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创伤的CT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评定

腹部创伤的CT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评定

(山西省介休市汾西矿业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CT室山西介休032000)

【摘要】目的:分析腹部创伤的CT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2014年3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腹部创伤患者50例,对50例腹部创伤患者均实施CT诊断检查,观察CT检查在腹部创伤病症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结果:CT检查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创伤病症患者进行CT检查诊断,诊断准确率较高,对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有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腹部创伤;CT;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6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2-0098-02

腹部创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致死率高。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为恶心、呕吐、血尿等,多数腹部创伤患者是因交通事故等外力创伤所致[1]。本次对2014年3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腹部创伤患者50例进行研究,分析50例腹部创伤患者采用CT检查诊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2014年3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腹部创伤患者50例为分析对象,50例患者中男性28例(56.0%),女性患者22例(44.0%)。年龄均为19~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9±2.3)岁。患者患病时间至就诊时间均在1~4小时之内,平均病程为(1.4±0.6)小时。致伤原因:机械损伤7例,高空坠落12例,交通事故26例,其他5例。单纯性的腹腔积血患者有23例,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27例。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为恶心、呕吐、便血及血尿等。

1.2方法

对50例腹部创伤患者均实施CT检查诊断,患者平卧,充分暴露出患者腹部,使用64排螺旋CT机对患者的腹部扫描。先对患者腹部患处进行平扫,平扫完后,便实施全腹部扫描。实施CT扫描过程当中,对患者的肠道、腹腔后腔内的情况进行观察。并且扫描的范围是从患者膈顶到肾下极的范围,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腹部扫描。若发现患者腹腔内部存在脏器破裂现象,或者存在游离的气体及血肿等,可判断检查结果阳性。对扫描图像进行分析时,必须是经验较为丰富的科室医生进行分析。

1.3观察指标

观察采用CT检查的诊断准确度及患者腹部创伤的具体部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2],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比较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显示,肝损伤患者有7例,皮损伤患者有16例,肠系膜损伤患者有9例,膀胱损伤患者有12例,胰腺损伤患者有6例。CT检查结果显示,肝损伤患者有6例,1例漏诊,皮损伤患者有16例,肠系膜损伤患者有9例,膀胱损伤患者有13例,1例误诊,胰腺损伤患者有6例。对CT检查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CT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基本相符,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详情分布如下表所示。

3.讨论

以往临床对腹部创伤病症进行诊断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为对患者体征进行检查,同时对患者所存有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观察途径主要为剖腹探查术,或者对患者腹部进行超声检查、腹部穿刺、腹部X线片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判断。以上方法的虽能够取得一定的诊断效果,但腹部创伤患者病情本来就较为严重,对患者的身体代谢功能及其生理功能也会造成影响,致使患者机体呈现出酸中毒的症状,甚至引发凝血障碍等并发症,最后也会对内脏造成损伤。对患者进行传统体征、临床症状观察等,无法得到既有效又准确的诊断效果,延误治疗时间,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最后导致死亡现象的发生。

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CT检查逐渐应用与临床,且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对腹部创伤病症进行诊断时,CT检查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若对腹部创伤病症的患者进行CT检查诊断,评估好患者受损部位损伤程度,对损伤部位与受伤器官在极短的时间进行确定,此时加上CT检查,就免除了重叠影像干扰,且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伤,对患者呼吸功能影响极小,由此CT检查与其他的检查方式相比更加安全可靠,且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郑显秋[3]的研究数据显示,采用B超方法检查的对照组的检查准确率为75.0%,而采用CT检查诊断的准确率为95.4%,其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其结果得出,采用CT检查腹部创伤病症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安全有效,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CT检查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此检查方法对肾内小片挫裂创伤的程度难以进行准确诊断,需在进行检查时结核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生命体征、超声结果进行诊断,提高检查准确率。

此次的研究结果显示,CT检查诊断准确度与病理诊断结果基本相符,数据差异不明显。说明CT检查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对临床诊断腹部创伤病症可以提供参考数据。另外在对腹部创伤患者具体器官损伤检查方面进行观察,CT检查肝损伤患者有6例,1例漏诊,皮损伤患者有16例,肠系膜损伤患者有9例,膀胱损伤患者有13例,1例误诊,胰腺损伤患者有6例。由此可见,CT检查在对肝内小片挫裂损伤程度与膀胱内小片挫裂损伤程度难以进行判断,因此,在对这两种器官进行检查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症状、及超声结果等各个方面进行结合诊断,提高检查准确率,减少漏诊及误诊现象的发生。并且CT检查对患者创伤部位基本无损害性,提高了检查的安全性,CT检查在临床诊断上具有安全性及准确性,对患者的预后治疗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CT检查腹部创伤病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检查对患者身体的损害程度,提高检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使之在临床诊断上有着重要价值及意义。

【参考文献】

[1]郭乃才,赵玉霞.腹部创伤的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5,33(8):613-615.

[2]陈藤,王志刚.急诊腹部创伤患者B超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7):106-108.

[3]郑显秋,万梦楠,陶元萍等.CT对腹部创伤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浙江医学,2015,37(11):948-950.

标签:;  ;  ;  

腹部创伤的CT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评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