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沛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外挑战与中国的战略运筹论文

张沛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外挑战与中国的战略运筹论文

·政治学研究·

[摘 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中面临着沿线国家内部因素和域外因素的双重挑战。这些挑战的解决离不开中国外交战略的良好运筹。中国在坚持互利共赢,实现共同发展的原则指导下,着眼“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出现的内外挑战,依据其中涉及大国关系和既有机制情况,灵活采取不同的大国协同或机制协同。通过双重协同的良好运筹,中国降低了推进中出现的内外挑战,有效地推进了“一带一路”建设。

[关键词]“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外挑战;双重协同

“一带一路”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和实现共赢共享的平台,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重视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倡导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互利共赢,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响应。然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并非易事,面临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内部和域外因素的双重挑战。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效方式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积极应对挑战和化解风险。

一、“一带一路”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和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国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更加凸显,联系空前紧密。习近平总书记敏锐把握这一国际形势,倡导并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顶层设计,强调“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1]作为实现共同发展,共担挑战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中国共赢共享的美好愿望和追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在于实现。“习近平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是搭建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远大目标的桥梁和纽带。”[2]“一带一路”继承了古丝路精神,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国际社会共赢共享的举措和平台。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强调:“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就是促进各国各地区互联互通,形成联动发展格局,为世界经济拓展新的增长空间”。[1]2018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提出:“我们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同各方一道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为世界共同发展增添新动力”。[3]由此可见,实现共同发展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举措和平台。

[9] 倪梁康“图像意识的现象学”,《南京大学学报》[J],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期,P33.

目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框架内进行的合作较多,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势复杂,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现实热点问题;既有经济发展困扰,也有安全问题对发展的羁绊;既有大国主导下的发展困境,也有大国关系产生的发展隐患。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系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实现,最终也关系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否建成。

前文对于第三人侵权情形下的责任方式已做分析,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规定,此种情形下的雇主与侵权第三人的责任方式为不真正连带责任,侵权第三人为最终责任承担人。法律对于第三人侵权时雇主责任的责任方式应该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样可避免法官在法律适用时自由裁量权过大而导致同类型案件不同判的情形发生。

学界对于“一带一路”也持有基本相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实现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佳路径”[4];有的学者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是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性选择”[5]。尽管学者们语言表述存在不同,但是全部认为“一带一路”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和动力。

综上所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经过几年的推进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广受欢迎,中国已经同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一大批重大合作项目已经落地生根”。[6]“一带一路”受到世界各国和各国际组织的关注、响应、认可,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共同参与的实现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平台。

1.2.2 给药方案 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第2天接受华法林钠片 (上海信谊九福药业有限公司,2.5 mg/片)抗凝治疗,华法林初始剂量为2.5 mg·d-1,连续抗凝3天,第4天服药前首次检测INR,随后隔日检测INR,依据INR调整剂量。研究组在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口服胺碘酮片(杭州赛诺菲安万特药业有限公司)0.2g bid,连续服用7天,调整为0.2g qd。

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挑战

基于上述分析,域内因素和域外因素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化解这两方面的挑战,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妥善处理域内因素和域外因素中存在国家差异、观念分歧、大国竞争、利益分配等问题。

“只有快速交付,多次交易才能产生更深的信任”,于是,杨涛首先以本地商家为突破口,一方面帮助商家做电商代运营和订单派送;另一方面发掘肯尼亚当地的中国供应链,帮助他们“触网”。一年时间不到,Kilimall就在肯尼亚聚拢了500多个商家,商品涉及电视、手机、日化用品等。

(一)沿线国家的内部风险外溢

“一带一路”建设促使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联系更为密切,同时,沿线国家各类风险的地缘传导更为快速,敏感性增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部分国家处于社会体制和经济结构的转型期,法律、投资和贸易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由此产生的政治、经济、安全风险不可避免。具体表现在:

在现行的多版本教材中,都将“用字母表示数”作为“方程”这一课时的前提知识来编排。从知识结构来讲,有其合理性。因为方程中必然涉及未知数的表达和运算,因此,提前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会有助于学生更快掌握方程内容。

化解国家利益优先观念和共同发展观念之间的分歧,需要通过积极的沟通不断地凝聚观念认同。为了弥合发展观念分歧,中国需要继续弘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内容的“丝路精神”,以得到更多国家在观念上的认同。通过政界、学术界、理论界等多渠道开展宣传,“丝路精神”可以为化解国家间存在的发展观念分歧,为凝聚观念认同提供有效的理念指导。同时,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仅仅实现国家利益而忽略共同利益变得不可持续,其弊端也在不断呈现,这也促使各个国家更有意愿参与到实现共同利益的合作中来,使得国家发展与共同发展并行不悖的理念为更多国家所熟知、认可、接受,从而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凝聚观念认同创造有利条件。

心电图走纸速度25 mm/s,增益10 mm/mV,使用心电图记录仪(FX-7402,日本福田公司)采集心电图。每份心电图需记录到3个稳定的室早QRS波形。各项心电图指标由心内科专科医生测量,测量者不参与或不知晓手术过程及结果。

二是不理想的营商环境使得中国企业承受巨大的经济风险。“一带一路”是由政府主导、企业主推。由于“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落后的经济水平和复杂的国内环境,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投资或者贸易的时候,往往面对不理想的营商环境,承受巨大的经济风险。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营商环境报告:强化培训,促进改革》,对全球190个国家的营商环境进行了评估。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诸多国家位次较为靠后,这意味着这些国家的营商环境较差,经济风险较大。

三是冲突不断降低了推进力度和各国参与的积极性。“一带一路”涉及的区域既是地缘政治冲突的热点地区,也是全球主要政治力量角逐的焦点地区。从目前“一带一路”所涉及的国家来看,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种族、宗教冲突,地区冲突持续不断。安全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威胁到中国及其他国家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人员、设备、财产安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力度和各国参与的积极性。

(二)大国博弈带来的全局性挑战

美、俄、日是影响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三个重要国家,也是影响“一带一路”建设推进的域外因素。随着中美实力差距的缩小,美国视中国的“一带一路”为地缘挑战,认为“一带一路”对美国的世界霸权构成威胁。中俄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俄罗斯采取相对平和与务实的态度对待“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被日本视为战略挑战,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将进一步削弱日本在亚洲的地位和影响。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出现挑战,很大程度上源于国家间发展观念存在分歧,其中,化解国家利益优先的观念和共同发展观念之间的分歧最为关键。现阶段,由于民族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国家往往认为国家利益优先,甚至为了实现国家利益放弃、损害共同利益。

“一带一路”涉及国家较多,关系错综复杂,推进过程不会一帆风顺,面临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内部因素和域外因素的双重挑战。

三、“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路径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出现域内因素和域外因素挑战,源于国家间存在发展观念不统一、发展实践不协调、发展机制不协同。为了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目标,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

(一)凝聚发展观念认同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尤其是“一带一路”途经的印太地区、中东地区、中东欧地区在全球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大国间围绕“一带一路”进行的博弈持续深化,竞争合作状态呈现继续分化的态势。一是中俄围绕“一带一路”进行的务实合作持续推进。2018年5月,在俄罗斯的积极推动下,中国同欧亚经济联盟各成员国代表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推动了“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二是中美、中日围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态度没有实质性的改变。2018年7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印太商业论坛”上宣布“印太经济愿景”计划,将向新兴亚洲市场的新科技、能源和基础设施投资,日本宣布加入。2018年11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到访的美国副总统彭斯在联合记者会上表明,美国将援助印度太平洋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态势不可避免地增加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复杂程度,也会显著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进程,同时也反映了态度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一是政局不稳定增加了框架内合作的变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电力、能源、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投资大、周期长、收益慢等特点,有赖于有关合作国家的政治稳定性和政策延续性。然而,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制度差异较大,部分国家国内存在政治斗争激烈,政府更换频繁的现象。这一政治风险的存在增加了“一带一路”框架内进行的合作的变数,其中最明显的是2018年5月,马哈蒂尔赢得马来西亚总理大选叫停上届纳吉布政府和中国合作的项目。

(二)加强发展合作共同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这一框架内很多发展机制并非一开始就存在,而是着眼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基于发展合作实践不断探索和总结逐渐形成的,这使得发展合作的过程变得尤为重要。对于发展合作而言,没有发展机制的存在也可以产生合作,发展合作实践是发展机制产生的重要动力。例如,中韩自由贸易区是中韩贸易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推动进一步加快发展而形成的发展机制。

经过发展合作实践的不断深入,逐步形成约束力较低、形式较为松散的发展合作机制,并最终通过互利共赢的积累,推动发展机制效力的提升和发展机制的最终形成。从“一带一路”框架内的既有发展机制来看,尽管一些发展机制存在不足,但是,依然可以通过形成关系网络、建立互惠机制从而发挥作用。这些发展机制也是各国在“一带一路”框架内不断进行发展合作协同的结果。基于目前“一带一路”建设中存在的复杂形式,“一带一路”框架内发展机制的创建和更具效力的发展机制的形成并不容易,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带一路”框架内不会通过发展合作实践形成发展机制。在缺乏发展机制指导的情况下,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展开发展合作,加强发展合作,对于现阶段实现互利共赢并最终形成发展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NEC的发病机制 研究表明,肠道发生炎症时,LPS激活大鼠核转录因子-B(nuclear factor-kap

(三)促进发展机制协同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并不缺乏各种发展机制。这些机制的设计初衷是希望实现发展机制内国家经济的共同发展,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并不必然能够实现机制内所有国家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的存在并非由于发展机制不够或者无效,究其本质,是由于国家间的信任不足导致的发展机制协同不够。在“一带一路”囊括的国家中存在类似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一是不同国家间机制的功能类同,形成竞争;二是发展机制由于主导国家的差异,尽管功能存在不同,但彼此间相互竞争。解决“一带一路”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在增加互信的基础上,促进发展机制的协同,减少因机制竞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发展机制协同。就目前而言,“一带一路”建设处于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大国协同推动,中、美、俄、日、印等大国间的协同被视为实现“一带一路”框架内发展机制协同的关键。同时,沿线中小国家的意见也需要考虑。

“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需要在达成观念认同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合作,特别是基于制度框架内的深度合作。当然,“一带一路”能否顺利推进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国家利益可以通过增进共同发展的方式来实现,各国意识到仅仅实现国家利益而忽略共同利益是不可持续的,共赢共享应该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理念基础。二是推动各发展机制之间的逐步并轨和融合,减少发展机制间内耗,利用并完善现有发展机制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制度基础。三是推动由“大国协同”向“机制协同”转变,虽然现阶段大国协同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和主要推进方式,但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持久推进更有赖于机制协同。

四、双重协同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运筹

中国对“一带一路”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一带一路”框架内的发展合作还是框架间的合作,都离不开中国对外战略的良好运筹。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目标。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对外战略的运筹密切相关。目前来看,协同的方式被认为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比较可行的手段。中国应该采取双重协同,即大国协同和机制协同的方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国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大国关系,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机制协同,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发展机制,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现阶段,机制协同不能完全取代大国协同,但大国协同发挥的作用不能总是凌驾于机制协同之上,机制协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大国协同。双重协同的最终目标在于用机制协同取代大国协同,实现“一带一路”建设由机制主导而不是大国权力主导,进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发展。

通过双重协同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中国着眼“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出现的内外挑战,针对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依据其中涉及大国关系和既有机制情况,灵活采取不同的大国协同或机制协同。一是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不涉及大国关系,中国可以采取机制协同的方式。例如,中国积极推动与有关国家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或者编制双边合作规划。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一系列框架协议和谅解备忘录。2018年8月,中国和希腊签署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二是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涉及大国关系,需要重视大国协同的作用。例如,“一带一路”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顺利,离不开中国和俄罗斯的大国协同作用。三是更好地推进机制协同,需要中国更多地参与到与发展有关的各种制度中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开展机制内的对话协商。例如,中国积极发挥亚太经合组织、亚信会议、亚洲合作对话、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等多边合作机制的作用,让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四是推动“一带一路”与其他机制之间的并轨、融合、对接。现阶段,一带一路与其他机制间的并轨、融合、对接正在推进。虽然现在的机制间对接没有把所有大国都囊括在内,一旦这些机制将大国囊括在内,大国协同将逐渐转化为机制协同,这对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也是向机制协同迈进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37.

[2]侯远长,常希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理论特征[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8,(05).

[3]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

[4]胡德坤.20世纪以来时代主题的演进与习近平的新时代观[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

[5]肖永平.论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律共同体建设[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6]习近平.同舟共济创造美好未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8-11-18.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8.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341(2019)02-0022-04

[收稿日期]2019-02-22

[作者简介]张沛霖(1986-)男,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对外交往中的统一战线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李敬晶〕

标签:;  ;  ;  ;  ;  ;  ;  ;  ;  ;  

张沛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外挑战与中国的战略运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