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茶叶的保护装置论文和设计-麦传亮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具有茶叶的保护装置,包含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及一茶叶部,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内部空间及与第一内部空间连通的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一连接孔;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内部空间及与第二内部空间连通的一第二开口及一第二连接孔,且第二壳体的第二开口对应第一壳体的第一开口,第二壳体选择性地与第一壳体卡合;茶叶部茶叶形成的块状体具有一贯孔,贯孔贯穿茶叶部,茶叶部设置于第一内部空间及第二内部空间内,且贯孔与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借此利用连接件串连便于携带,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的形成更可达到空气流通的效果,增加其陈化速度,并额外可达到收纳及美观的功效。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具有茶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壳体,其具有一第一内部空间及与该第一内部空间连通的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一连接孔,该第一连接孔形成于该第一壳体相对于该第一开口的另一侧面且该第一连接孔与该第一内部空间相连通;一第二壳体,其具有一第二内部空间及与该第二内部空间连通的一第二开口及一第二连接孔,该第二连接孔形成于该第二壳体相对于该第二开口的另一侧面且该第二连接孔与该第二内部空间相连通,该第二壳体的第二开口对应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一开口,该第二壳体可选择性地与该第一壳体卡合;一茶叶部,其为茶叶所形成的块状体且具有一贯孔,该贯孔贯穿该茶叶部,该茶叶部设置于该第一内部空间及该第二内部空间内,且该贯孔与该第一连接孔及该第二连接孔相连通。

设计方案

1.一种具有茶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壳体,其具有一第一内部空间及与该第一内部空间连通的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一连接孔,该第一连接孔形成于该第一壳体相对于该第一开口的另一侧面且该第一连接孔与该第一内部空间相连通;

一第二壳体,其具有一第二内部空间及与该第二内部空间连通的一第二开口及一第二连接孔,该第二连接孔形成于该第二壳体相对于该第二开口的另一侧面且该第二连接孔与该第二内部空间相连通,该第二壳体的第二开口对应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一开口,该第二壳体可选择性地与该第一壳体卡合;

一茶叶部,其为茶叶所形成的块状体且具有一贯孔,该贯孔贯穿该茶叶部,该茶叶部设置于该第一内部空间及该第二内部空间内,且该贯孔与该第一连接孔及该第二连接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茶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孔的周缘环绕凸设有一第一环壁面,该第一环壁面朝向该第二连接孔方向延伸,该第二连接孔的周缘环绕凸设有一第二环壁面,该第二环壁面朝向该第一连接孔方向延伸,且该第一环壁面的形状对应于该第二环壁面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茶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通气孔,该至少一第一通气孔贯穿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一内部空间相连通,该第二壳体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二通气孔,该至少一第二通气孔贯穿该第二壳体与该第二内部空间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茶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口的周缘环绕凹设有一凹部,该第二开口周缘环绕凸设有一凸部,该凸部可选择性地卡合于该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茶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连接件,该连接件为长条形环体且贯穿该第一连接孔、该第二连接孔及该贯孔。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容器,尤指一种用于包装茶叶的装置。

背景技术

普洱茶的特性在于其具有陈化的作用,陈化越久则茶香越浓郁,其品质与陈化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所谓陈化指的是普洱茶叶的氧化作用,普洱茶叶陈化过程受到光线、空气与湿度等多项因素影响,任何一个环节皆会影响到茶叶的品质及味道。

现有技术中,使用者大多将普洱茶叶储存于不透光的容器中,以避免受到阳光照射,因普洱茶叶中的植物色素与脂类物质较易发生光化学反应,长时间受阳光直射会使茶叶产生异味,且阳光照射后环境温度会有升高的现象,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形会加速普洱茶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而茶多酚等物质在高温的环境下氧化速度亦会加快进而影响茶叶的品质。

除此之外,维持空气的流通有利于普洱茶叶中微生物的生长,便于加速普洱茶叶陈化,但若将普洱茶叶放置于开放空间,普洱茶叶的气味易被吹散,饮用时便会觉得普洱茶叶淡然无味,因此,容置普洱茶叶的容器显得格外重要。普洱茶在制成成品后以形状可分为散茶与紧压茶二类,前者在制成毛青茶后即出售,后者将毛青茶蒸压制成砖、沱等各种形式,收纳于罐状体中

然而,而现有技术用于收纳的罐状体,其整体构造大多为直筒状的密闭容器,此种设计除了无法达到维持空气流通的功效外,其整体所占用的空间较大,不便于随身携带,且收纳时更不具有美观的效果,无法作为装饰品使用,此外,发明人更思及一般人随身携带的装饰品,如佛珠等构造为具有容置空间的造型,因此认为现有的普洱茶叶容器结构实可搭配装饰品结构加以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具有茶叶的保护装置,其可借由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将茶叶部容置于其中,可达到收纳及空气流通的目的。

为达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具有茶叶的保护装置,包含:

一第一壳体,其具有一第一内部空间及与该第一内部空间连通的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一连接孔,该第一连接孔形成于该第一壳体相对于该第一开口的另一侧面;

一第二壳体,其具有一第二内部空间及与该第二内部空间连通的一第二开口及一第二连接孔,该第二连接孔形成于该第二壳体相对于该第二开口的另一侧面,且该第二壳体的第二开口对应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一开口,该第二壳体可选择性地与该第一壳体卡合;

一茶叶部,其为茶叶所形成的块状体且具有一贯孔,该贯孔贯穿该茶叶部,该茶叶部设置于该第一内部空间及该第二内部空间内,且该贯孔与该第一连接孔及该第二连接孔相连通。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具有茶叶的保护装置,该第一连接孔的周缘环绕凸设有一第一环壁面,该第一环壁面朝向该第二连接孔方向延伸,该第二连接孔的周缘环绕凸设有一第二环壁面,该第二环壁面朝向该第一连接孔方向延伸,且该第一环壁面的形状对应于该第二环壁面的形状。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具有茶叶的保护装置,该第一壳体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通气孔,该至少一第一通气孔贯穿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一内部空间相连通,该第二壳体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二通气孔,该至少一第二通气孔贯穿该第二壳体与该第二内部空间相连通。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具有茶叶的保护装置,该第一开口的周缘环绕凹设有一凹部,该第二开口周缘环绕凸设有一凸部,该凸部可选择性地卡合于该凹部。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具有茶叶的保护装置,进一步包含一连接件,该连接件为长条形环体且贯穿该第一连接孔、该第二连接孔及该贯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借由将茶叶部置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卡合所形成的容置空间中,再将茶叶部的贯孔与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连通,使得茶叶保护装置除了可以达到收纳的功效外,也可借由连接件将数个壳体额外串连便于携带及达到空气流通的效果;此外,在第一壳体表面贯穿第一通气孔以及在第二壳体表面贯穿第二通气孔,使得茶叶部具有更佳的空气流通性,增加其陈化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立体外观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茶叶的保护装置包含一第一壳体10、一第二壳体20、一茶叶部30及一连接件40。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第一壳体10具有一第一内部空间及与第一内部空间连通的一第一开口11及一第一连接孔12,第一连接孔12形成于第一壳体10相对于第一开口11的另一侧面且第一连接孔12与第一内部空间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为一半球形壳状体,相对于第一开口11的另一侧面上贯穿有第一连接孔12,且第一连接孔12位于第一壳体10的中间位置。

第二壳体20具有一第二内部空间及与第二内部空间连通的一第二开口21及一第二连接孔22,第二连接孔22形成于第二壳体20相对于第二开口21的另一侧面且第二连接孔22与第二内部空间相连通,第二壳体20的第二开口21对应于第一壳体10的第一开口11,第二壳体20可选择性地与第一壳体10卡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0为一半球形壳状体,相对于第二开口21的另一侧面上贯穿有第二连接孔22且第二连接孔22位于第二壳体20的中间位置;第一壳体10于第一开口11位置的周缘环绕凹设有一凹部15,第二壳体20于第二开口21位置的周缘环绕凸设有一凸部25,凸部25可选择性地卡合于凹部15,详言之,第一壳体10位于凹部15的内径略小于第二壳体20位于凸部25的外径使得第二壳体20可与第一壳体10紧配合组成一具有内部空间的壳体。

茶叶部30为以多片茶叶所形成的块状体且具有一贯孔31,贯孔31贯穿茶叶部30,茶叶部30设置于第一内部空间及第二内部空间内,且贯孔31与第一连接孔12及第二连接孔22相连通;详言之,茶叶部30可容置于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卡合后所形成的内部空间内。

连接件40为长条形环体且贯穿第一连接孔12、第二连接孔22及贯孔3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孔12、第二连接孔22及贯孔31所形成的通孔供连接件40贯穿,连接件40为一现有技术的绳子,可将多个由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卡合所构成的组合件串接及收纳,组成如佛珠的外观样式,但不以此为限,使用者可依据需求任意改变壳体形状、串接方式及壳体材质,例如可采用纸质或是塑胶等材质,而采用纸质的优点在于纸本体表面具有多个孔隙,有利于增加接触空气面积,进而提升茶叶陈化的作用。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第一开口11A的周缘环绕凹设有一凹部15A,第二开口21A周缘环绕凸设有一凸部25A,凸部25A可选择性地卡合于凹部15A,第一连接孔12A的周缘环绕凸设有一第一环壁面13A,第一环壁面13A朝向第二连接孔22A方向延伸,第二连接孔22A的周缘环绕凸设有一第二环壁面23A,第二环壁面23A朝向第一连接孔12A方向延伸,且第一环壁面13A的形状对应于第二环壁面23A的形状,第一连接孔12A与第二连接孔22A相连通;第一壳体10A与第二壳体20A卡合后的外观形状可制作如具有中间贯穿孔的币状结构。第一壳体10A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通气孔14A,第一通气孔14A贯穿第一壳体10A,第一通气孔14A为细小的贯穿孔,分布于第一壳体10A上,用以达到空气流通的功效;第二壳体20A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二通气孔24A,第二通气孔24A贯穿第二壳体20A,第二通气孔24A为细小的贯穿孔,分布于第二壳体20A上,用以达到空气流通的功效;茶叶部30A容置于第一壳体10A与第二壳体20A卡合所形成的空间中。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请参阅图2所示,使用者将茶叶部30置入相互卡合连接的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中,请参阅图1及图4所示,如需将多个组合完毕的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串接,可进一步利用连接件40如绳子贯穿第一壳体10的第一连接孔12及第二壳体20的第二连接孔22使的串连。

前述过程中,由于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贯穿有第一连接孔12与第二连接孔22,除了可利用连接件40将组合后的壳体相互串连便于携带或是装饰外,第一连接孔12、第二连接孔22及茶叶部30的贯孔31连通也可达到与空气流通的目的,增加茶叶陈化作用。

前述过程中,由于贯穿有第一通气孔14A与第二通气孔24A,使得茶叶部30A可具有更多接触空气的表面积,进而提升陈化作用的速度。

前述过程中,当使用者需收纳茶叶保护装置时,可将其置于一装饰品50A上,使其达到美观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设计图

具有茶叶的保护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0292.8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TW

国家/省市:71(台湾)

授权编号:CN209351929U

授权时间:20190906

主分类号:B65D 81/26

专利分类号:B65D81/26;B65D25/02

范畴分类:34B;

申请人:麦传亮

第一申请人:麦传亮

申请人地址:中国台湾新北市

发明人:麦传亮

第一发明人:麦传亮

当前权利人:麦传亮

代理人:林柳岑;贺亮

代理机构:1140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具有茶叶的保护装置论文和设计-麦传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