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带铠装内置的防水电缆论文和设计-龚兵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钢带铠装内置的防水电缆,包括外护套、内护套、缆芯;外护套内还嵌套有一不锈钢带,不锈钢带呈螺旋状包绕在内护套外,以不锈钢带作为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不锈钢带包括一截面呈开口朝下的弧形曲线的第一弯折部、一截面呈线段状的第二弯折部、一截面呈线段状的第三弯折部;第一弯折部的右端部连接第二弯折部的左端部、第二弯折部的后端部连接第三弯折部的左端部,第三弯折部从左至右倾斜向上;第二弯折部与第三弯折部之间的夹角为115°‑125°。本专利将机械保护层置于外护套内,可避免机械保护层上的间隙直接外露,从而避免水汽通过机械保护层上的间隙进入到机械保护层和护套之间。

主设计要求

1.钢带铠装内置的防水电缆,包括外护套、嵌套在外护套内的内护套,嵌套在内护套内的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内还嵌套有一不锈钢带,所述不锈钢带呈螺旋状包绕在所述内护套外,以所述不锈钢带作为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所述不锈钢带包括一截面呈开口朝下的弧形曲线的第一弯折部、一截面呈线段状的第二弯折部、一截面呈线段状的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右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左端部、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后端部连接所述第三弯折部的左端部,所述第三弯折部从左至右倾斜向上;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三弯折部之间的夹角为115°-125°;所述内护套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呈圆环状,所述外护套的内侧壁的轮廓与所述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的外侧壁的轮廓相配套。

设计方案

1.钢带铠装内置的防水电缆,包括外护套、嵌套在外护套内的内护套,嵌套在内护套内的缆芯;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内还嵌套有一不锈钢带,所述不锈钢带呈螺旋状包绕在所述内护套外,以所述不锈钢带作为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

所述不锈钢带包括一截面呈开口朝下的弧形曲线的第一弯折部、一截面呈线段状的第二弯折部、一截面呈线段状的第三弯折部;

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右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左端部、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后端部连接所述第三弯折部的左端部,所述第三弯折部从左至右倾斜向上;

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三弯折部之间的夹角为115°-125°;

所述内护套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呈圆环状,所述外护套的内侧壁的轮廓与所述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的外侧壁的轮廓相配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铠装内置的防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包括铜绞线、包覆在所述铜绞线外的云母带绕包层,云母带绕包层由云母带呈螺旋状包绕在铜绞线外构成;

所述铜绞线的绞合方向、所述云母带的缠绕方向、所述不锈钢带的缠绕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带铠装内置的防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的内壁上至少开有一道沿所述内护套的轴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缆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带铠装内置的防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缆芯的中心轴线呈30度-60度夹角。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领域,具体涉及电缆。

背景技术

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可以加到任何结构的电缆上,以增加电缆的机械强度,但现有技术多将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置于护套的外面,虽然有利于提高电缆的机械强度,但水汽会通过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上的间隙进入到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和护套之间,造成电缆积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带铠装内置的防水电缆,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钢带铠装内置的防水电缆,包括外护套、嵌套在外护套内的内护套,嵌套在内护套内的缆芯;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内还嵌套有一不锈钢带,所述不锈钢带呈螺旋状包绕在所述内护套外,以所述不锈钢带作为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

所述不锈钢带包括一截面呈开口朝下的弧形曲线的第一弯折部、一截面呈线段状的第二弯折部、一截面呈线段状的第三弯折部;

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右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左端部、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后端部连接所述第三弯折部的左端部,所述第三弯折部从左至右倾斜向上;

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三弯折部之间的夹角为115°-125°;

所述内护套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呈圆环状;

所述外护套的内侧壁的轮廓与所述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的外侧壁的轮廓相配套。

本专利将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置于外护套内,可避免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上的间隙直接外露,从而可以避免水汽通过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上的间隙进入到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和护套之间。此外,本专利还优化了外护套的结构,通过使外护套的内侧壁的轮廓与所述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的外侧壁的轮廓相配套,一方面,可使外护套与所述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结合更为紧密,从而使电缆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另一方面,可在外护套的内侧壁上形成多道凸起和凹陷,利用凸起和凹陷释放形变能。另外,本专利的内护套仍旧为圆管状,未改变内护套的形状,一方面,可不改变内护套以及内侧缆芯的加工工艺,有利于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是非常关键的,该结构可使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和内护套之间部分的存在间隙,该间隙不仅能有效释放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的形变能,还能释放缆芯的形变能。而且内侧间隙的结构,更有利于保证电缆的抗压性能。

所述缆芯包括铜绞线、包覆在所述铜绞线外的云母带绕包层,云母带绕包层由云母带呈螺旋状包绕在铜绞线外构成;

所述铜绞线的绞合方向、所述云母带的缠绕方向、所述不锈钢带的缠绕方向一致。要么都是顺时针,要么都是逆时针。

以增加电缆的耐弯曲性能。

所述内护套的内壁上至少开有一道沿所述内护套的轴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缆芯。以利用凹槽增加缆芯的可形变空间。优选,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缆芯的中心轴线呈30度-60度夹角。该结构相对于90度正对的设计,在形变过程中,缆芯挤压内护套,因凹槽倾斜,凹槽的槽壁被挤压可抵在另一槽壁上,从而封闭凹槽,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防水性,同时形变的槽壁可为缆芯提供更大的形变释放空间,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耐弯曲性能。

所述外护套是聚乙烯材料制成的外护套,优选为丁腈聚氯乙烯材料制成的外护套。丁腈聚氯乙烯树脂具有密度高,分子结构紧密的特点,使水分或潮气很难透过,起到防潮防水的作用。

所述内护套优选为氯化聚乙烯和乙丙橡胶的共混材料制成的内护套。起到防水、绝缘的功能。

所述铜绞线的绞合间隙内填充有防水粉。进一步提高电缆的防水、防潮能力,防水粉采用市面上常见的防水粉材料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不锈钢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不锈钢带绕包后的部分结构断面图;

图3为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图3、图4,钢带铠装内置的防水电缆,包括外护套1、嵌套在外护套内的内护套2,嵌套在内护套内的缆芯;外护套1内还嵌套有一不锈钢带,不锈钢带呈螺旋状包绕在内护套2外,以不锈钢带作为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4;不锈钢带包括一截面呈开口朝下的弧形曲线的第一弯折部41、一截面呈线段状的第二弯折部42、一截面呈线段状的第三弯折部43;第一弯折部41的右端部连接第二弯折部42的左端部、第二弯折部42的后端部连接第三弯折部43的左端部,第三弯折部43从左至右倾斜向上;第二弯折部42与第三弯折部43之间的夹角为115°-125°;内护套2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呈圆环状;外护套1的内侧壁的轮廓与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4的外侧壁的轮廓相配套。

本专利将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置于外护套1内,可避免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上的间隙直接外露,从而可以避免水汽通过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4上的间隙进入到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4和护套之间。此外,本专利还优化了外护套1的结构,通过使外护套1的内侧壁的轮廓与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的外侧壁的轮廓相配套,一方面,可使外护套1与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4结合更为紧密,从而使电缆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另一方面,可在外护套1的内侧壁上形成多道凸起和凹陷,利用凸起和凹陷释放形变能。另外,本专利的内护套2仍旧为圆管状,未改变内护套的形状,一方面,可不改变内护套2以及内侧缆芯的加工工艺,有利于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是非常关键的,该结构可使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4和内护套2之间部分的存在间隙,该间隙不仅能有效释放铠装电缆机械保护层4的形变能,还能释放缆芯的形变能。而且内侧间隙的结构,更有利于保证电缆的抗压性能。

参照图4,缆芯包括铜绞线3、包覆在铜绞线3外的云母带绕包层31,云母带绕包层31由云母带呈螺旋状包绕在铜绞线3外构成;铜绞线3的绞合方向、云母带的缠绕方向、不锈钢带的缠绕方向一致。要么都是顺时针,要么都是逆时针。以增加电缆的耐弯曲性能。

内护套2的内壁上至少开有一道沿内护套的轴向延伸的凹槽21,凹槽21的开口朝向缆芯。以利用凹槽21增加缆芯的可形变空间。优选,凹槽21的开口方向与缆芯的中心轴线呈30度-60度夹角。该结构相对于90度正对的设计,在形变过程中,缆芯挤压内护套2,因凹槽21倾斜,凹槽21的槽壁被挤压可抵在另一槽壁上,从而封闭凹槽21,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防水性,同时形变的槽壁可为缆芯提供更大的形变释放空间,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耐弯曲性能。

外护套1是聚乙烯材料制成的外护套,优选为丁腈聚氯乙烯材料制成的外护套。丁腈聚氯乙烯树脂具有密度高,分子结构紧密的特点,使水分或潮气很难透过,起到防潮防水的作用。内护套2优选为氯化聚乙烯和乙丙橡胶的共混材料制成的内护套。起到防水、绝缘的功能。铜绞线的绞合间隙内填充有防水粉32。进一步提高电缆的防水、防潮能力,防水粉采用市面上常见的防水粉材料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钢带铠装内置的防水电缆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6485.4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249186U

授权时间:20190813

主分类号:H01B 9/00

专利分类号:H01B9/00;H01B7/22;H01B7/285

范畴分类:38A;37D;

申请人:上海申通电缆厂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申通电缆厂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417 上海市奉贤区胡桥工业区科工路1700号

发明人:龚兵;陆刚强

第一发明人:龚兵

当前权利人:上海申通电缆厂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伟勇

代理机构:31230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钢带铠装内置的防水电缆论文和设计-龚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