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负极论文_段晓勇,王杰,赵政,王俊中

导读:本文包含了石墨负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负极,石墨,锂离子电池,材料,复合材料,鸡西,纳米。

石墨负极论文文献综述

段晓勇,王杰,赵政,王俊中[1](2019)在《石墨烯/铁氧化物负极材料的原位制备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石墨负极已经不能满足锂离子电池对高能量密度的需求。采用电化学插层-剥离法得到的石墨烯对铁氧化物负极进行包覆改性,石墨烯表面被部分氧化,拥有类似于氧化石墨烯的功能性,可以和Fe~(3+)通过静电吸附完成表面自组装;而且其表面缺陷少、导电性良好,是制备这类复合材料极佳的备选材料;同时,探讨了不同制备条件对石墨烯堆迭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石墨烯堆迭现象的发生,从而增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该负极材料在1 A/g的大电流密度下经过350次长循环后仍能保持603 mAh/g的比容量,远高于现在的石墨负极(372 mAh/g),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9年12期)

李宇杰,刘勇,赵奇志,郑春满[2](2019)在《石墨负极表面聚合物功能保护膜对锂离子电池存储寿命的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液浸渍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均匀包覆的石墨并研究了其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以LiNi_(0. 8)Co_(0. 15)Al_(0. 05)O_2(NCA)为正极材料、PVA包覆石墨为负极材料组装成软包电池和钢壳电池,研究了PVA功能保护膜对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存储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储过程中PVA功能保护膜可以有效抑制电解液和石墨内嵌锂反应的发生,延长电池的存储寿命.(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王陈皞玥,陈甘霖,魏乐,潘雨默,孙迎辉[3](2019)在《石墨烯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动车和其他移动设备的发展需要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的锂离子电池,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由于理论容量低、锂离子脱嵌速率慢和能量密度低等缺点,已经无法满足动力电池发展的需求。近些年来,石墨烯作为一种理想的负极材料,以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石墨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近些年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石墨烯负极材料的产业化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电池工业》期刊2019年05期)

肖钦豪,汪雷,李丹,景文珩[4](2019)在《氧化镉改性石墨毡作为高性能的钒电池负极(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原始石墨毡(GF)对V3+/V2+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活性和降低析氢反应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水热法将氧化镉(CdO)纳米颗粒负载于石墨毡表面,制备出改性石墨毡(CdO/GF)作为高性能的钒电池负极。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进行表面形貌和物相分析得出:CdO纳米颗粒均匀负载于石墨毡纤维表面;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循环伏安测试(CV)、交流阻抗谱测试(EIS)表明:相对于GF,CdO/GF有效抑制了析氢反应的活性,CdO/GF对于V3+/V2+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化学活性和可逆性有显着的提高,电荷转移阻抗也有明显的减小;单电池测试中,对比GF,CdO/GF的放电容量衰减速率有显着的下降,在9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的电压效率和能量效率提高了约5%。在多次充放电循环过程中,CdO/GF的催化性能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尚永亮,詹世英,张凯,吴敏聪,李海军[5](2019)在《石墨负极搅拌工艺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不同搅拌工艺制备的石墨负极浆料,运用旋转流变仪、多重光散射仪对其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石墨负极搅拌工艺对浆料细度、流变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负极浆料合浆阶段的高速搅拌,有利于降低浆料细度,提高浆料稳定性。结合电化学性能测试数据分析可知,细度更小、稳定性更好的浆料制备的电芯,其电化学性能也更好。(本文来源于《电池工业》期刊2019年04期)

王英,阮威,唐仁衡,肖方明,孙泰[6](2019)在《不同粒径纳米硅制备Si@C/石墨负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喷雾干燥热解法制备了Si@C/石墨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合成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将材料作为正极制备模拟电池,对电池进行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CV)测试。结果表明:具有不同纳米尺度的原料硅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所研究的叁种硅颗粒的粒径越小,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越好。以平均粒径为80 nm的硅合成的复合材料Si@C/石墨制备而成的电池具有较好的综合电化学性能,以100 mA/g电流密度充放电时,首次放电比容量可以达到774.3 mAh/g,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78.1%。(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18期)

程成,肖方明,王英,唐仁衡,裴和中[7](2019)在《基于石墨烯改性的Fe-Si@C/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商业Fe-Si、沥青作为原料,石墨烯作为导电剂,采用机械球磨和高温热解制得具有石墨烯和无定形碳包覆结构的Fe-Si@C/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将以同样方法制备添加碳纳米管(CNTs)的Fe-Si@C/CNTs、不添加导电剂的Fe-Si@C及原料Fe-Si作为对比,分析比较各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仪(EDS)和恒流充放电测试仪对复合材料的物相、颗粒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Fe-Si@C/石墨烯制备的电池的可逆容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916.3 mAh/g,库仑效率为82.4%,200 m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周后放电容量稳定在600 mAh/g左右。(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18期)

肖思,谢旭佳,谢雍基,刘斌,刘丹[8](2019)在《锂离子电池硅/石墨烯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纳米硅/石墨烯(Si@G)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并研究了高能球磨时间对Si@G复合材料成分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球磨40 min后,产物中出现少量电化学惰性的碳化硅。球磨20 min的Si@G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首次放电比容量(3 418 mA?h/g)和首次Coulomb效率(89%),但其充放电循环稳定性较差,放电比容量在33次充放电后即衰减为首次的80%。而球磨40 min的Si@G复合材料,充放电84次后,其容量保持率仍为80%。表明没有储锂容量的杂质相SiC虽然导致Si@G负极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比容量下降,但有利于提高充放电循环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谢广军,方胜利,吴全革[9](2019)在《鸡西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实现量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谢广军 方胜利 记者 吴全革)7月2日,鸡西市唯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1车间6条生产线启动,标志着该公司已正式实现天然石墨负极材料量产。2016年7月,在鸡西市委、市政府积极努力下,成功引进鸡西市唯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鸡西(鸡冠)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经济报》期刊2019-07-04)

胡军成,曾海,杨圣文,黄雪娟,王周浩[10](2019)在《石墨烯包覆规整四硫化钒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修饰的氧化石墨烯(GO)为载体,采用水热法原位生长石墨烯包覆四硫化钒(VS4/rGO)复合材料.通过X线衍射仪(XRD)、X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一系列手段对材料晶体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将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进行详细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四硫化钒(VS4)纳米粒子颗粒尺寸规整,石墨烯包覆完整均匀,形成了稳定的叁维包覆结构.此结构的复合材料可以使纳米尺寸的VS4粒子和导电性能优异的石墨烯纳米片接触良好,合理释放活性材料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并大大缩短Li+扩散距离.基于上述优势,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充放电循环性能(约800mAh·g-1,52mA·g-1下循环50次),并兼顾了良好的倍率性能.(本文来源于《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石墨负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溶液浸渍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均匀包覆的石墨并研究了其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以LiNi_(0. 8)Co_(0. 15)Al_(0. 05)O_2(NCA)为正极材料、PVA包覆石墨为负极材料组装成软包电池和钢壳电池,研究了PVA功能保护膜对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存储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储过程中PVA功能保护膜可以有效抑制电解液和石墨内嵌锂反应的发生,延长电池的存储寿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石墨负极论文参考文献

[1].段晓勇,王杰,赵政,王俊中.石墨烯/铁氧化物负极材料的原位制备及表征[J].现代化工.2019

[2].李宇杰,刘勇,赵奇志,郑春满.石墨负极表面聚合物功能保护膜对锂离子电池存储寿命的提升[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9

[3].王陈皞玥,陈甘霖,魏乐,潘雨默,孙迎辉.石墨烯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J].电池工业.2019

[4].肖钦豪,汪雷,李丹,景文珩.氧化镉改性石墨毡作为高性能的钒电池负极(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9

[5].尚永亮,詹世英,张凯,吴敏聪,李海军.石墨负极搅拌工艺对电池性能的影响[J].电池工业.2019

[6].王英,阮威,唐仁衡,肖方明,孙泰.不同粒径纳米硅制备Si@C/石墨负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J].材料导报.2019

[7].程成,肖方明,王英,唐仁衡,裴和中.基于石墨烯改性的Fe-Si@C/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J].材料导报.2019

[8].肖思,谢旭佳,谢雍基,刘斌,刘丹.锂离子电池硅/石墨烯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J].硅酸盐学报.2019

[9].谢广军,方胜利,吴全革.鸡西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实现量产[N].黑龙江经济报.2019

[10].胡军成,曾海,杨圣文,黄雪娟,王周浩.石墨烯包覆规整四硫化钒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复合材料制备示意图样品NFG和NA10-800-5的循环性能测试样品NA10-800-x的首次效率与不可逆容...(a)、(b)石墨烯花形团簇SEM照片(c)石...石墨表面SEI膜形成过程中溶剂共嵌入示...@C复合材料在充放电循环后的...

标签:;  ;  ;  ;  ;  ;  ;  

石墨负极论文_段晓勇,王杰,赵政,王俊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