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专制制度论文_李懿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君主专制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君主专制,制度,郡县,封建,刑法,虎符,士族。

君主专制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李懿洋[1](2018)在《明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封建君主制度最早始于战国时期,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而逐渐走向消亡,持续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作为中国历史的一大特色,君主专制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国家一切政治权力均掌握在帝王和各级官员手里,自秦汉时期的叁公九卿制起,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并且在明清时期逐渐走向巅峰。从整体上来看,君主专制制度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中央和地方权力之前的矛盾冲突,对当时社会新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8年04期)

黄小娜[2](2017)在《比较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强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强调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历史学科的特点使比较法在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方面意义重大。通过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这一教学内容中比较法的运用,初步总结出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途径之一,即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把握历史发展线索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对比辨析能力,领会历史现象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下)》期刊2017年06期)

彭晓艺[3](2017)在《我国君主专制制度下的罪刑法定原则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罪刑法定是现代各国刑法中普遍规定并严格执行的一项基本原则。学界对于我国古代刑法中是否存在罪刑法定原则尚存争议。通过对我国古代所存在罪刑法定相关法律制度的研究,结合中国其不同的社会背景,论证了我国古代存在罪刑法定思想而非罪刑法定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君主专制制度与罪刑法定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为我国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制度参考与文献支撑。(本文来源于《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夏文强[4](2016)在《论黄宗羲对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因此,在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史上,政治思想大多是为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延续而存在的。黄宗羲生活于明末清初之际,那是一段社会极其动荡、人民生活极其困苦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相对繁荣的历史时期,之所以说它繁荣,是因为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启蒙思想式的人物,黄宗羲就是其中之一。在政治制度领域,黄宗羲在考察和设想君主制在历史上存在的形式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观点,猛烈地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在思想文化领域,他提出了"人各自私,人各自利"的理论,冲破了传统儒家义利观对人性的束缚;在经济领域,他大胆地提出了"工商皆本"的观点,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是深刻的,是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灿烂的一笔。(本文来源于《知与行》期刊2016年11期)

程柳[5](2016)在《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稳定性与朝代更迭的必然性——以“焚书坑儒”事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秦朝为实现君主专制和王朝的大一统,在文化上实行了以"焚书坑儒"为代表的文化专制政策,从而开启了封建专制主义文化的先河。秦朝的文化专制政策巩固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统治,并帮助实现了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然而,这种专制性的文化政策也为秦朝的统治增添了一些专制和暴力的色彩,成为秦朝最终暴政而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焚书坑儒"这种秦王朝的文化专制政策为契机,分析中国古代专制制度拥有长久生命力以及朝代更迭必然发生的原因,从而深刻理解中国古代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6年07期)

景笑凡[6](2013)在《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从政体层面解析《哈姆莱特》主题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从政治体制层面解析了《哈姆莱特》主题思想是什么?其观点是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然后进一步评析了《哈姆莱特》主题思想的历史意义,即具有社会历史发展的预言性。(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3年32期)

康树军[7](2013)在《秦汉之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的需要和我国封建社会的具体国情。但是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秦朝二世而亡。项羽用分封制取代了秦朝郡县制。但是分封制在当时是违背历史潮流的。刘邦实行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中央的君主专制和地方的郡县封国并存相结合的制度。刘邦的郡县封国并存的制度虽然之后也带来了地方上诸侯势力过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的问题,不过也有利于君主专制家天下的稳固。(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3年24期)

宋亚平[8](2012)在《郡县制度: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坚实基石——历史发展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郡县制度,自古以来的思想精英们就对其进行着或韪或否的争议。是之者占据着主流地位,称郡县制度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否则我们无法解释这种制度何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否之者只居于末流,谓郡县制是适应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设需要的必然产物,虽然符合中国人对"大一统"理想的追求,对我国历史的发展确实功不可没,但这种体制机制滋生的各种弊端特别是必然导致专制独裁的政治恶果,也是经2000多年历史实践反复证明了的无可置疑的客观事实。当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依旧站在官方传统史学家的立场无视郡县制度的种种弊端而继续为其高唱赞歌了,应从国家和民族健康发展的大局来重新认识郡县制及其附带而来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12年06期)

汤永成[9](2012)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表现及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是高考的一个重点,在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下,具有独断生和随意性的君主理念,往往影响着政治决策以及立法、行政和司法。而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同学们在学习这段历史的时候,要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要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学习和借鉴中外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提升民主法治意识,增强个人的公民素养。(本文来源于《新高考(高叁政史地)》期刊2012年10期)

程坦[10](2012)在《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西汉时得到巩固,隋唐时完善,北宋时加强,元朝时发展,明清时期皇权得到进一步强化。其发展趋势:一是不断调整、改革中央行政结构,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明太祖废丞相,使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基本上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进—步强化了君主专制局面。二是不断调整、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基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条件,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缓和,在元明清叁(本文来源于《群文天地》期刊2012年17期)

君主专制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强调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历史学科的特点使比较法在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方面意义重大。通过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这一教学内容中比较法的运用,初步总结出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途径之一,即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把握历史发展线索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对比辨析能力,领会历史现象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君主专制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李懿洋.明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评析[J].知识文库.2018

[2].黄小娜.比较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强化为例[J].新课程(下).2017

[3].彭晓艺.我国君主专制制度下的罪刑法定原则探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4].夏文强.论黄宗羲对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J].知与行.2016

[5].程柳.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稳定性与朝代更迭的必然性——以“焚书坑儒”事件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6

[6].景笑凡.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从政体层面解析《哈姆莱特》主题思想[J].名作欣赏.2013

[7].康树军.秦汉之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嬗变[J].青年文学家.2013

[8].宋亚平.郡县制度: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坚实基石——历史发展与反思[J].浙江学刊.2012

[9].汤永成.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表现及特点[J].新高考(高叁政史地).2012

[10].程坦.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评析[J].群文天地.2012

论文知识图

:“中华民国临时中立”的怪票辛亥革命...马布利查理五世銮披汶古斯塔夫一世·瓦萨-古斯塔夫一世·瓦萨葡是欧洲开辟新航路与开展殖民掠夺的急先锋...

标签:;  ;  ;  ;  ;  ;  ;  

君主专制制度论文_李懿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