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吴佐超

浅谈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吴佐超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朝阳100102

摘要:目前,地铁在现在的城市交通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既节约城市地上空间,又能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同时能缓解地面繁忙交通。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的地铁建设过程中,常有地铁工程的渗漏水情况发生,尤其在地下水位高的情况下在地下结构断面的转换连接处渗漏水问题比较突出。这就要求地铁建设过程中,要通过设计、施工彻底解决地铁车站结构防水的问题。

关键词: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渗漏水;原因;处理技术

前言:车站综合防水施工质量是确保地铁车站后期是否渗漏的关键,也是地铁车站施工的重难点,更是施工中容易放松忽视的部位。为确保后期减少处理渗漏点的维护费用,节约资源,一定要强化综合防水施工各工序有效管理,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施工,严格把控防水材料和工艺质量关,确保每道防水措施发挥应有作用。本文集中分析了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渗漏水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具体处理技术展开了讨论,仅供参考。

一、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渗漏水问题产生的原因

要想有效解决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渗漏水问题,就要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予以系统化分析,建立完整的问题管控机制和控制体系,在有效判定后就能减少渗漏水问题造成的影响。

1.1设计因素

在对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渗漏水问题进行分析时发现,若是最初的设计结构不能按照施工要求和理论施工依据进行,就会对后续应用和管理造成影响,其中,防水设计不合理会造成防水措施应用不当以及防水等级偏差的问题,也会严重影响整体安全管理效果,甚至会造成地下工程渗漏水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相关人员对于渗漏问题的认知水平不足,不能有效完善施工质量监管机制,就会造成防渗漏工作计划和管理效率较为滞后的问题,严重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2施工因素

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项目涉及的子工程模块较多,其中,地下连续墙结构施工、旋喷桩结构施工、三轴搅拌桩结构施工等都是关键的维护施工体系,若是施工质量不能满足实际施工要求,就会造成桩体接缝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严重影响施工管控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施工单位缺乏精细化管理意识,在施工工艺落实过程中缺乏管理意识,就会导致变形缝问题、施工缝问题以及诱导缝问题较为严重,这些都是安全隐患问题,长期应用必然会造成结构支撑结构的失衡,主体结构承受的力较大会出现严重的结构裂缝,对后续应用管理以及质量控制工作都会产生影响。

1.3防水层因素

在对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渗漏水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和管理过程建立对应的分析机制,在施工进程中,外包防水板结构以及防水涂料选择不满足实际要求就会导致施工合理性出现偏差,甚至会严重影响整个主体结构的基础质量。最关键的是,若是施工部门不能对基面平整度进行处理和管控,就会造成基面明水处理工序失衡,导致防水层应用管控效率受到限制。

另外,部分施工部门在进行防水层施工过程中会出现钢筋捆扎操作不到位的问题,若是不能得到及时修复,就会影响其实际控制结构。而在混凝土浇筑体系内,防水层铺设不平整会造成鼓起部位的压实,浇筑过程不能落实标准化处理也会导致铺设位置的脱落问题。

二、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渗漏水处理技术

为了有效提升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渗漏水处理工序的合理性,要结合可能存在的问题建立对应的处理技术,建构系统化管控机制和处理措施,维护主体结构管理水平,也为后续监督环节的全面进步奠定基础。目前,点渗漏处理技术、面渗漏处理技术、施工缝渗漏处理技术是较为常见的三种技术类型,施工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更加适宜的技术监督机制,提高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整体质量。

2.1点渗漏处理技术

要想一定程度上落实标准化技术监督机制,就要对质量结构和管控模式予以统筹管理,有效发挥点渗漏处理技术的优势。技术主要针对的是直径在50mm以下的裂缝渗漏问题,或者是对钢筋头渗漏问题进行处理。

第一,裂缝渗漏处理过程。一般而言,若是实际渗漏情况并不是非常严重,利用钻孔处理就能避免渗漏问题的蔓延,且孔的实际位置要结合渗漏点和裂缝中心进行确定,整体孔径则要维持在10mm左右,孔深度要控制在60mm到80mm,确保注浆管埋设过程和深度参数都能满足实际要求,在工作结束后就要利用高压处理技术冲洗钻孔位置,待全部清理结束后才能进行注浆操作。若是实际操作中灌浆嘴不能有效接触孔底,则要保留一定的间隙,并且保证孔口和注浆管能应用堵漏粉完成固定处理,保证能应用相应的方式完成两侧裂缝的封堵,减少安全隐患问题的留存。第二,钢筋头渗漏处理过程,操作人员要将钢筋头两侧的混凝土进行凿开处理,借助以上的方式进行灌浆处理。针对钢筋头超出结构钢筋保护层的问题,剪掉多余钢筋头后完成一侧钻孔处理,并且将斜孔控制在30°左右,完成基础灌注处理工序。

2.2面渗漏处理技术

在对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渗漏问题进行集中处理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完整的处理控制规划,有效提升管理模式的综合应用效果。若是多点处出现渗漏密集分布的问题,就会形成面渗漏,尤其是对渗漏直径在100mm以下的问题要予以合理性控制,保证基面干燥后才能应用双组分聚氨酯涂料。一切工序结束后,就要利用防水砂浆进行最后封闭处理,有效提升整个结构的防水效果,避免后续裂缝问题再次出现对整个结构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2.3施工缝渗漏处理技术

在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渗漏工作管控和处理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结合裂缝处理要求对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定和处理,并且从根本上维护注浆孔位置的判定,然后按照标准化流程开展相应的技术处理工作。

第一,判定注浆孔,孔位要尽量设置在裂缝以上,并且确保裂缝开凿工作的实际位置符合要求。一般而言,使用的设备主要是冲击钻,利用直径为10mm的钻头能提高钻孔处理的效果,钻孔过程要将裂缝作为中心,且能和墙面形成垂直关系。裂缝的两端要设置注浆孔,结合间距对裂缝端进行控制,间距为50mm,两端各设置一个。

第二,应用凿槽结构,在完善裂缝两端收口工作后,就要延长出150mm左右的凿槽结构,确保能结合实际应用要求提高处理工序的合理性。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利用钢碟片完成边界的切割工作,并且利用直线转折操作能将深度约束在10mm,而实际宽度不超过200mm。与此同时,要沿着裂缝的方向对边界进行切割修饰,转变为U型沟槽,深度要控制在主筋暴露的程度,并且利用钢筋保护层+主筋直径的处理控制方式确保整个填充空间效果较好。

第三,要对基面进行集中整理和冲洗控制,确保注浆孔质量能满足实际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基面是否能维持在良好的清洁程度直接决定了堵漏粉和基面的结合程度,也是整个结构防渗漏效果的关键参数,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给予高度重视,确保能建立健全完整的约束管控机制,提升杂物处理工序的合理性,也为后续技术监管工作的全面进步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在冲洗注浆孔的过程中,要将注浆管的深入处理作为关键,利用高压水完成多次冲洗,避免孔内留存残余物。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渗漏水处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落实更加系统化的技术监管机制,确保技术应用体系的完整性,也为全面优化技术管理效果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苏勇辉,李俊杰.试论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1):1974.

[2]亓来滨.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3):2550-2551.

[3]杨关军.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应用[J].智能城市,2018,4(8):128-129.

标签:;  ;  ;  

浅谈明挖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吴佐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