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治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德治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德治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德治,思想,孔子,荀子,习近平,党建,法治。

德治思想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王仲楠[1](2019)在《儒家“德治”与“法治”的思想及其对我国现代法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现代法治建设中,尽管我们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很多法律思想都来源于西方的法律文化,但中国古代的"德治"与"法治"思想却始终影响着我们的法治进程。为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儒家主要的叁个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为政以德"、"仁政"以及"隆礼重法"等主要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我国古代的"德治"与"法治"思想和当下我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不同之处。(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34期)

王亮[2](2019)在《柳宗元“德治”思想的时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柳宗元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倡导的"德治"思想沿袭了尧舜、孔孟之道,强调"德治"思想并不是圣人之意的具体表现,而是社会历史发展之势的必然产物。其政治观点比较鲜明、深刻,而且将"为国为民"的德治思想贯穿始终,在提倡"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今天,仍具有一定的传承、宣扬和借鉴的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鞍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明岳[3](2019)在《韩非“叁反”思想视域下的德治与法治》一文中研究指出韩非对于道德本身并不持以否定态度,但是毫无疑问在他的对于在政治领域的法治观念中,对于人伦、道德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反对德治认为依靠伦理道德无法对国家进行有效的治理,唯有利用法律,依法治国才能使国家强盛,本文例举韩非所提出的具有针对性的"叁反"思想,阐述韩非对于儒家的德治观念的批判以及高效实用的法治追求。(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27期)

魏芸[4](2019)在《逻辑·架构·路径:习近平德治思想的叁个维度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德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立足新时代,习近平德治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德治思想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习近平德治思想以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起点,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旨在立德树人,形成了"以家风家教建设为起点、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将以德立党作为关键、以德法并行为保障"的德治思路和格局。(本文来源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孔庆茵[5](2019)在《中华优秀传统德治思想对构建世界新秩序的价值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德治思想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德政""德教""德主刑辅""和合""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等方面。自国家产生以来,对国家间秩序的寻求就成为思想家孜孜以求的目标。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世界秩序理论范式以及文明冲突论的冲突倾向都很强。中华优秀传统德治思想在当今世界新秩序构建中仍然具有价值。当今国际关系的诸多现实困境说明构建世界新秩序必须突破西方思维方式的藩篱,中华优秀传统德治思想将为此提供启示。在法律与道德之间寻求适度的平衡、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识观念是德治思想对当今世界新秩序构建的启示,必将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本文来源于《理论探讨》期刊2019年05期)

王重尧[6](2019)在《传统儒家德治思想对当代以德治国的借鉴价值——以依法治国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法治中国建设已经确立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政治原则,但"以德治国"的具体理念仍然需要得到科学妥当的诠释。儒家德治思想体现了传统中国法哲学的精髓,从中汲取思想营养有助于当代人合理地诠释何谓真正值得追求的"以德治国"。作为一种治理模式的"以德治国"必须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弘扬的方式应当在抽象继承传统德治思想核心理念的基础上探求。传承儒家"以德服人"的思想,有助于强调科学民主地制定良法,增强政权的政治合法性基础。弘扬儒家"为政以德"的思想,有利于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强化德润人心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府服务价值观。继承儒家"天理、国法、人情"的观念,有助于司法法治化过程中司法裁判贯彻法律与道德的内在理念一致和外在表现协调,促进司法公正。借鉴儒家"德本刑用"的思想,则具有在法治社会建设中促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时代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法治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敖翔[7](2019)在《习近平德治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汲取中国优秀传统德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德治思想的精华,改造和吸收国外德治思想的合理内核,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阐释包括现代标准、理性选择、多元主体、价值目标和精髓要义在内的习近平德治思想科学内涵,通过切实有效的德治思想制度化建设、道德主体德性建设、优秀政治文化的涵养和德法合治等措施,使习近平德治思想在新时代体现和发挥着巨大的价值作用。(本文来源于《行政科学论坛》期刊2019年06期)

王东晨[8](2019)在《论荀子礼治思想对孔孟德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儒家文化对我国上千年来的封建社会的影响非常深重,也对促进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多数学者都专注于研究孔孟之道对儒家文化的发展,但是作者认为,荀子的礼治思想既继承了部分孔孟的德治思想,又对孔孟德治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推动了儒学的进一步完善,更适合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使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古代官方正统的学说铺垫了坚实的根基,具有更深层次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比较荀子礼治思想对孔孟德治思想,找出荀子继承的孔孟德治思想的部分,分析两者的相同点和两者的不同点,从而找出荀子思想的领先所在,最后得出荀子发展了的孔孟思想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孔孟德治思想的时代背景、内容、意义和历史局限性,通过阐述孔孟德治思想的时代背景、内容、意义和历史局限性,为对比荀子礼治思想奠定理论基础。作者认为孔孟德治思想的内容主要是“为政以德”、“仁”和“礼”以及“德主刑辅”的思想,并提出孔孟德治思想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统治要求的时代局限性,进而引出荀子礼治思想。然后本文通过两个章节叙述了荀子礼治思想对孔孟德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孟德治思想和荀子礼治思想都坚持以民为本、追寻“礼”的内在精神、重视统治阶级人才培养。而荀子礼治思想发展孔孟德治思想有四个方面,人性论由“性善论”发展为“性恶论”、礼的内在精神由“仁义”发展为“礼义”、治国之道由“为政以德”发展为“隆礼重法”、人才培养目标由有德君子发展为礼法君子。最后一章,本文通过论述传统文化的弊端和荀子礼治思想的现代启示论述了荀子礼治思想的现实意义,以达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的。孔孟德治思想和荀子礼治思想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要用逻辑的方法去分析对比出荀子礼治思想和孔孟德治思想,找出荀子礼治思想中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我们要吸收其合理的成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而提供传统文化方面的思想资源。(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姬明华,晁罡[9](2019)在《德政与德治:孔子管理思想新辨》一文中研究指出孔子以"德政"理念教化君主,以"德治"理念教化臣下。通过对《论语》"问政"语录的辨析,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君臣分职的管理理念。在"术业有专攻"的当代,组织机构的高层管理者不可能也不应该从事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他们所做的应当是用自己的德性带领组织机构稳步前进。而组织机构的中层管理者乃至下层管理者,他们是时代知识最好的传承者,是技术的骨干,他们必须用自己的热情引导组织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创新,协助好高层管理者的工作。(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与管理》期刊2019年01期)

张晓东[10](2019)在《以德治党:新时代党建思想的伦理之维》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新时代党建伦理思想是现阶段党领导人民实践精神地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它在内容上表现为由人民中心论、群众路线、权力道德、党德修养等诸要素互动整合而成的开放动态的有机系统,并在理论和实践上贯穿于党建系统工程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构成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伦理之维。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道德建设必须落实为其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五大文明建设实践。(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德治思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倡导的"德治"思想沿袭了尧舜、孔孟之道,强调"德治"思想并不是圣人之意的具体表现,而是社会历史发展之势的必然产物。其政治观点比较鲜明、深刻,而且将"为国为民"的德治思想贯穿始终,在提倡"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今天,仍具有一定的传承、宣扬和借鉴的积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德治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王仲楠.儒家“德治”与“法治”的思想及其对我国现代法治的影响[J].法制博览.2019

[2].王亮.柳宗元“德治”思想的时代价值[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

[3].李明岳.韩非“叁反”思想视域下的德治与法治[J].法制博览.2019

[4].魏芸.逻辑·架构·路径:习近平德治思想的叁个维度探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

[5].孔庆茵.中华优秀传统德治思想对构建世界新秩序的价值与启示[J].理论探讨.2019

[6].王重尧.传统儒家德治思想对当代以德治国的借鉴价值——以依法治国为视角[J].现代法治研究.2019

[7].敖翔.习近平德治思想研究[J].行政科学论坛.2019

[8].王东晨.论荀子礼治思想对孔孟德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9

[9].姬明华,晁罡.德政与德治:孔子管理思想新辨[J].中国文化与管理.2019

[10].张晓东.以德治党:新时代党建思想的伦理之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标签:;  ;  ;  ;  ;  ;  ;  

德治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