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频率论文_杨帆

导读:本文包含了静态频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频率,静态,叶片,汽轮机,特性,系数,负荷。

静态频率论文文献综述

杨帆[1](2019)在《汽轮机叶片静态频率测量实验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STM32F427单片机为核心,设计开发了基于单片机的低成本汽轮机叶片静态频率测量实验系统,阐述了系统整体设计及单片机硬件设计与软件开发,对实验平台的特点进行了描述。实践表明,新的测量实验系统简化了传统的叶片静态频率测试方法,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验,使学生专注于理解实验原理,验证叶片连接刚性、叶片长度等叶片状态改变时对自振频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期刊2019年05期)

陈春水[2](2019)在《航空发动机叶片静态频率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零件之一,其工作时承受多种变化的载荷,当激振力频率接近叶片的共振频率时,引起叶片共振,易导致叶片疲劳失效。为有效地避免叶片发生共振,需在装配前检测叶片的共振频率是否符合要求。因此,有必要进行叶片静态频率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本文主要完成如下工作:(1)根据有限元动力学理论的研究,创建叶片模型及简化模型,在ANSYS软件中完成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确定了:一弯和二弯、一扭和二扭叶尖振动是反向关系;进气边叶尖处是叶片振动信号的最佳采集点;以正弦稳态扫频信号为激振信号;可通过查找共振峰的位置求得共振频率。(2)根据CZT算法的研究,完成多步CZT的编程,通过CZT和FFT、ZFFT、STFT的比较,确定了:CZT可从任意起始频率求得任意计算分辨率的频谱,在短采样、单频率的信号处理中更灵活、准确,多步CZT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析精度,适用于叶片测频系统的振动信号分析。(3)设计叶片测频系统的设计目标和硬件、软件框架,完成系统的叁个部分:硬件系统的搭建;通过频率分布概率的分析设计并实现分段扫频策略,仿真得知,相对于顺序扫频提高了 69.27%的效率,并完成数据库编写;编写软件系统,实现用户系统、测频模块、数据系统的功能。(4)进行叶片测频系统的重复性测频试验和连续测频试验,重复测频的精确度等级为0.1级,连续测频最大引用误差为0.101%,表明叶片测频系统测频误差较小,重复性较好,测量精密度、准确度较高,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且测频效率提高57.97%。探讨了测频系统的激振、信号采集、分析优化,进行不同振幅比的仿真叶片加载分析,结果表明振幅比参数在叶片选配中有一定的实用意义。本文研究发的叶片静态频率检测系统,较为完善的实现了从测频任务的获取,到叶片的测频、数据的管理等功能,并进行实际测频试验,提高了叶片测频的效率。(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3-22)

郭嘉,何新荣[3](2018)在《某350MW机组叶片静态频率测试以及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机组调试或检修期间,基于安全性考虑,须对机组叶片进行静态频率检查。针对某350 MW机组叶片,利用YPCP频谱分析软件进行静态频率测试,并对安全性进行评价,测试表明叶片可以安全运行。(本文来源于《电站系统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杨帆[4](2016)在《基于软频率复用的自适应半静态频率协调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抑制LTE系统中小区间干扰通常采用软频率复用方案,但它为每个小区固定地分配主载波,频谱分配缺乏有效性和灵活性,适用于小区用户均匀分布情况下的静态干扰协调技术。因此,提出自适应半静态频率协调方案,根据小区间频谱资源优先级自适应地调整每个小区中的主副载波频段,且频率子载波根据小区边缘用户的负载分配。通过MATLAB仿真,得出结果说明所提方案能够有效增强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同时提高了系统及小区边缘用户的信干噪比和吞吐量。(本文来源于《通信技术》期刊2016年09期)

张谦,周林,周雒维,刘超,史乐峰[5](2014)在《计及电动汽车充放电静态频率特性的负荷频率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对电动汽车参与电力系统调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动汽车作为分布式电源参与系统调频,而对电动汽车作为可控负荷参与系统调频的研究较少。但是,电动汽车作为分布式电源和可控负荷对其参与系统调频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中计及了电动汽车的充放电静态频率特性模型,在电力系统负荷扰动发生时,实现了对电动汽车充放电的协调控制,使其在分布式电源和可控负荷两个角色间合理转换。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及电动汽车充放电的单区域系统负荷频率控制模型,并将该模型扩展为两区域互联系统。在MATLAB/Simulink中建模并进行仿真分析。算例结果表明,电动汽车作为分布式电源和可控负荷参与系统调频,不仅可以使系统频率调整速度更快,有效减小系统频率偏差,而且能减小传统调频机组的备用容量。(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4年16期)

董飞飞[6](2013)在《基于静态频率稳定性分析的电网容量交换能力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系统静态频率特性识别与计算对于维持电力系统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使用最小二乘法对仿真计算得到的静态频率特性系数进行曲线拟合,依据拟合得到的静态频率特性系数的曲线变化趋势预测不同交换容量下的频率偏差限制点,在静态频率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电网容量交换能力评估。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陕西电力》期刊2013年01期)

吴军,刘涤尘[7](2012)在《基于灰色预测的电力系统静态频率特性系数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系统GGM(1,1)模型的电力系统静态频率特性系数的快速识别与预测计算方法。该方法在分析对比常规静态频率特性系数定义公式、识别计算方法及灰色系统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电力系统静态频率特性系数预测的灰色模型构建方法,在同一运行方式下施加递增扰动计算系统频率偏差最大值并计算系统静态频率特性系数的等测度数据序列,替代时间序列建立静态频率特性系数的灰色GM(1,1)模型,预测计算系统静态频率特性系数变化趋势并进行分析。应用灰色系统中的GGM(1,1)模型对特高压电网某年度运行方式下的系统K值进行了预测计算,同时在仿真算例中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计算误差。(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2年06期)

[8](2011)在《高分辨率去静态频率域大地电磁法获美国专利》一文中研究指出不久前,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物探中心的科技发明项目——高分辨率去静态频率域大地电磁法,在继2009年获国家发明专利后,又顺利通过了美国专利局的审核,喜获美国国家专利。该发明的创新点包括将多台采集装置布设在待勘探区域,且相邻测点公共电极点共用同一电极;对同向(本文来源于《地质装备》期刊2011年03期)

郭江龙,李琼,李祎,王松岭[9](2010)在《汽轮机低压转子叶片静态频率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机组检修期间,需要对所有叶片的状况进行宏观检查和频率测试,检查转子叶片的固有频率是否在长期运行过程发生改变。针对某电厂#8汽轮机低压转子末级调频叶片,通过测试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的意见,并为下次检修期间转子叶片静态频率测试提供对比依据,从而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本文来源于《电站系统工程》期刊2010年06期)

张俊峰[10](2008)在《燃气轮机组中静态频率变换器的原理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静态频率变换器(static frequency converter,SFC)在大型燃气轮机组启动中的作用。对SFC的主要工作方式——脉冲模式换流和负载换向模式换流进行了深入具体分析,从而得出两种换流模式下SFC的工作原理。在实际应用中,提出应注意励磁系统与SFC的配合问题,在机组转速小于18%额定转速时,励磁调节器采用手动方式,在机组转速大于20%额定转速时,则采用自动方式。(本文来源于《广东电力》期刊2008年12期)

静态频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零件之一,其工作时承受多种变化的载荷,当激振力频率接近叶片的共振频率时,引起叶片共振,易导致叶片疲劳失效。为有效地避免叶片发生共振,需在装配前检测叶片的共振频率是否符合要求。因此,有必要进行叶片静态频率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本文主要完成如下工作:(1)根据有限元动力学理论的研究,创建叶片模型及简化模型,在ANSYS软件中完成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确定了:一弯和二弯、一扭和二扭叶尖振动是反向关系;进气边叶尖处是叶片振动信号的最佳采集点;以正弦稳态扫频信号为激振信号;可通过查找共振峰的位置求得共振频率。(2)根据CZT算法的研究,完成多步CZT的编程,通过CZT和FFT、ZFFT、STFT的比较,确定了:CZT可从任意起始频率求得任意计算分辨率的频谱,在短采样、单频率的信号处理中更灵活、准确,多步CZT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析精度,适用于叶片测频系统的振动信号分析。(3)设计叶片测频系统的设计目标和硬件、软件框架,完成系统的叁个部分:硬件系统的搭建;通过频率分布概率的分析设计并实现分段扫频策略,仿真得知,相对于顺序扫频提高了 69.27%的效率,并完成数据库编写;编写软件系统,实现用户系统、测频模块、数据系统的功能。(4)进行叶片测频系统的重复性测频试验和连续测频试验,重复测频的精确度等级为0.1级,连续测频最大引用误差为0.101%,表明叶片测频系统测频误差较小,重复性较好,测量精密度、准确度较高,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且测频效率提高57.97%。探讨了测频系统的激振、信号采集、分析优化,进行不同振幅比的仿真叶片加载分析,结果表明振幅比参数在叶片选配中有一定的实用意义。本文研究发的叶片静态频率检测系统,较为完善的实现了从测频任务的获取,到叶片的测频、数据的管理等功能,并进行实际测频试验,提高了叶片测频的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静态频率论文参考文献

[1].杨帆.汽轮机叶片静态频率测量实验系统设计[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9

[2].陈春水.航空发动机叶片静态频率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浙江大学.2019

[3].郭嘉,何新荣.某350MW机组叶片静态频率测试以及安全性评价[J].电站系统工程.2018

[4].杨帆.基于软频率复用的自适应半静态频率协调方案[J].通信技术.2016

[5].张谦,周林,周雒维,刘超,史乐峰.计及电动汽车充放电静态频率特性的负荷频率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

[6].董飞飞.基于静态频率稳定性分析的电网容量交换能力评估[J].陕西电力.2013

[7].吴军,刘涤尘.基于灰色预测的电力系统静态频率特性系数计算[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

[8]..高分辨率去静态频率域大地电磁法获美国专利[J].地质装备.2011

[9].郭江龙,李琼,李祎,王松岭.汽轮机低压转子叶片静态频率试验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10

[10].张俊峰.燃气轮机组中静态频率变换器的原理和应用[J].广东电力.2008

论文知识图

微带拐角的等效电路(a)微带几何结构图...超声换能器fr/fs变化曲面超声换能器动态支路、等效电路导纳模...压电泵工作过程基于系统逆的MIMO鲁棒二自由度控制系...膨胀阀开度阶跃变化时蒸发温度的模型...

标签:;  ;  ;  ;  ;  ;  ;  

静态频率论文_杨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