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论文_张卓,曹广超,许泰,张富玲,杨荣荣

导读:本文包含了塔里木盆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塔里木盆地,震旦,介质,土壤,白云岩,巴楚,特征。

塔里木盆地论文文献综述

张卓,曹广超,许泰,张富玲,杨荣荣[1](2019)在《塔里木盆地西缘土壤碳氮垂直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棕漠土和灌淤土在塔里木盆地西缘洪积平原上广泛分布,文章选取这两种类型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测试分析了在不同的土壤层位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探讨了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以及它们与粒级组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洪积平原两种土壤剖面在0~100cm层位上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着土壤层位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在40~60cm层位上两种土壤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差值达到最大值,并且整个剖面上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变化呈正相关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地质找矿论丛》期刊2019年04期)

魏聪,张承泽,陈东,孙雄伟,刘磊[2](2019)在《塔里木盆地克深2气藏断层、裂缝、基质“叁重介质”渗流及开发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克深2气藏属于典型的裂缝性低孔砂岩有水气藏,储层基质物性差,裂缝发育。研究发现,根据传统认识建立的双重介质模型计算的气藏压力传播速度慢、气井见水时间晚,渗流特征与实际存在较大差异。为此,结合当前各种静、动态资料,利用数值试井方法对气藏不稳定试井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值模拟机理模型,对该气藏井组干扰试井的压力传播时间、干扰曲线特征以及气井水侵特征都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克深2气藏表现为断层、裂缝、基质"叁重介质"的渗流特征,断层是气藏压力传播和水侵的高速通道。边水推进过程中,沿断层的水侵速度明显快于似均质裂缝储层,导致气井快速见水。研究提出的断层、裂缝、基质"叁重介质"新渗流模式下的气藏渗流特征与实际情况高度吻合。机理研究表明:保持较低的开采速度,降低边部气井产量,同时优先对中、边部井间有断层的边部见水井进行带水或排水,可有效延缓边水沿断层向气藏中部的侵入速度,提高气藏的最终采收率。(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李文华,董姝娜[3](2019)在《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以“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八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为例,尝试将PBL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通过创设"楼兰古国消失之谜"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次课堂实践,提出PBL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设计和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推动PBL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9年34期)

罗明霞,夏永涛,邵小明,吴鲜[4](2019)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不同层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及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在奥陶系、志留系和白垩系多个层系都可见挥发油—轻质油或油砂。通过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发现,不同层系的原油(油砂)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其成因总体上可以划分为2类:(1)奥陶系和志留系:姥植比较低(Pr/Ph<1),原油族组分及正构烷烃单体烃类的碳同位素偏轻,叁环萜烷C_(21)TT/C_(23)TT比值小于1.0,叁芴含量中硫芴占绝对优势,均表现为海相腐泥型原油,但两者成熟度略有差异,志留系为成熟油,奥陶系为高熟油;(2)白垩系:姥植比较高(Pr/Ph>1.6),原油碳同位素相对较重,C_(21)TT/C_(23)TT比值大于1.0,C_(24)四环萜烷及C_(30)重排藿烷相对丰度高,表现为陆相原油特征。综合分析,志留系及奥陶系原油来自寒武系烃源岩,为同源不同期的油藏,而白垩系原油可能来自北部库车坳陷陆相烃源岩。(本文来源于《石油实验地质》期刊2019年06期)

蔡习尧,陈跃[5](2019)在《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斜坡孔探1井新发现上震旦统的冰碛岩》一文中研究指出孔探1井位于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斜坡上,钻探目的是探索下寒武统西山布拉克组和西大山组的页岩气,在钻至西大山组下部开始连续取心,从12回次至27回次。其中,21~24回次取心段为早寒武世早期大规模海浸时期的沉积产物,以灰黑、黑色泥页岩为主,伽马值可达2 000 API以上,在塔西北的柯坪地区露头剖面玉尔吐斯组、塔东北库鲁克塔格地区露头剖面西山布拉克组及覆盖区星火1井、轮探1井、尉犁1井、塔东1井、东探1井等广泛见及,产大量的疑源类化石,是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区域地层对比标志(本文来源于《石油实验地质》期刊2019年06期)

程浩,王起琮,景帅[6](2019)在《R-Q因子分析法在储层分类评价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储层作为油气最主要的保存条件,对其储集性好坏进行评价是油气勘探中的重要环节,其结果对油气开发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数据,结合R-Q因子分析结果,探讨了R-Q因子分析在储层分类评价中的应用。以分析结果为基础,根据样品与样品、样品与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被划分为Ⅰ、Ⅱ、Ⅲ、Ⅳ四大类。研究结果表明,根据R-Q因子分析,人们可以对储层进行准确合理分类。(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期刊2019年11期)

景帅,程浩,丁卯[7](2019)在《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带寒武系白云岩储层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岩心观察、镜下薄片分析和压汞试验等手段,开展了对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带寒武系白云岩储层特征的研究。研究发现,研究区地层岩性主要为石灰岩和白云岩且白云岩沉积厚度大。按照白云石晶粒的大小,研究区白云岩被划分为叁种类型,分别为粉-细晶白云岩、细-中晶白云岩和中-粗晶白云岩。笔者对白云岩储层饱和度、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叁种类型白云岩的孔渗关系,探讨了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裂缝对白云岩储层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期刊2019年11期)

易士威,李明鹏,郭绪杰,杨帆,缪卫东[8](2019)在《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勘探领域的重大突破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发育大面积膏盐岩盖层,盐下发育大面积优质烃源岩、大面积优质白云岩储层,丰富的油气资源和良好的成藏条件使其成为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大战略接替领域。塔里木盆地的寒武系盐下勘探领域在不同地区的生-储-盖空间配置关系、构造稳定性、断裂发育状况和保存条件存在很大不同,这不仅控制了寒武系盐下的成藏及演化,而且决定了气藏能否得以保存,最终决定着寒武系盐下大气藏的有利发育区带和勘探突破方向。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的生-储-盖配置可划分为生-储-盖迭置、生-储迭置、储-盖迭置3种类型;保存条件可划分为盖层完整持续稳定、盖层完整中期稳定、盖层完整持续活动、缺乏区域盖层持续稳定4种类型;成藏区带可划分为原位持续成藏、原位调整成藏、稳定古隆起多期成藏、活动古隆起晚期成藏4种类型。在生-储-盖迭置、构造演化持续稳定、未受断层破坏的良好保存区,即原位持续成藏区是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寻找大气区的有利勘探方向,在该有利区带内,肖尔布拉克组的大型孤立白云岩台内滩是大气藏勘探突破的最有利目标。(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韩剑发,苏洲,陈利新,郭东升,张银涛[9](2019)在《塔里木盆地台盆区走滑断裂控储控藏作用及勘探潜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早期研究认为碳酸盐岩油气受控于礁滩体与风化壳岩溶储层,油藏呈准层状大面积分布,但近期的评价和开发实践发现油气富集与断裂带密切相关。立足新采集的叁维地震等资料,阐明了台盆区的走滑断裂具有构造样式多样性、纵横结构分段性、形成演化多期性与继承性等特点,构建了走滑断裂带油气复式成藏地质模型。最新钻探发现,受走滑断裂控制,大型碳酸盐岩缝洞体呈线状、带状和羽状集中分布于走滑断层1.5km范围内的破碎带上,且走滑断裂规模越大,缝洞体越发育。生产动态数据剖析与成藏分析表明,走滑断裂带上分布着90%以上的高效井,在大型走滑断裂及其分支断裂的顶端、走滑断裂张扭部位油气更为富集。在塔里木盆地台盆区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开发中,形成的"聚焦断裂带、突出富集段,横向扩边、纵向拓层"勘探开发一体化思路是推动油气藏效益开发的关键。(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郭春涛,董顺利,李忠[10](2019)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什地区上寒武统—下志留统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对物源体系和构造演化的指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早古生代塔里木盆地构造背景发生急剧突变的地球动力学来源一直是一个争议的焦点。本文针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什地区寒武系—志留系剖面的砂岩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测试,以此厘定研究区物源体系并刻画该地区的沉积构造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碎屑锆石样品记录了~500Ma、~800Ma、~1000Ma、~1800Ma、~2500Ma共5期构造热事件。对比潜在物源区,上寒武统物源主要为盆地内碎屑物的再循环沉积,直接来源于柯坪或邻近地区的局部隆起,最终来源于盆地内更古老岩石的风化剥蚀。至早志留世,物源区则可能增加了昆仑造山带,同时也说明早志留世西昆仑洋已经俯冲闭合,甚至隆升形成高山。综合前人研究结果,晚奥陶世塔里木盆地构造背景突变、台地消亡的原因,可能主要来自于盆地南侧的洋盆的俯冲闭合造山,而是否有来自北侧洋盆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工作,但即使有来自北侧洋盆活动的影响,其力度和范围也远小于南边。(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塔里木盆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克深2气藏属于典型的裂缝性低孔砂岩有水气藏,储层基质物性差,裂缝发育。研究发现,根据传统认识建立的双重介质模型计算的气藏压力传播速度慢、气井见水时间晚,渗流特征与实际存在较大差异。为此,结合当前各种静、动态资料,利用数值试井方法对气藏不稳定试井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值模拟机理模型,对该气藏井组干扰试井的压力传播时间、干扰曲线特征以及气井水侵特征都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克深2气藏表现为断层、裂缝、基质"叁重介质"的渗流特征,断层是气藏压力传播和水侵的高速通道。边水推进过程中,沿断层的水侵速度明显快于似均质裂缝储层,导致气井快速见水。研究提出的断层、裂缝、基质"叁重介质"新渗流模式下的气藏渗流特征与实际情况高度吻合。机理研究表明:保持较低的开采速度,降低边部气井产量,同时优先对中、边部井间有断层的边部见水井进行带水或排水,可有效延缓边水沿断层向气藏中部的侵入速度,提高气藏的最终采收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塔里木盆地论文参考文献

[1].张卓,曹广超,许泰,张富玲,杨荣荣.塔里木盆地西缘土壤碳氮垂直分布规律研究[J].地质找矿论丛.2019

[2].魏聪,张承泽,陈东,孙雄伟,刘磊.塔里木盆地克深2气藏断层、裂缝、基质“叁重介质”渗流及开发机理[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9

[3].李文华,董姝娜.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以“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为例[J].中华少年.2019

[4].罗明霞,夏永涛,邵小明,吴鲜.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不同层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及成因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19

[5].蔡习尧,陈跃.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斜坡孔探1井新发现上震旦统的冰碛岩[J].石油实验地质.2019

[6].程浩,王起琮,景帅.R-Q因子分析法在储层分类评价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为例[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

[7].景帅,程浩,丁卯.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带寒武系白云岩储层特征[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

[8].易士威,李明鹏,郭绪杰,杨帆,缪卫东.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勘探领域的重大突破方向[J].石油学报.2019

[9].韩剑发,苏洲,陈利新,郭东升,张银涛.塔里木盆地台盆区走滑断裂控储控藏作用及勘探潜力[J].石油学报.2019

[10].郭春涛,董顺利,李忠.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什地区上寒武统—下志留统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对物源体系和构造演化的指示[J].地质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天山流动宽频带地震台阵布设和观测的远...横跨天山造山带的地壳上地慢S 波速度结...研究区范围示意图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轮古西均...帕米尔及邻区构造发育特征及陆内深俯...中国黄土分布图(据刘东生,1985)

标签:;  ;  ;  ;  ;  ;  ;  

塔里木盆地论文_张卓,曹广超,许泰,张富玲,杨荣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