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探析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探析

深圳市骏祥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518000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城市居民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服务的基础工程,因此,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的各项经济建设。因此施工质量控制是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根据市政道路工程的特点,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提出一些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

1、市政道路工程的特点

1.1交叉作业多

市政道路工程是一项复杂的施工项目,市政道路工程范围广而且具有地形变化多的特点,因此一项市政道路工程往往会包含多种工程项目,需要多个工程项目交叉进行,多工种互相配合,在施工组织和技术管理上有较高要求,工程质量的控制也更加难控制。

1.2干扰因素众多

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规模有大小,工期有长短,有单一的项目也有复杂的项目,不同的项目中人员、材料、机械也是有差别的,这其中也夹杂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施工场地上人员、材料、设备零部件和施工机具等同时存在一个项目中。小型工程可能短期就结束了,如果是大型工程要持续几年。这样的漫长工期,一些不确定因素众多,随时出现就形成了干扰施工的因素,变数大于定数。

1.3场地流动性大

地质条件复杂、场地流动性大是市政道路工程的主要特点。施工人员和机械随着工程的进度和工序的变化而变化,作业地点和机具设备是不断移动的。同一道工序随着进度的推进,施工现场情况也是不一样的。一些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就在这样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悄悄地隐藏着,给管理者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市政道路的地下、地面及空中,由于管线、路面、过街地下通道或过街人行天桥的立体分布,各种城市公用设施、交通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建设,又加大了工程的复杂性。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2.1雨水井、检查井与路面的接缝处出现塌陷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中辅助设施多,所以,大多数雨水井都设在行车道上,还有不少排水干管及检查井也设在行车道上,因此,当其井背宽度较小时,回填夯实就十分困难,压实度检查也难以进行。施工中经常发生的疏忽或监控不严,必然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常见的雨水井及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缺陷,造成行车中出现跳车现象。

2.2路基沉陷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有的路基需要填方处理后压实。但填方路基的压实不足或不均匀就会造成下沉。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沿线的桥涵工程往往也是质量问题的多发地带,像桥涵通道这类构造物与路基衔接处容易出现下沉。只要是由于所用材料不当或碾压不实,造成路基逐步下沉。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时非常关键的,有的软土地基如果处治不妥也会造成路基沉降;填方土壤含水量过大,碾压的压实度无法保证,容易出现弹簧土现象,也容易造成路基沉降。

2.3产生纵向裂缝

路基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纵向裂缝。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中,有两大问题危害最大,其中就包括路基沉降和纵向裂缝。其后果是直接影响到行车速度、乘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甚至影响车辆的使用寿命。因其维护难度大,使维修养护费用增加。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一般为:道路工程设计及施工方法的不合理、材料的技术和质量不达标、施工人员没有严格质量监督管理、违规的招投标操作、监理环节的忽视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与施工质量。

3.1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市政道路多为政府财政筹集资金,在确定质量、进度、投资目标时有可能产生较大的随意性。另外,市政道路设计时要结合本城市的近期规划和长远期规划,综合考虑与给排水、电力、燃气及通信等管线的平面布置和交叉,避免发生大幅调整路线和管线布置冲突等现象。因此,建设单位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与设计单位保持良好沟通和联系,协调好各个管线单位间的关系,尽可能让设计单位交出高水平的设计方案。

3.2预先的控制

施工前的控制一般称为预先控制。施工前对施工及施工完成后有可能会发生的各种问题进行预测和评估。在问题发生前通过技术的手段或者管理的手段进行提前纠正,这包括材料的管理、招标投标的管理、工程计划的管理等。

(1)招标投标的管理

招标要选择国家认证资质的施工单位,不可以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项目进行二次或三次的外包,扩大招标范围,吸引有资质、有实力的施工单位参加招标。

(2)材料的管理

材料使用前,要通过招标方、监理与施工单位共同派出人员对所有进场的施工材料进行检测,合格后才可以进入到施工的现场,如果不能达标,材料需要及时的清除与替换,如果发现假冒伪劣的材料,要立刻通知质监等相关部门进行查处与销毁。

3.3现场的控制

施工现场做出的控制管理称为现场控制。一般施工现场的控制既包括指导的职能,也要包括监督管理的职能。指导是施工管理人员及监理人员对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的改进或者问题的解决,防止施工技术出现偏差,使施工人员可以顺利的、正确的完成规定任务。监督管理职能则需要监理人员通过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标准进行相关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的检查。现场的控制还包括施工场地原材料的保存和应急的处理及隐患的排查等职能。

3.4建立工序质量控制,提高工序质量

工序质量控制是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点,是现场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在市政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中包括多个工序过程,其定义分为三类:一般工序:对产品形成质量起一般作用的工序;关键工序:对产品形成质量,特别是可靠性质量起重要、关键作用的工序;特殊工序:其结果不能通过后面的检验和试验,而只能通过使用后才能完全验证的工序。建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即在加强一般工序质量控制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进行重点控制,保证工序经常处于受控状态。对关键部位和重要工序加强管理,对各类质量问题的处理要形成闭环。根据一线技术人员反映的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将各个质量控制环节落实到施工单位的基层班组、作业面。为确保实施过程各工序紧密相扣、各专业同步交叉作业,工程项目部应加强协调力度,合理安排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实施交叉作业,一环紧扣一环,使工程建设呈现出紧张有序、质量进度协调、各分项工程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做好路面质量的把关。路面的铺设是市政道路工程的最后环节,我们处理好混凝土路面,保证其质量的控制。一旦这个环节中出现了问题,必然会对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比如,对混凝土28d的抗拉强度应该在4—5MPa;混凝土中的水泥含量一定要多于300kg,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具有很好的强度、耐磨性、以及抗腐蚀性。

3.5事后的控制

施工结束后进行的控制一般称为事后控制。是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防止以后在工程施工中出现类似的问题。事后的控制可以为以后工程的预先控制与现场控制提供更多的资料与信息,可以保证工程施工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4、结论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一项惠民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出行息息相关,同时代表着政府的形象。我们要保证做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结合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因素,我们要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制定合理、完善的设计方案;把控好测量的质量,做到科学和精准的测量;控制好施工材料的质量;做好路面质量的把关;健全工程质量监管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更好把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控制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1]马文友.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与控制措施[J].科技展望,2015(20.

[2]邢娟.市政道路质量管理研究[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5(3).

[3]张倩.浅谈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解决方法[J].民营科技,2015(3).

[4]余胤.市政道路管线施工中防渗漏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

[5]赖海兰.浅议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4(24).

标签:;  ;  ;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