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登德: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21—1927)论文

张登德: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21—1927)论文

·政治学研究·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即肩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民族复兴的指导思想。1921至1927年,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参加国民革命,废除不平等条约;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他们主张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对中国经济的压迫、收回关税自主权、采用社会主义发展实业、推动中国工业化;为了增进民众幸福,他们提出获取民主自由、休息权、教育权,提高妇女地位,保障农民权益,实行社会保险和救济等主张。这些主张基于特定的历史环境而提出,汇聚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革命和民族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关键词]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独立;富强;幸福;民族复兴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特别是从1921年到1927年,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民族复兴指导思想,围绕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提出了多项主张,并领导开展了多项革命运动。以往学界成果或者宏观探讨中国共产党与民族复兴的关系,或集中于某一共产党人与民族复兴的关系(1)任梦梦:《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民族复兴思想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刘珊:《五四时期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俞祖华、耿茂华:《从李大钊到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思想的演变轨迹》(《人文杂志》2015年第12期),李育民:《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反帝主张的变化及其影响》(《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4期),王小梅:《李大钊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1期)等。,而尚缺乏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视角去系统探讨这一阶段内早期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进行的理论探索。尽管早期共产党人的这些主张多为理论上的建议,但这是中国革命前进和民族复兴的基础,也是当前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渊源和根据。

一、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前提

任何一个民族要发展,首要任务在于实现民族独立,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近代以来在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所以中国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陷于半殖民地而且濒于完全殖民地之悲运的中国人,不首先解除列强及军阀之重重奴辱,别的话都无从说起!”(2)《陈独秀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02页。“中国的病根是由于帝国主义的列强之剥削操纵及国内军阀之扰乱,非人民起来以革命的手段,外而反抗列强,内而解除军阀之政权及武装,别的方法都是药不对症,白费力气。”(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226页。无数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后即“肩负起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厚重责任”(4)韩延明:《蔡元培与青年毛泽东》,《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坚持反帝反封建的主张,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扫清障碍。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自1911年的第一次革命以来,中国还丝毫没有实现民族独立”(5)《张太雷文集》,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7页。,“中国名为共和,实际上仍在封建式的军阀势力统治之下,对外则为国际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所支配的半独立国家”(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38页。,所以针对20世纪20年代初出现的好政府主义、制宪救国、联省自治等改良主义思潮,中共在1922年6月发表的第一次时局主张中就指出,中国人民深受列强和军阀双重压迫,其中“军阀政治是中国内忧外患的源泉”,所以打倒军阀建设民主政治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18页。同年7月,中共二大文件中更是揭示了中国在“国际帝国主义宰制下”的悲惨处境,明确表示要“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志”。(8)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64、38页。这是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面前首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表明早期共产党人已经初步认识到,只有实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才能取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同年9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发刊词指出,军阀内乱和国际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不能自由发展的重要阻碍,呼吁中华民族为自卫计,“势不得不起来反抗国际帝国主义的侵略,努力把中国造成一个完全的真正独立的国家”(9)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83-84页。。一些早期共产党人表达了通过反帝反封建以实现民族独立的观点。陈独秀提出废除协定关税制度,取消外国列强在华特权,清偿铁路借款并收回管理权限,“使中国成为真正独立的国家”(10)《陈独秀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68-269页。。蔡和森认为中国人民的根本祸患就是国际帝国主义与封建旧势力,呼吁“努力完成民主革命,推翻军阀及国际帝国主义在中国之特权与压迫,建立完全自主的独立国家”(11)蔡和森:《统一、借债与国民党》,《向导》1922年第1期。。向警予针对北京政府对德索取赔款和要求英国交还威海卫的谈判,建议北京政府改变对德外交方针,同时她强调收回威海卫“关于中华民族独立自由的前途极其重大”,表明坚决反帝、维护主权、争取民族独立的决心。(12)戴绪恭、姚维斗编:《向警予文集》,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3、64页。

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当下,为初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图导学”教学方法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了高效的理论框架,符合了初中素质教育工作的需求。本文将针对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进行详细的解析。

在争取民族独立过程中,早期共产党人认识到不平等条约是列强控制中国的法律依据,是中国遭受灾祸的源头,也是影响近代中国民族独立的重要障碍。“中国现时的贫穷和扰乱,都是帝国主义者政治经济侵略之结果。帝国主义者之能任意压迫榨取,又全恃有不平等条约为之护符。故欲谋中国之独立解放,须先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20)《王若飞文集》,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59-60页。因此,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废除不平等条约作为反帝争取民族独立的重要内容。在国共实现合作后,中共继续坚持这一主张,支持国民革命,并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反帝废约力量。当1924年5月苏联政府宣布废除帝俄时期与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时,中共积极推动废约运动的开展。《向导》发表署名“为人”的文章指出:“国际间不平等的条约不废除,中国是不会独立自由的”,但“民族独立运动不是向列强和平请愿可以成功的”,号召大家起来驱逐帝国主义势力。(21)为人:《废约运动》,《向导》1924年第76期。同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以后,中共支持孙中山北上,并发表第四次时局主张,提出“为全民族的解放”,必须“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2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237页。孙中山去世后,虽然国共合作出现纠葛,但共产党人的废约目标并没改变。五卅惨案发生后,共产党人提出把废约作为解决五卅惨案的基本要求,并指出如果不废除不平等条约和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中国民族的生命与自由便一日没有担保”(2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351页。。随后中共中央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发表宣言,指出“中国的独立与统一,必须废除不平等条约方能达到”,呼吁中国工人、农民、学生、商人“须有为此奋斗到底的决心”。(2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361页。瞿秋白在《中国民族解放运动之高潮》一文中也认为,只有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才能达到完全独立。

此后,中国共产党发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妇女运动、青年运动等,推动了革命发展。同时,根据共产国际指示和当时形势,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从事国民革命,以打倒列强、除军阀、推进中国革命,最终实现民族独立的道路选择。“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1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115页。1924年1月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中国共产党积极配合国民党进行国民革命以反帝反封建。李大钊指出,共产党人“在国民党内部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唤起群众的革命精神,引导他们反对国际帝国主义者和国内的军阀”(14)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周恩来指出,我们共产党领导群众参加国民革命,其目的是在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国民革命的唯一目的是解放目前的中国”(15)《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页。。因此,尽管国民党右派在1926年制造了打击中国共产党和工农力量的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但是中共还是顾全大局,继续支持北伐战争。陈独秀说,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必须“解除军阀的武装,一直到和帝国主义者武装冲突之胜利,才能够达到民族解放的目的”(16)《陈独秀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446页。。中共在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宣言中呼吁全国工人“拥护广州国民政府北伐,打倒一切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奉直军阀!”(1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73页。中华全国总工会号召民众赞助国民革命军北伐,“打倒军阀,召集国民会议,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独立”(18)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200页。。国民革命军正式北伐后,中共中央发表了第五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提出“现在的时候,正是中国人民起来反对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军阀压迫之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期”,因此中国共产党应该团结全国民众,“力争整个的民族解放,推翻本国军阀及世界帝国主义,才有出路”。(19)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184-185页。在中共和民众的支持下,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虾油为产品的主要原料,通过虾油的添加使产品生成特征香气、风味及关键的应用特性,比如使菜肴鲜美、爽脆等。实验中虾油含量的选择根据开发经验及产品成本等方面综合考量确定。

中共党内较早提出工业化思想的是恽代英和杨明斋。20世纪20年代初,一战期间发展起来的大批民族工业,因列强在战后卷土重来面临倒闭危险。章士钊等人强调“以农立国”,恽代英、杨明斋等共产党人坚持以工立国。1923年10月30日,恽代英在《申报》发表《中国可以不工业化乎》,驳斥了董时进、章士钊等人“农业国可以不需工业国而独立”的观点,认为以工立国关系国家生死存亡,为避免成为欧美国家的原料供给地和产品销售地,中国必须大力发展工业,提出“中国亦必化为工业国然后乃可以自存,吾以为殆无疑”。1924年6月,杨明斋在《评中西文化观》中对章士钊的《农国辨》逐条进行批驳,明确提出“五千年的历史循环在今大变动之所以然,是由于农化为工”,明确指出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927年4月,毛泽东在武汉国民政府土地委员会工作期间,认识到了中国工业化的必要性,主张解决土地问题,可以打破整个封建制度,“发展中国工业”(42)《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页。。

早期共产党人认真分析了中国的革命势力,认为资产阶级对革命有双重性,只有工人、农民、青年学生、妇女等是支持民族革命的主要力量。“在国民革命的过程中,因为参加这个革命,有各种经济地位不同的分子……虽然他们在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谋中国民族的独立解放口号之下,是一致的。但又各随其经济地位关系,而有不同的目的。”(25)《王若飞文集》,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9页。恽代英、毛泽东、王若飞论述各种势力对待革命的态度,认定工人阶级是革命的关键力量。早期共产党人认识到农民是革命成功的主要依靠力量。李大钊的《土地与农民》、陈云的《中国民族运动之过去与将来》、毛泽东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均分析了农民参加革命的重要性。早期共产党人认为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必须联合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共同奋斗,方能取得民族革命成功。中共二大宣言就指出,中国的反帝运动要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联合起来,才能迅速打倒帝国主义,“中国劳苦群众要从帝国主义的压迫中把自己解放出来,只有走这条唯一的道路”(2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72页。。恽代英认为中国要“解除帝国主义的侵掠”,除了需要我们“自己振作”外,还需要“和世界的被压迫民众联合起来向帝国主义共同作战”,“然后可以达到最后的胜利”。(27)《恽代英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47、550、556页。陈独秀在《世界革命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瞿秋白在《五四纪念与民族革命运动》文中分析了世界革命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之间的联系,赞成世界革命的被压迫民族的革命对象皆是统治全世界的国际帝国主义,认为当前中国要反对一切帝国主义,争取民族解放。

二、追求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其次,保障民众受教育的权利。中共在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提出“实行强迫义务教育”;中共二大宣言提出女子在教育上享受平等权利,要求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教育普及;中共三大提出实行义务教育,教育与宗教绝对分离,全国教育经费应该予以保证,教员应享受年功加俸,到相当年龄应享受年老养金;中共第四次对于时局之主张中提出不得将教育经费移作他用、实行小学免费、优待小学教员等。

早期共产党人认识到 “中国之经济力,在帝国主义及军阀统治之下,永无独立及充分发展之可能”(28)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110页。。“中国的病源,在于外国经济的压迫,使本国产业不能发展。”(29)《恽代英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94页。“帝国主义者目的在搜括吾国之财富,他是使我国贫弱的唯一原因。”(30)《王尽美文集》,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4页。解决办法是打倒军阀和列强。恽代英说:“我们不打倒帝国主义,便不能灭绝外国的经济侵略,便不能求本国实业的发展。”(31)《恽代英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52页。张太雷说:“中国的实业,倘若没有独立的政府争得对于出入口货有绝对的主权,来保护他的发展,是无从存在。这种北京政府只能保护外国而不能保护中国人民,非推倒不可。”(32)《张太雷文集》,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74页。中共中央第五次对于时局的主张中也明确指出:“中国人民要解除切身的苦痛,追求苦痛的来源,则推翻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及国内军阀的压迫,实是不容缓的事。”(3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186页。只有通过革命改变不合理的政治经济制度,驱逐入侵的西方经济势力,摆脱封建势力的压迫,才能为中国发展经济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中共自成立以来,无论是追求民族独立的革命斗争还是对国家富强的探索,其落脚点和终极目的都是使得民众幸福,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例如王尽美在《济南劳动周刊》出版宣言中强调,办刊目的是使劳动者“好向光明的路上去寻人的生活”,以“增进劳动者的智识”“提高劳动者的地位”“改造劳动者的生活”。(50)《王尽美文集》,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9-30页。陈独秀说国家“必须建设在最大多数人民的幸福上面”(51)《陈独秀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84页。。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词中指出,革命是“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52)《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李大钊说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使我们人人都能安逸享福,过那一种很好的精神和物质的生活”(53)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4页。。高君宇在《怎样运用政权为人民谋幸福》中更是明确指出:“革命基本问题是怎样善于运用政权为人民创造真正的幸福、物质平等与生活自由。”(54)《高君宇文集》,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94页。早期共产党人看到民众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下生活的痛苦,提出解决痛苦的根源是通过革命手段推翻这种制度,并提出许多改善民生的保障措施。

工业化意味着富足和强盛,工业化水平反映着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高低。“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38)《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0页。自洋务运动以来,虽然中华民族没有停止对工业化的追求,但因自身软弱,加之封建势力的强大和西方侵略势力的阻挠,难以真正实现工业化。中共成立后密切关注中国的工业化,看到了列强侵略给中国工业发展造成的障碍。中共二大宣言中指出,中国经济“尚停留在半原始的家庭农业和手工业的经济基础上面,工业资本主义化的时期还是很远”(39)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72页。。“手工业生产是全国的主要工业。在中国,除了主要集中在大港埠的少数工厂外,所谓的现代工业企业寥寥无几”(40)《张太雷文集》,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8页。,原因便是“列强大资本生产品之倾轧,原料之垄断,机器购买之限制以及关税金融之操纵都使幼稚的中国工业发展受莫大的障碍”(4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109页。。因此,反对列强和封建统治不仅是民族独立的内容,也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前提。

矿坑疏干排水形成的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势必造成地下水力坡度与地下水流速加大,潜蚀与真空吸蚀作用加强,破坏地壳的相对稳定,随之地面开裂、陷落。

1.1 资料来源 选择2014年2月-2017年2月本院妇科行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的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采取诺舒子宫内膜去除系统治疗的患者81例作为观察组,将采取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资本缺乏是制约欠发达国家工业化的重要因素,近代思想家普遍主张利用外资。1922年9月,蔡和森指出,孙中山的机械借款之说,虽然不受英、美、法、日等国资本家的欢迎,但是这种计划“实为中国民族独立自强的要素”。蔡和森认为,与苏联和德国缔结经济同盟、仿照苏俄利用外资但不损主权等政策,“迅速的自主的开发中国大工业”,“是最可能最妥当的方法,是经济落后国和半殖民地所应当走的道路”。(4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89页。为了反驳董时进的“中国不宜以外资开发富源”的观点,恽代英提出利用外资、外智来推进中国工业化的主张。“但此所谓借入外资,必须先有公忠而强固的国民政府,这种政府,监督一切公私团体;而这种政府与公私团体,又须受国民的监督。”(44)《恽代英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09页。恽代英认为经济落后的中国应该利用外资,但前提是应该有好的政府,这样才能在利用外资过程中保护本国的政治利益。同时,他主张引进外国技术人才为中国的工业化服务。他观察到美国、日本等后起的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都曾大力引进外智,因此“倘若中国的技术家不够用,尽可以请外国的技术家为我们服役”,“只要主权在我们,请外国的技术家,犹如外国人招华工一样”。(45)《恽代英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88页。

早期共产党人认识到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是中国人民遭受极大痛苦的根本原因。“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或农人)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5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76页。所以,中共自成立时起即提出通过社会革命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呼吁民众“只有加入民主战争打倒军阀,没有别种姑息的妥协的伪和平方法能得到根本的真和平幸福的”(5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25页。。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决议案中指出:“为人民幸福计”,无产阶级和民主派应该联合起来进行封建革命,打倒“封建武人”。(5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37页。因此中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以此作为实现民众幸福的前提。

兴办实业是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基础。当时,张东荪、梁启超宣称中国唯一的病症就是贫乏,欲救中国贫乏只能采取资本主义办法开发实业。陈独秀、李大钊、李达、周恩来等反对采用资本主义方式发展实业,主张实行社会主义办法发展实业。陈独秀指出:“中国急需发达工业,但同时必须使重要的工业都是社会的不是私人的,如此中国底改革才得的着西洋工业主义的长处,免得他们那样由资本主义造成经济危殆的短处。”(46)《陈独秀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67页。李大钊明确指出,如果要振兴实业,“非先实行社会主义不可”(47)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2页。。李达说中国“在今日而言开发实业,最好莫如采用社会主义”(4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23页。。1921年7月,中共一大宣言提出对中国的经济制度进行变革,消灭私有制,没收机器、厂房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次年,《先驱》杂志署名“旋”的文章指出,无产阶级只有依靠自己的政权才能把资本由财阀、军阀的手中没收过来,“从新起头来振兴工业”(49)旋:《评中国基尔特社会主义》,《先驱》1922年第3号。。1922年8月,周恩来在《共产主义与中国》文中指出,用社会主义办法开发实业,可以借助国家之力来一手包办,以免掉私人在企业上的竞争。

三、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终极目的

中国经济要取得发展,实现关税自主至关重要,这在“中国民族之经济的解放是第一重要关键”(34)《陈独秀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05页。。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在此关税制度之下,不得列强之许可,不能自由增加进口税,以遏外货之输入;不得列强之许可,不能自由增加出口税,以遏原料之输出;如此产业落后的国家,永远不易发展,永远为销行外货之市场。”(3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166页。因此,“宰制全中国人经济命脉的协定关税制一日不废除,中国的工业一日不能自由发展”(36)《陈独秀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31页。。鉴于协定关税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早期共产党人积极主张关税自主,收回海关主权。在国共合作即将实现之际,中共积极支持广东革命政府收回关税权的运动,“通电全国主张收回全国海关,以恢复国家应有之主权”(3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153页。。

加强体制建设。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积极沟通协调,更新我市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首先,使劳动者获得一定的民主自由权利,“这是人民对内的政治解放之唯一关键”(58)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238页。。因此中共在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拟定的劳动法案大纲中提出,争取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废止治安警察条例及压迫罢工的刑律和采用无限制的普通选举制,男女一律平权等权利。

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和基础,而国家富强则是民族独立的根本保障。中国曾经是富强的东方大国,但在鸦片战争以后逐渐陷入积贫积弱的境地。因此从根本上摆脱落后,实现国家富强成为近代国人的梦想。洋务派的求强求富,维新派主导的变法图强,革命派的“振兴中华”,以及科学救国、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等富强之道的探索,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在民族不独立、国家不统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家富强是难以真正实现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追求民族独立的同时还自觉承担起领导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的责任。早期共产党人分析认为,近代中国贫穷落后、民众生活困难的根源是外国的侵略和本国的封建统治,因此提出推翻列强和军阀在中国的统治,振兴实业,推进工业化,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再次,限制工作时间,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鉴于中国工人生活痛苦,工作时间过长,早期共产党人呼吁争取工人八小时工作制的休息权。李大钊认为“人体的健全,全在身体和精神得保平均的调剂的发展。有动作的时候,必须有休息的时候”,所以他呼吁工人阶级要为“工作八小时,修游八小时,休息八小时”而斗争。(59)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1、72页。恽代英也要求将劳工大众的生产劳动时间缩短为八小时,多留点时间从事自由活动,使其身心得到充分发展。所以,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的《八小时工作制》、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拟定的劳动法案大纲、中共三大宣言、第四次对于时局的主张都明确指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以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工作和休息时间。

第四,保障妇女权利,提高妇女社会地位。鉴于当时全国妇女深受封建礼教束缚,而“得不着政治上、经济上、教育上的权利”(60)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56页。,中共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就提出“承认妇女在法律上与男子有同等的权利”、制定保护女工的法律;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提出帮助妇女获得选举权及一切政治上的权利与自由,保护女工利益;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拟定的劳动法案大纲指出,女劳动者产前产后均应予以八星期之休假,其他女工应予以五星期之休假,休假中工资照给;中共三大提出“公私法上男女一律平等”、女工与男工工资待遇一律平等。

第五,重视农民的生活生计和政治诉求。中共在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提出没收军阀官僚的财产,将他们的田地分给贫苦农民;中共二大提到废除丁漕重税、规定土地税则、限制田租率等保护农民利益的办法;中共三大通过了《农民问题决议案》;1923年《中国共产党对于目前实际问题之计划》提出限田运动、组织农民消费协社、限制租额、开垦荒地、改良水利等解除农民痛苦的政策;中共第四次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提出“规定最高限度的租额,取消田赋正额以外的附加捐及陋规,谋农产品和他种生活必需的工业品价格之均衡,促成职业的组织(农民协会)及武装自卫的组织”(6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238页。;1925年中共第二次中央执委会扩大会议提出党对农民问题的基本主张是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地农有”。

第六,提倡实行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将劳动人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置于重要位置。在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提出“一般工厂卫生工人保险法”;中共二大宣言提出“工厂设立工人医院及其他卫生设备”“工厂保险”“保护失业工人”等改善工人待遇的内容;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拟定的劳动法案大纲中规定了十九条对劳动者的保障,包括国家制定保障法,以保障劳动者最低工资,保障在政府和企业的劳动者所受损失;中共三大宣言中提出制定针对灾病死伤的抚恤办法,工人有参与办理保险事项之权;中共五大通过的职工运动决议案中提出在党的总政策之下要求社会保险之实施,救济失业工人,同时要建立工人宿舍、公共食堂等职工运动之新方针。

例如一只纯色表盘的手表,除了时针和分针,没有其他装饰,这种情况下,指针的走动特点就可以领略到该款手表的个性。由于间隔一段时间才走动,所以这个指针的走动在整个过程中就非常明显了,如何将指针的走动过程设计得即简单化又可以受得起冲击呢?现在的城市生活节奏快速,生活空间也越来越狭小。工作、人际关系甚至连周围的物体都会给人带来多多少少的压力感,我们也希望手表可以帮我们承担起一部分释放压力的作用,就是希望它可以承受更大的冲击。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七年的奋斗中,尽管有挫折和不成熟之处,但是他们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坚持反帝反封建的主张,以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目标,抓住了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和中国革命斗争的方向,适应和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迫切需要和普遍愿望,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上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也是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强大动力。

收稿日期:2019-07-01

作者简介:张登德(1973—),男,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研究》(项目编号:14AZS01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9]11-0182-06

(责任编辑:廖吉广)

标签:;  ;  ;  ;  ;  ;  ;  ;  ;  ;  ;  ;  ;  

张登德: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21—1927)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