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背斜A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东胜背斜A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论文摘要

东胜背斜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具有分布广泛、埋深适中、厚度大、有机质丰富、成熟度高等特点。利用典型井A井岩心照片、录井、测井和实验分析等资料,从岩性与矿物、有机地球化学、孔渗与裂缝特征等方面开展研究,明确了东胜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认为:A井钻遇五峰组—龙马溪组深水陆棚相优质页岩30m,TOC为3.1%,Ro为2.72%,地化指标优越。有机孔发育,孔径以40~300nm为主,连通性好,测井解释优质页岩孔隙度平均为4.54%,储集条件优越。优质页岩段水平缝、页理、高角度裂缝发育,多为方解石半充填—全充填。优质页岩段总含气量3.2m~3/t,揭示良好含气性。储层主要受成岩作用、热演化程度、地层压力三因素控制。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有机质热成熟作用、溶蚀作用、构造破裂作用等成岩作用对有机孔隙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作用。热演化程度是有机孔隙的主要影响因素。地层压力是有机孔隙发育的关键因素。

论文目录

  • 1 前言
  • 2 地质概况
  • 3 地质特点
  •   3.1 地层与沉积相
  •   3.2 有机地化
  •   3.3 矿物组成
  • 4 储层特征
  •   4.1 孔渗特征
  •   4.2 裂缝特征
  •   4.3 有机孔特征
  • 5 储层影响因素
  •   5.1 成岩作用对储层孔隙演化的影响
  •   5.2 热演化程度是有机孔隙的主要影响因素
  •   5.3 地层压力是有机孔隙发育的关键因素
  • 6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万静雅

    关键词: 页岩储层,影响因素,五峰组龙马溪组,东胜背斜

    来源: 中外能源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单位: 中国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彭水地区常压页岩气勘探开发示范工程”(项目编号:2016ZX05061)

    分类号: P618.13

    页码: 33-38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539K

    下载量: 76

    相关论文文献

    • [1].昭通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开发可行性研究[J]. 云南地质 2020(02)
    • [2].鄂西鹤峰区块龙马溪组储层特征及资源潜力[J].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18(03)
    • [3].彭水及邻区五峰——龙马溪组成烃生物特征及意义[J].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9(05)
    • [4].川东龙马溪组页岩解吸滞后现象实验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5].贵州北部安场向斜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保存条件[J]. 地质科技情报 2016(04)
    • [6].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中黄铁矿特征及地质意义[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7].黔北凤冈一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评价[J]. 中国煤炭地质 2019(12)
    • [8].渝东南彭水地区彭页1井龙马溪组储层特征及含气性研究[J]. 地质与资源 2020(02)
    • [9].宜昌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水平井钻井复杂情况地质原因分析[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20(03)
    • [10].湘鄂西地区五峰-龙马溪组泥页岩黄铁矿粒径特征[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26)
    • [11].彭水及邻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常压形成机制[J].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20(01)
    • [12].黔北习科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地层划分与对比[J]. 地层学杂志 2020(01)
    • [13].中扬子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关键地质因素[J]. 天然气工业 2020(06)
    • [14].渝东南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压裂液伤害实验[J]. 西部探矿工程 2020(10)
    • [15].川渝鄂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环境及储集特征[J].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8(02)
    • [16].渝东南武隆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孔裂隙特征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17].渝东北田坝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矿物学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沉积学报 2017(04)
    • [18].低程度勘探区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研究——以四川广元地区邱家河组和龙马溪组为例[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4(04)
    • [19].五峰组—龙马溪组笔石带划分与沉积环境的意义——以重庆武隆接龙剖面为例[J].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9(06)
    • [20].鄂西宜昌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岩系硅质来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地质学报 2020(03)
    • [21].鄂西来凤-咸丰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01)
    • [22].云南永善地区龙马溪组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J]. 四川有色金属 2018(04)
    • [23].川南地区龙马溪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J]. 岩性油气藏 2019(04)
    • [24].咸丰地区咸地2井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岩石学特征分析[J]. 中国煤炭地质 2019(S1)
    • [25].陕南宁强地区汉页1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储层特征[J]. 中国煤层气 2018(01)
    • [26].鄂西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集特征[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03)
    • [27].大巴山前缘田坝剖面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28].湘西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矿物成分特征及意义[J]. 海相油气地质 2018(02)
    • [29].彭水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研究[J]. 山东化工 2018(22)
    • [30].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7(03)

    标签:;  ;  ;  ;  

    东胜背斜A井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