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研究陶正勇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研究陶正勇

江苏炯源装饰幕墙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经济活动频繁增多,对于经济活动的规范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大多数的施工企业在做工程项目的时候,采用的是合同方式来进行管理的,然而,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存在着周期长,各种因素较为复杂等特点,因而对于合同管理的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甚至会出现风险性问题。本文对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进行简要分析,并针对合同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提出几点愚见。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就目前而言,我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对建筑行业关注程度变得越来越高,对于建筑工程的合同管理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之所以重视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的建筑行业市场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在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中,对于合同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的规定越来越多,存在争议和相关规定不明确的地方也随之加多,因此,这就需要发挥合同的作用,将这些不明确的责任和义务变得清晰化。

1.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作用

1.1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建筑工程合同是随着市场发展而逐渐形成、发展并一步步走向成熟化的,它不仅仅是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建筑工程发展工程中的重要前提条件。

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建筑工程承发包双方会涉及大量资金投入,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效益,必须要设立正规的合同方式,工程建设中一旦出现纠纷,尤其是利益纠纷,受损方将会承受重大的损失,严重的情况下损失造成的影响会不可估量。因此,这就需要发挥建筑工程合同的作用,为合同双方巨大的经济利益做出应有的保障,这也是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将会给建筑工程带来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甚至有效避免。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建筑工程合同管理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合同应从法律层面出发,对工程的质量、工序、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细致明确的规定,只有确保了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才能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做出保障,对建筑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等做出进一步提升。

1.2为建筑工程中的纠纷处理提供依据

在建筑工程合同签订的时候,会将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将各项条款分列出来,从而确保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出现的各类问题,能够得到有效处理。建筑工程合同是在相应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而建立的,它从现实情况出发,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进行强有力的保证,从而在有效维护合同双方合法利益的同时,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便利。一旦缺乏对合同管理工作应有的重视,则就会出现合同订立的问题,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类型的风险,并且不可预知,如果合同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与其相对应,在索赔方面也会出现一系列障碍,如果合同约定不详细、完善,那么受害方的权益也会受到巨大的损害。因而对建筑工程合同进行有效管理,是确保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通过合同管理,在法律、经济等层面,对建筑工程市场进行强有力的管控,从而在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规范工程项目,为工程实施期间产生的纠纷,提供有力的解决依据,进一步推动建筑企业自身管理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

2.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的类别

2.1不可控制风险与可控制风险

根据风险防范等级和控制程度来划分工程合同管理风险,可将建筑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划分为不可控制型风险与可控制型风险,不可控制型的风险,主要是指在签订合同的时候,由于受到无法控制的因素,造成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风险,而这些风险具有一定的突发性,无法及时进行预测和规避,比如说:受到了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受到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让企业不能够促使合同正常签订或者履行,对此则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不再可控范围之内。

对于可控制型风险,在进行合同给管理时,要采取规范化流程,根据规范化的相关管理流程,对合同中存在的争议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对工程合同主体的经济利益给予有力保障,这是由于建筑工程在合同管理工作中,因为出现变故引发的风险问题可通过先期的履约,采用风险评估、后续的合同解除管理、风险具体评级等多种方式进行规避。

2.2管理风险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可将建筑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根据责任来进行划分,将风险分为直接管理风险与间接管理风险。建筑工程合同直接管理风险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管理制度存在缺陷,造成了规范性不足,监管力度不足等不良情况,而间接管理风险主要是针对在企业间接管理建筑工程合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其他签约方违约的情况,来发挥作用的。

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承包人往往并不能够去认真分析招标文件及报价测算的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匆匆进行投标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如果企业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切合自身能力进行投标,一旦中标的化,承包人将会面对巨大的经济风险。与此同时,在合同签订的时候,通常还会出许多的不公平的现象。众所周知,市场经济的性质是决定业主能否占领主导地位的关键性因素,对于经验不足的承包人来说,由于缺乏良好的洽谈技巧和丰富的实践经历,是非常吃亏的。因此,在制定合同条款时,承包人对文字细节注意不到位,那么就会导致在项目一开始,承包人便处于不利地位。加上承包人合同的管理组织中,管理体系不够健全,那么就会导致在合同的分析、谈判及履行方面,监督管理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3.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控制分析

3.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合同中,合同条款不严谨、不合理等现象的出现时有发生,甚至还有一些合同条款存在着明显的漏洞,严重的与相应法律法规相违背,这些情况都为合同管理带来了或大或小的风险。因此要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制度,通过将合同条款明确化,对合同管理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制度的第一步就是对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综合分析,严格核实合同条款中的各项规定,这对于建筑工程合同的制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次,要修改并完善合同中潜在的漏洞,最大限度明确合同条款的指向;最后,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合同条款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综合判断,在合同管理与工程预算、投标报价等重要内容上,要做到保持一致。除此之外还有,工程合同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对合同条款的内容进行认真分析与审核,严格把控合同中存在潜在风险,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2.重视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要想从根本上降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的风险,培养合同管理人才是关键。依靠专业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对合同进行科学管理,可以大大减小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而对利益有效的保障。因此,施工企业要在内部设立完善的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在用人过程中,也应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工程不同合同管理工作特点,与不同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和优势相结合,科学合理的进行安排配置,从而让每位管理人员都能够人尽其才,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与此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不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拓展其知识体系,增强业务能力,丰富其管理经验。另外还可以通过构建合理的人才考核机制,对合同管理人员在职业素养、技术能力、风险控制能力、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核与评定,在整个公司构建一种良好的人才发展氛围。

3.3完善信息技术管理体系

通过采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可以使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将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另外,及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在规范管理的同时,还可以将合同管理工作的实际状况充分的反映出来,从而使企业及时了解建筑工程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规避,完成合同中的既定目标。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在发挥应有作用的同时,也会受到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比如说不可控制风险、可控制风险、管理风险等等。对此,则需要建立健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制度,重视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信息技术管理体系等方法加以防范和控制,进一步提高合同的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仲晓燕.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8(14):79-80.

[2]李燚.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11):172.

[3]李燕.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06):175.

标签:;  ;  ;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研究陶正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