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位选择论文-李乐,万冬梅,刘鹤,殷江霞,李其久

巢位选择论文-李乐,万冬梅,刘鹤,殷江霞,李其久

导读:本文包含了巢位选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杂色山雀,巢址选择,人工巢箱,主成分分析

巢位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李乐,万冬梅,刘鹤,殷江霞,李其久[1](2011)在《人工巢箱条件下杂色山雀的巢位选择及其对繁殖成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杂色山雀(Parus varius)是一种分布区域极其狭窄的小型森林洞巢鸟类,种群数量稀少,在中国大陆仅见繁殖于辽宁省的东南部山区和毗邻辽宁的吉林省西南部山区,为当地留鸟。为了探讨巢址选择对杂色山雀繁殖的影响,找出影响杂色山雀繁殖成功率的巢址选择方面的主要因子,于2009—2011年3—7月,在辽宁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悬挂人工巢箱,进行杂色山雀对人工巢箱的巢址选择以及不同的巢址对杂色山雀繁殖成功率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杂色山雀多在针阔混交林中活动和繁殖,对位于赤松与蒙古栎混交林中的巢箱有一定偏好。野外共发现24巢杂色山雀在人工巢箱中繁殖,其中15巢繁殖成功,9巢繁殖失败。对杂色山雀利用的巢址样方主成分分析表明,巢位因子(19.826%)、乔木因子(17.571%)、灌木因子(13.11%)、光照因子(11.587%)、隐蔽因子(10.562%)和边缘效应因子(7.572%)是影响杂色山雀对人工巢箱选择的重要因子。利用巢箱与对照巢箱相比,两者在距水源距离、距路距离、乔木平均高度、灌木平均高度和植被类型这5个环境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繁殖成功巢与繁殖失败巢相比,繁殖成功的巢箱所在位置距路稍远,坡度较高,乔木最大高度较高,灌木盖度略低于繁殖失败巢箱。人为干扰和天敌捕食是造成杂色山雀繁殖失败的主要原因。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巢向偏南、距地面2 m以上、周围乔木高大、灌木平均高度大于1.5 m、盖度在45%—55%之间、距水源20 m左右、距路20 m以外的位于针阔混交林边缘的巢箱是杂色山雀繁殖的最优巢址。目前杂色山雀的种群数量还很稀少,希望本研究能对这一珍稀鸟类的保护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1年24期)

李乐,万冬梅,刘鹤,殷江霞,李其久[2](2011)在《人工巢箱条件下杂色山雀的巢位选择及其对繁殖成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09-2011年每年3~7月,在辽宁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悬挂人工巢箱,进行杂色山雀(Parus varius)对人工巢箱的巢址选择研究。对利用样方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巢位因子(19.826%)、乔木因子(17.571%)、灌木因子(13.11%)、光照因子(11.587%)、隐蔽因子(10.562%)和(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10-28)

易国栋,杨志杰,王海涛,刘宇[3](2008)在《普通鳾的巢位选择和繁殖成功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币鸟)(Sitta europaea)是林区一种常见的次级洞巢鸟,为典型的食虫鸟。国外对该鸟的研究较深入,包括行为活动的时间预算、领域质量和繁殖成功率等方面的研究报道。国内对该鸟的研究十分薄弱,仅见对其繁殖生态和食性、巢位选择及人工招引方面的少数研究报道。作者于2003年3~7月对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阔叶混交林中普通(币鸟)的巢位选择和繁殖成(本文来源于《吉林省第六届生命科学大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期刊2008-12-01)

吕艳,张月侠,赛道建,周玉朋[4](2008)在《喜鹊巢位选择对城市环境的适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济南城市喜鹊巢位选择研究表明,喜鹊的繁殖活动发生适应性变化,巢位升高并向高建筑设施上转移。巢位高度和巢树胸径是巢位选择主要影响因素,但公园近郊区、居住区、城市开发区和交通商业区等各区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08年05期)

赵钢[5](2008)在《兴凯湖自然保护区森林鸟类巢位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2007年对兴凯湖自然保护区湖岗天然林带中鸟巢进行调查,发现繁殖鸟类30种,分属于6目15科24属,其中,2006年23种,2007年21种。对发现的186个巢的分析显示:群落鸟类巢位在空间上有着明显的梯度表征,鸟类空间营巢的异质性在垂直空间体现在距地面不同营巢高度上(h)上,营巢范围分为4层(下层h=0m、中下层0m<h≤2m、中上层2m<h≤10m、上层10m<h)。水平方向鸟巢分布受植被类型限制,乔木林中鸟类多样性最丰富(H=1.764),距公路10-50m距林缘20m以内是鸟类巢位选择最佳区域;生态位分析显示表明:东方大苇莺生态位最宽(FT=0.31748)、巨嘴柳莺次之(FT=0.29534),其后依次为星头啄木鸟、红尾伯劳、大斑啄木鸟等。对巢周围测量到的8个生境因子按3个巢位集团(上层、中上层、中下层)运用SPSS中的Analyze-data reduction-factor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上层分为叁个主成分,即干扰、隐蔽和物种巢位的最小安全距离;中上层分为4个主分,即植被因素(距林缘、植被类型、巢树胸径)、人为干扰、隐蔽和巢位高度;中下层缩为4个主成分,即巢树、人为干扰、隐蔽和巢位高度。通过巢体积和巢位距地面、林缘、公路的距离进行了对比分析,随着巢位的升高营巢物种巢容积有逐渐变大的趋势,也就是说在研究地森林鸟类群落中,营巢物种个体大的鸟类巢位多选择在上层,个体小的鸟类巢位易选择在下层;巢距林缘和公路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08-04-01)

王英,孟伟庆,陈小奎,李洪远[6](2008)在《城市绿地中喜鹊巢位选择的影响因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喜鹊是我国北方城市的留鸟,其数量的多少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建设大面积人工绿地的同时,城市中原有自然生态景观也在逐渐消失。本文以天津市区的喜鹊鹊巢为调查对象,共收集鹊巢数据103组。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单因子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喜鹊营巢特征与城市绿地环境的相关性。并对城市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出了建议,指出应该增加乔木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比例,加大乡土物种和自然原生植被的保护力度等。(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期刊2008年02期)

郭东艳,窦彩虹,陈应武,魏列新,张新虎[7](2007)在《沙坡头固沙植被区掘穴蚁的巢位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沙坡头人工固沙植被区,调查了掘穴蚁蚁穴密度在不同固沙年代和不同地形的分布,并研究了蚁穴密度与土壤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形、固沙年代及其互作显着影响掘穴蚁的蚁穴密度.随着固沙年代的延长,掘穴蚁的蚁穴密度增加;不同地形之间的大小顺序为:丘间地>迎风坡>丘顶>背风坡;蚁穴密度与土壤沙粒含量(P<0.05)和土壤容重(P<0.01)呈负相关,与土壤粘粒(P<0.05)、全钾(P<0.05)、CaCO3(P<0.05)、全氮(P<0.01)、有机质(P<0.01)、盐分(P<0.01)和结皮厚度(P<0.01)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梁斌,陈水华,王忠德[8](2007)在《浙江五峙山列岛黄嘴白鹭的巢位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是全球性受威胁鸟类。2005年7月,我们在浙江五峙山列岛对黄嘴白鹭的巢位选择进行了研究,共测量了74个巢。研究发现,在0.99hm2的馒头山小岛上,黄嘴白鹭的巢呈聚集性分布,平均巢间距为119.6cm,最小巢间距为15cm。黄嘴白鹭对巢位具有明显的选择性,优先选择在灌丛,尤其是那些相对较高的灌丛(高于50cm)下营巢,其次是较低的灌木(低于64cm)内部和草丛上。多数巢存在遮蔽物。避风和遮荫是黄嘴白鹭巢位选择的主要要求。台风是决定五峙山列岛黄嘴白鹭巢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而高灌木的数量直接影响五峙山列岛黄嘴白鹭的繁殖成功和今后的资源状况。(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07年01期)

易国栋,杨志杰,王海涛,刘宇[9](2004)在《普通鳾的巢位选择和繁殖成功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对巢位具有选择性,利用树种共7种,利用率不同,利用树洞类型有两种,啄洞利用率高,结洞低。洞口朝向在西至西偏北45°方向的树洞利用率最低,其它方向差异不大。洞口处树的直径、洞口纵径、洞内径、洞深和洞周围10m范围,树的密度5个巢位变量在利用和未利用树洞之间差异极显着(P<001),洞口横径,洞口处树干与垂直方向夹角和洞口方向90°角10m范围树的密度差异显着(P<005),其余变量差异不显着(P>005)。23巢平均窝卵数778±095,孵化率8994%,出飞率9627%。30个巢中成功巢和失败巢的11个巢位特征比较发现,洞高和洞口方向90°角10m范围内树的密度差异极显着,洞口纵径和洞口横径差异显着,其余变量差异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04年06期)

万冬梅,高玮,赵匠,王海涛,程瑾瑞[10](2002)在《大鸨的巢位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 0 0年和 2 0 0 1年的 4~ 7月连续两年 ,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南部草原上采用野外直接观测和样方法对繁殖期大鸨 (Otistarda)的巢位选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大鸨是一种营地面松散型群巢的大型鸟类 ,最近巢间距为 9m .大鸨在繁殖期对巢位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首先表现在景观尺度上的选择 ,大鸨巢多筑在海拔 190~ 2 30m的草原岗坡的坡腰上 ,以偏南向的朝阳缓坡的坡腰上为多 ,最大坡度不超过 8° ,而且巢均筑在距车道不远的地方 ;其次表现在植被结构上的选择 ,大鸨倾向于选择枯草较厚、植被密度较高且多数植物高度在 15~ 35cm的地方营巢 ,但植被密度过高处却并不选择 .(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02年11期)

巢位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9-2011年每年3~7月,在辽宁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悬挂人工巢箱,进行杂色山雀(Parus varius)对人工巢箱的巢址选择研究。对利用样方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巢位因子(19.826%)、乔木因子(17.571%)、灌木因子(13.11%)、光照因子(11.587%)、隐蔽因子(10.562%)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巢位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1].李乐,万冬梅,刘鹤,殷江霞,李其久.人工巢箱条件下杂色山雀的巢位选择及其对繁殖成功率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1

[2].李乐,万冬梅,刘鹤,殷江霞,李其久.人工巢箱条件下杂色山雀的巢位选择及其对繁殖成功率的影响[C].第七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1

[3].易国栋,杨志杰,王海涛,刘宇.普通鳾的巢位选择和繁殖成功巢特征[C].吉林省第六届生命科学大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2008

[4].吕艳,张月侠,赛道建,周玉朋.喜鹊巢位选择对城市环境的适应[J].四川动物.2008

[5].赵钢.兴凯湖自然保护区森林鸟类巢位选择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

[6].王英,孟伟庆,陈小奎,李洪远.城市绿地中喜鹊巢位选择的影响因子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8

[7].郭东艳,窦彩虹,陈应武,魏列新,张新虎.沙坡头固沙植被区掘穴蚁的巢位选择[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7

[8].梁斌,陈水华,王忠德.浙江五峙山列岛黄嘴白鹭的巢位选择研究[J].生物多样性.2007

[9].易国栋,杨志杰,王海涛,刘宇.普通鳾的巢位选择和繁殖成功巢特征[J].动物学杂志.2004

[10].万冬梅,高玮,赵匠,王海涛,程瑾瑞.大鸨的巢位选择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

标签:;  ;  ;  ;  

巢位选择论文-李乐,万冬梅,刘鹤,殷江霞,李其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