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评价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评价

汤莉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苏常熟215500)

【摘要】目的:评价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40例(87颗牙)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结果:患者治疗后,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牙齿松动比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达到II度、III度的明显减少。结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牙周组织状况,固定松动牙齿。

【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8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035-02

Evaluationofcurativeeffectofbasictreatmentofperiodontitisonpatientswithaggressiveperiodontitis

TangLiDepartmentofstomatologyofthefirstpeople'sHospital,ChangShu,JiangsuProvince,215500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urativeeffectofinvasiveperiodontalbasictreatmentonperiodontitispatients.Methods40patients(87teeth)withaggressiveperiodontitisweretreatedwithbasictherapy,January,2011toSeptember,2014.ResultsAfterperiodontalbasictreatment,bleedingindex,plaque?index,clinicalattachmentloss,probingdepth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beforeperiodontalbasictreatment(P<0.05),therateoftoothmobility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beforeperiodontalbasictreatment(P<0.05),andsignificantdecreaseinIIdegrees,IIIdegrees.ConclusionPeriodontalbasictreatmentonpatientswithaggressiveperiodontitisiseffect,canimprovethestateoftheperiodontitis?tissue,fixtheloosetooth.

【Keywords】Aggressiveperiodontitis;Periodontalbasictreatment;Clinicaleffect

侵袭性牙周炎是口腔科的常见疾病,多见于青壮年,该病进展快,对牙周组织的破坏程度较高,危害性大,如不及时治疗,会对牙齿外观、患者的语言功能以及牙齿咀嚼功能产生影响[1]。我院对从2011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4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效果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40例(87颗牙)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21~82岁,平均(31.32±2.51)岁,局限性23例,广泛性17例。排除近期抗生素治疗、牙周治疗者、合并严重系统性疾病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口内余牙<20颗者;牙齿无松动24颗,松动I度21颗,II度22颗,III度20颗。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包括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抗炎治疗,局部过氧化氢冲洗,牙周袋内使用盐酸米诺环素,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等综合治疗,夹板舌侧固定松动牙齿及健康教育,采取发放小册子、知识讲座、宣传栏等各种形式宣传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病原因、治疗及护理方法、预防知识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治疗后6个月)的出血指数、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牙齿松动改善情况等。牙齿I度松动指前后或者左右摇动<lmm,Ⅱ度松动指前后并且左右摇动<lmm,III度摇动指左右、上下、先后摇动<lmm[2]。

1.4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利用SPSS14.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涉及到的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数据中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的方式进行计算,当P<0.05时,说明相关数据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治疗前后牙周改善情况患者治疗后,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改善情况

2.2治疗后牙齿松动改善情况治疗前,牙齿松动率,I度为29.89%(26颗),II度25.29%(22颗),III度17.24%(15颗),治疗后,牙齿松动率,I度为19.54%(17颗),II度6.90%(6颗),III度4.60%(4颗)。

治疗后牙齿松动比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松动比例,治疗前为27.59%(24颗),治疗后为68.97%(60颗),治疗后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患者牙龈下菌斑中存在大量毒性较强的牙周致病菌,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牙龈炎症或者加重炎症反应,出现牙周袋、牙齿松动等一系列牙周炎症状[1],甚至引起牙齿丧失[2]。侵袭性牙周炎的病因复杂,由放线菌嗜血菌等多种病原菌共同作用所致,患者多存在家族集聚性以及中性粒细胞免疫缺陷[3]。其临床症状不典型,不容易发现,且病情发展迅速,因此,许多患者就诊时,病情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该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探诊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及牙齿松动程度是反映牙周组织健康状况以及牙周炎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4]。

从当前情况来看,牙周炎又可以分为侵袭性与慢性,侵袭性牙周炎的病发通常是受放线杆菌感染而引起,侵袭性牙周炎一般伴有咀嚼障碍,该病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们的学习生活造成负担。国内权威医学文献表明,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病率约为0.1%—5.0%,且由于地域性的不同,不同国家之间的发明率也有差异性存在。30岁以下为该病高发年龄段,该病有着病情进展迅速的特征。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国内医学专家对侵袭性牙周炎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性探讨,其中关于其本身的基础性治疗也被逐渐应用于临床之中,且基础性治疗也成为了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由此可见,选择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是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疾病的关键所在。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口腔科诊疗中,侵袭性牙周炎诊疗工作始终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位置,牙周炎症状只有得到有效控制,才能够进行下一阶段的治疗。国内医学专家指出,对侵袭性牙周炎病患进行基础性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在治疗之后的1.3.6个月中,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症状会得到明显改善。

牙周基础治疗被认为是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重要手段[5]。其目的是有效控制或彻底消除致病因素、改善牙周组织状况。本组资料中,采用抗生素控制急性炎症,采用超声波洁牙机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等综合治疗,夹板舌侧固定松动牙齿,加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清除变牙骨质、牙石以及龈下菌斑,牙石和病变牙骨质,并可防止菌斑附着在根面,能有效改善牙周组织状况,固定松动牙齿[6],改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等指标。

本组患者治疗后,患者上述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的I度、II度、III度的牙齿松动率(19.54%、6.90%、4.60%)分别低于治疗前(分别为29.89%、25.29%、17.24%),治疗后牙齿的松动程度达到Ⅰ度和Ⅱ度以及Ⅲ度的颗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齿无松动的比例较治疗前提高了41.68%,与资料报道基本一致[6]。对牙周组织破坏严重者,口腔医生要注意加强同他们的沟通交流,提高复诊率,复诊时要注意仔细检查是否还有龈下菌斑和牙石,并及时处理,以免影响患者的预后[7]。

总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牙周组织状况,固定松动牙齿,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博,赵溪达,张建全,等.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11(6):23-26.

[2]刘博.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28(6):611-614.

[3]关焕英.正畸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8):820-821.

[4]束为.侵袭性牙周炎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研究[J].白求军医学院学报,2011,9(2):105-106.

[5]关焕英.正畸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I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8):820-821.

[6]黄卫宏.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3):33.

[7]白君莉.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近期效果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2(11):975-976.

标签:;  ;  ;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