动中的动力特性识别;高阶模态对既有框架结构加速度响应贡献显着。(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期刊2019-10-18)

王念兵,苏倩[3](2019)在《往复式压缩机管系结构动力特性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往复式压缩机在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进出口管道系统一般由弯管、变径、分支和支撑等结构组成,这是一个复杂的多自由度振系,固有一定的机械结构动力特性,在工程设计中配管工程师必须通过求解该复杂振系的机械固有频率来解决管道振动问题,求解过程通常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9年10期)

汪志昊,寇琛,刘召朋,李晓克[4](2019)在《人体姿态对人-结构耦合系统竖向动力特性影响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静态人体与轻柔结构之间的竖向相互作用规律,以自主设计制作的简支人行桥模型(基频3.67 Hz、净跨11.80 m)为试验平台,测试了单人人体静立、下蹲与静坐叁种姿态及等重质量块对人-结构耦合系统竖向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典型文献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与归纳总结。试验结果表明:人体静立、静坐姿态均会降低结构一阶竖向振动频率,而人体下蹲姿态将提高结构一阶竖向振动频率,其中人体静坐姿态对结构一阶竖向振动频率影响程度最大;叁种人体姿态均能提高结构一阶竖向模态阻尼比,其中人体静坐姿态提升效应最为显着;采用等重质量块模拟人体,与人体不同姿态对结构振动频率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当,但无法有效地模拟结构模态阻尼比的变化。综合比较两种结果可知:导致不同文献中人体姿态对结构竖向振动频率与模态阻尼比的影响结果存在离散性的最主要因素为人-结构质量比,其次为人-结构频率比。(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9期)

陈亮,刘建,罗胜[5](2019)在《结构参数对大跨度公铁两用悬索桥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改善大跨度公铁两用悬索桥动力特性的有效措施,以在建的四川省泸州市城东长江二桥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 Civil(2015)建立全桥空间有限元模型,采用多重Rite向量法进行分析,得到该桥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并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结构参数变化对悬索桥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矢跨比和主缆刚度对竖弯的影响较大,对其它振型影响很小;随主塔刚度的增加,纵飘和主缆横弯的自振频率显着增加;混凝土道砟板宽度的增加,主梁的横弯、竖弯、扭转明显增加;主梁高跨比和宽跨比对横弯和竖弯有较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南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墨泽,江文强[6](2019)在《考虑螺栓连接的输电铁塔杆件结构动力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工程实际中输电铁塔的主材是主要受力构件,最容易出现破坏的节点是主材和主材的连接节点。在诸如风载荷等交变载荷作用下螺栓连接处会产生一定量的相对滑动,长期在这种循环载荷作用下,连接处就容易产生螺栓松动,接触面的接触参数也会发生改变,从而改变节点处的固有特性。为了研究螺栓连接对铁塔杆件动力特性的影响,本文以输电铁塔主材螺栓连接节点为研究对象,考虑螺栓螺纹的影响,建立了螺栓连接的精细化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分别研究了不同螺栓预紧力以及接触面摩擦系数对螺栓连接杆件动力特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 2019)》期刊2019-08-25)

刘佩,朱海鑫,连鹏宇,杨维国[7](2019)在《伸缩缝结构的环境振动监测与动力特性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变形缝处理措施对现有相邻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对某设置伸缩缝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了环境振动测试,识别得到了缝两侧结构的四阶自振频率、阻尼比和振型,并计算了伸缩缝两侧测点间的相干函数。对该相邻结构进行长期振动监测,得到其各阶自振频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提出了考虑不同温度下伸缩缝作用的所测相邻结构的有限元建模方法。结果表明:伸缩缝处建筑装修面层未中断使环境振动下缝两侧结构的动力特性相同,形成一个体系;结构体系前两阶自振频率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第3阶自振频率(缝处的连接作用引起的扭转模态频率)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缝处的连接作用可利用与缝同宽的不同弹性模量的板进行有限元模拟。(本文来源于《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2019年04期)

张杰,刘文光,王长虹,高鹏洲[8](2019)在《曲面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动力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曲面特性提升了传统摩擦滑移隔震层限位和复位的功能,建立了单向激励下曲面摩擦滑移隔震体系的简化力学模型。给出了结构与隔震层之间倾斜角、结构高宽比以及隔震层曲率半径之间的关系。推导理论公式并编制应用程序,选用Taft波、El Centro波、Tjew波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地震作用下曲面摩擦滑移隔震体系上单质点模型结构的高宽比对其加速度和位移响应的影响;分析得到上部结构水平动力响应主要受到曲率半径和摩擦系数影响;结构高宽比不影响合理曲率半径的选取,高宽比越大,最优倾斜角越小。通过分析地震作用下曲面摩擦滑移隔震体系的动力特性,给出了曲率半径的优选方法。(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9年04期)

万华平,邰永敢,钟剑,任伟新[9](2019)在《多项式混沌展开和最大熵原理的结构动力特性不确定性量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参数不可避免存在不确定性,参数不确定性必然会导致结构动力特性具有不确定性。量化动力特性不确定性能为结构分析与设计提供准确的动力信息,因此发展快速有效的不确定性量化方法非常必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项式混沌展开和最大熵原理的不确定性量化方法,用于定量参数不确定性传递到结构动力特性不确定性的大小。具体是,多项式混沌展开替代模型用来取代耗时的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实现解析地计算出结构动力特性的高阶统计矩,然后利用统计矩信息并结合最大熵原理推断出结构动力特性的概率密度函数的解析表达式。最后以一简支钢桁架桥为例,验证多项式混沌展开和最大熵原理的结构动力特性不确定性量化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振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庞瑞,李倩倩,王璐,王怡晓[10](2019)在《分布式连接全装配RC楼盖建筑结构动力特性与地震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采用分布式连接全装配RC楼盖(DCNPD)建筑结构的动力特性与地震响应规律,基于等效梁模型理论得到DCNPD的等效参数,进行了DCNPD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与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DCNPD结构的周期大于现浇结构,高阶振型对结构的影响较大,需考虑更多的振型进行抗震分析;新型楼盖发生了明显的平面内变形,其变形在中部楼层表现较为明显; DCNPD结构水平剪力分配结果与规范采用的半刚性楼盖方法计算结果存在差异,采用规范半刚性楼盖取均值的方法将低估剪力墙分配的地震剪力; DCNPD结构楼层加速度相对于地面输入最大加速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放大,与现浇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为前者边榀抗侧力结构加速度小于后者,中榀抗侧力结构加速度大于后者。鉴于DCNPD结构动力特性与地震响应规律与现浇结构的显着差异,建议采用考虑楼盖实际刚度的串并联多质点系空间结构振动模型,进行结构的抗震分析与设计。(本文来源于《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2019年04期)

结构动力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抗震设防水平不高、抗震构造措施设置不足且已经服役多年的低延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为研究对象,为捕捉在低强度振动中砌体填充墙与主体框架开裂行为以及框架自身发生开裂导致动力特性变化,采用强度小、持时短的白噪声进行扫频。采用自然激励技术和特征系统实现算法对试验加速度信号进行分析,识别出试验模型完备模态;采用小波变换提取各阶模态的楼层加速响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特征系统实现算法适用于低强度振动中的动力特性识别;高阶模态对既有框架结构加速度响应贡献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结构动力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赵宝海,贾献林,周恩惟.海上风机整体结构动力特性分析[J].中国海洋平台.2019

[2].孙魁,程绍革,朱毅秀.既有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动力特性及加速度响应[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2019

[3].王念兵,苏倩.往复式压缩机管系结构动力特性有限元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

[4].汪志昊,寇琛,刘召朋,李晓克.人体姿态对人-结构耦合系统竖向动力特性影响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

[5].陈亮,刘建,罗胜.结构参数对大跨度公铁两用悬索桥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19

[6].墨泽,江文强.考虑螺栓连接的输电铁塔杆件结构动力特性分析[C].中国力学大会论文集(CCTAM2019).2019

[7].刘佩,朱海鑫,连鹏宇,杨维国.伸缩缝结构的环境振动监测与动力特性识别[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9

[8].张杰,刘文光,王长虹,高鹏洲.曲面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动力特性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9

[9].万华平,邰永敢,钟剑,任伟新.多项式混沌展开和最大熵原理的结构动力特性不确定性量化[J].振动工程学报.2019

[10].庞瑞,李倩倩,王璐,王怡晓.分布式连接全装配RC楼盖建筑结构动力特性与地震响应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9

论文知识图

主动控制的工作原理舷间托板结构声学设计前后声辐射特性...减隔震支座山东茌平体育馆拱支弦支穹顶结构有限...结构一阶、二阶固有频率可能值与累积...基于输入输出模态分析

标签:;  ;  ;  ;  ;  ;  ;  

结构动力特性论文_赵宝海,贾献林,周恩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