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论文_苗春娇

导读:本文包含了心律失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律失常,柴胡,心肌梗死,儿茶酚胺,快速性,甲状腺素,起搏器。

心律失常论文文献综述

苗春娇[1](2020)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应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将78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且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胺碘酮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室性期前收缩为(1 367.5±234.6)个/24h、短阵室速为(63.7±11.3)个/24h、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2.4±4.3)%,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9%,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良好,有助于改善心功能,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且用药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显着。(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20年01期)

李康,丁燕生,周菁[2](2019)在《不同部位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叁维心腔内超声的标测与消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用Soundstar叁维心腔内超声导管和Carto叁维标测系统重建解剖模型,结合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激动标测进行精准消融。方法 17例室早/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年龄(49.53±12.79)岁。按照本中心总结的操作流程使用Soundstar叁维心腔内超声导管进行叁维重建心室及邻近结构的解剖模型,之后使用Tc或ST消融导管进行点对点激动标测,在心腔内超声直视下消融。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 17例均即刻消融成功,消融靶点:2例主动脉窦、1例主动脉瓣-二尖瓣连接部、4例左室乳头肌、3例左前/后分支、3例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窦瓣上、1例右室流出道前下、2例右室乳头肌、1例His束旁。其中1例于随访期间复发;另1例消融术后出现外周血肿后逐渐吸收,无其他不良并发症。结论对于不同部位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按照一定流程使用Soundstar心腔内超声导管,可以实时显示解剖结构与导管位置,有助于提高消融成功率和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孙华鑫,张玲,贾索尔·肖克热提,芦颜美,马嵋[3](2019)在《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仪在心肌梗死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监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清醒状态下应用废旧的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器(Reveal LINQ~(TM))监测大鼠心肌梗死(简称心梗)诱导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行性。方法 10只SD大鼠麻醉状态下开胸并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梗模型,经胸骨左缘4~5肋间皮下隧道植入废旧的Reveal LINQ~(TM),选用自动激活模式连续记录全天时段动态心电活动4周,根据事件触发个数手动统计3类室性心律失常总数及发生率。结果心梗术后存活的8只SD大鼠均成功接受Reveal LINQ~(TM)植入,植入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0。8只SD大鼠第1周、2周、3周、4周单个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总数:17、72、28和14次;成对室早总数:1、14、5和1阵;室早叁连总数:2、4、2和1阵;4周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37.5%、87.5%、50%和25%。结论废旧的Reveal LINQ~(TM)可安全、稳定、有效地监测SD大鼠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李占海[4](2019)在《碎裂QRS波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心律失常的价值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尽管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病死率由于早期血运重建而减少,但短期病死率仍然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住院期间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是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1]。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fQRS)是反映心室去极化不均匀性的心电图模式。fQRS代表心肌缺血或瘢痕导致的传导延迟,也与不良临床结果有关[2]。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发现f QRS与病死率相关[3]。f QRS是接受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室颤动的预测因子[4]。目前对(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陈超,于文敏[5](2019)在《评判性思维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上诸多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均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或肺心病等心脏病相关,表现为心悸、胸闷等,而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各种生理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衰弱,疾病对其生活质量具有较大影响[1]。因此,需给予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有效护理干预,使其病情得以改善。评判性思维护理利用评判性思维、客观、准确、联系发展的观点来评判患者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的病情变化,采取适合的护理干预,紧盯相关问题,并采用专业的专科知识与相关护理干预来解决相关问题,有效改善(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王志超,黄织春[6](2019)在《兼有APP和PMOP功能的起搏器抗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兼有心房优先起搏(atrial preference pacing,APP)和模式转换后的超速起搏(post mode switch overdrive pacing,PMOP)功能的起搏器预防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具有起搏器适应证伴房性心律失常30例患者植入了兼有APP和PMOP功能的起搏器。术后1个月为空白期,关闭抗房性心律失常(atrial arrhythmia,ATA)功能,从而进行参数观察调试;术后2~7个月为诊断期,关闭抗ATA功能;术后8~13个月为治疗期,打开抗ATA功能;比较治疗前后房性心律失常事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等变化。结果 (1)治疗期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径、右心房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诊断期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右心室内径较诊断期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31,P <0. 05)。(2)治疗期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房性心动过速(阵/次)、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心房颤动24小时次数、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等指标较诊断期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 85~3. 37,P <0. 05)。(3)治疗期的心房起搏比率、心房颤动百分比较诊断期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 26、3. 59,P <0. 05)。结论 (1)伴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或房性心动过速的接受起搏的患者植入抗心房颤动起搏器可以减少心房颤动和房性心动过速的复发。(2)在短期观察中,APP和PMOP的工作模式不会使得患者心功能恶化。(本文来源于《心脑血管病防治》期刊2019年06期)

方子寒,谢盈彧,张军平[7](2019)在《柴胡类方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心律失常作为心血管科的常见病,严重危害着人民健康。中医认为肝郁气滞是心律失常的重要病机,治法当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柴胡类方作为其治法的代表方在心律失常的治疗上取得了满意疗效。文章归纳整理近几年相关研究,将名老中医对柴胡类方的运用思路以及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拓宽经方的临床应用范围,以及为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张清伟,訾勇,吴海姗,谭炜,林琳[8](2019)在《抑郁大鼠心律失常及交感神经活性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抑郁模型大鼠心律失常变化及交感神经活性变化。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叁组:空白组20只、对照组20只、氟西汀组(干预组)20只。对照组、干预组按照Cronli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21 d后应用电生理仪分别检测并比较叁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的类型和频次。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并比较叁组大鼠血浆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结果:同空白组比较,对照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频次明显高于空白组,血浆儿茶酚胺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同对照组比较,心律失常发生频次明显减低,血浆儿茶酚胺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可造成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及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应激大鼠心律失常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黄畇入,卢佳[9](2019)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房室传导阻滞和死亡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发生6例(15.00%)房室传导阻滞,而观察组中仅发生1例(2.50%)房室传导阻滞;对照组中4例(10.00%)患者发生死亡,观察组中无一例死亡发生;观察组患者的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可使患者心功能和疾病预后得到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23期)

赵英弟[10](2019)在《小剂量胺碘酮与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小儿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小剂量胺碘酮与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小儿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小儿快速心率失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叁碘甲状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4)水平。结果对照组患儿显效8例,有效4例,好转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患儿显效13例,有效4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儿T3、T4、T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发生头晕4例,恶心3例,甲状腺功能异常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观察组患儿发生头晕1例,恶心1例,无其他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小儿快速性心律失常,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更高,对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均较小,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23期)

心律失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使用Soundstar叁维心腔内超声导管和Carto叁维标测系统重建解剖模型,结合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激动标测进行精准消融。方法 17例室早/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年龄(49.53±12.79)岁。按照本中心总结的操作流程使用Soundstar叁维心腔内超声导管进行叁维重建心室及邻近结构的解剖模型,之后使用Tc或ST消融导管进行点对点激动标测,在心腔内超声直视下消融。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 17例均即刻消融成功,消融靶点:2例主动脉窦、1例主动脉瓣-二尖瓣连接部、4例左室乳头肌、3例左前/后分支、3例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窦瓣上、1例右室流出道前下、2例右室乳头肌、1例His束旁。其中1例于随访期间复发;另1例消融术后出现外周血肿后逐渐吸收,无其他不良并发症。结论对于不同部位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按照一定流程使用Soundstar心腔内超声导管,可以实时显示解剖结构与导管位置,有助于提高消融成功率和安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律失常论文参考文献

[1].苗春娇.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0

[2].李康,丁燕生,周菁.不同部位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叁维心腔内超声的标测与消融[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9

[3].孙华鑫,张玲,贾索尔·肖克热提,芦颜美,马嵋.植入式心电事件监测仪在心肌梗死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9

[4].李占海.碎裂QRS波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内心律失常的价值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19

[5].陈超,于文敏.评判性思维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

[6].王志超,黄织春.兼有APP和PMOP功能的起搏器抗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

[7].方子寒,谢盈彧,张军平.柴胡类方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9

[8].张清伟,訾勇,吴海姗,谭炜,林琳.抑郁大鼠心律失常及交感神经活性变化[J].吉林医学.2019

[9].黄畇入,卢佳.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10].赵英弟.小剂量胺碘酮与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小儿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论文知识图

山羊动态心电图电极及记录仪放置(两侧...实验中出现的室性早搏(VEB)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的形成...电流失衡导致电负荷不匹配引起折返性~#...移植后第14天对照组犬和HCN4组犬最低心...〕石}+o石2fit日a+a卫70os+o.ol

标签:;  ;  ;  ;  ;  ;  ;  

心律失常论文_苗春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