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镀工艺论文_李茂东,张永君,吴丹,马括,张增广

导读:本文包含了施镀工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工艺,化学,稳定剂,化学镀,合金,铝合金,温度。

施镀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李茂东,张永君,吴丹,马括,张增广[1](2016)在《施镀工艺对Ni-Zn-P化学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有关Ni-Zn-P叁元化学镀的研究还不系统。研究了镀液初始p H值及施镀温度对化学镀Ni-Zn-P叁元合金施镀效果的影响,探明了镀速、镀层硬度及其耐蚀性以及镀层Ni,Zn,P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对典型试样进行了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耐酸、碱、盐腐蚀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镀层表面平整、均匀、结构致密,胞状/球状及条带状微观形貌特征鲜明;镀层主要由非晶、微晶或其混合相组成,其中Zn,P原子固溶于面心立方Ni晶格中;镀层耐盐、耐碱腐蚀能力较强。(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6年01期)

周华[2](2011)在《锌铝合金表面化学镀镍层施镀工艺及其热处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锌铝合金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机械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的各个领域。最常见的处理办法就是在锌铝合金表面进行化学镀镍,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表面改性工艺,镀镍层能有效地改良锌铝合金材料表面性能。在锌铝合金表面进行化学镀镍,对改良这种材料表面的耐腐蚀耐摩擦性能有重要意义,并且能大大提高锌铝合金的表面硬度,同时,也充分发挥了锌铝合金成本低、成形性能优良的特点。传统的锌铝合金表面化学镀镍工艺都存在着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等不足之处。本实验室研究人员研究出了一种镀层质量较好、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的化学镀镍工艺,但是在镀镍的工艺流程中,有些工艺手段、实验参数还不够成熟,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本课题是在本实验已有的锌铝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的成果上,对其中重要的生产工艺和实验参数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并且找到了其他两种含磷量镀镍层的生产方法。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碱性预镀层的作用。确定了预镀层对于保证整个镀层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中通过实验对比不同搅拌工艺下的镀层质量来评价各种搅拌工艺的优劣性。1.搅拌工艺:通过对四种搅拌速度(120、240、360和480r/min)下获得的镀镍层性能的对比,我们可以知道,随着搅拌速率的升高,镀镍的沉积速率和硬度值都有增加,360r/min时镀镍层沉积速率达到最大值13.33μm /h,240 r/min时镀镍层的硬度值即可达到最大值。变向时,镀镍层的硬度值仅为321HV,沉积速率也只有8.53μm /h。2.装载量:当装载量达到0.64 dm~2 /L时,镀镍层硬度值为395HV,沉积速率为8.55μm /h。3.镀浴温度:80℃的时候获得的镀镍层与85℃时获得的镀镍层性能差别不大,当温度下降到75℃的时候,镀镍层的硬度值和厚度值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热处理过程中,镀镍层的硬度、耐摩擦性、耐腐蚀性等性能都得到了提高,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系统地阐述了热处理过程中镀层性能改变的机理。镀态的Ni-P层为非晶与微晶的混合态,在热处理时有向晶态转变的趋势,首先析出亚稳态相Ni_(12)P_5等,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亚稳态相逐渐消失,性能更为优良的硬质相Ni_3P成为主要成分,硬质相的析出和增加是镀层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镀液成分的调整,得到了4.6%P的低磷层和10.15%P的高磷层。(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1-04-20)

孙凯,张军明[3](2009)在《化学Ni-P镀镀液稳定性及其对施镀工艺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不同稳定剂对酸性化学镀液稳定性的研究、镀速以及周期性实验,表明:复合型的稳定剂性能优于单一的稳定剂,在同样工艺条件下延长了使用周期。(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09年04期)

张邦维,胡望宇,王玲玲,舒小林,谢浩文[4](1999)在《施镀工艺参数对化学镀沉积 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各种工 艺参数对 化学镀 沉积速 度 影响 的 研究 是化 学 镀中 的关 键 问题 之一 ,文 献中 尚 无系 统 的研 究。本文全 面总结 研究了金 属盐浓度 、还原剂 浓度、络 合剂浓度 、p H 值、施镀 温度与 时间对化 学镀沉 积速度的 影响和原 因。通常 随着金属 盐、还原 剂、络合剂 浓度和 p H 值的 增加,沉 积速度首 先增 加, 到达 极大 值后 下降; 随着镀液 温度的上 升,镀速 上升到一 定值后 就不能再 镀下去了 ;而随着 时间的增 加,镀速 只是下 降。文章 对不遵循这种 一般规律 的现象, 比如随着 金属盐 或络合剂 浓度增加 ,镀速没 有上升而 只观察 到下降, 进行了分 析(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环保》期刊1999年05期)

施镀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锌铝合金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机械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的各个领域。最常见的处理办法就是在锌铝合金表面进行化学镀镍,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材料表面改性工艺,镀镍层能有效地改良锌铝合金材料表面性能。在锌铝合金表面进行化学镀镍,对改良这种材料表面的耐腐蚀耐摩擦性能有重要意义,并且能大大提高锌铝合金的表面硬度,同时,也充分发挥了锌铝合金成本低、成形性能优良的特点。传统的锌铝合金表面化学镀镍工艺都存在着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等不足之处。本实验室研究人员研究出了一种镀层质量较好、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的化学镀镍工艺,但是在镀镍的工艺流程中,有些工艺手段、实验参数还不够成熟,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本课题是在本实验已有的锌铝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的成果上,对其中重要的生产工艺和实验参数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并且找到了其他两种含磷量镀镍层的生产方法。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碱性预镀层的作用。确定了预镀层对于保证整个镀层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中通过实验对比不同搅拌工艺下的镀层质量来评价各种搅拌工艺的优劣性。1.搅拌工艺:通过对四种搅拌速度(120、240、360和480r/min)下获得的镀镍层性能的对比,我们可以知道,随着搅拌速率的升高,镀镍的沉积速率和硬度值都有增加,360r/min时镀镍层沉积速率达到最大值13.33μm /h,240 r/min时镀镍层的硬度值即可达到最大值。变向时,镀镍层的硬度值仅为321HV,沉积速率也只有8.53μm /h。2.装载量:当装载量达到0.64 dm~2 /L时,镀镍层硬度值为395HV,沉积速率为8.55μm /h。3.镀浴温度:80℃的时候获得的镀镍层与85℃时获得的镀镍层性能差别不大,当温度下降到75℃的时候,镀镍层的硬度值和厚度值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热处理过程中,镀镍层的硬度、耐摩擦性、耐腐蚀性等性能都得到了提高,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系统地阐述了热处理过程中镀层性能改变的机理。镀态的Ni-P层为非晶与微晶的混合态,在热处理时有向晶态转变的趋势,首先析出亚稳态相Ni_(12)P_5等,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亚稳态相逐渐消失,性能更为优良的硬质相Ni_3P成为主要成分,硬质相的析出和增加是镀层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镀液成分的调整,得到了4.6%P的低磷层和10.15%P的高磷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施镀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1].李茂东,张永君,吴丹,马括,张增广.施镀工艺对Ni-Zn-P化学镀的影响[J].材料保护.2016

[2].周华.锌铝合金表面化学镀镍层施镀工艺及其热处理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

[3].孙凯,张军明.化学Ni-P镀镀液稳定性及其对施镀工艺的影响研究[J].甘肃科技.2009

[4].张邦维,胡望宇,王玲玲,舒小林,谢浩文.施镀工艺参数对化学镀沉积速率的影响[J].电镀与环保.1999

论文知识图

施镀工艺条件对PBO纤维结晶结构...两种不同施镀工艺所得Ni一P镀层...最佳施镀工艺时焊缝形貌施镀工艺装置图纳米二氧化钛的含量对沉积速率、耐蚀...6不同温度下获得镀层的电化学腐蚀塔菲尔...

标签:;  ;  ;  ;  ;  ;  ;  

施镀工艺论文_李茂东,张永君,吴丹,马括,张增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