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论文_尹瑞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态,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霍林郭勒市,政治文明,人民政协。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论文文献综述

尹瑞华[1](2019)在《发展协商民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文中研究指出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成果,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新时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重要作用,推(本文来源于《贵州政协报》期刊2019-09-26)

李全喜[2](2019)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政治哲学意蕴的存在前提》一文中研究指出要理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概念的政治哲学意蕴,需要对人类社会关系与社会自然关系这一基础性问题进行思考。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彰显的是社会公平正义与生态可持续的统一,这个概念本身就内蕴着人类社会关系的能动性问题、人类社会关系与社会自然关系的耦合性问题、能动性的人类社会关系与社会自然关系的关系问题等。深入挖掘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政治哲学意蕴,有必要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存在前提进行批判性分析。(本文来源于《学习论坛》期刊2019年06期)

郇庆治[3](2019)在《作为一种转型政治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入理解与阐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或话语理论的关键在于,不能将其简约或虚化为一种生态环境治理的公共政策概念或术语,而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更宏大也更为重要的背景和语境。更明确地说,"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与政治,相较于各种形态的"生态中心主义"或"生态资本主义",更能够代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本质或目标追求,而欧美"绿色左翼"学界所倡导与推动的"社会生态转型"理论以及其他各种激进转型理论,未必能够最终导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大转型"甚或"社会主义转向",但确实给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其建设提供了方法论(话语)与政治层面上的某些启迪。(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期刊2019年02期)

徐功献,温艳红[4](2018)在《网络政治参与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借助互联网平台参加政治活动的行为,它具有广泛性、直接性、虚拟性等特征。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能让网络政治参与更好服务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政府需要采取相应对策来优化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环境,使得网络参政变成我国的公民参与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的建设的有效方式。(本文来源于《南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邵南,李海江[5](2018)在《强化“四个意识” 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 切实把政府工作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邵南 通讯员 李海江) 7月9日,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郝茂荣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国家生态环境部《责任不落实 监管不到位 霍林河露天煤矿生态恢复治理严重滞后》的通报、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有关批示及市委常委会精神,(本文来源于《通辽日报》期刊2018-07-12)

景委委[6](2018)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视野中的全面依法治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大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其中,“八个明确”是该思想的核心要义。在“八个明确”中,将我国的战略布局定义为“四个全面”,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历程中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它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框架,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应有之义,也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政治文明的建设内容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它不仅包括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还包括政治行为文明和法治文明等方面。积极稳妥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既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建设的重要标志、重要保证和必由之路。在学界,专家学者分别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依法治国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是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为切入点而研究的成果则数量有限,基于此,笔者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角度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为全面依法治国的研究增加了政治之维,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研究多了法治之维。本文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基本理论出发,围绕“全面依法治国”这一主题,系统探讨如何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全文总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前言,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重点和难点及创新点、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概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与全面依法治国理论,包括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基本原则等;第叁部分: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二者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互为前提、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第四部分: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制约全面依法治国实施的主要因素,包括政治法治观念淡薄、政治法治化滞后、政治法治教育不足、政治法治体系不完善等因素;第五部分:针对上述制约因素,着重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角度提出实施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对策。本文认为,我国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具体推进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通过加强政治法治化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法治文化建设,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实施进程。第六部分:结论。(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期刊2018-06-01)

李欣广[7](2018)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文明形态转换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政治经济学中引进"文明"概念,包含"文明形态"和"文明类型"。世界呼唤生态文明。人类要争取从工业文明形态转向生态文明形态。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九部分专门论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建设美丽中国,展现了文明形态转换的图景。文明形态转换的起步是绿色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产业结构生态化、技术发展生态化、生活方式生态化、思想观念生态化、管理制度生态化这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都有政治经济学问题。向生态文明形态转化,需要行为方式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这两个条件。社会理想目标的实现集中在叁个领域: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关系公有化程度的提高、人的发展。理论界提出"生态人"概念,与"经济人"概念相对立,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桂海论丛》期刊2018年02期)

[8](2018)在《“文明形态转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普讲坛和人的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融合发展研讨会剪影》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10月14日,"文明形态转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普讲坛(简称"讲坛")、人的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融合发展研讨会(简称"研讨会")在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蒙启成,广西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会会长巫文强研究员,广西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广西大学教授李欣广、广西经济干部管理学院教授官锡强、广西师范学院教授黄锡富以及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师生80余人参加活动。(本文来源于《改革与战略》期刊2018年02期)

[9](2018)在《“文明形态转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普讲坛和人的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融合发展研讨会剪影》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10月14日,"文明形态转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普讲坛(简称"讲坛")、人的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融合发展研讨会(简称"研讨会")在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蒙启成,广西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会会长巫文强研究员,广西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广西大学教授李欣广、广西经济干部管理学院教授官锡强、广西师范学院教授黄锡富以及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师生80余人参加活动。(本文来源于《改革与战略》期刊2018年01期)

海芬丽[10](2017)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视野中的“党群直议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民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前行和发展。贵州凤冈在民主政治建设中探索创立了以"党群直议制"为主要标志的新制度、新机制,不仅在实践中有效地解决了凤冈基层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而且在理论上丰富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本文来源于《以人民为中心——凤冈县“四直为民”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期刊2017-11-26)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要理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概念的政治哲学意蕴,需要对人类社会关系与社会自然关系这一基础性问题进行思考。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彰显的是社会公平正义与生态可持续的统一,这个概念本身就内蕴着人类社会关系的能动性问题、人类社会关系与社会自然关系的耦合性问题、能动性的人类社会关系与社会自然关系的关系问题等。深入挖掘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政治哲学意蕴,有必要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存在前提进行批判性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论文参考文献

[1].尹瑞华.发展协商民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N].贵州政协报.2019

[2].李全喜.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政治哲学意蕴的存在前提[J].学习论坛.2019

[3].郇庆治.作为一种转型政治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

[4].徐功献,温艳红.网络政治参与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8

[5].邵南,李海江.强化“四个意识”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切实把政府工作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N].通辽日报.2018

[6].景委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视野中的全面依法治国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8

[7].李欣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文明形态转换内涵[J].桂海论丛.2018

[8]..“文明形态转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普讲坛和人的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融合发展研讨会剪影[J].改革与战略.2018

[9]..“文明形态转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普讲坛和人的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融合发展研讨会剪影[J].改革与战略.2018

[10].海芬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视野中的“党群直议制”[C].以人民为中心——凤冈县“四直为民”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2017

论文知识图

~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文物保护专项...发展论坛发挥人大职能促进政治文明建设(1)发展论坛发挥人大职能促进政治文明建设(2)发展论坛发挥人大职能促进政治文明建设(3)特载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施“十一五”规划为...2 产品与市场2006年我国新闻出版印刷用纸市...

标签:;  ;  ;  ;  ;  ;  ;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论文_尹瑞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