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一体化管理分析

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一体化管理分析

杭州市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10022

摘要: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国有企业已逐步引入和建立起现代管理体制,而作为国企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工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企政工工作现状,深入分析问题根源,并探讨了国企政工工作的发展出路,提出了实现政工工作和企业管理一体化发展的对策选择。

关键词:国企管理;政工工作;挑战;出路

政工工作是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中的一大特色,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政工工作是特定时代背景的产物,具有政治属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形势下,改革持续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更加复杂,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更加多元化,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发生变化。因此,政工工作必须接受新变化、新挑战,与时俱进、找准定位,寻求创新和突破,才能重新充满活力,发挥新的作用,实现与企业管理的一体化发展。

一、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工作重心转移导致政工工作地位下降

改革开放之前,企业政工工作一直在国企管理中处于特殊地位,政工部门也被视为企业的“权力部门”,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家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总方针,国有企业开始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工作重心也开始转移到生产经营上来。在此过程中,政工工作定位和职能逐渐发生变化,政工工作逐渐被边缘化,由原来的“一线”开始退居“二线”,政治地位大不如前。由于政工工作大都是与企业生产经营不直接相关的工作,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因此改制后企业领导不再像过去那样重视政工工作,政工部门也从主导部门变为支持部门、服务部门。由此导致政工工作资金支持减少,政工干部待遇也因不能直接与经济效益挂钩而低于一线职工。

(二)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导致政工队伍不稳定、政工干部后继乏人

改制后的国企中,企业为节约资源,政工部门规模大幅萎缩,其他岗位兼职政工干部和政工干部一人兼管多项工作的现象日益突出,而且政工干部的上升通道已经几乎被关闭。由此导致政工部门对职工失去吸引力,其他岗位职工不想转入政工部门,而政工干部则纷纷转岗换岗。调查发现,由于工作得不到重视和认可,多数政工干部有转岗的意愿,还有不少政工干部不能安心从事本职工作,而兼职的政工干部更是不愿意把主要精力放在政工工作上。这种情况使得政工队伍不稳定,政工干部后继乏人。同时,政工干部“老龄化”也是国企政工工作面临的一大问题。在目前的国有企业中,从事政工工作的有相当一部分是老员工,年轻职工则不愿意从事政工工作,因而出现“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对未来企业发展构成严峻挑战。

(三)政工工作缺少创新、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实效在国有企业中,政工部门和生产经营部门的矛盾突出表现在政治行为与经济行为的不同上,归根到底是“谁为主、谁为辅”的问题。显然,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下,作为意识形态执行者的政工部门应该是为生产经营提供服务。但是,虽然都能认识到这一点,但体现在具体管理中,企业往往过于忽视政工工作的重要性,因为政工工作是软性的,不能直接以经济效益来衡量的。政工工作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和一线职工的认可,政工干部又往往身兼数职,这就使得工作较多的停留在应付和经验上,缺少创新。企业普遍缺少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和时代发展的新型政工干部,现代管理体制下中央亟需的是讲政治、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国企政工人员素质偏低,多面手少,工作方法陈旧,爱“打官腔”,难以为企业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二、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下政工工作改革对策分析

政工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是不可否认的,也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也对政工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政工干部只有适应这些新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生产经营部门提供更好的支持,才能赢得发展和提升。

(一)与时俱进,明确职能定位

在现代管理体制下,如何实现政工工作与生产经营一体化发展是企业领导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生产经营和企业效益不是靠一个部门一个员工来实现的,需要的是每个员工和每个部门共同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保证企业机器正常运转,实现企业效益。企业高层需要与时俱进,认清政工工作与生产经营的辩证关系,及时明确职能定位,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从生产经营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方案,最终解决问题,防微杜渐,把潜在的效益转化为实际效益。

(二)规范管理,严格工作标准

企业政工工作要规范化,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山西省电力建设三公司的经验,该公司引进ISO9000政工质量体系,从做什么、怎么做和结果如何三方面对政工工作进行规范,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还需要对政工工作进行全过程控制,使影响政工工作质量的各要素都处于受控状态,从而是政工工作的考核更加清晰、明确,可操作性更强。

(三)改进方法,提高服务水平

政工部门和政工干部要做好政工工作,不能只凭一腔热情,还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政工工作要适应时代变化,不能停留在过去的经验上,政工干部要积极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开阔思维,把政工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使政工工作发挥出实实在在的作用,防止出现经营与政工“两张皮”现象。政工工作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把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统一到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中。

(四)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政工干部的基本素质要求,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政工工作人员,都必须具备这个基本素质。但在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下,仅仅“能说会写”还远远不够,现代企业需要的是讲政治、会经营、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政工干部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具备综合能力,这样才能与生产经营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为生产经营部门更好的做好服务工作,从而间接创造经济效益。

三、结论

政工工作的核心就是服务于人,通过做“人”的工作,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为企业、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既是政工工作政治价值的体现,也是其经济价值、管理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体现。企业管理所有要素中,“人”是第一要素,因此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政工工作都是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目前企业在新形势下,企业职工思想和管理方法都发生了改变,这就要求政工工作从上到下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那些建立在传统国有企业管理基础上的知识和经验面对新的形势和变化都已不再适用,企业和政工干部需要转变思想、重新定位、加快创新、不断学习,尽快找到改进政工工作的突破口,使企业政工工作更好的为生产经营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茹.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现状、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经济师.2012年第6期.

[2]杨华.如何做好企业政工工作.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年第12期.

[3]王岩.企业政工队伍建设探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第10期.

标签:;  ;  ;  

国有企业政工工作一体化管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