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性质论文_鲁美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语法性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语法,性质,形容词,方言,施事,土家,玉溪。

语法性质论文文献综述

鲁美艳[1](2019)在《土家语虚词ko~(35)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察土家语虚词ko~(35)在"施事+受事+VP""受事+施事+VP"中的分布与使用,并与后置词和结构助词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ko~(35)不是后置词和结构助词,而是施事标记,是格助词。(本文来源于《民族语文》期刊2019年05期)

章玉祉,张积家[2](2019)在《任务性质、家族大小和词类一致性对义符语法信息激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义符启动范式,考察任务性质、家族大小和词类一致性对义符语法信息激活的影响。实验1通过词汇判断任务和词性判断任务的比较,发现义符的语法信息激活具有任务特定性:只有在直接针对词类的词性判断任务中,义符的语法信息才比较容易显现。实验1的结果为实验2的任务选择奠定了基础。实验2考察在词性判断任务中,义符的家族大小和词类一致性对义符语法信息激活的影响,发现家族大小和词类一致性都是影响义符语法信息激活的重要变量,具体表现为大家族义符和高词类一致性义符在语法信息激活上具有促进效应。(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赖思羽[3](2019)在《玉溪方言“掉”的结构类型和语法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玉溪方言"掉"作动词时发音为tiu213,其基本意与现代汉语大致相同,主要指"落"和"下降"。在"X掉"结构中作补语时,"掉"在玉溪方言中的发音为iu213或者iu44,其结构主要有"V+掉""adj+掉""V+掉+O""V/adj+死/伤+掉""V+adj+掉""adj+掉+点儿"等六种。从有无可能式、能否用在动结式之后、能否后接完成体助词、音韵形式四个标准来看,难以判定玉溪方言中的"掉"是否已经成为一个完成体标记。总体上看,玉溪方言中的"掉"在用法上呈现出与其他云南方言不同的特点,并且还没有完全虚化成为一个体标记。(本文来源于《玉溪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曹蕾[4](2018)在《从北京话看动态义“V在”的语法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语法对动态义"V在"的语法性质存在分歧。有的学者尝试用主流生成语法理论对之加以解释,认为"在"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句法核心,在句法或韵律层次上和V结合为一个句法词或韵律词。但是这个论断无法解释北京话中的一些相关现象。我们认为,北京话/普通话中的"V在"应该是一个能产的词法模式,而不是句法推导的产物。(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期刊2018年07期)

刘探宙[5](2018)在《“松散同位”在汉语中的语法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松散同位"的概念译自英语。汉语相应的语法现象是指"江一,我的一个朋友,要来见你"这样中间有停顿的同指现象。这种语法现象古已有之,但汉语语法界至今对其性质也没有统一的认识,它既跟"插入语"有模糊难断的关系,又跟"他爸爸李刚"这样的同位同指组合长期纠缠在一起。本文从赵元任先生"零句说"的视角论证,以停顿和标点为形式特征的所谓"松散同位",在汉语中就是独立零句,这是由说话人根据听话人的反应随时停下来进行简短提示所采用的话语方式,"松散同位"零句和其前后的零句并置,共同构成了环环相套的链状解释关系流水句。"松散同位"的零句性处理,有利于汉语语法系统的自洽。(本文来源于《语言教学与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梁银峰[6](2017)在《从历史来源看古汉语“NP+(之+)VP者”结构的语法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古汉语"NP+(之+)VP者"结构的语法性质,学界历来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文章认为,"NP+(之+)VP者"结构来自话题和述谓成分的整合,这是汉语从章法向句法演变的一个典型范例。有基于此,文章进而认为,"NP+(之+)VP者"结构中的"NP"是表实体的中心名词,而不是后面"VP者"的范围定语,整个格式是后置型关系从句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跨语言的共性。(本文来源于《东方语言学》期刊2017年02期)

季安锋[7](2017)在《“来着”的语法化、主观化及其性质再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来着"经语法化和主观化,成为表示一定时体意义和体现说话人特定态度、情感的语用成分,也是说话人用以引起听话人的注意、调动其参与话语互动的功能成分。"来着"表"过去发生",是语用推理的结果,是语境意义的定型化,"来着"表示的时体意义类似于"过去进行体"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任敏[8](2017)在《“大AA”“精AA”中“大”“精”的语法性质与整体结构研究——以沂源话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AA""精AA"是山东方言较常见的程度义结构,目前研究对"大""精"的语法定位存在分歧,且对成因探讨较少。本文立足沂源方言,阐明了"大""精"作为有限性程度副词的语法性质。通过对该结构的穷尽描写,从语义选择性上分析了结构的成因。(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7年16期)

王洪磊[9](2017)在《从俄汉比较的角度看汉语性质形容词与状态形容词的语法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朱德熙(1956/2006)开始,汉语中的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在语法功能方面的二分对立一直是汉语语言学研究的焦点。综观世界上的其他语言,会发现很多语言中都存在形容词内部的二分对立情况,例如俄语形容词中的短尾形式与长尾形式在语法功能方面也存在二分对立,而且形式语言学的研究都表明这种区别源自句法结构上的差异。本文通过比较汉语与俄语中的两类形容词,说明:汉语中的性质形容词与俄语中的短尾形式相似,都是主述谓结构([_(afP)NP_i]),AfP内部的题元角色可以在AfP内部受到约束;汉语中的状态形容词与俄语中的长尾形式相似,都是名词性的从述谓结构[_(nP[AfPi])],AfP内部的题元角色无法在AfP内部受到约束。这一结构差异能够解释汉语性质形容词与状态形容词在语法功能方面的差别。(本文来源于《外语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马楠[10](2017)在《“越来越……”中“来”的性质及其他——《“越来越……”构式的语法化》读后》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语文》2013年第1期刊有龙国富先生《"越来越……"构式的语法化——从语法化的视角看语法构式的显现》一文(下文简称"《越》")。该文考察"越来越……"构式的来历,并分析其语法化的机制和动因,读后不无收获。但细读数过,发现该文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了文章论证的严密性、可靠性和规范性。现不揣谫陋,略陈数端,以就正于作者及方家。(本文来源于《中国语文》期刊2017年02期)

语法性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义符启动范式,考察任务性质、家族大小和词类一致性对义符语法信息激活的影响。实验1通过词汇判断任务和词性判断任务的比较,发现义符的语法信息激活具有任务特定性:只有在直接针对词类的词性判断任务中,义符的语法信息才比较容易显现。实验1的结果为实验2的任务选择奠定了基础。实验2考察在词性判断任务中,义符的家族大小和词类一致性对义符语法信息激活的影响,发现家族大小和词类一致性都是影响义符语法信息激活的重要变量,具体表现为大家族义符和高词类一致性义符在语法信息激活上具有促进效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法性质论文参考文献

[1].鲁美艳.土家语虚词ko~(35)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性质[J].民族语文.2019

[2].章玉祉,张积家.任务性质、家族大小和词类一致性对义符语法信息激活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9

[3].赖思羽.玉溪方言“掉”的结构类型和语法性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9

[4].曹蕾.从北京话看动态义“V在”的语法性质[J].现代语文.2018

[5].刘探宙.“松散同位”在汉语中的语法性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8

[6].梁银峰.从历史来源看古汉语“NP+(之+)VP者”结构的语法性质[J].东方语言学.2017

[7].季安锋.“来着”的语法化、主观化及其性质再探[J].湖南社会科学.2017

[8].任敏.“大AA”“精AA”中“大”“精”的语法性质与整体结构研究——以沂源话为例[J].文教资料.2017

[9].王洪磊.从俄汉比较的角度看汉语性质形容词与状态形容词的语法差异[J].外语研究.2017

[10].马楠.“越来越……”中“来”的性质及其他——《“越来越……”构式的语法化》读后[J].中国语文.2017

论文知识图

:“X”的语法性质比例从静态角...31现代汉语属性词语法性质公示语译文分类建模语言的质量模型一3:与“眼泪”同现的形容词分布图自动机视图中的一个LALR(1)状态

标签:;  ;  ;  ;  ;  ;  ;  

语法性质论文_鲁美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