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防爆组件以及车辆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防爆组件以及车辆,车辆的防爆组件包括:迎爆板、背板、吸能层和防弹板。所述背板与所述迎爆板相对且间隔开;所述吸能层位于所述背板与所述迎爆板之间;所述防弹板设置于所述背板的远离所述迎爆板的一侧的表面。由此,通过迎爆板、背板、吸能层和防弹板配合,能够提升防爆组件的防爆性能,可以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并且,本申请的防爆组件与现有的均质高强钢板相比,质量小,可以实现防爆组件的轻量化设计。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车辆的防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迎爆板;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迎爆板相对且间隔开;吸能层,所述吸能层位于所述背板与所述迎爆板之间;防弹板,所述防弹板设置于所述背板的远离所述迎爆板的一侧的表面。

设计方案

1.一种车辆的防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迎爆板;

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迎爆板相对且间隔开;

吸能层,所述吸能层位于所述背板与所述迎爆板之间;

防弹板,所述防弹板设置于所述背板的远离所述迎爆板的一侧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防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防弹板之间。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防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构造为结构胶层。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防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置于所述防弹板的外表面。

5.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防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构造为卡扣。

6.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防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与所述防弹板焊接固定。

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防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弹板的厚度为2-3mm。

8.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防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迎爆板、所述背板均构造为铝板。

9.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防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层为泡沫铝吸能层。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防爆组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防爆组件以及具有该车辆的防爆组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各种特种车辆,如民用的运钞车、危化品运输车、通讯车、侦察车、弹药车、轻型装甲车等,现有的防爆板材料多数为单一成分的均质高强钢板,为了防住6Kg级别爆炸物的近距离爆炸,钢板厚度大,非常笨重,而且很难加工成适合车底盘的形状,装卸也不方便。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发一种防爆组件,既要保证防爆安全、整体轻量化,并且需具备车底形状的适应性和方便装卸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车辆的防爆组件,该车辆的防爆组件能够使防爆组件具有很好的防爆性能,也能够实现防爆组件的轻量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防爆组件包括:迎爆板、背板、吸能层和防弹板。所述背板与所述迎爆板相对且间隔开;所述吸能层位于所述背板与所述迎爆板之间;所述防弹板设置于所述背板的远离所述迎爆板的一侧的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防爆组件,通过迎爆板、背板、吸能层和防弹板配合,能够提升防爆组件的防爆性能,可以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并且,本申请的防爆组件与现有的均质高强钢板相比,质量小,可以实现防爆组件的轻量化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车辆的防爆组件还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设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防弹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粘接层构造为结构胶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车辆的防爆组件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置于所述防弹板的外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安装件构造为卡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安装件与所述防弹板焊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防弹板的厚度为2-3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迎爆板、所述背板均构造为铝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吸能层为泡沫铝吸能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的防爆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爆组件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防爆组件10;

迎爆板1;背板2;吸能层3;防弹板4;粘接层5;安装件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防爆组件1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爆组件10包括:迎爆板1、背板2、吸能层3和防弹板4。背板2与迎爆板1相对设置,而且背板2与迎爆板1间隔开设置。吸能层3具有吸能作用,吸能层3位于背板2与迎爆板1之间,也就是说,吸能层3设置在背板2与迎爆板1之间。防弹板4设置于背板2的远离迎爆板1的一侧的表面上。

其中,迎爆板1、背板2和吸能层3组成的整体结构具有很好的成型性,可以根据车底部空间型状弯曲或者成型出与车底部匹配的型状。当发生爆炸时,爆炸的能量由迎爆板1变型传递到吸能层3,爆炸的能量通过吸能层3后被大部分吸收掉,然后没有吸收掉的能量再传递到背板2和防弹板4上,此时能量和冲击力已经被大幅削弱,不会对车内人员和设备造成损害,可以对车内人员和设备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并且,现有的高强钢防爆板防住6Kg级别爆炸物近距离爆炸的厚度约15-20mm,面密度为118-157Kg\/m2,本申请的方案,经实施样件验证,防住6Kg级别爆炸物近距离爆炸的厚度约36-40mm,且厚度主要分布在吸能层3(密度约0.3-0.7g\/m3)上,面密度约70-80Kg\/m2,重量减轻约30%以上。

由此,通过迎爆板1、背板2、吸能层3和防弹板4配合,能够提升防爆组件10的防爆性能,可以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并且,本申请的防爆组件10与现有的均质高强钢板相比,质量小,可以实现防爆组件10的轻量化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防爆组件10还可以包括:粘接层5,粘接层5可以设置于背板2与防弹板4之间,其中,粘接层5具有粘性,这样设置可以能够将背板2与防弹板4可靠地装配在一起,从而可以防止背板2与防弹板4分离,进而可以保证防爆组件10的工作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粘接层5可以构造为结构胶层,结构胶层的粘接性更好,如此设置能够提升粘接层5的工作性能,可以提高背板2与防弹板4的整体结构强度,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防爆组件10的防爆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防爆组件10还可以包括:安装件6,安装件6可以设置于防弹板4的外表面,其中,通过设置安装件6,能够实现防爆组件10与车辆的底盘快速连接,可以更加方便防爆组件10与底盘的装配,从而可以使在车辆上装卸防爆组件10更加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件6可以构造为卡扣,卡扣的结构简单,如此设置能够简化防爆组件10与底盘的装配结构,可以进一步方便防爆组件10与底盘的装配,并且,也能够使安装件6的生产更加方便,可以降低生产安装件6的模具的设计成本,从而可以降低安装件6的制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件6与防弹板4焊接固定,这样设置可以将安装件6与防弹板4稳固地装配在一起,从而可以防止安装件6与防弹板4的连接处断裂,进而可以避免防爆组件10从车辆上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防弹板4的厚度可以设置为2-3mm,如此设置能够减小防弹板4的重量,可以进一步实现防爆组件10的轻量化设计,并且,该厚度范围内的防弹板4容易成型,防弹板4可以根据车底部空间型状弯曲或者成型出与车底部匹配的型状,从而可以使防爆组件10更好地装配在车辆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迎爆板1、背板2均可以构造为铝板,铝板的质量轻,这样设置能够减小迎爆板1、背板2的重量,可以更好地实现防爆组件10的轻量化设计,并且,铝板更容易成型,可以方便将迎爆板1、背板2设计为不同型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吸能层3可以设置为泡沫铝吸能层3,泡沫铝吸能层3的吸能效果好,如此设置能够提升吸能层3的吸能性,可以进一步提升防爆组件10的防爆性能,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车辆的安全性。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爆组件10的制造过程:

首先在迎爆板1和背板2间填充好按比例配置的铝粉和发泡剂,铝粉和发泡剂混合后发泡率为85%-90%,然后将迎爆板1、背板2、铝粉和发泡剂的整体放置在石墨模具中,石墨模具的型腔高度控制整体发泡的高度,用感应加热迎爆板1和背板2之间的铝粉和发泡剂,控制加热的时间和温度(加热时间可以为20-30分钟,加热温度可以为240°-300°),铝粉发泡并粘接迎爆板1和背板2,发泡结束后,取出成形的迎爆板1、背板2、铝粉和发泡剂的整体结构并自然冷却到室温。然后在防弹板4的粘接面上均匀涂一层有机结构胶,将冷却好的迎爆板1、背板2、铝粉和发泡剂的整体结构粘接到防弹板4涂胶的一面,用30-40Kg的重物均匀压在迎爆板1、背板2、铝粉和发泡剂的整体结构上静止12小时以便结构胶固化,固化后就可以形成平面的轻量化的防爆组件10,该防爆组件10可以在800g TNT模拟6Kg TNT爆炸试验条件中顺利通过试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防爆组件10,防爆组件10设置安装在车辆上,该防爆组件10能够提升防爆组件10的防爆性能,可以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并且,本申请的防爆组件10与现有的均质高强钢板相比,质量小,可以实现防爆组件10的轻量化设计,从而可以实现车辆的轻量化设计。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车辆的防爆组件以及车辆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14065.1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689492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F41H7/04

专利分类号:F41H7/04

范畴分类:35G;

申请人: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2606 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北京采育经济开发区育隆大街6号

发明人:王习文;张春林;郭思达;魏洪革;聂帅;张宇;陈伟刚;高强

第一发明人:王习文

当前权利人: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大威

代理机构:1164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励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车辆的防爆组件以及车辆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