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的美育渗透

中职语文教学的美育渗透

◆张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伊犁农四师六十六团农广校835219

摘要:在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课程的美育价值,最大限度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文学的语感美、构思美、意境美,从而让中职学生理解美,进而在生活中创造美。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美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美育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已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有识之士所认识,美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生源质量问题,美育应当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因为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而到中职学校来学习的。在小学、初中阶段他们很少得到老师的“关照”,有的学生从未让家长以自己为荣。久而久之他们在家欺骗父母,在校应付老师,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有的学生完全放弃自己,并且养成一些不良习惯。这部分学生有很强的心理承受力和抗压能力,简单的正面说教对这样的学生并不起作用。对这一部分学生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而是要在整个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渗透美育,发挥美育的作用,一点一滴、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教育和熏陶。

美育看起来是对人的微观行为的教导,是人的感情世界的东西,但它对人的宏观方面的建树和成长,对人的全身心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和补充作用。语文是工具学科,它所包含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文学更是人们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因此,语文与美育是水乳交融、不可分离的关系。

一、中职语文教学美育渗透的意义

1.丰富审美素养

中职语文中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学作品。教师在教学中挖掘审美因素,启迪审美想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感悟,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味,使学生透过美的语言受到潜移默化的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增强美学感受。

2.促进完美人格的塑造

中职语文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它比其他学科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健康心理、高尚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前赤壁赋》表达出作者的超脱旷达及其身处逆境时自我调控、泰然达观的心态;《归去来兮辞》带给我们的是热爱生活、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这些内容对于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树立自尊、自强、达观、进取的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中职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实施美育

1.正确认识语文教育的美育价值

因为美育不仅包含艺术,而且超越艺术。我们要树立大美育观,将美育工作视为学校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美育工作不是喊口号,也不是一种流行时尚,而是要长期坚持,确实落到实处。美育工作应该渗透在每门学科,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每一个角落,美育要渗透到学校的一切工作中。中职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文学美、艺术美的熏陶,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进行审美注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净化心灵,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借助语言审美教育的情感陶冶、精神体验、趣味滋养、道德评价等渠道进行,使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具有情感性、艺术性。

2.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美

语文课中的文学作品不像视觉艺术有形象在眼前,听觉艺术有声音在耳边那样直观,而是间接的表现形象。也就是说,作者创作形象于字里行间,把握它需要阅读者用自己的审美经验转换来实现。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教学中就应该把握语文的这一特殊规律,在学生和作品中架起一道桥梁,引导他们根据作品的内容、表现的方法走进作者创造的世界,感受作品的形象美。例如学习散文《长江三峡》,要让学生领略到三峡的瑰丽景色,就必须抓住三峡山陡、流急、滩险的共同特征和三峡的各自特点——瞿塘峡雄,巫峡秀、西陵峡险,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秀美。

3.指导学生欣赏作品美

阅读作品产生的精神上的愉悦、思想上的教育以及与写作中的情景产生共鸣的现象,就叫做艺术欣赏。欣赏美是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上,教师尤其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共鸣,完善欣赏美的活动,否则,是无法实现美育的。以冰心的《笑》为例,《笑》里展现了三幅笑影:从图画里的安琪儿的微笑,联想起五年前的田野道旁看见的一个孩子的微笑,又联想起十年前在海边茅屋前看见的一个老妇人的微笑。作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仔细品味这三个微笑:三幅笑影都有花相伴,美丽而温柔,亲切而和善。作者通过这三幅笑影,体会了世间的美好。而当三幅笑影在作者的似梦似幻的想象中“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她将对于“爱”和“美”的呼唤转达给了我们。作者所描写的“微笑”是以“爱”和“美”作基调的。她在带给我们“爱”的感受的同时也把我们引进“美”的境界。她怀着爱心与对“美”的向往创造出独具魅力的艺术境界。

4.激发学生用文字创造生活美

学会运用文字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目标,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文思泉涌,挥洒自如;而有的学生则表现出艰难甚至是痛苦的表情。其实,写作是学生对生活美的发现、感悟和表现。写作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现欲望,没有发现美在哪里,又怎能用心感悟和用文字表现情感呢?因此,要想让学生在作文里淋漓尽致地创造生活美,关键要学生有创作的源头活水,要做生活的主人,不做生活的旁观者,即善于用美的眼光去审视生活,领悟生活。具体做法是引导学生多看、多写,阅读教师推荐的优秀文学作品,书写自己每日的所见所闻,评价自己周边的美丑善恶,让学生不断认识生活哲理,懂得社会生活的复杂,分清人生的真善美。教学中可经常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或写写某一个场面或一段景色,锻炼他们活跃的思维和较强的表达能力。如教学《雁荡山》,就可以要求学生练习三分钟口头作文,把文中那幅奇、秀、险的特点描述出来,许多同学把平日的生活体验融合到描述中,讲得栩栩如生。语文教师要抓住时机,让学生记下自己对事物的美的感受。

“我手写我口”。学生想的说的和写的都一致,文章自然会生动传神,情真意切。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自由作文,尽情抒写生活中的真、善、美,鞭笞人生中的假、丑、恶。学生拥有了较广阔的写作空间,比较容易创作文质兼美或创意的文章,从而进—步激发写作的兴趣。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贬恶扬善的同时强调思维的独创性、发散性和新颖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教师可利用课堂时间向学生推荐选读报刊杂志上的美文:朗读交流学生文中佳作,扩大和阅读空间,使学生获得审美情感的愉悦,进一步激励学生审美创造的欲望。当学生审美创造的情感和兴趣激发起来时,就—定能够在写作中创造美。

总之,语文课是最有审美价值的课程之一。语文课应当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理想,让学生学会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中职学校语文教师只要敢于探索,勇于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中职语文课也会变得充满活力、充满生气、充满情趣和美感。“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文学作品中的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精于理解、勇于创新,不论是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还是学生,都会由此找到一条通向创造美之门的大道。

参考文献

[1]王瑞平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现状反思[J].甘肃教育,2001。

[2]孙文愿《美学基础新编》.湖南师大出版社,91版。

标签:;  ;  ;  

中职语文教学的美育渗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