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联同轴电缆论文和设计-刘信化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联同轴电缆,包括导体和编织层,所述导体的外壁四周分布有绝缘层,且绝缘层的外壁四周连接有屏蔽层,所述编织层安装于屏蔽层的外壁四周,且编织层的外壁四周设置有外护套。该交联同轴电缆设置有辐照交联聚烯烃电子束混合物,目前常规的材料使用聚氯乙烯,相比于传统的聚氯乙烯护套,辐照交联聚烯烃电子束混合物具有以下优点:低烟无卤阻燃,采用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安全无毒,不需要在添加增塑剂,不含有害重金属、溴和氯含量不大于0.5%,氟含量不大于0.1%,耐低温可以达到‑40℃,高温105℃,使用寿命≥50年,导体采用99.995%高纯度无氧铜,无氧铜无氢脆现象,导电率高,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耐蚀性能和低温性能均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交联同轴电缆,包括导体(1)、绝缘层(2)、屏蔽层(3)、编织层(4)、外护套(5),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的外壁四周分布有绝缘层(2),且绝缘层(2)的外壁四周连接有屏蔽层(3),所述编织层(4)安装于屏蔽层(3)的外壁四周,且编织层(4)的外壁四周设置有外护套(5)。

设计方案

1.一种交联同轴电缆,包括导体(1)、绝缘层(2)、屏蔽层(3)、编织层(4)、外护套(5),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的外壁四周分布有绝缘层(2),且绝缘层(2)的外壁四周连接有屏蔽层(3),所述编织层(4)安装于屏蔽层(3)的外壁四周,且编织层(4)的外壁四周设置有外护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与绝缘层(2)的外壁相互贴合,且导体(1)的材质为无氧铜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绝缘层(2)、屏蔽层(3)、编织层(4)和外护套(5)五者之间相互贴合,且导体(1)沿绝缘层(2)的圆心处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的外壁直径与屏蔽层(3)的内壁直径相同,且绝缘层(2)的材质为发泡聚乙烯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3)与编织层(4)之间相互贴合,且编织层(4)的材质为镀锡铜编织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5)沿编织层(4)的外壁四周均匀分布,且外护套(5)的材质为辐照交联聚烯烃电子束混合物材料。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电线电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交联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据统计,2017年中国射频同轴电缆市场规模比2016年增长27.9%,已高达809.70亿元,预计在未来的三年市场复合增长率可大17%,到2022年,中国射频同轴电缆的市场容量将达到1200亿元。

未来的射频同轴电缆的需求结构在整体市场容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通信终端、移动通信、航天航空、军用电子等相关行业快速发展,高端射频同轴电缆的需求增长随着相关行业的发展快速发展,增长速度将高于普通射频同轴电缆,年增长速度有望达到22%-25%。

受惠于宏观经济快速发展及相关政策支持,未来我国移动通信、微波通信、通信终端、军用电子、航空航天等行业将快速发展,对射频同轴电缆的需求亦将保持快速增长,同时,随着下游行业对信号传输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半柔、低损、微细、稳相等高端产品的需求增长将更为明显。

现有的电缆在使用中其外包外护套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其使用寿命低,无法有效应对温差较大的环境,长时间使用易发生脆化断裂的情况,同时在使用中易发生信号外泄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交联同轴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联同轴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电缆在使用中其外包外护套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其使用寿命低,无法有效应对温差较大的环境,长时间使用易发生脆化断裂的情况,同时在使用中易发生信号外泄的情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联同轴电缆,包括导体和编织层,所述导体的外壁四周分布有绝缘层,且绝缘层的外壁四周连接有屏蔽层,所述编织层安装于屏蔽层的外壁四周,且编织层的外壁四周设置有外护套。

优选的,所述导体与绝缘层的外壁相互贴合,且导体的材质为无氧铜材料。

优选的,所述导体、绝缘层、屏蔽层、编织层和外护套五者之间相互贴合,且导体沿绝缘层的圆心处分布。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的外壁直径与屏蔽层的内壁直径相同,且绝缘层的材质为发泡聚乙烯材料。

优选的,所述屏蔽层与编织层之间相互贴合,且编织层的材质为镀锡铜编织材料。

优选的,所述外护套沿编织层的外壁四周均匀分布,且外护套的材质为辐照交联聚烯烃电子束混合物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交联同轴电缆设置有辐照交联聚烯烃电子束混合物,目前常规的材料使用聚氯乙烯,相比于传统的聚氯乙烯护套,辐照交联聚烯烃电子束混合物具有以下优点:低烟无卤阻燃,采用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安全无毒,不需要在添加增塑剂,不含有害重金属、溴和氯含量不大于0.5%,氟含量不大于0.1%,耐低温可以达到-40℃,高温105℃,使用寿命≥50年;

导体采用99.995%高纯度无氧铜,无氧铜无氢脆现象,导电率高,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耐蚀性能和低温性能均好。绝缘层使用发泡聚乙烯均匀挤包在导体上,发泡度为40%-60%,非自粘铝箔纵包在绝缘层上,有效防止内部型号的外泄。编织层使用镀锡铜线,覆盖率≥85%,屏蔽干扰无方向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2、绝缘层;3、屏蔽层;4、编织层;5、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交联同轴电缆,包括导体1、绝缘层2、屏蔽层3、编织层4和外护套5,1的外壁四周分布有绝缘层2,且绝缘层2的外壁四周连接有屏蔽层3,导体1与绝缘层2的外壁相互贴合,且导体1的材质为无氧铜材料,导体1采用99.995%高纯度无氧铜,无氧铜无氢脆现象,导电率高,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耐蚀性能和低温性能均好;

绝缘层2的外壁直径与屏蔽层3的内壁直径相同,且绝缘层2的材质为发泡聚乙烯材料,绝缘层2使用发泡聚乙烯均匀挤包在导体1上,发泡度为40%-60%,非自粘铝箔层3包在绝缘层2上,有效防止内部信号的外泄;

屏蔽层3的外壁四周安装有编织层4,且编织层4的外壁四周设置有外护套5,屏蔽层3与编织层4之间相互贴合,且编织层4的材质为镀锡铜编织材料,编织层4使用镀锡铜线,覆盖率≥85%,屏蔽干扰信号,保证整个导体1有效使用;

外护套5沿编织层4的外壁四周均匀分布,且外护套5的材质为辐照交联聚烯烃电子束混合物材料,目前常规的材料使用聚氯乙烯,相比于传统的聚氯乙烯护套,辐照交联聚烯烃电子束混合物具有以下优点:低烟无卤阻燃,采用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安全无毒,不需要在添加增塑剂,不含有害重金属、溴和氯含量不大于0.5%,氟含量不大于0.1%,耐低温可以达到-40℃,高温105℃,使用寿命≥50年;

导体1、绝缘层2、屏蔽层3、编织层4和外护套5五者之间相互贴合,且导体1沿绝缘层2的圆心处分布,导体1、绝缘层2、屏蔽层3、编织层4和外护套5形成整个交联同轴电缆,整个交联同轴电缆各层相互紧密贴合在一起,能够保证在使用中各层有效发挥出各自应有作用,保证整个交联同轴电缆能够有效使用,同时导体1作为整个交联同轴电缆的导电连接处,分布在圆心处,能够有效保证各层对导体1进行充分保护,保证导体1无外漏的情况。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交联同轴电缆通过导体1、绝缘层2、屏蔽层3、编织层4和外护套5形成整个交联同轴电缆,整个交联同轴电缆各层相互紧密贴合在一起,能够保证在使用中各层有效发挥出各自应有作用,保证整个交联同轴电缆能够有效使用,同时导体1作为整个交联同轴电缆的导电连接处,分布在圆心处,能够有效保证各层对导体1进行充分保护,保证导体1无外漏的情况;

同时导体1采用99.995%高纯度无氧铜,无氧铜无氢脆现象,导电率高,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耐蚀性能和低温性能均好;

并且绝缘层2使用发泡聚乙烯均匀挤包在导体1上,发泡度为40%-60%,非自粘铝箔层3包在绝缘层2上,有效防止内部信号的外泄;

同时编织层4使用镀锡铜线,覆盖率≥85%,屏蔽干扰信号,保证整个导体1有效使用;

并且外护套5的材质为辐照交联聚烯烃电子束混合物材料,目前常规的材料使用聚氯乙烯,相比于传统的聚氯乙烯护套,辐照交联聚烯烃电子束混合物具有以下优点:低烟无卤阻燃,采用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安全无毒,不需要在添加增塑剂,不含有害重金属、溴和氯含量不大于0.5%,氟含量不大于0.1%,耐低温可以达到-40℃,高温105℃,使用寿命≥50年,就这样完成整个交联同轴电缆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交联同轴电缆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7246.3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447613U

授权时间:20190927

主分类号:H01B 11/18

专利分类号:H01B11/18;H01B7/02;H01B7/22;H01B7/295

范畴分类:38A;39A;

申请人:上海万普线缆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万普线缆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424 上海市奉贤区海龙路969号1幢第1车间

发明人:刘信化;杜毅

第一发明人:刘信化

当前权利人:上海万普线缆有限公司

代理人:钱磊

代理机构:53113

代理机构编号: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交联同轴电缆论文和设计-刘信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