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增长论文_贺灿飞,胡绪千,杨文韬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出口增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边际,出口增长,中国,钢材,农产品出口,关系,地缘。

中国出口增长论文文献综述

贺灿飞,胡绪千,杨文韬[1](2019)在《地缘关系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现有文献中的方法和自身思考构建了地缘关系指标体系,利用Google的GDELT数据库,探索地缘关系对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作用。本文发现地缘关系在短期和长期维度上对国家出口贸易带来的涉及政治、地理、制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多重影响。一方面,政治关系反映了短期政府间关系的波动,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十分明显。其中较高的政府交往频度不利于中国出口增长,而政府亲密程度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则是积极的,中国与出口目的国亲密程度越高,则越有向该国出口的倾向。另一方面,地理关系、制度关系和文化关系同样对中国出口有重要影响。在地理关系中,较大的地理距离会减小中国对一地区出口的倾向,而邻接关系会增大中国对一地区出口的倾向。不同制度关系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存在差别,没有证据表明经济制度距离对中国出口有额外的影响,而法律制度距离的增大则会导致中国不向该地区出口的倾向。文化关系同样对中国出口有重大影响,其中较大的文化距离会抑制中国对一地区的出口倾向,而如果中国对一地区文化影响力较大,中国对其出口则更加容易。此外,进一步分行业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的产品出口对地缘关系的响应程度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其中,地区间的亲密程度对全类别产品和服装类、机械设备类、交通工具类叁类产品的出口都有显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世界地理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刘雪梅,董银果[2](2019)在《数量、质量抑或性价比: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动力来源与转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产品出口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保持农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增长则必须根据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调整出口驱动力。本文采用2000—2017年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HS十分位数据,探讨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动力源泉。从静态和动态的叁元边际视角出发,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发现,虽然中国对美农产品的出口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数量边际,但只有在质量—数量边际共同作用下才能诠释出口增长的89. 3%,且出口动力的边际贡献率走势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转折点,开始由数量边际驱动型向质量边际驱动型转变;为了实现出口增长动力的转型升级,性价比即质量除以价格才是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持续稳定增长的真实动力。未来,坚持优质优价的高性价比出口模式将是中国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的源泉,这一研究对于中国农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本文来源于《国际贸易问题》期刊2019年11期)

[3](2019)在《2019年1~8月中国纸及纸板(未切成形的)出口428万t 同比增长11.4%》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1~8月,中国纸及纸板(未切成形的)出口数量为428万t,同比增长11.4%;2019年1~8月中国纸及纸板(未切成形的)出口金额为537 079.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本文来源于《纸和造纸》期刊2019年06期)

许伟,胡冰川[4](2019)在《中国水产品出口动态增长分析——来自中国—新加坡水产品贸易的经验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中新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以来,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同时,新加坡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点国家,因此研究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出口的动态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选取2003—2017年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水产品方面的有关数据,利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定量分析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增长情况。研究表明:伴随中新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中国与新加坡之间水产品贸易规模逐渐增加;中国对新加坡水产品出口结构与新加坡进口结构不匹配尤为明显;中国水产品综合竞争力低于日本、美国、挪威等国家,在新加坡水产品市场上仍然面临较大的压力;养殖技术、加工技术以及廉价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使得中国037类深度加工水产品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世界农业》期刊2019年11期)

赵芸芬[5](2019)在《中国对拉美钢材出口大幅增长》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5月,拉美地区钢铁协会(Alacero)发布了拉美地区与中国贸易的年度统计报告。Alacero的该系列报告于2007年首次发布,主要针对两个地区间的钢铁贸易进行直接和间接分析。报告显示,数年来两个地区之间的钢铁贸易发生了很大变化。Ala(本文来源于《世界金属导报》期刊2019-10-29)

林伟明,陈建铃,郑义,陈雅婷,戴永务[6](2019)在《中国造纸企业出口增长:创新驱动还是要素驱动?》一文中研究指出要素禀赋优势弱化后,中国制造企业出口增长的驱动要素识别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文章依据综合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基于造纸企业1998~201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评估创新和生产要素投入对造纸企业出口增长的驱动效应及其动态演变。得到的主要结论包括:创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和要素投入(劳动力和资本)合力驱动中国造纸企业的出口增长;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资本投入对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纸及纸板生产企业的驱动效应更大,劳动力投入对纸制品企业出口增长的驱动效应更大;2004年后,要素投入的正面驱动效应丧失甚至呈现负向效应,产品创新成为4个因素中唯一具备驱动效应的因素。(本文来源于《林业经济》期刊2019年10期)

何志达[7](2019)在《中国食用菌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消费国,也是最大的进出口国,在全球食用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之后,已经进入平稳期,虽然建立了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但是单价较低,品质有待提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研究以食用菌国际贸易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论述了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现状,分析了食用菌出口贸易困境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并且提出了扩大食用菌出口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本文来源于《中国食用菌》期刊2019年10期)

喻美辞,喻慧慧[8](2019)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本地市场效应与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测算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基础上,将国内对农产品的需求纳入引力模型,实证检验本地需求对农产品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来看,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具有显着的本地市场效应,但扩展边际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即国内需求主要通过集约边际促进农产品出口增长;从具体农产品来看,水产品、蔬菜和水果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存在本地市场效应,但由于农业规模经营效益差、农产品价高质低等原因,大宗农产品、蔬菜和水果出口增长的扩展边际存在逆本地市场效应。因此,在处于农业资源禀赋劣势的条件下,应加快推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本文来源于《国际商务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杨朝英,谢向英[9](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叶出口增长路径分析——基于叁元边际分解》一文中研究指出2001—2017年中国茶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份额得到了较快的增长。市场份额的测算显示,东盟是中国茶叶出口的重要市场,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中国茶叶出口贸易额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集约边际增长实现,集约边际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2010年以前中国茶叶出口依赖于低价数量扩张;2010年以后出口均价高于世界均价,表明2010年后茶叶出口已经摆脱低价数量扩张路径,中国茶叶产业不再处于供应链的低端位置。扩展边际、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的影响机制并不相同,要进一步扩大我国茶叶出口市场份额,进一步关注西亚、南亚以及中东欧市场。(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凤,冯等田,刘迪[10](2019)在《中国出口增长的四维动态结构分解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标:对中国出口增长进行四维(进入、退出、存活和深化)出口动态结构分解并分析其因素决定。研究方法:利用中国1996~2015年HS6位数出口数据,运用结合出口持续期的国际先进分解方法对出口增长结构进行分解并分析其因素决定。研究发现:(1)集约边际占据了整体出口增长的99%以上,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进入受内生技术改革影响较大;(2)出口进入占比更高的是新兴市场国家,最低的是OECD国家;而出口退出占比最高的是发展中国家,最低的是OECD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平均存活贸易关系数最多,而发展中国家最低;发展中国家平均深化增长最多,新兴市场国家最低;(3)出口进入和退出占比更高的是中、高技术类产品;尽管低技术产品占中国出口存活关系多数,但中、高技术产品平均深化金额更高,实证检验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结论;(4)差异性产品的出口进入和退出都更温和且其产品贸易关系的存活个数更多,平均深化金额更高,实证检验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结论;(5)国家层面的GDP、加工贸易比重、实际有效汇率、与出口经验有关的变量、加入WTO、FTA总体上有利于促进企业出口,优化出口结构,但距离、出口目的国是内陆国家、全球金融危机等对企业出口有显着负面影响。上述结论在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时结论基本稳健。研究创新:结合出口持续期对出口增长结构进行四维动态分解并分析其因素决定。研究价值:能够更准确刻画中国出口微观结构,并为中国优化出口结构及鼓励和支持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提供决策价值。(本文来源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中国出口增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农产品出口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保持农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增长则必须根据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调整出口驱动力。本文采用2000—2017年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HS十分位数据,探讨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动力源泉。从静态和动态的叁元边际视角出发,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发现,虽然中国对美农产品的出口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数量边际,但只有在质量—数量边际共同作用下才能诠释出口增长的89. 3%,且出口动力的边际贡献率走势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转折点,开始由数量边际驱动型向质量边际驱动型转变;为了实现出口增长动力的转型升级,性价比即质量除以价格才是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持续稳定增长的真实动力。未来,坚持优质优价的高性价比出口模式将是中国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的源泉,这一研究对于中国农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出口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1].贺灿飞,胡绪千,杨文韬.地缘关系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J].世界地理研究.2019

[2].刘雪梅,董银果.数量、质量抑或性价比: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动力来源与转换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9

[3]..2019年1~8月中国纸及纸板(未切成形的)出口428万t同比增长11.4%[J].纸和造纸.2019

[4].许伟,胡冰川.中国水产品出口动态增长分析——来自中国—新加坡水产品贸易的经验数据[J].世界农业.2019

[5].赵芸芬.中国对拉美钢材出口大幅增长[N].世界金属导报.2019

[6].林伟明,陈建铃,郑义,陈雅婷,戴永务.中国造纸企业出口增长:创新驱动还是要素驱动?[J].林业经济.2019

[7].何志达.中国食用菌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中国食用菌.2019

[8].喻美辞,喻慧慧.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本地市场效应与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J].国际商务研究.2019

[9].杨朝英,谢向英.“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叶出口增长路径分析——基于叁元边际分解[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10].张凤,冯等田,刘迪.中国出口增长的四维动态结构分解及影响因素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

论文知识图

年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额...中国纺织业企业数量变动中国向世界出口“最小贸易品组”所占...年“产业竞争力”指标组得...中国进口总额与初级产品进口额(1990...主流市场与非主流市场:危机以来我国出...

标签:;  ;  ;  ;  ;  ;  ;  

中国出口增长论文_贺灿飞,胡绪千,杨文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