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相插头与插座连接结构,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上设有插片,所述插座上设有与插片相适配的插孔,所述插头和插座之间还设有相适配的插接定位结构。该单相插头与插座连接结构设计合理,其接触部分和定位部分采用分开设计,这样接触部分的铜插头与插座铜片接触稳定性好,用户在插拔的时候对接触连接影响很少,长时间使用铜片不易变形,这样能够提高插头的接触可靠性及其使用寿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单相插头与插座连接结构,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上设有插片,所述插座上设有与插片相适配的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和插座之间还设有相适配的插接定位结构;所述插接定位结构包括设在插头上的定位插和设在插座上与定位插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插头的插片为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定位插与插头为一体结构;所述定位插的端部为半球形结构;所述插头上的定位插位于一对插片的中间。
设计方案
1.一种单相插头与插座连接结构,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上设有插片,所述插座上设有与插片相适配的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和插座之间还设有相适配的插接定位结构;所述插接定位结构包括设在插头上的定位插和设在插座上与定位插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插头的插片为相对设置的一对;
所述定位插与插头为一体结构;
所述定位插的端部为半球形结构;
所述插头上的定位插位于一对插片的中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单相插头与插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为片状的铜插片。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相插头与插座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单相插头,用户在使用的时候经常出现接触固定不稳,长时间使用后出现松动和接触不牢靠等现象,主要因为存在以下问题:1)用户频繁使用时,插头频繁摇动,导致配合空间很大;2)插座内部铜片在设计的时候,其结构上铜片弯曲成槽型,是给插头铜插片定位的,但是为了便于插头插入,余量设计很大,插头插入后不能起到限位作用;3)插座铜片安装位置误差较大,长时间使用后接触也容易松动,为防止松动,铜片的弹压力加大只会加大插拔力度,插把力度过大,用户使用就会左右摇晃才能拔出插头,频繁使用后更容易松动;4)插座铜片设计上应采用磷青铜,由于磷青铜弹性很好,接触可靠性相对较高,然而在市场激烈竞争的当今,大多数公司采用黄铜片设计,因此接触可靠性相对要差;5)墙壁插头因导线自重,就会导致插头重力方向受力;而水平面方向使用的插头,也会因为拖曳使插头水平方向受力;这两种力都会导致插头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相插头与插座连接结构,以达到接触稳定可靠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单相插头与插座连接结构,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上设有插片,所述插座上设有与插片相适配的插孔,所述插头和插座之间还设有相适配的插接定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定位结构包括设在插头上的定位插和设在插座上与定位插相适配的定位孔。
所述插头的插片为相对设置的一对。
所述插片为片状的铜插片。
所述定位插与插头为一体结构。
所述定位插的端部为半球形结构。
所述插头上的定位插位于一对插片的中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单相插头与插座连接结构设计合理,其接触部分和定位部分采用分开设计,这样接触部分的铜插头与插座铜片接触稳定性好,用户在插拔的时候对接触连接影响很少,长时间使用铜片不易变形,这样能够提高插头的接触可靠性及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相插头端面正视图。
图2为沿图1中A-A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相插座端面正视图。
图4为沿图3中B-B剖视示意图。
图中:
1.插头、101.定位插、2.插片、3.插座、301.定位孔、4.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该单相插头与插座连接结构,包括插头1和插座3,插头1上设有插片2,插座3上设有与插片相适配的插孔4,插头1和插座2之间还设有相适配的插接定位结构。
插接定位结构包括设在插头1上的定位插101和设在插座2上与定位插相适配的定位孔301。或插座上设有定位插,插头上设有与定位插相适配的定位孔。优选定位插设在插头上。
插头的插片2为相对设置的一对,其为片状的铜插片。插头上的定位插101位于一对插片2的中间,稳定可靠。定位插位于插头的中心位置处,位于一对插片之间不影响美观,并且不易损坏。
定位插101与插头2为一体结构,结构稳定可靠,不易松动。定位插的端部为半球形结构,定位孔301的截面为U形,便于插接定位操作。
单相插头和插座配合使用时,插头上的定位插101与插座上的定位孔301配合,形成插头与插座端面方向定位,长期使用不易松动。
使得插头与插座接触与定位分开方式用户在插拔的时候对接触连接影响很少,长时间使用铜片不易变形,这样能够提高插头的接触可靠性及其使用寿命,使用方便、可靠、安全。
上述仅为对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说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多个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1671.X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626553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H01R 13/627
专利分类号:H01R13/627;H01R24/00
范畴分类:38E;
申请人:安徽鑫龙低压电器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安徽鑫龙低压电器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41000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鸠江经济开发区徽州路188号
发明人:叶斌;陈士保;马本骥;刘朝云;汤荣伟;程晓磊;郑小华;田蔚东
第一发明人:叶斌
当前权利人:安徽鑫龙低压电器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永生
代理机构:34107
代理机构编号: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