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摘穗台论文和设计-王顺心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摘穗台,包括固定台架,固定台架的前端设有摘穗机构,摘穗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侧的侧拨禾链,所述侧拨禾链绕设在前链轮、后链轮和侧链轮上,所述前链轮、后链轮和侧链轮呈三角形分布,侧链轮位于前链轮和后链轮连接线的内侧,后链轮定位在固定台架上,前链轮定位在一回转臂上,回转臂与固定台架转动连接,且回转臂的转动面与侧拨禾链所在的工作面一致,所述侧链轮定位在回转臂与固定台架的转动连接处,且与回转臂的转轴同轴;所述回转臂为伸缩杆。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摘穗台大部分结构不懂的情况下,增加回转臂,实现拨禾链支撑链轮的左右调整,实现摘穗台幅宽可调。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摘穗台,包括固定台架,固定台架的前端设有摘穗机构,摘穗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侧的侧拨禾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拨禾链绕设在前链轮、后链轮和侧链轮上,所述前链轮、后链轮和侧链轮呈三角形分布,侧链轮位于前链轮和后链轮连接线的内侧,后链轮定位在固定台架上,前链轮定位在一回转臂上,回转臂与固定台架转动连接,且回转臂的转动面与侧拨禾链所在的工作面一致,所述侧链轮定位在回转臂与固定台架的转动连接处,且与回转臂的转轴同轴;所述回转臂为伸缩杆。

设计方案

1.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摘穗台,包括固定台架,固定台架的前端设有摘穗机构,摘穗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侧的侧拨禾链,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拨禾链绕设在前链轮、后链轮和侧链轮上,所述前链轮、后链轮和侧链轮呈三角形分布,侧链轮位于前链轮和后链轮连接线的内侧,后链轮定位在固定台架上,前链轮定位在一回转臂上,回转臂与固定台架转动连接,且回转臂的转动面与侧拨禾链所在的工作面一致,所述侧链轮定位在回转臂与固定台架的转动连接处,且与回转臂的转轴同轴;所述回转臂为伸缩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物联合收割机摘穗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臂为液压伸缩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谷物联合收割机摘穗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链轮与侧链轮的间距L1<\/sub>,前链轮与侧链轮的间距L2<\/sub>,前链轮与后链轮的间距L3<\/sub>, L 1<\/sub>与(L2<\/sub>+L3<\/sub>)的比值为1\/3~1\/5。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摘穗台,属于农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谷物联合收割机收获作业时对幅宽要求很高,固定幅宽机型只能收割符合收割机幅宽要求的田地,传统的收割机摘穗台幅宽不可变,适应性受到一定影响。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幅宽可调的摘穗台,但存在结构复杂,对摘穗台结构改变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摘穗台,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摘穗台,包括固定台架,固定台架的前端设有摘穗机构,摘穗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侧的侧拨禾链,所述侧拨禾链绕设在前链轮、后链轮和侧链轮上,所述前链轮、后链轮和侧链轮呈三角形分布,侧链轮位于前链轮和后链轮连接线的内侧,后链轮定位在固定台架上,前链轮定位在一回转臂上,回转臂与固定台架转动连接,且回转臂的转动面与侧拨禾链所在的工作面一致,所述侧链轮定位在回转臂与固定台架的转动连接处,且与回转臂的转轴同轴;所述回转臂为伸缩杆。

进一步的,所述回转臂为液压伸缩杆。

进一步的,所述后链轮与侧链轮的间距L1<\/sub>,前链轮与侧链轮的间距L2<\/sub>,前链轮与后链轮的间距L3<\/sub>, L 1<\/sub>与(L2<\/sub>+L3<\/sub>)的比值为1\/3~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摘穗台大部分结构不懂的情况下,增加回转臂,实现拨禾链支撑链轮的左右调整,实现摘穗台幅宽可调的技术目的。且上述改进对摘穗台的结构改变少,实施难度低,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侧拨禾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2所示的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摘穗台,包括固定台架1,固定台架的前端设有摘穗机构,摘穗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侧的侧拨禾链2,摘穗机构其他结构不变,如中间拨禾链3,以及侧拨禾链与中间拨禾链后方的摘穗辊4,驱动拨禾链的传动机构等都保持原有结构不变。作为改进部分,所述侧拨禾链绕设在前链轮5、后链轮6和侧链轮7上,所述前链轮5、后链轮6和侧链轮7呈三角形分布,侧链轮位于前链轮和后链轮连接线的内侧,后链轮定位在固定台架上,前链轮定位在一回转臂上,回转臂与固定台架转动连接,且回转臂的转动面与侧拨禾链所在的工作面一致,所述侧链轮定位在回转臂与固定台架的转动连接处,且与回转臂的转轴同轴;所述回转臂为伸缩杆。上述结构将驱动和支撑侧拨禾链的链轮改为三个,且按三角形分布,当作为回转臂的伸缩杆长度变化时,原有的三角形稳定结构失去稳定性,在拨禾链的张紧力带动下,回转臂摆动,从而使前链轮沿摘穗台的宽度方向作出调整,使摘穗台幅宽得到调整。例如,回转臂伸长时,前链轮向外侧摆动,幅宽增大;回转臂缩短时,前链轮向内侧摆动,幅宽变小。

作为一种较佳的选择,所述回转臂为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由液压系统驱动其伸缩。当然,选择其他类型的伸缩杆也可以实现本方案,如气压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但在实施效果上有可能存在缺陷,如响应效率、压力大小等方面的问题。

根据实际幅宽调整需求,本实施例进一步作出如下选择,假定后链轮与侧链轮的间距L1<\/sub>,前链轮与侧链轮的间距L2<\/sub>,前链轮与后链轮的间距L3<\/sub>, L 1<\/sub>与(L2<\/sub>+L3<\/sub>)的比值为1\/3~1\/5,其中L1<\/sub>为定值,L1<\/sub>+L2<\/sub>+L3<\/sub>为定值(相当于拨禾链的周长),L2<\/sub>和L3<\/sub>根据伸缩杆的伸缩情况变化。在该范围内,摘穗台的幅宽调整范围能满足要求。

设计图

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摘穗台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8527.7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489163U

授权时间:20191015

主分类号:A01D 45/00

专利分类号:A01D45/00

范畴分类:12A;

申请人:焦作泰利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焦作泰利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54550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长城路南200米沁木路东侧

发明人:王顺心;马春雷

第一发明人:王顺心

当前权利人:焦作泰利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何贯通

代理机构:41133

代理机构编号: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摘穗台论文和设计-王顺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