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网精加工的表面毛刺去除装置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网精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渔网精加工的表面毛刺去除装置,包括箱壳体结构的加工箱,加工箱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缺口,渔网穿过缺口延伸到加工箱的内部,加工箱内腔底部装有处理液,加工箱内腔中设置有若干导向辊,若干导向辊分成两组,一组导向辊设置于处理液中,另一组导向辊设置于加工箱内腔中顶部位置,两组导向辊之间设置有若干水平一线分布的压榨装置,压榨装置包括控制箱、压榨轮和推进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构造设计实现渔网的反复浸泡和压榨,从而使毛刺完全贴在渔网上而消失,这样高效的进行毛刺去除工作,本实用新型很具有实用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渔网精加工的表面毛刺去除装置,包括箱壳体结构的加工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箱(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缺口,渔网(2)穿过缺口延伸到加工箱(1)的内部,所述加工箱(1)内腔底部装有处理液(3),加工箱(1)内腔中设置有若干导向辊(4),若干所述导向辊(4)分成两组,一组导向辊(4)设置于处理液(3)中,另一组导向辊(4)设置于加工箱(1)内腔中顶部位置,两组导向辊(4)之间设置有若干水平一线分布的压榨装置(5),所述压榨装置(5)包括控制箱(6)、压榨轮(7)和推进装置(8),所述控制箱(6)为上下两端开口的长方体箱壳体形状,所述控制箱(6)上两个相对的外侧面均与加工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另外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开设有通孔(9),所述压榨轮(7)设置于通孔(9)中,所述压榨轮(7)的中部贯穿有控制轴杆(10),所述控制轴杆(10)两端各连接有推进装置(8)。

设计方案

1.一种渔网精加工的表面毛刺去除装置,包括箱壳体结构的加工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箱(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缺口,渔网(2)穿过缺口延伸到加工箱(1)的内部,所述加工箱(1)内腔底部装有处理液(3),加工箱(1)内腔中设置有若干导向辊(4),若干所述导向辊(4)分成两组,一组导向辊(4)设置于处理液(3)中,另一组导向辊(4)设置于加工箱(1)内腔中顶部位置,两组导向辊(4)之间设置有若干水平一线分布的压榨装置(5),所述压榨装置(5)包括控制箱(6)、压榨轮(7)和推进装置(8),所述控制箱(6)为上下两端开口的长方体箱壳体形状,所述控制箱(6)上两个相对的外侧面均与加工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另外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开设有通孔(9),所述压榨轮(7)设置于通孔(9)中,所述压榨轮(7)的中部贯穿有控制轴杆(10),所述控制轴杆(10)两端各连接有推进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网精加工的表面毛刺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装置(8)包括支撑板(11)、滑座(12)和弹簧(13),所述支撑板(11)一端与控制箱(6)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1)一侧面上开设有控制滑槽(14),所述控制滑槽(14)中设置有滑座(12)和弹簧(13),所述控制轴杆(10)与滑座(12)实体上嵌入的轴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网精加工的表面毛刺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9)整体形状为长方体,且长方体的两个相对的面为圆弧面(15),所述压榨轮(7)穿过通孔(9)延伸到控制箱(6)的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渔网精加工的表面毛刺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滑槽(14)中远离控制箱(6)的一端端部位置设置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一端延伸到控制滑槽(14)侧壁上开设的柱状凹槽中,另一端延伸到滑座(12)侧面上开设的柱状凹槽中。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网精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渔网精加工的表面毛刺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渔网是捕鱼用的网,古代人使用粗布加上麻作为原料,通过捆卷的方法制成渔网。虽然这种渔网易腐烂,坚韧度差,但是其捕鱼效率已经大大提高。随着渔业的发展,渔猎的对象不只是鱼,捕捞的工具也与时俱进。

现有技术中的渔网原料生产出来后如何快速高效去除毛刺,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渔网的储存和运输工作有很大意义,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渔网精加工的表面毛刺去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渔网精加工的表面毛刺去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渔网精加工的表面毛刺去除装置,包括箱壳体结构的加工箱,所述加工箱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缺口,渔网穿过缺口延伸到加工箱的内部,所述加工箱内腔底部装有处理液,加工箱内腔中设置有若干导向辊,若干所述导向辊分成两组,一组导向辊设置于处理液中,另一组导向辊设置于加工箱内腔中顶部位置,两组导向辊之间设置有若干水平一线分布的压榨装置,所述压榨装置包括控制箱、压榨轮和推进装置,所述控制箱为上下两端开口的长方体箱壳体形状,所述控制箱上两个相对的外侧面均与加工箱的内壁固定连接,另外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压榨轮设置于通孔中,所述压榨轮的中部贯穿有控制轴杆,所述控制轴杆两端各连接有推进装置。

优选的,所述推进装置包括支撑板、滑座和弹簧,所述支撑板一端与控制箱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一侧面上开设有控制滑槽,所述控制滑槽中设置有滑座和弹簧,所述控制轴杆与滑座实体上嵌入的轴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孔整体形状为长方体,且长方体的两个相对的面为圆弧面,所述压榨轮穿过通孔延伸到控制箱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控制滑槽中远离控制箱的一端端部位置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延伸到控制滑槽侧壁上开设的柱状凹槽中,另一端延伸到滑座侧面上开设的柱状凹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构造设计实现渔网的反复浸泡和压榨,从而使毛刺完全贴在渔网上而消失,这样高效的进行毛刺去除工作,本实用新型很具有实用性;

2.该装置通过推进装置的设计,推进装置提供给压榨轮稳定的反弹推力,确保两个相对的压榨轮紧紧夹着移动的渔网,使压榨轮稳定的进行压榨液体工作,提高了整个毛刺去除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压榨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推进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滑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工箱、2渔网、3处理液、4导向辊、5压榨装置、6控制箱、7压榨轮、8推进装置、9通孔、10控制轴杆、11支撑板、12滑座、13弹簧、14控制滑槽、15圆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渔网精加工的表面毛刺去除装置,包括箱壳体结构的加工箱1,加工箱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缺口,渔网2穿过缺口延伸到加工箱1的内部,加工箱1内腔底部装有处理液3,加工箱1内腔中设置有若干导向辊4,导向辊4中部贯穿轴杆,轴杆端部与加工箱1内壁上嵌入的轴承固定连接,实现导向辊4的自由转动,加工箱1顶部导向辊4中的轴杆可以设计成,轴杆端部贯穿加工箱1侧壁上嵌入的轴承,轴杆延伸到外界,通过电机驱动轴杆实现导向辊4的转动,进而带动渔网,这里加工箱1顶部缺口,左边用来导入渔网2,右边用来导出渔网2,要在导出渔网2位置的上端设置渔网收纳机构,收集加工过的渔网,若干导向辊4分成两组,一组导向辊4设置于处理液3中,处理液3可以是水,或是带有一定粘性的液体,粘性的力度只需要使毛刺可以依附在渔网2上即可,而不会使渔网的粘性太大,影响到渔网的使用,另一组导向辊4设置于加工箱1内腔中顶部位置,如图1所示,加工箱1内腔顶部的导向辊4用来控制,两组导向辊4之间设置有若干水平一线分布的压榨装置5,压榨装置5包括控制箱6、压榨轮7和推进装置8,控制箱6为上下两端开口的长方体箱壳体形状,控制箱6上两个相对的外侧面均与加工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另外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开设有通孔9,压榨轮7设置于通孔9中,压榨轮7的中部贯穿有控制轴杆10,控制轴杆10两端各连接有推进装置8。

推进装置8包括支撑板11、滑座12和弹簧13,支撑板11一端与控制箱6的外壁固定连接,支撑板11一侧面上开设有控制滑槽14,控制滑槽14中设置有滑座12和弹簧13,控制轴杆10与滑座12实体上嵌入的轴承固定连接,这样实现控制轴杆10自由转动,从而压榨轮7受到渔网2的剐蹭而辅助转动,滑座12侧面上设置有凸出滑块,滑块延伸到控制滑槽14内壁上开设的滑槽中,这样滑座12在控制滑槽14中自由滑动,且滑座12不会从控制滑槽14中脱离出来。

通孔9整体形状为长方体,且长方体的两个相对的面为圆弧面15,压榨轮7穿过通孔9延伸到控制箱6的内腔,这里压榨轮7和通孔9之间不接触,这里圆弧面15的作用是确保渔网移动过程中,线绳结不会受到通孔9的影响,避免出现线绳结刮到通孔9的边框,从而影响渔网的顺利移动。

控制滑槽14中远离控制箱6的一端端部位置设置有弹簧13,弹簧13一端延伸到控制滑槽14侧壁上开设的柱状凹槽中,另一端延伸到滑座12侧面上开设的柱状凹槽中,这样滑座12自由滑动的同时,受到弹簧13的弹力影响。

工作原理:渔网2从外界导入到加工箱1中,经过导向辊4的方向引导,渔网2进入处理液3中浸泡,随后进入控制箱6中,这时两个相对的压榨轮7会夹住渔网2的绳网部分,渔网2继续移动,如果遇到绳打结点,打结点会顶起压榨轮7,而顺利通过,过后由于弹簧13的反弹推力推动滑座12, 滑座12带动控制轴杆10, 控制轴杆10带动压榨轮7,最终使压榨轮7移动回复初始位置,即两个相对的压榨轮7继续压迫渔网的线绳部分,将液体挤出,挤出的液体下落进处理液3中,如此循环,渔网反复在处理液3中浸泡,反复受到若干压榨轮7的压迫,使毛刺会牢固的贴在渔网上,最后处理后的渔网从加工箱1顶部的缺口导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渔网精加工的表面毛刺去除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8719.6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686082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D06B3/10

专利分类号:D06B3/10;D06B23/02;D06B23/04;D06B15/02

范畴分类:24F;

申请人:六安市道山网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六安市道山网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37121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

发明人:黄道山;李图金

第一发明人:黄道山

当前权利人:六安市道山网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渔网精加工的表面毛刺去除装置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