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慈:践行焦裕禄精神助推河南乡村振兴论文

闫慈:践行焦裕禄精神助推河南乡村振兴论文

[摘 要]焦裕禄精神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近60年来,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思想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活力影响着新时代的发展。习近平评价焦裕禄精神是“心中只给人民留位置,唯独没有他自己”的高尚品德,这是一种朴素的英雄主义精神,是一种伟大的道德情操,不因时代变迁而褪色,不因岁月流逝而淡漠。在新时期,焦裕禄精神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也是伟大国家繁荣昌盛的凝聚力。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是增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激励全党干部群众的强大动力。基于此,本文分析如何践行焦裕禄精神来助推河南省乡村振兴。

[关键词]焦裕禄精神;乡村振兴;新时代

1 焦裕禄精神的实质内涵

尽管焦裕禄精神所产生的时代距今已相隔久远,但焦裕禄精神的闪光点仍然升华为改革发展的内涵和本质在当代熠熠生辉,在凝聚人心、聚集民力方面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新时期我们党,以及每一个中华子女都要学习、继承并弘扬焦裕禄精神,尤其要学习焦裕禄同志的一心爱民的道德情操与公仆情怀,以及一心为民的奋斗精神和求实作风。”

1.1 “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改革初心

焦裕禄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共患难、同进退,用一生的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态度。他真正做到了一名县委书记和优秀共产党员“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职责,为中国共产党干部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榜样。他真正把自己当成是人民的儿子,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忍着病痛全身心投入到兰考县的发展中,也因此收获了人民的敬仰和怀念。焦裕禄同志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优秀精神,仍然值得当今每一位基层干部认真学习和继承,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视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终极信仰。

(3)接缝处理。新建沥青路面接缝通常可分为横向接缝和纵向接缝。横向接缝施工常采用平接缝方式处理,沿纵向方向与垫板平齐部位进行施工,然后使用锯缝机将接头整平铲除。在连续施工时需对摊铺层锯切残留灰浆进行清理,并用黏层沥青进行涂抹。当存在纵向接缝时,要使用两台以上的摊铺机实行橡胶沥青路面的热接施工,在一定条件下,还可采用碾压方式碾平接缝交接痕迹。

1.2 “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改革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精髓,是制定各项原则和政策的核心宗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体现,更是一种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开展工作与进行调研的做事态度。在兰考县工作期间,焦裕禄同志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调研、深入调查。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兰考县的三大害盐碱、黄沙、内涝获得了显著的治理效果,这源于他亲自踏遍兰考县的每一寸土地,超过2500多km的长途跋涉,全县84个通风口、1600多个沙丘和所有洼地、封闭河流的详细记录与绘图编号都是他“实事求是”的工作写实。正是他这种探求就里的人生态度,兰考人民才看到了希望,也为兰考县改变贫困面貌和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太行山区和冀东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领先。2017年河北省持证矿山企业工业总产值和矿产品销售收入首位是太行山区,分别为209.79亿元和189.55亿元,分别占河北省的38.16%和37.44%。其次是冀东工业总产值179.85亿元,矿产品销售收入174.32亿元,分别占32.73%和34.43%,数据显示,太行山区与冀东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处于明显的领先地位。

1.3 “敢叫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改革信心

焦裕禄同志的一生都在践行一位杰出的共产党员的特质素质。在兰考县工作期间,他始终坚持诚实无私的奉献精神、廉洁奉公,将自己的全部精力与热血都奉献给了兰考这片土地。他用热血和激情征服了兰考的大地,用奉献和给予改变了兰考的面貌,更是用生命和情怀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革命精神,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戴和怀念,创造了华夏儿女建设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宝贵精神财富。

1.4 “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改革操守

焦裕禄同志曾说:“兰考是灾难县,这里生产生活极其困难,如果作为党员的我们在面对困难时都没有一种舍我其谁的决心,那么就根本没法将兰考县的灾难现状变。”这段话不仅体现了焦裕禄同志的工作态度,也表明了他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今天,我们仍然要坚持学习和发扬焦裕禄同志“不怕困难,面对困难”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发愤图强、励精图治。

2 焦裕禄精神开启河南省改革发展新篇章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完美结合,焦裕禄精神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优良作风。改革开放40年来,兰考县坚持继承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在改善县治和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开启了乡村振兴和发展的序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学习和效仿的对象。

2.1 坚持创新发展,贡献脱贫新智慧

河南省作为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一直注重弘扬和贯彻焦裕禄精神,这不仅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历史和人民的所托。近年来,河南省经济文化发展迅猛,机遇与挑战并存,不仅全面实施了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在加快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呈现良好态势,而且迎来了扶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这就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发扬焦裕禄精神,艰苦奋斗、共克时艰、共谋发展,带领群众凝心聚力、奋勇拼搏,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2.2 坚持城乡协调,开创兰考新面貌

在需要切割的主螺栓左侧相邻螺孔位置,安装螺栓防倾倒装置假螺栓,将螺栓从法兰面上部约25mm处割断。在切割前需要对附近的螺孔的螺孔及法兰密封面进行保护。

2.3 坚持以民为本,谱写民生新风向

民生是人民幸福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兰考县一直致力于确保和改善民生,增加投资、满足需求,让人民群众切实得到实惠。兰考县顺利完成乡村中小学、卫生院、敬老院等民生设施提升工程,“文化礼堂·幸福兰考”、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城市“三圈”和书香兰考目标基本实现,兰考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兰考县成为省级文化先进县、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2.4 坚持文化引领,铸就精神新高地

习近平在谈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焦裕禄精神没有过时,与众多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家要永远向他学习。

3 继承发扬焦裕禄精神,助推河南乡村改革发展

兰考县是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是焦裕禄同志为之奋斗和献身的地方,更是全国宣传学习焦裕禄精神的主阵地。2013年7月,焦裕禄干部学院建成,并成为中组部确定的全国地方党性教育特色基地之一。围绕新时期焦裕禄精神实质内涵,深入挖掘焦裕禄精神文化资源,使焦裕禄干部学院成为弘扬公仆精神、展示党员形象、推动河南省乡村发展的重要精神高地。

3.1 学习焦裕禄精神,助推河南出彩改革

自20世纪60年代,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就开始带领广大干部群众造林固沙、翻淤压沙。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兰考县昔日的盐碱地已消失,并且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春风以及扶贫政策的帮扶,已经彻底改变了兰考县积贫积弱的状况。2017年,兰考县脱贫527户1490人,贫困发生率由脱贫时的1.27%降为0.89%,积极贡献脱贫攻坚“兰考智慧”,一举摘掉了“穷帽子”。同年3月27日,兰考县率先在河南省全年脱贫。同时,当年治沙所种的泡桐,为兰考县带来了一大支柱产业——泡桐制作音板发展起来的民族乐器产业,使兰考县成为国内90%古筝古琴琵琶音板的来源地,为兰考县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

兰考县继续推进“百城提质”改造项目,先后实施了多项市政工程项目。每年种植1000万“树形象”,兰考县林木覆盖率达到26.08%,被列入省级森林城市序列。坚持“引、留、用”,建设“闸、灌、渠”,利用黄河水3.8亿m3。坚持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农村四条良好道路”179.8 km,被评为全国农村四好道路示范县。坚持公共服务一体化,县级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第一批36个美丽乡村建设基本完成,第二批166个美丽村庄建设稳步推进,13个乡镇同步实施了镇区综合提升,兰考县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国人居环境改善示范县、省级生态县。这不仅全面推进了兰考整体县域的发展,同时营造了城乡协调一体的发展环境。

3.2 弘扬焦裕禄精神,建设创新干部队伍

习近平强调:“要见贤思齐,组织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来好好照一照自己,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因此,河南省持续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和发扬焦裕禄精神,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政队伍。在焦裕禄精神的指引下,大家将勇于承担责任、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化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同时,要求党员干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信念,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务实重干之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惧艰难困苦,全力为民谋利谋福;强化为官廉洁意识,严格要求自身,净化优良官场风气,做廉明勤政的好公仆。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各种年龄、性别都有易感性,其中6周龄至6月龄的猪较多发,但以3月龄仔猪最为易感。本病的发生多呈最急性型或急性型,急性暴发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一般为50%左右,最急性型的死亡率高达80%~100%,该病的发生常因饲养环境突然改变、猪群的转移或混群、拥挤或长途运输、通风不良、湿度过高、气温骤变等应激因素,引起本病发生或加速疾病传播,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3.3 践行焦裕禄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求实改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治理的特点在不断变化,但对标焦裕禄精神的标准不会改变,要持续传承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全力提升乡村治理的水平和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应尽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也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在河南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中强调,要认真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提出的“三个起来”要求,即“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从而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带动乡村综合发展,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县级作为国家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将改革发展的动力、城乡贯通的办法,实现强县富民的核心目标统一起来,这也是习近平提出“三个起来”的重要理论基础。促进乡村发展和提升县域治理能力,必须将这三个方面形成不可分割、相互支撑的整体,以应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经过4年来的摸索和实践,“三个起来”对县域治理起到的成效已在兰考县不断突显,并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基本经验和模式,对河南省乃至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具有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当前,河南省应不断感召深化焦裕禄精神,统筹坚持“三个起来”,切实推进县域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机制等全方位创新,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加快实现河南省乡村经济社会优质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2;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9)24-63-3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201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资助项目(19A32)。

作者简介:闫慈(1989—),女,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社会学。

标签:;  ;  ;  ;  ;  ;  ;  ;  ;  ;  ;  ;  ;  ;  ;  ;  

闫慈:践行焦裕禄精神助推河南乡村振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