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与探索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与探索

桂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更迭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深化,新的城市建设理论也在不断涌现。近年来,海绵城市理论成为水资源管理、城市规划及建设行业的关注热点,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发展进程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自身经验就此问题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思路和看法,希望给相关从业人员带来启发。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规划

1海绵城市简介

海绵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12年有关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首次正视提出的。自此,海绵城市的理论逐渐被相关行业所熟知并得到相关技术的应用。海绵城市的含义正如名称中所指代的,即将城市的结构功能打造成类似海绵一样的弹性城市,能够在适应环境变化方面以及应对自然灾害方面拥有强大的弹性。具体来说,海绵城市不仅可以实现对降雨的收集、储蓄,同时还能够实现雨水的净化、水资源的配置、释放和利用。在水资源短缺的今天,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和应用无疑在推动水资源高效利用,打造生态文明城市方面发挥出了无与伦比的作用。

2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途径

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具体有以下几大途径。

其一,巩固和保护现有的城市生态系统。对城市中现有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统筹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海绵城市理论的落地应用,尽量减少建设活动对城市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如对于降雨量较多的地区或城市,可对所在地的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进行自然或人工修复,提升这些生态系统的成熟度,发挥出生态系统的自净化功能。通过巩固和保护现有自然生态系统来提高城市雨水的吸收、渗透和净化能力,为海绵城市的建设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条件。

其二,增强城市水系湿地功能。针对城市中的湿地生态系统加大监管保护的力度。如针对历史上曾填埋过的河道水系进行实际调研,对其中可能发生内涝的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和建设工作;在水系湿地周边规划种植植被缓冲带用以排泄分流雨季河道内的大量降水;根据城市现有的自然地理特征及优势可在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上扩建,进一步提升城市水系湿地生态系统对自然降雨的调节和储蓄能力。

其三,打造城市绿地广场。城市公园、绿地广场等是城市绿化系统的重要形式,因此在城市公园设计环节尽可能提高绿地广场面积,形成更大的开敞空间以扩大绿地系统对雨水的渗透和积蓄能力。在公园或绿地广场的规划设计中还要与城市道路路面的雨水收集系统相结合,做到既能及时排泄和调节城市道路的雨天积水,给城市道路交通创建更良好的条件,又能使积蓄的雨水实现公园和绿地系统的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其四,优化城市道路。城市道路占据了城市面积的很大比例,因此在打造海绵城市过程中还要从这方面入手,实现对城市道路的合理利用。在城市公路或桥梁等交通基础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环节,设计和技术人员可采用高透水性的路面施工工艺,在满足道路交通基础功能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路面对雨水的吸收和渗透性能。在道路与路两旁植物绿化带之间可以设计成凹式的抗涝型植被绿地系统,有效吸收雨天的道路积水;还可以设计成雨水径流小型收集池,针对雨季长、降雨量大的地区积蓄和利用雨水。

3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保障措施

(1)将海绵城市理论纳入到城市规划的思路体系中

海绵城市不是片面的局部的,而是全面的系统的,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将海绵城市的理论纳入到规划设计的总体思路中,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方略和任务目标。城市规划部门应紧密联合交通、环保、水资源、建设、林农等多个机构部门,围绕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总目标,将海绵城市的理念渗透到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所有相关工作中,使城市规划能够更加贴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

(2)以点带面,逐步实施

城市建设无法实现一刀切,而是在现有的基础条件之上来逐步完善和升级,有步骤有计划地实现更科学更生态的城市发展目标。在海绵城市理论与城市规划工作逐步融合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少走弯路,可通过开展示范性试点工程的形式来有步骤的推进和实施。根据城市现有的生态条件和基础设施,选取几个不同类别的试点先行,在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然后以点带面来进行推广和实施,这样的路径可以为海绵城市理论落地提供更多的可靠保障,避免财力、物力和人力的大量耗费。

(3)地方政策的鼓励和支持

海绵城市理论能否在城市规划中得到切实高效的应用与地方政策有着密切关系。为更好地推动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地方政府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理论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来鼓励和支持有关部门及工程建设企业的工作开展。如在地块建设审批环节,将海绵城市的理论及要求纳入其中,鼓励和引导地产商能够尽可能采用海绵城市理论来进行房产的设计和建设,在市场中营造有利氛围。

(4)构建海绵城市的信息平台

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到多个领域、多个部门、多个专业,因此仅仅凭借制度或有限的人员是难以实现多方信息的及时传输以及多方资源的高效配置的。为了更好地消除各领域、各部门及人员之间的信息和资源屏障,通过成立海绵城市信息平台,为各部门及多方从业人员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从而加快推进城市规划和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海绵城市理论的落地速度。

4结束语

综上,海绵城市理论是现代城市发展历程中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理论。在水资源短缺的今天,政府机构及相关部门必须将这一理论充分融入到城市规划发展的具体工作中,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有效缓解水资源危机。

参考文献:

[1]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建设评析,谢雯,《价值工程》,2015(28)

[2]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车生泉,谢长坤,陈丹,等,《中国园林》,2015(31)

[3]海绵城市规划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陈小龙,赵冬泉,盛政,罗睿,《中国给水排水》,2015(10)

标签:;  ;  ;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与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