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患儿应合理用药

癫痫患儿应合理用药

一、癫痫病儿应合理用药(论文文献综述)

张伯杨[1](2021)在《采用循证方法科学评估某院神经内科专科基本用药目录与疾病谱相符性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分两个章节概述了硕士期间研究的工作内容,第一章介绍了某院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谱及其分类,第二章对某院神经内科用药进行了循证评估,此外,还对基于循证医学的神经系统疾病用药安全性研究进行了综述。目的(1)对某院神经内科在用药品目录结合疾病谱进行循证评估。(2)针对某院神经内科疾病谱给出循证用药遴选总目录和推荐用药目录,为下一步紧密型医共体建立统一药品目录提供选药的科学依据。(3)评估某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疾病谱和药品供应目录的相符性,并得出神经内科专科基本药物目录的选用合理性和可及性。(4)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决策提供参考数据。方法(1)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统计某院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谱。(2)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方法对常见神经内科疾病进行分类。(3)对某院现有相关药品目录进行分析、整理和评价(4)根据常见神经内科疾病谱查询相关循证。(5)对疾病谱和药品目录的相符性进行评估(按照证据级别分类)。(6)评价某院住院患者神经内科疾病谱和现行药品供应目录的相符性,并得出神经内科专科基本药物目录的可及性和短缺药品目录。结果(1)某院2019年全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6028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前10位疾病中前三位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偏头痛,此三种疾病占疾病总例数的71.52%;(2)疾病谱循证推荐神经内科专科一线用药药品92种,其中推荐频次大于2的药品有17种,神经内科在用药品16种,疾病谱推荐药品短缺1种,神经内科一线推荐药品使用相符率为94.1%;疾病谱循证推荐神经内科专科二线用药药品78种,其中推荐频次大于2的药品有13种,神经内科在用药品10种,疾病谱推荐药品短缺3种,疾病谱推荐和在用品种相符率76.9%;某院神经内科在用品种78种,但疾病谱未推荐的在用药品有7种;(3)某院神经内科与循证一、二线药物推荐相符性较高,在用目录除部分进口药外,多数为国家基本目录用药,基本保证了神经内科用药合理性与经济性,但由于临床疾病诊断的某些不合理性,部分疾病临床医生未严格按照相关循证指南进行合理用药。结论在某院常见疾病院内在用药物与循证依据所列举的一、二线用药相符性有所差异,其中多数为国家基本目录用药,基本保证了神经内科用药合理性与经济性。部分疾病由于临床医师诊断不严谨,缺乏合理性,用药合理性有待商榷。随着各学科临床试验的广泛开展,循证医学的证据在不断完善前提正确运用循证医学证据指导临床实践下,为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撰写奠定了基础,更规范临床医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和节约医疗成本,促进医学不断发展和进步。

何颖[2](2021)在《癫痫患儿日常生活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癫痫患儿的日常生活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癫痫儿童的日常生活功能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次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取非随机取样,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儿科就诊的癫痫患儿178例。通过儿童情况调查表、儿童困难问卷(Questionnaire-Children with Difficulties,QC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SNAP-Ⅳ评定量表(Swanson Nolan and Pelham,Version IV Scale,SNAP-Ⅳ)、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9条目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self-rating scale-7,GAD-7)、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8,MMAS-8)等完成癫痫儿童临床资料的获取、日常生活功能、共患病和服药依从性的评估。资料收集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3.0软件,应用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共线性诊断、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178名患儿中,QCD最高56分,最低12分,中位数40(33,47)分。QCD得分>35的有122人(68.5%),30-35的共33人(18.6%),<30的23人(12.9%)。2.入选患儿中,共患行为问题86人(48.3%),共患学习困难68人(38.2%),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47人(26.4%),共患焦虑或抑郁14人(7.9%),四种共患病的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共患率最高的是行为问题,其次是学习困难。3.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出生情况、婴幼儿期健康情况、父母主要育儿方式、服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种类、服药依从性及是否共患ADHD、行为问题、学习困难、焦虑或抑郁的患儿QCD得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4.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婴幼儿期健康情况(偏回归系数1.497,标准化回归系数0.126)、服用抗癫痫药物种类(偏回归系数-2.456,标准化回归系数-0.126)、服药依从性(偏回归系数-3.590,标准化回归系数-0.178)、是否共患ADHD(偏回归系数-10.243,标准化回归系数-0.488)、行为问题(偏回归系数-3.560,标准化回归系数-0.192)、焦虑或抑郁(偏回归系数-4.275,标准化回归系数-0.124)是癫痫患儿日常生活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调整后R方50.1%)。其中婴幼儿期健康状况越好,日常生活功能越好;单药治疗患者较多药治疗者日常生活功能更好;服药依从性尚可的患儿相较于服药依从性欠佳的日常生活功能更好;有行为问题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或抑郁的患儿日常生活功能相对较差。5.具体时间段日常生活功能得分对比显示:不同服药依从性的患儿在学校、放学后、晚上、夜晚时间段QCD的得分有差异(P<0.05);有无ADHD或行为问题的患儿,在一天中各个时间段的QCD得分均有差异(P<0.05);有无焦虑抑郁的患儿,在清晨上学前及夜晚(傍晚)的QCD得分有差异(P<0.05);不同药物治疗的患儿在夜晚和总体行为的QCD得分上有差异(P<0.05);婴幼儿期健康情况不同的患儿在除晚上之外时间段的QCD得分均有差异(P<0.05)。结论1.本研究显示31.5%癫痫患儿日常生活功能受到影响。2.癫痫患儿常见共患病中,行为问题最为多见,其次为学习困难、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焦虑或抑郁。3.婴幼儿期体弱多病、使用多种抗癫痫药物治疗、服药依从性欠佳、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行为问题、焦虑或抑郁可能会影响不同时间段日常生活功能,导致日常生活功能受损。

马向梅[3](2019)在《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全蝎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搜集整理古代全蝎方剂,构建数据库,对全蝎的炮制、用量、剂型、配伍药物和主治病证进行数据挖掘,探讨全蝎增效减毒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安全有效应用全蝎提供理论依据和文献支持。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1.梳理古代文献对全蝎毒、效、性的记载。2.构建全蝎古方数据库,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全蝎方基本情况,包括剂型、炮制、用量、药引、主治病证等,多方面探讨全蝎控毒增效的方法。3.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全蝎方主治病证药物配伍规律等。结果:1.影响全蝎毒效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给药途径、炮制、剂型、用量、配伍、送服药物等。2.通过合理配伍可增效减毒,常用方法有:伍以祛风化痰药增其息风止痉之功;配伍辛散祛风药,助其祛邪止痛;配伍气味芳香药,以理气活血、开窍醒神;配伍苦咸之药以软坚攻毒;配伍虫类药攻邪通络。配伍甘缓扶正之品以缓毒减毒;配伍滋阴之品以柔克刚;配伍酸收药物,散收相制以控其毒。3.全蝎最常配伍息风止痉、温化寒痰、开窍、发散风寒、补气、祛风寒湿等药物,如麝香、僵蚕、天麻、白附子、甘草、防风、天南星等,主要治疗惊风、中风、痫病、痹证、疝气等疾病,其证候多为风痰证、痰热证、风热证、风热痰凝证、风寒湿证、风盛脾虚证、风毒证等。结论:1.全蝎息风、通络之效和气烈、攻散之毒均源于其味辛走窜之性。全蝎味辛气烈,性善攻窜走散,既为其毒,又是其效能特征。2.历代全蝎用量差异不大,与主治病证的关系较密切,治疗恶疮、癣病、麻风及风毒证等病证时用量较大,小儿用量应酌减,在1-3g范围内较安全。3.性味既是全蝎毒、效之源,亦是影响其毒、效发挥之关键。在准确辨病辨证的前提下,炮制严格、剂型适当、用量适宜、配伍合理等是保证全蝎疗效最大化和毒性最小化的主要手段。

周晔禄[4](2019)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治疗癫痫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及杨志宏主任医师治疗癫痫临床经验》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版本),系统地统计分析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藏的历代着作中记载的用以治疗癫痫的有效方剂,以及近40年在中文数据库治疗癫痫的方剂,探究历代医家诊治癫痫的学术经验和用药规律,为今后临床治疗癫痫提供参考,以发挥中医药自身优势,不断提高中医对于癫痫的防治水平。并分析探讨恩师杨志宏治疗癫痫的独到经验及其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藏的历代着作中记载的用以治疗癫痫的有效方剂,以及近40年在中文数据库治疗癫痫的方剂,共526首,并将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运用该软件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规律,挖掘核心药物组合,以指导临床诊治。结果:通过历代医家治疗癫痫的方剂,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对选出的526首处方进行分析,挖掘各个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通过对药物的四气分析发现寒温性药物使用频率最高;药味、归经分析发现:甘味、辛味、苦味药物最常见,用药以肝、心、脾经为主,共演化得出35组核心药对组合及33首新方。结论: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临床治疗癫痫的用药分析,得出历代医家治疗癫痫的用药经验,利用数据挖掘得出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统计数据,为中医药临床治疗癫痫的处方遣药、临床推广提供进一步的思路和理论依据、为癫痫治疗的相关药物开发以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导师杨志宏临床治疗癫痫时,以痰热惊风、蠲除止痫,健脾化痰、扶本澄源为宗。注重“痰、热、惊、风”在本病中的作用,治疗关键首重清痰逐痰,并以定痫方为基础方随症加减以治疗本病。

王一辰[5](2019)在《古代医籍中小儿起居调养的文献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我国素有重子嗣的观念,传统医学亦非常注重小儿起居调养,认为遵循一定的饮食、着衣、浴儿、剃头等方法及原则,有助于小儿茁壮成长,达到保健防病之功。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儿童健康的关注度持续增高,小儿起居调养方法需求日益增加,但相关的研究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小儿起居调养乱象频出,且屡见因偏颇的小儿调养陋习导致小儿生病乃至夭亡的报道。本研究从文献学的角度梳理古代中医小儿起居调养相关文献,以期为现代儿童保健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参照。方法:采用文献学的方法,结合中医儿科学、中医养生学、中医文献学、训诂学等多学科知识,梳理古代小儿起居调养的相关内容。本研究以《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和《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为线索,查阅记载的现已刊行的儿科专着、医着中儿科专篇等共50本。涉及年代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直至清代程康圃《儿科秘要》。结果:在小儿生理特点方面,传统医学认为小儿乃“纯阳”之体或“稚阴稚阳”之体,纯阳说兼具稚阳和生机旺盛义,对小儿的生理特点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在小儿年龄分期称谓方面,古代关于不同年龄的小儿称谓主要有初生儿、嫛婗、襁褓、婴儿、黄(口)、小儿、奶腥、奶童、孩儿、幼儿、牙/芽儿、期岁、周晬、夸乳、婴孩、龆龀、及笄、童、童子、童稚、童卯、稚子、髫、弱等24种称谓。在小儿饮食调养方面,主要分为乳儿法、哺儿法、断乳法、择乳母论以及小儿饮食注意事项,提出小儿饮食量不宜过多,不宜过咸,不可食肉太早,饮食不可偏嗜等。在小儿着衣调养方面,小儿不可穿衣过暖,不可穿新衣,宜穿父母旧服。在户外活动方面,小儿须待天和暖无风之时频见风日,从秋起练习薄衣之法。在小儿洗浴调养方面,浴儿汤水须冷热调和,小儿不宜久浴、数浴,不可浴背,应在无风密室中进行洗浴,浴后以粉摩之,并用棉絮包裹。剃儿头时,应选择温暖避风处。在小儿日常保健方面,新生儿无疾不可妄行针灸,且生病运用灸法治疗时,也不宜灸囟、前额发际穴;初生小儿勿服轻粉、朱砂,若小儿无病,不可服药调养;古人还提出很多小儿起居调养歌诀、谚语,包括“忍三分寒,吃七分饱,频揉肚,少洗澡”“戒养小儿,慎护风池”“养小须调护,看承莫纵弛”等。结论:梳理隋代至清末共50本中医儿科相关文献,探析古代小儿起居调养方法及原则共包括小儿生理特点、饮食、着衣、洗浴、剃头、户外活动、日常保健、传统小儿起居调养歌诀、谚语等8个方面。小儿的生理特点为“纯阳”之体和“稚阴稚阳”之体;“饮乳”和“食哺”量不宜多,具体视年龄大小而定。小儿哺食宜淡不宜咸,不可食肉太早,饮食不可偏嗜。若小儿出现食积,可用空乳乳儿法消之。在小儿着衣及户外活动方面,小儿不可暖衣,可穿父母旧服,宜时见风日,从秋起习薄衣之法,可枕菊花枕。浴儿时汤水须冷热调和,不宜久浴、数浴,勿浴背,浴时勿使肥皂入儿眼中,应在无风密室中洗浴,浴后以粉摩之,再用棉絮包裹。在给小儿理发时,应选择温暖避风处。新生儿无疾不可妄自针灸,且生病运用灸法治疗时,也不宜灸囟、前额发际穴。初生小儿不可服轻粉、朱砂下胎毒,若小儿无病,亦不可服药调养。在小儿起居调养原则上,古人提出应“忍三分寒,吃七分饱,频揉肚,少洗澡”“戒养小儿,慎护风池”“养小须调护,看承莫纵弛”等原则。传统小儿起居调养的方法、原则为现代儿童保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但其中一些饮食调养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后人对小儿起居调养的方法及宜忌的继承上,更应抱着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郝红红,夏露,仇爱珍[6](2019)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癫痫青少年羞耻感及自尊水平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应用于青少年癫痫病儿对其羞耻感和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青少年癫痫病儿8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前、护理后3个月羞耻感评分、自尊水平评分和服药依从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个性羞耻、身体羞耻、行为羞耻和家庭羞耻评分分别为(8.42±3.74)分、(3.65±1.02)分、(7.35±1.46)分及(5.13±1.22)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自尊量表、缺陷量表评分分别为(29.62±5.18)分、(84.39±11.2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为95.46%,优于对照组的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应用于青少年癫痫病儿可显着减轻其羞耻感,增强自尊水平,提高服药依从性,值得推广。

崔笑楠[7](2018)在《新型抗癫痫药物对儿童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常用新型抗癫痫药物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儿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及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01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既往未服用任何抗癫痫药物的新诊断癫痫及癫痫综合征患儿,年龄在4-12岁。试验组共43例,入组前征得家长知情同意,根据其年龄及发作形式,分别选用奥卡西平(OXC)、拉莫三嗪(LTG)、左乙拉西坦(LEV)单药治疗。对照组:26例未服用过任何抗癫痫药物的癫痫患者。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3个月、6个月及用药后12个月采集患儿清晨空腹静脉血样,测量血清钙(Ca)、血清磷(Pi)、25-羟维生素D(25-(OH)VD)、甲状旁腺素(PTH)、骨钙素(OC)、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并于儿童保健科门诊测量骨密度(BMD)。结果:1、试验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各项骨代谢指标之间无显着差异;2、奥卡西平组Ca、Pi、25-(OH)VD、PTH、OC、ALP及BMD各项指标在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后两两相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暂不认为各项分组之间的各种骨代谢指标有显着差异,结合临床,暂不考虑奥卡西平单药治疗癫痫1年对骨代谢有显着影响;3、左乙拉西坦组Ca、Pi、25-(OH)VD、PTH、OC、ALP及BMD各项指标在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后两两相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暂不认为各项分组之间的各种骨代谢指标有显着差异,结合临床,暂不考虑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癫痫1年对骨代谢有显着影响;4、拉莫三嗪组Ca、Pi、25-(OH)VD、PTH、OC、ALP及BMD各项指标在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后两两相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暂不认为各项分组之间的各种骨代谢指标有显着差异,结合临床,暂不考虑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癫痫1年对骨代谢有显着影响。结论:通过对我院癫痫儿童为期1年12个月的随访观察研究表明,目前正常计量的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的单药治疗对癫痫儿童骨矿物质(Ca、Pi)、骨代谢调节激素(25OHD、PTH)、骨形成标志物(OC、ALP)及骨密度(BMD)短期的影响不显着。但由于癫痫患儿需长期口服抗癫痫药物,应进行长程检测,同时需要扩大监测的样本量。在实际临床诊疗工作中,目前虽无明显证据表明部分常用新型抗癫痫药物对骨代谢有明确的损害,仍应规律监测各项骨代谢指标,予以正确的生活方式及运动的指导,适时预防性的补充钙剂、维生素D,并在发现明确影响时,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必要时调整抗癫痫药物的使用。

张心[8](2018)在《84例脑性瘫痪患儿合并癫痫的临床特征》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脑性瘫痪患儿合并癫痫的发作类型、头颅影像学及脑电图等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84例脑瘫合并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同期收集57例脑瘫不合并癫痫患儿为对照组,探讨脑瘫患儿合并癫痫临床特征。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在痉挛型四肢瘫、痉挛型偏瘫及痉挛型双瘫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脑瘫合并癫痫组中痉挛型四肢瘫(47.6%)及痉挛型偏瘫(25.0%)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9.3%和8.8%),而对照组中痉挛型双瘫(52.6%)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脑瘫合并癫痫组(16.7%);45例(53.6%)癫痫发作首发年龄1岁内,其中以痉挛型四肢瘫(45%)为主;脑瘫合并癫痫发作类型中,强直-阵挛性发作39例(46.4%),局灶性发作18例(21.4%),婴儿痉挛症13例(15.5%),强直发作与肌阵挛发作各5例(6.0%),阵挛发作2例(2.4%),失神、失张力发作各1例(1.2%);与对照组比较,脑瘫合并癫痫组在头颅影像学及脑电图异常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瘫合并癫痫组中头颅影像学中灰质或合并白质损伤、感染及发育异常所占比例(32.1%)明显高于对照组(8.8%),而对照组中脑白质损伤所占比例(36.8%)高于脑瘫合并癫痫组(11.9%)。脑瘫合并癫痫组的脑电图中局限性痫性放电所占比例(50%)明显高于对照组(15.8%)。结论痉挛型四肢瘫患儿更易发生癫痫,且多数在1岁内发病,强直-阵挛型发作占首位。头颅影像学及脑电图检查对早期癫痫诊断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刘花艳,谷利凤,朱丽辉,李艳,陈丹,舒玲,张琼,欧阳旭平[9](2017)在《癫痫患儿家庭管理干预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家庭管理干预对06岁癫痫患儿家庭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1日—11月30日在某省儿童医院住院的06岁癫痫患儿家庭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个家庭。两组均于患儿入院诊断为癫痫24 h内由调查员发放一般情况调查表、癫痫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和家庭管理量表进行基线调查,实验组除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外,还接受由研究者实施的为期6个月的家庭管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患儿出院3个月和出院6个月回院复查时对两组家长的癫痫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家庭管理情况进行再调查。结果干预前两组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癫痫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家庭管理量表总得分情况的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癫痫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家庭管理量表各分量表得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管理干预可以提高06岁癫痫患儿家庭管理水平,有利于患儿康复。

孙宇丹,刘毅[10](2016)在《癫痫中医辨证论治及针药治疗研究》文中提出癫痫是临床上常见的疑难病,历代医家对其中医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大量研究,发现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结合中药、针灸、针药等方法治疗癫痫发作取得较好的疗效。

二、癫痫病儿应合理用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癫痫病儿应合理用药(论文提纲范文)

(1)采用循证方法科学评估某院神经内科专科基本用药目录与疾病谱相符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某院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谱及其分类
    前言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第二章 某院神经内科用药的循证评估
    前言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文献综述 基于循证医学的神经系统疾病用药安全性研究进展
    1、神经系统常见疾病
    2、神经系统用药安全性问题
    3、循证医学在用药指导中的优势
    4、循证医学在神经内科用药安全中的应用
    5、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癫痫患儿日常生活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计算
        2.2 数据收集
        2.3 评估工具
        2.4 质量控制
        2.5 研究的伦理原则
        2.6 统计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1.1 患儿一般资料分析
        1.2 家庭一般资料
        1.3 疾病相关资料
        1.4 共患病资料
    2 癫痫患儿日常生活功能得分情况
    3 癫痫患儿共患病情况
    4 影响QCD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4.1 患儿一般情况单因素分析
        4.2 家庭一般情况单因素分析
        4.3 疾病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
        4.4 共患病单因素分析
    5 QCD得分与重要影响因素之间多元线性回归
    6 各影响因素在各个时段得分的对比
        6.1 婴幼儿期健康情况
        6.2 服用抗癫痫药物种类
        6.3 服药依从性
        6.4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6.5 行为问题
        6.6 焦虑或抑郁
讨论
    1 癫痫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情况
    2 癫痫患儿共患病情况
    3 癫痫患者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婴幼儿期身体健康情况
        3.2 服用抗癫痫药物种类
        3.3 服药依从性
        3.4 行为问题
        3.5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3.6 焦虑或抑郁
    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儿童困难问卷量表(QCD)
    附表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SNAP-Ⅳ评定量表(SNAP-Ⅳ)
    附表3 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
    附表4 9 条目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
    附表5 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
    附表6 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MMAS-8)
综述 癫痫对患儿行为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全蝎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全蝎毒、效相关文献研究
    一、全蝎之毒
        (一)毒性源流
        (二)中毒机制
        (三)中毒表现
        (四)使用禁忌
        (五)中毒解救
        (六)炮制减毒
        (七)配伍减毒
    二、全蝎之性效
        (一)性味归经
        (二)功效主治
        (三)增效配伍
        (四)性味功效特点
第二部分 全蝎增效减毒用药规律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一)全蝎方药数据库选择标准
        (二)全蝎方药信息数据库构建
    三、研究方法
        (一)中医文献学方法
        (二)数据标准化处理
        (三)统计学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古代全蝎方基本情况分析
        (二)全蝎炮制分析
        (三)全蝎方剂型分析
        (四)全蝎方送服药物分析
        (五)全蝎方量效关系分析
        (六)全蝎方配伍规律研究
第三部分 讨论
    一、全蝎毒效的辨证关系
        (一)毒效源自药性
        (二)毒效发挥赖于合理运用
    二、影响全蝎毒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给药途径
        (二)合理炮制
        (三)药用部位
        (四)剂型
        (五)送服药物
        (六)用量
        (七)配伍方法
        (八)辨病辨证
    三、全蝎主治病证用药规律分析
        (一)惊风
        1.痰热动风证
        2.风热痰凝证
        3.脾胃虚弱证
        (二)中风
        1.风痰入络证
        2.痰浊蒙窍证
        3.痰热壅盛证
        (三)痫病
        1.风痰闭阻证
        2.痰火扰神证
        3.心神不宁证
        (四)痹证
        1.风寒湿证
        2.肝肾两虚证
        (五)痈疽
        1.热毒证
        2.风毒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4)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治疗癫痫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及杨志宏主任医师治疗癫痫临床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祖国医学对癫痫的认识
        1.1 源流考究
        1.2 病因病机
    2、中医药治疗
    3、小结
第二部分 历代医家文献资料研究
    1、文献资料
        1.1 文献来源
        1.2 选择标准
        1.3 数据筛选
        1.4 数据筛选
    2、研究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分析软件
        2.3 数据的录入与核对
        2.4 数据分析
    3、结果
        3.1 用药频次统计
        3.2 药物四气统计
        3.3 药物五味统计
        3.4 药物归经统计
        3.5 组方规律分析统计
        3.5.1 用药模式
        3.5.2 规则分析
        3.5.3 网络展示图
        3.6 新方分析
    4、讨论
        4.1 用药频次
        4.2 四气五味分析
        4.3 归经分析
        4.4 新方分析
第三部分 杨志宏主任医师治疗癫痫临床经验
    一、痰热惊风,蠲除止痫
    二、健脾化痰,扶本澄源
    三、临证心得
    四、临床验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古代医籍中小儿起居调养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综述小儿调养的现代研究进展
    1 “辨质调养”的小儿体质调养研究概况
        1.1 小儿体质分类的研究概况
        1.2 小儿体质形成因素的研究进展
        1.3 小儿体质调养的研究概况
    2 小儿饮食调养研究概况
        2.1 理论研究概况
        2.2 临床研究进展
    3 小儿推拿调养研究概况
        3.1 理论研究概况
        3.2 临床研究进展
    4 小儿病后调养研究概况
        4.1 小儿积滞病后调养研究概况
        4.2 小儿哮喘病后调养研究进展
        4.3 小儿厌食症调养研究进展
        4.4 小儿营养不良调养研究进展
    5 小儿调养与治未病思想的研究概况
    6 分析与讨论
        6.1 研究现状分析
        6.2 讨论
    7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小儿生理特点及传统年龄分期与称谓研究
    1 书籍选择
        1.1 儿科专着
        1.2 医着中儿科专篇
    2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2.1 小儿生理特点的文献研究
        2.2 小儿病理特点的文献研究
        2.3 小儿纯阳之体
        2.4 小儿稚阴稚阳
    3 小儿年龄分期及称谓考证
        3.1 医学书籍考证
        3.2 文学书、辞书、史书考证
    4 小结
第三部分 小儿起居调养
    1“起居”考
    2 小儿饮食
        2.1 乳儿法
        2.2 哺儿法
        2.3 断乳法
        2.4 择乳母论
        2.5 小儿饮食注意事项
    3 小儿穿衣及户外活动
        3.1 小儿“不可暖衣”宜多进行户外活动
        3.2 小儿宜习“薄衣之法”
        3.3 小儿宜枕菊花枕芯
        3.4 小儿宜穿父母旧衣
        3.5 小儿初生一腊勿见外客
    4 浴儿法
        4.1“浴儿”法最早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
        4.2 唐代“浴儿法”进一步发展
        4.3 宋金元时期“浴儿法”进一步形成
        4.4 明清时期“浴儿法”进一步完善
    5 剃儿头法
        5.1 剃儿头须选择温暖避风处
        5.2 剃儿头应择良日
    6 小儿日常保健
        6.1 初生小儿勿服轻朱考
        6.2 小儿生病服药考
        6.3 新生儿无疾不欲妄针灸考
    7 传统小儿起居调养歌诀、谚语养生价值探讨
        7.1 戒养小儿,慎护风池
        7.2 忍三分寒,吃七分饱,频揉肚,少洗澡
        7.3 养小须调护,看承莫纵弛
    8 小结
第四部分 传统小儿调养相关问题探讨
    1“小儿纯阳”说考辨
        1.1“纯阳”的辞源学考辨
        1.2“纯阳”的道教考辨
        1.3 小儿“纯阳”说的医学解读
        1.4 小结
    2“忍三分寒”源流考辨及其现代保健意义探析
        2.1“忍三分寒”源流考辨
        2.2“忍三分寒”的理论依据分析
        2.3“忍三分寒”的具体实施方法与原则
        2.4 讨论
    3 小儿“宜时见风日”考辨及其现代保健意义探析
        3.1 小儿“宜时见风日”源流考辨
        3.2 小儿“宜时见风日”的理论依据
        3.3 小儿“宜时见风日”的应用原则
        3.4 讨论
第五部分 结语
    1 对小儿生理特点及年龄划分的认识
        1.1 对小儿生理特点的认识
        1.2 对小儿年龄划分称谓的认识
    2 对小儿起居调养方法、原则和相关禁忌的认识
        2.1 对小儿起居调养方法和原则的认识
        2.2 对小儿起居调养相关禁忌的认识
    3 本研究的价值
        3.1 对“小儿纯阳”说进行考辨
        3.2 对““忍三分寒”源流考辨并探讨其现代保健价值
        3.3 对小儿“宜时见风日”源流考辨并探讨其现代保健意义
    4 本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癫痫青少年羞耻感及自尊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羞耻感评分对比
    2.2 两组护理前后自尊水平评分对比
    2.3 两组服药依从性对比
3 讨论

(7)新型抗癫痫药物对儿童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2.2 对照组与各实验组用药前
    2.3 奥卡西平组
    2.4 左乙拉西坦组
    2.5 拉莫三嗪组
3 讨论
    3.1 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
    3.2 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影响
    3.3 癫痫及抗癫痫药物对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
4 结论
    4.1 抗癫痫药物对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
    4.2 临床工作中的指导意义
    4.3 实验设计的不足与改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8)84例脑性瘫痪患儿合并癫痫的临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9)癫痫患儿家庭管理干预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2.1.1 一般情况调查表
        2.1.2 癫痫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
        2.1.3 家庭管理量表
        2.1.4 癫痫患儿家庭管理手册
    2.2 干预方法
        2.2.1 住院期间
        2.2.1. 1 入院24 h内
        2.2.1. 2 住院中期 (住院第3~10天)
        2.2.1. 3 出院当天
        2.2.2 出院后
    2.3 资料收集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患儿及其家庭的一般情况
    3.2 两组不同时间点癫痫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家庭管理量表得分情况比较
4 讨论
    4.1 0~6岁癫痫患儿的家庭管理水平普遍偏低
    4.2 家庭管理干预能提高癫痫患儿家庭的管理水平
    4.3 家庭管理干预中存在的问题
5 结论

(10)癫痫中医辨证论治及针药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1.1 中医病因病机
2 中医治疗
    2.1 中药辨证论治
        2.1.1 痰火内盛证
        2.1.2 风痰扰神证
        2.1.3 痰瘀闭阻证
        2.1.4 心脾两虚证
    2.2 针灸治疗
    2.3针药治疗
3 结语

四、癫痫病儿应合理用药(论文参考文献)

  • [1]采用循证方法科学评估某院神经内科专科基本用药目录与疾病谱相符性的研究[D]. 张伯杨. 大理大学, 2021(09)
  • [2]癫痫患儿日常生活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何颖. 福建医科大学, 2021
  • [3]基于“毒-效-证”相关性的全蝎用药规律研究[D]. 马向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4]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治疗癫痫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及杨志宏主任医师治疗癫痫临床经验[D]. 周晔禄. 陕西中医药大学, 2019(08)
  • [5]古代医籍中小儿起居调养的文献研究[D]. 王一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6]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癫痫青少年羞耻感及自尊水平的影响[J]. 郝红红,夏露,仇爱珍. 安徽医药, 2019(04)
  • [7]新型抗癫痫药物对儿童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D]. 崔笑楠. 山西医科大学, 2018(01)
  • [8]84例脑性瘫痪患儿合并癫痫的临床特征[D]. 张心. 安徽医科大学, 2018(01)
  • [9]癫痫患儿家庭管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 刘花艳,谷利凤,朱丽辉,李艳,陈丹,舒玲,张琼,欧阳旭平. 中华护理杂志, 2017(10)
  • [10]癫痫中医辨证论治及针药治疗研究[J]. 孙宇丹,刘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17)

标签:;  ;  ;  ;  ;  

癫痫患儿应合理用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