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氧化铝论文_邹莉芳,彭展彬,丁晓雯,黄先智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性氧化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氧化铝,高效,胆固醇,丙醛,丁醛,含量,槲寄生。

中性氧化铝论文文献综述

邹莉芳,彭展彬,丁晓雯,黄先智[1](2016)在《吸附胆固醇的中性氧化铝再生方法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吸附蚕蛹油(silkworm pupa oil)中胆固醇的中性氧化铝的再生方法进行研究,以期为节约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解吸剂无水乙醇和正己烷(3:1,V:V)在65℃加热搅拌2.0 h对吸附的胆固醇进行洗脱,中性氧化铝与解吸剂的料液比为1:1.6(m:V),并比较新的和再生的中性氧化铝对蚕蛹油胆固醇脱除率,评价再生效果。结果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吸附过胆固醇的中性氧化铝进行胆固醇脱除,得到再生中性氧化铝,再生中性氧化铝对蚕蛹油胆固醇的脱除率可达24.86%,扩大实验脱除率可达19.55%。结论本方法能较好地脱除中性氧化铝已吸附的胆固醇,再吸附效果较好,基本达到再生目的。(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刘钢,肖林久,张志刚,谢颖,李文泽[2](2015)在《中性氧化铝固体碱催化合成羟基特戊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浸渍法制备KF/中性氧化铝固体碱催化剂.以异丁醛、甲醛为原料缩合合成2,2-二甲基-3-羟基丙醛(羟基特戊醛,下同),产率达到90%,产物的结构由核磁表征.考察反应温度、催化剂焙烧温度、KF负载量、催化剂用量以及催化剂焙烧时间对产物产率的影响.结合TG-DSC、XRD和FT-IR初步分析该固体碱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并探讨分离提纯2,2-二甲基-3-羟基丙醛的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本文来源于《沈阳化工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李锦清,綦艳,郦明浩,邱启东,李聪[3](2014)在《中性氧化铝柱净化-UPLC-MS/MS法测定乳和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_1》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乳和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乙酸锌辅助沉淀蛋白,中性氧化铝SPE柱净化,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M1在0.1~50μ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空白样品加标回收率在70.8%~79.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方法检出限为0.02μg/kg,定量限为0.05μg/kg。该方法实用、准确、灵敏,适用于乳和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测定。(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4年11期)

邢补泉,桑培荣,李军[4](2014)在《中性氧化铝做前处理对食品中安赛蜜检测结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乙酰磺胺酸钾(或称安赛蜜)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较新的第四代合成甜味剂。在检测含该待测组分样品时,发现国标方法中性氧化铝前处理对结果的精密度、准确度有一定影响[1],为此做如下改进: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选取市售本地或外埠干果类、泡菜类及酱菜类各10种,共计30份样品。仪器的分析条件:岛津LC-20A型高效液相色(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4年10期)

邬伟魁,陈繁华,严倩茹,刘佳,杨宝[5](2013)在《中性氧化铝在中药含量测定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性氧化铝在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和药品等领域的含量测定中广泛用于样品的前处理。综述中性氧化铝在中药材及其饮片、中药制剂的含量中测定样品前处理的使用情况,有关粒度、pH值、含水量、装柱量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对中性氧化铝在中药含量测定样品前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药检工作者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药物评价研究》期刊2013年06期)

任美燕,丁晓雯,罗金凤,梁菡峪,张亚琼[6](2012)在《正交试验优化中性氧化铝吸附剂降低牛油中胆固醇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物理吸附法研究吸附剂对脱除牛油中胆固醇的影响,为降低部分食品胆固醇的方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中性氧化铝添加量15%、65℃作用1.0h,对牛油中胆固醇的脱除率达到40%以上。在β-环状糊精、活性氧化铝、活性白土、黄原胶、中性氧化铝、硅镁型吸附剂、阿拉伯树胶、酸性氧化铝这8种吸附剂中,中性氧化铝对牛油中胆固醇的吸附作用最强,对牛油本身的性质影响小。(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2年24期)

邹耀华,刘宇文,张伟[7](2012)在《中性氧化铝活性对部分中药定量分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中性氧化铝的活性对中药定量分析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经不同活性中性氧化铝处理的样品。结果:未经中性氧化铝处理的样品和经不同活性中性氧化铝处理后的样品相比,测定结果有显着差异。结论:在选用中性氧化铝层析、非水溶液洗脱时,不仅要考虑中性氧化铝的粒度及pH值,还应考虑中性氧化铝的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品标准》期刊2012年03期)

臧金海,梁春实,马继军,蔡柳燕,魏树龙[8](2012)在《中性氧化铝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菠菜中的代森锰锌丙森锌和福美双》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菠菜中代森锰锌、丙森锌和福美双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原理是使用碘甲烷甲基化后过中性氧化铝柱净化,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测定。3种农药的定量下限均为0.05 mg/kg,线性范围0~2.0 mg/kg。添加水平25μg/kg时回收率为82%~107%,RSD小于5%。该方法选择性好、操作简单、重现性和准确度高。(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学刊)》期刊2012年04期)

王世清[9](2010)在《中性氧化铝对叁黄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黄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不准确的原因。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叁黄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采用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批次的中性氧化铝时测得的结果是不同的。结论中性氧化铝是造成叁黄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0年20期)

陈祖林,彭相林,王细超,张敏[10](2010)在《中性氧化铝对原油链状烷烃和芳烃组分吸附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吸附原油的中性氧化铝柱用正己烷、含5%二氯甲烷的正己烷逐步淋洗链状烷烃,用二氯甲烷与正己烷体积比为2∶1的试剂逐步淋洗芳烃,通过分析淋洗过程中所得到的各个产物的色谱检测结果来揭示原油中链状烷烃和芳烃在中性氧化铝层析柱上的解析过程,提出了中性氧化铝作为层析柱吸附剂的结构模型,探讨了原油中链状烷烃、芳烃在中性氧化铝层析柱上的吸附机理,为原油中链状烷烃、芳烃的快速、完全分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10年02期)

中性氧化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浸渍法制备KF/中性氧化铝固体碱催化剂.以异丁醛、甲醛为原料缩合合成2,2-二甲基-3-羟基丙醛(羟基特戊醛,下同),产率达到90%,产物的结构由核磁表征.考察反应温度、催化剂焙烧温度、KF负载量、催化剂用量以及催化剂焙烧时间对产物产率的影响.结合TG-DSC、XRD和FT-IR初步分析该固体碱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并探讨分离提纯2,2-二甲基-3-羟基丙醛的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性氧化铝论文参考文献

[1].邹莉芳,彭展彬,丁晓雯,黄先智.吸附胆固醇的中性氧化铝再生方法初探[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

[2].刘钢,肖林久,张志刚,谢颖,李文泽.中性氧化铝固体碱催化合成羟基特戊醛的研究[J].沈阳化工大学学报.2015

[3].李锦清,綦艳,郦明浩,邱启东,李聪.中性氧化铝柱净化-UPLC-MS/MS法测定乳和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_1[J].广东化工.2014

[4].邢补泉,桑培荣,李军.中性氧化铝做前处理对食品中安赛蜜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

[5].邬伟魁,陈繁华,严倩茹,刘佳,杨宝.中性氧化铝在中药含量测定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J].药物评价研究.2013

[6].任美燕,丁晓雯,罗金凤,梁菡峪,张亚琼.正交试验优化中性氧化铝吸附剂降低牛油中胆固醇工艺[J].食品科学.2012

[7].邹耀华,刘宇文,张伟.中性氧化铝活性对部分中药定量分析的影响[J].中国药品标准.2012

[8].臧金海,梁春实,马继军,蔡柳燕,魏树龙.中性氧化铝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菠菜中的代森锰锌丙森锌和福美双[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2

[9].王世清.中性氧化铝对叁黄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0

[10].陈祖林,彭相林,王细超,张敏.中性氧化铝对原油链状烷烃和芳烃组分吸附行为[J].地质科技情报.2010

论文知识图

添加不同浓度中性氧化铝(200...中性氧化铝催化1-己烯与硫化氢...中性氧化铝催化下温度对反应体...标准过中性氧化铝层析柱色谱图中性氧化铝减小基质效应纯化后homo-YTX的色谱图

标签:;  ;  ;  ;  ;  ;  ;  

中性氧化铝论文_邹莉芳,彭展彬,丁晓雯,黄先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