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中班主任工作浅谈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中班主任工作浅谈

关键词以人为本;班主任;管理工作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在当前教育教学中,学生受到的教育不再是局限在学校教师的教育内容,学生还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这样就导致学生在成长中的思想更加开放,也给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这就要求班主任能够在学生管理中做到以人为本,在对学生班级管理中做到尊重学生、做到让学生充分发展,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理念缺失的现状

1.忽视学生个人价值

在传统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过于强调学校的价值以及集体的价值,没有关注学生个人价值在班级管理中的体现。班主任片面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全面发展。众所周知,高中学生在这三年的终极目标就是顺利通过高考、进入理想的大学。班主任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和学校比拼升学率的压力下,也不得不片面强调学生的考分,将提高考试成绩作为管理的首要目标,同时更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大多数高中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会将学生视为实施工作的工具,在给学生安排任务时,从不考虑学生的感受,不重视学生的个人价值体现。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甚至会给学生带去负能量。

2.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并不是成为统一的人才。高中学生在学校内接受的教育与其个人成长目标不相符,个人需求就得不到满足。班主任只关注学生的共性,扼杀学生的个性,不关注学生思维的创新,使学生的个性化优势难以表现出来。这样的管理模式存在很大的片面性。事实上,学生成绩的高低与自身家庭的状况有着直接的关联,而班主任只关注学生在校园内的表现与情况,没能对每位学生的生活加强管理,长此以往,会导致其管理工作出现大的漏洞。

3.忽视心理道德教育

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班主任在平时似乎一直充当控制者的角色,这种现象自然而然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产物,毋庸置疑,班主任控制学生的校园生活,会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与自身保持高度一致,但同时也会剥夺掉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不利于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班主任布置的任务,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绝对地服从,与现代教育理论规定学生主动性的原则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管理才能。

二、高中班主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加强班级管理的对策

将以人为本理念与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还需要班主任认真反思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多多关注高中学生的想法与需求。班主任的工作应该是以理服人的,而不是专横地实施压制。因为高中学生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这个年龄段最为叛逆,他们讨厌高压政策,反感专政。所谓压迫越大,他们的反抗就越大,压制只会使他们的不满愈加积累,虽然可能不会直接对抗,但会暗中较劲,或背地里用更恶劣的行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强调说理,以理服人。

1.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关注学生个体价值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教师要利用学校价值与学生个人价值相结合的方法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教师要主动去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用自己去影响他人,调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他人,关注学生精神与心理方面的需求。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人需求,加强学生个人与学校、社会之间的联系,才能让个体价值得以体现。对每一位学生都能实事求是地做出客观评价,也不拿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要素,而是要善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发扬长处,引领有专长的学生加入特长班进行学习。

2.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推动学生个性发展

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针对师生之间因缺乏交流而出现的一系列隔阂,教师有规划地予以弥补,并用健全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以此加强约束管理,加大制度执行、落实的力度,促进制度符合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习特征,号召全体认真遵守,并在实践中予以改进和完善,这样一种人性化制度会端正班集体的作风,增强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集体意识,促进班级的整体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才。比如:班级中总有几位急性子的学生和几位慢性子的学生,如果教师用统一的目标要求他们,必然会损害一些学生的个性。针对急性子的学生,教师要建立“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与思考”的目标。针对慢性子的学生,教师要建立“引导学生学会表达与竞争”的目标,让班级管理工作服务于不同个性的学生。同时,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感到与班主任之间的沟通不再有心理障碍,而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之上,就像普通朋友一样亲近,这也有利于每位学生对班集体的管理建言献策,促进管理决策的透明化和民主化,形成人人共建班集体的新潮流。

3.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做好心理与道德教育

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了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与传统的班级管理相比,素质教育的落实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人优势的机会。班主任在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时,要尽可能多多关心高中学生的心理教育与道德培养。比如,高一学生刚入校时,不习惯独立生活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教师要利用心理教育,打消学生的负面情绪,让学生找到自主学习与独立生活的勇气,参与到学校的锻炼中。用班级教育满足学生的需求,才能让班主任管理工作价值提高。

三、结语

班主任能够在学生管理中做到以人为本,在对学生班级管理中做到尊重学生、做到让学生充分发展,能够做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上的自信心,让学生具有学习上的动力,能够通过暗示或者是提示提醒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在班级建设中要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班主任工作中还要不断探索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市实验中学362000)

标签:;  ;  ;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中班主任工作浅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